其實所謂的“綠旗軍”就是咱們熟知的清朝漢軍綠營兵,這部分人的來源自不必多說,那是1644年往後各路投降明軍(大順大西軍)所組成的附清漢軍,打綠旗,所以稱其為綠旗軍,或者是綠營兵。
其總數大約在60萬左右。當然,60萬這是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戶部左侍郎林起龍奏疏中提到的數字,此時,永曆朝廷已經是奄奄一息,李定國舊部大量叛降清方,所以這個60萬的數字應當是整個清朝入關戰爭期間綠旗兵數量的巔峰,一直到咸豐年間,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沒怎麼變過。
清軍。
《清史稿兵志二》詳細記述了清初各省綠營兵的設立,包括直隸、江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西,湖廣、兩廣等地。很明顯,各地的綠營兵人數並不多,比如廣東:廣東巡撫標營2000人,廣東提督標營5000人,廣東水師總兵標營6000人,韶州、惠州、高州、南雄各城2000人,南雄守軍1600人,再往下各縣之兵,多不過500,少則200。再看明清兩方拉鋸戰最為激烈的湖廣地區:湖廣總督標兵3000人,各地巡撫標營1500人,荊州、鄖陽、長沙各總兵手下兵力不過3000人,再往下的將領擁兵最多不過1500人,最少的只有400人。所以綜合來說,每一個省的綠營漢軍總人數也不過數萬人,像廣東這種人數還算多的,而廣西全省的綠營漢軍居然才不過一萬多人。
綠旗清軍。
在這種情況下,清朝全國實際上又回到了明朝遼東大戰爭期間的狀況,軍隊分散在各處的要塞和城市裡面,結果就是被兵力絕對優勢的後金軍各個擊破。
剃髮者。
清朝入關之後所面臨的狀況其實還是要比遼東戰爭期間的明天啟崇禎朝廷好了一點,主要是各地的漢軍綠旗兵所面對的敵人,要麼是拒不投降的還有組織的前明朝政府軍,這類人在北方其實比較少,最多的還是那些由於清廷的各項惡政起來反抗的民眾,這些人人數最多,但是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軍事素養低,2到3千的綠營漢軍完全可以將其消滅。所以,清朝入關之後,反清起義雖然多,但沒有人能夠成功,這些勇敢的人最終喪命於綠營漢軍之手,所以說,前明軍確實是清朝征服中原的重要力量。
前明軍將領。
但是你說這些人有戰鬥力嗎?當然是有,但是大多數的綠營軍戰鬥力相比於他們當明軍的時候,也沒有多大改變,甚至於更爛,就比如咱們之前談的台州一帶的戰事,鄭成功軍上千艘戰船突襲台州灣,台州府城周圍幾個縣城,幾乎是一槍沒放,然後開城投降,還有國姓爺奇高無比的戰績,地方的清軍綠營如果沒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對戰鄭成功軍在大多數時候那是沒有勝算的,甚至於還有一些明軍將領在降清之後,面對由普通市民組織起來的義軍,居然被打得大敗。
清軍。
林起龍在奏摺上說,雖然說大清朝的綠營軍有60萬,每省每月消耗白銀一千萬兩,糧食200萬石,然而卻“然而地方有事,即請滿洲大兵”,南明軍隊攻略地方,當地綠營漢軍抵擋不住,然後只能求滿漢八旗幫忙,再聯想到之前所說的綠營漢軍的軍餉問題“綠旗各鎮兵月餉、騎兵、有每月給銀一兩五錢者有給銀一兩者。步兵、有給銀一兩者。有給銀八錢者今定有馬戰兵。每名按月給銀二兩。無馬戰兵、每名按月給銀一兩五錢守兵。每名按月給銀一兩”這個水平跟前明軍有什麼區別嗎?更不要說綠營漢軍的軍餉也是常年拖欠。
蟒紋布面甲。
這些前明降兵真實戰鬥力也就這個水平,除了原左良玉、黃得功部下的將領有較為強悍的戰鬥力之外,其他的人也只能苦苦支撐,或者直接把辮子剪掉迴歸明朝。所以,國姓爺在福建或者廣東一帶可以打出相當恐怖的戰績,孫可望李定國所主導的西南大反攻也是接連勝利。
對於綠營漢軍的不堪用,林起龍說清軍是“如一將官赴任。召募家丁、隨營開糧。軍牢、伴當、吹手、轎伕、皆充兵數。甚有地方鋪戶、令子侄充兵、以免差徭”就是說這些亂七八糟的吹鼓手轎伕家丁之類的閒雜人等冒充官兵,這種行為其實到後來的鴉片戰爭還存在。“馬兵關支草料、多有扣剋短少。至驛遞缺馬、亦借營兵應付。是以馬皆骨立。鞭策不前。此馬匹無實之情形也。器械如弓箭、刀槍、盔甲、火器等項、俱鈍敝巧壞。唯有三眼槍、每兵關領一杆。又火門堵塞。雖設無用。至於帳房、窩鋪、雨衣、弓箭罩、從未見備。此器械無實之情形也”兵器駑鈍,戰馬瘦骨嶙峋。
明軍。
林起龍在奏摺中說像直隸地方駐紮的一些清軍,大的營八九百人,小營還不到二百人。很多時候上百名吃糧吃餉清朝正規軍在“緝拿響馬”上,還不如二三十個捕快管用。因此,他要求“(直隸)其中有膂力膽氣、弓馬嫻熟者、抽一萬五千名。即以三萬兵糧餉養之。應用器械、使兵自制。按季點驗。違式者、扣餉治罪。約束既定。加意團練。不許影占一名。死故逃亡、申報勾補。每年專差知兵大臣、查實奏聞。較之四萬有名無實之兵、不啻天淵矣!”清朝全國綠營兵有60萬,不如“。誠抽得二十萬精兵。養以四十萬兵餉。餉厚兵精。地方有警、戰守有人。不致動請大兵。不過十年、可使庫藏充溢。不然。天下之大。處處俱待滿兵。不亦勞乎?”
清軍。
那可能有人要說了,既然清廷的綠營兵戰鬥力這麼差,那為什麼抗清鬥爭沒有成功呢?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我看來,這是由於崇禎皇帝朱由檢覆滅之後,整個大明王朝政府社會的完全解體所致,各州府縣以及軍隊完全是一盤散沙,所以清朝才能在1644年到1647年短短三年的時間收取了全國大部分的土地,也正是由於如此,再加上殘留的南明勢力四分五裂,所以我們的國姓爺朱成功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座比較大的城市作為長期的根據地,從1646年到1661年,十餘年大部分的時間只是徘徊於福建、廣東一帶,沒有較為穩固的根據地也就沒有穩固的糧餉供應,也就無法擴大戰果,所以你會看到鄭成功在十餘年的戎馬生涯之中的第一件要事是打仗,第二件要是就是籌集軍糧軍餉,然而,事與願違,糧源餉源不穩定,而清軍的反擊卻不會推遲,所以這就導致各地屢次得而又失。至於西南方向的大西軍餘部的失敗,之前咱們已經提過很多次了,這裡就不多說了。
鄭成功。
所以說清勝明敗的原因是很複雜的,任何的戰爭都不可能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至少在明亡清興這一問題上,我認為這裡存在著許多的偶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