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真正含義,董仲舒在給漢武帝的《天人三策》中提到“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意思就是堅持孔子的儒家思想,全國讀書人要研習六藝,除此之外的其他學說都不能發展。漢武帝認為這是符合當時漢朝的基本國情的,於是就下令全國上下開展轟轟烈烈的學習儒家思想的熱潮。走上了一條具有大漢王朝特色的封建帝制道路。
為什麼要選擇孔子儒家學說作為國家發展的指導思想呢?首先,漢朝在建立之初,全國的指導思想是黃老思想,即所謂走無為而治的道路,所謂無為而治,並不是說朝廷什麼都不管,任由社會自由發展,他不是自由主義,而是政府在制定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發展的措施後,減少政府的干預,如稅賦,兵役,經濟以及政治,思想等方面都是如此。在這種主導思想下,從漢高祖到漢武帝前期,社會的經濟發展十分穩定,國力也逐漸增強。這就是文景之治,它是大一統的中國第一個盛世。但是,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諸侯國問題。漢初實行郡國並行制,也就是先分封劉氏宗親諸侯王,分封土地,在沒有分封的地方和諸侯國內實行郡縣,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央減少了對諸侯王勢力的干預,分封的地方多,中央管理的地方少,而諸侯王有很大的地方自治權力,隨著手中權力無節制地增長,危機到了中央對全國的統治,更威脅到了皇帝的位子。從而,在賈誼建議漢景帝的《削藩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就是想要社會穩定有序,就要將諸侯國分割成若干個小國,來削弱諸侯國的力量,是指不足以威脅到皇權。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賈誼已經很清楚地知道,諸侯是威脅“天下治安”的隱患。於是漢景帝削掉楚王、趙王和常山王的封地。引發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的背後,有一個很可怕的現實問題。這不同於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那時諸侯爭霸是把周天子排除在外的,也就是不放在眼裡。而漢朝的七國之亂,其目的就是要將國家最高統治者換人。可為什麼會七個國家聯起手來對抗中央呢?在於全國上下沒有統一的思想理論作為指導,那時的諸侯王認為皇帝就是我們劉家的家長,你要幹不好就換人,老子手裡有槍有兵有錢,我不怕你。你現在削我的封地,損壞了我的利益,我就得拉你下馬。因為各個諸侯國都有一套自己的政治理論,家國不分。思想不統一,造反是必然的。
雖然最後平息了七國之亂,但是治標不治本。漢武帝時,社會問題十分尖銳。由於無為而治,國家的經濟活動受到了商賈的挾持,商賈的資本力量很大。漢武帝就著手整頓經濟,打擊富商巨賈,政治不能被資本所左右,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
董仲舒得到漢武帝的賞識,董仲舒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儒家思想在秦朝時中斷了,於是漢朝建立後儒家重新發展,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董仲舒以儒家思想為框架,加入了法家思想,兼收幷蓄,加強中央集權。深得漢武帝滿意,於是獨尊儒術得到了成果的貫徹和執行。要保障指導思想的永固,必須和國家對人才的選拔結合起來,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的兩年,漢武帝實施了察舉制,這也是比較系統地大一統王朝的人才選拔制度,察舉制和科舉制一字之差,但內容有巨大區別。察舉制以“孝”“廉”為主要標準選拔人才,此外還有賢良方正等,但不是主要的。而儒家思想所提倡的就是這兩個,這保證了儒家思想得到貫徹執行。
第二個就是建立太學,設五經博士。太學,是漢朝的最高學術研究中心,有專門的人來研究儒家思想,這些專家稱為五經博士。除此之外,五經博士還需要學生來繼承和發展其研究思想和研究成果,稱為“如弟子”,這些“如弟子”是國家管理的後續力量,他們會每年進行考試,成績優秀的會入朝為官。這樣從社會的每個層面都有了儒家思想的參與,從此,儒家思想就一直左右著中國古代的政治,直到1905年科舉考試的廢除。
漢武帝選擇儒家作為指導思想,是當時國情的需要,其在儒家思想的統治下加強中央集權,是儒家法家的結合。從中也看出了儒家思想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