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主要分四個階段,魏國一枝獨秀、秦齊楚三足鼎立、秦趙相攻、秦橫掃六國;公元前312年是戰國第二階段秦齊楚三國實力變化的轉折點:這一年秦楚齊戰略大決戰,公元前318年秦國修魚打退合縱軍,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前314年齊滅燕,314年到312年是秦齊兩國保住軍事勝利果實的關鍵三年:秦楚連年大戰,爭奪巴蜀漢中;中山趙韓魏秦燕聯合對抗齊國。在公元前312年,秦楚在藍田最終決戰。
當年公孫伯嬰擔任韓相期間,外交上極力主張與齊國交好。但當時公仲朋很受韓王器重,所以公叔伯嬰就非常擔心韓王讓公仲朋接替自己而擔任韓國的國相。於是公叔伯嬰便力促齊、韓結約而去攻打魏國。戰國策還記載:齊宋伐魏攻煮棗,這就把秦韓魏促成一條線了。最終,公孫伯嬰乘機把齊國軍隊引入韓國,駐紮在韓國國都,並以此來威脅韓王以及鞏固自己的相位。公叔伯嬰厲害,拋開韓王,自己一個人就左右著齊、韓同盟。利用齊國軍隊,壓制公仲,保住了自己的相位,並將韓國太子幾瑟逼得出逃楚國。
同一時期,楚國為了保證攻秦的後路安全,利用出逃至楚的幾瑟為藉口,圍攻離韓國新鄭只隔一條洧水的雍氏,楚國趁機控制幾瑟,圍攻雍氏,韓國支撐不住,甚至:雍氏之役,韓徵甲與粟於周。韓國連糧食都短缺了,找周天子要兵器糧食。楚國後路有了保證,並且這時已經打到秦國核心區。秦惠文王卻並沒有讓秦最高將領樗裡疾在藍田抵抗,而是援助韓魏:史記:惠文王十三年,楚圍雍氏,秦使庶長疾助韓而東攻齊,到滿助魏攻燕。由於秦來救了,韓秦聯軍又圍了景翠,景翠撤走後,秦韓魏成一條線敗齊匡章於濮上,齊給予宋糧以緩衝。齊國因為濮水打敗,被迫從燕國撤軍。
趙武靈王和秦惠文王讓中山大將樂池一起送燕昭王回國即位。樗裡疾打敗齊國後,趁機聯合韓魏,向南進攻楚國,最後韓軍攻克了穰城,楚國後路被斷,結果:庶長章擊楚于丹陽,虜其將屈丐,斬首八萬。這是戰國第二階段天下最強兩大名將樗裡疾和匡章的唯一一次決戰。秦國聯合韓趙魏燕中山一起對抗齊楚宋,結果秦國東邊打敗齊國,讓齊國在燕國擴張失敗,並埋下樂毅伐齊的禍根,南邊打的楚國:兵挫地削,亡漢中六郡,併成功保住巴蜀,給白起攻鄢郢打下基礎,並使楚國滅越的計劃延後,使楚滅越後立刻遭到垂沙大敗。三國實力對比開始發生根本變化,只有秦擴張成功。
長平之戰只是上黨會戰(秦趙上黨之戰)中的一個戰役,其所屬的上黨會戰是戰國時代最後的轉折點,而長平之戰,可以說是上黨會戰的結束戰役。從秦韓上黨會戰到秦趙上黨會戰,前後打了五六年,最後趙國兵敗,統一的最後一個障礙被掃除。相比五國伐齊,相較於上黨會戰可以說是轉折,但是轉折並沒有那麼大。因為秦國統一是一個線性過程,如果說上黨會戰是秦統一中的斯大林格勒,那五國伐齊只能算是斯摩稜斯克。
從地緣政治角度來說,合縱抗秦,必須有一個實力與秦國相仿的大國挑頭,否則合縱就是空話。長平之戰後六國加在一塊勉強跟受到長平重創的秦國相持平(邯鄲之圍)這種情況下就算能成功合縱又有什麼用,而五國伐齊和上黨會戰,其背後的意義就是戰役背後都有一個具備超級大國潛能的諸侯國的隕落。上黨會戰若是秦國輸了,任何一個諸侯國想統一華夏都至少還需要兩代人的時間才有可能。
戰國時期,決定歷史的決定性或轉折點事件很多。長平之戰為秦國統一六國掃除最大障礙,即毀滅了軍事大國趙國的基本武力。五國伐齊確實比長平之戰更具有轉折點意義,打破了西秦東齊的戰國相對平衡的戰略局面,讓秦國失去最強競爭者與牽制者,具備統一六國的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