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記者從貴州省人民醫院獲悉,近日,在產科、麻醉科、新生兒科、兒外科的多科協助共同努力下,經過1小時辛苦奮戰終於將一名特殊的女嬰順利從死神手裡搶救了回來。
據悉,今年33歲的慶慶(化名)是一位初孕媽媽,年齡偏大的她懷上這個寶寶不容易,對這個孩子都格外珍惜,眼看孩子已經足月,本應沉浸在即將與孩子見面的欣喜中,但最近的一次產檢,超聲檢查結果高度懷疑孩子患先天性膈疝,這個訊息可謂是晴天霹靂,先天性膈疝的可導致胎兒肺發育不良,胎兒肺頭比已接近1.0的死亡線,出生後死亡率極高,這個孩子到底能不能要,全家都陷入了痛苦中。
但十月懷胎,母子連心,慶慶對肚子裡的孩子充滿了感情,她和愛人堅決不放棄這個孩子,於是來到了省醫尋求幫助。
慶慶入住省人民醫院產科後,科室針對產婦妊娠期間身體情況及胎兒先天性膈疝特點,迅速啟動MDT診療,組織了包括影像、NICU、小兒外科、手術麻醉科、產前診斷等多學科協助討論診療方案,最終擬定了1月5日實施剖宮產手術,同時實施產房外科立即予以出生新生兒全麻插管行胸腔鏡手術。單獨每個手術的開展都不存在技術障礙,但將兩臺手術“連臺”,特別是要在剖宮產術取出嬰兒後第一時間對娩出嬰兒實施胸腔鏡,對科室間的銜接配合、妊娠期間診斷定位、術中救治保障等提出了較高要求。為確保本次手術的安全順利,省醫專家團隊專門調集相關臨床科室“伴隨保障”,確保手術圓滿順利。
手術的日子到了,產科宋鴻碧主任醫師親自上臺主刀,迅速將患兒取出,只見患兒全身青紫,重度缺氧狀態。
於是,省醫立刻成立了一支由麻醉科、新生兒科、產科、小兒外科組成的新生兒搶救團隊,短時間內解除了患兒窒息狀態,將患兒送到了兒外科的胸腔鏡手術檯上,術中見患兒膈肌上一大小約3cm×3cm的裂孔,大量腸管湧入胸腔中,患兒肺部已水腫並被壓縮了2/3,兒外科立即予以患兒實施胸腔鏡下左側胸腔內容物還納、左側膈疝修補術。
手術結束後患兒血氧飽和度逐漸恢復正常,女嬰從出生到麻醉、手術完成歷時1個多小時。整個手術過程,麻醉科、新生兒科、產科均堅守在一旁,隨時待命。
宋鴻碧介紹說,先天性膈疝指的是膈肌存在先天缺損,腹腔臟器疝入胸腔的結構性畸形,可導致肺發育不良、出生後肺動脈高壓等,引起呼吸、迴圈、消化系統等一系列的病理生理變化,是新生兒急危重症之一。
據文獻資料顯示,妊娠期間出現胎兒先天性膈疝的發病率逐年提升,據統計先天性膈疝的發生率為1:2000-1:5000,未經治療的先天性膈疝患兒出生後成活率僅0%-24%。
宋鴻碧表示,“早診”同時抓住適時治療時機是類似疾病診治的關鍵,作為孕產婦,科學規律的做好產檢,是發現問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發現問題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看病就醫,能最大限度降低妊娠分娩和新生兒手術風險。本次多學科協作產房外科手術創省內首例,成功救治也給予醫生巨大的信心,省醫承諾一定最大程度上給患者希望,不輕易放棄任何一個生命,為每一對母兒保駕護航。
來源 都市新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丹 冷賽楠
編輯 王浩 胡銳
編審 廖波 施昱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