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高峰:民國山西
清末,山西迎來了歷史的第二個高峰,這就是民國。其開端始於辛亥革命,一直到建國。如同盛世之後,就是一個短暫的大分裂,民國終於如此。自宋代以來,國家一直是大一統,少有大分裂,山西再無這種趁亂割據的機會。不曾想,時間熬到清末民國,這種機會在揆隔950年後,居然再次出現了。真是想不到啊。正應了一首老歌唱的:嗨拉拉拉拉,嗨拉拉,天上出彩霞呀,地上開紅花呀 。(後來百度才知歌曲名《全世界人民團結緊》)
狄村如今是小店區的城中村,距離我的居住地,近在咫尺。最著名的建南汽車站就位於此地。平時客流量很大,行人們大概很少知曉這裡在103年前發生過驚天動地的事情。
1911年10月夜,駐紮於此的新軍85標1000餘人首先出發,在經過附近的東崗村第三營軍營(今陸軍第264醫院)時,又有部分官兵加盟。而後新軍秘密集中於新南門(今五一廣場附近)吊橋附近,等到拂曉城門洞開,突然一擁而進,一路首先佔領軍械庫;另一路直奔旗兵駐紮的軍營——滿洲城(即新城街),一路小跑直抵府東街,攻擊巡撫衙門(即省政府)。想不到的是,起義竟是如此順利。
堅固的巡撫大門輕易被新軍用條石砸開,巡撫衛隊居然是“睡夢中被驚醒,披著衣裳,四散逃逸”,根本沒有形成什麼抵抗。暴動者很快湧到衙門二堂。此時巡撫陸鍾琦出場了。
有關其細節至今存在爭議。但可信的地方是,陸巡撫並未慌亂,而是強撐局面。於是,雙方有一個極短暫的對局。陸留下的一句話是:“我剛來一月,有何壞處,爾等竟出此舉?!”面對殺紅眼的暴動者,陸的言語其實是色厲內荏,難持其危殆局面。可以想象其身邊的衛隊已經所剩無幾,最可靠的是由其三子陸光熙護駕。
但陸巡撫這點力量已經是杯水車薪。聚集的革命軍中有人喊:開槍!頃刻,父子倒在血泊之中。
原山西巡撫衙門、山西督軍府
如今,筆者就居住於起義者進城的路途——東崗村附近。對於起義地點均很熟悉,但今非昔比,已經難以完整地還原當時情景。對於陸巡撫被殺這段公案,是起義者周密策劃還是頭腦發熱所致,陸巡撫的權威之語已經不起作用,反而遭致了一陣亂槍。在槍聲中,63歲的陸巡撫及其子均倒斃於血泊之中。筆者,由此想到影視片中刻畫的一方人物,每到危險時刻總是大義凜然,僅僅靠著三寸不爛之舌,或者外來的一點策應,就能屢屢轉危為安,讓態勢發生改變。然而,歷史的真相往往是殘酷、無情的,它讓你一點也不要抱有幻想,也讓人相信有不測會發生,這就是歷史的特徵。文藝往往害人不淺,往往編導是有罪過的。
還有想不到的是,三世同堂的陸巡撫家遭遇了滅門之禍。除了父子二人殞命外,在內室,陸妻唐氏和僕役萬春先後被殺,陸巡撫十三歲的長孫陸鼎元也被刺傷。但還讓義軍意想不到的是,其餘巡撫家眷竟然蒸發!後經搜尋後才發現,衙署東跨院東牆上有一個新挖的大洞,答案不言自明。
原來,危急之中,僕人及陸巡撫家眷挖洞逃脫。大難餘存者,計有陸巡撫長媳和她的三個子女、次媳陸光熙之妻施氏,還有她的八個月大的幼女陸士嘉和三兒媳。這些悲情家庭的剩餘成員,後來均遷居其故鄉北京,終於能夠延續陸家宗脈。百年之後,我於百度搜尋,發現這個家庭中有兩人很有名,一是陸士嘉,她是陸光熙留下的女兒,二戰時期曾留學德國,後成為中國著名的流體力學家,曾參與建立了北京航空學院;她的丈夫是兩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維;
科學家陸士嘉及夫君、原清華大學副校長張維
陸士嘉有位外孫,是當代著名音樂人和央視的文化主持人,估計很多中國人見過他,這就是披著頭髮的高曉松。另外,被刺傷的那個少年陸鼎元,後來據說曾“在北京以出租小人書為生”。環顧整個辛亥革命史,巡撫一家殞命喋血,中國之大,僅此一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個著名的家族很難徹底擺脫家族在山西的這段血腥歷史的陰影。
新軍在巡撫衙門的進展極為順利,但在滿洲營遇到了麻煩。幾百清兵拼死抵抗,起義士兵不能得手。後來駕炮到城牆上合攻方才得手。如此,有關政權的主要軍政機構全部拿下,起義於當日獲得成功。
次日,新軍緊鑼密鼓,動議山西諮議局(今東輯虎營街山西省工會),在其兩層磚混樓內召開緊急會議。學界、警界、軍界和諮議局各界派代表參加。這是一場率草且火藥味十足的選舉,會議最終推舉閻錫山為山西都督。隨即,閻錫山在山西省諮議局建立了山西軍政府,用黃帝紀元年號,稱中華民國,軍政府門前懸掛“八卦太極圖”旗。
山西軍政府組織機構其是:
都督、副都督以下,分設七部,軍政部部長由溫壽泉兼任,副部長馬開嵩;參謀部長黃國樑,副部長孔繁蔚;軍令部長常樾;政事部長景定成;財政部長曾記剛,副部長徐一清;外交部長喬義生;司法部長張映竹,副部長張宴林、李鳳翔。
都督閻錫山
從此山西易主,較早進入民國時代。是為舉義果實。
——摘自《山西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