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如梭,伴隨著新年倒計時的鐘聲,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也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為了迎接這場屬於全人類的盛會,無論是北京這座城市,還是中國這個國家,都可以說將所有細節努力做到了最好。北京冬奧會的方方面面,都烙印著中國人獨有的“儀式感”。
首先當然是開幕式舉辦的時間。2月4日,正好是中國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春”。在農業文明中,這一天,是最重要的一天,代表著開啟一個新生的輪迴,也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只有春天來了,才有之後的萬物復甦、雨生百穀。
冬季奧運會的會標是“冬”,我們給它起了一個浪漫的名字,叫作“冬夢”。除了呼應冬奧會本身舉辦的季節之外,這個會標也意味著,這次北京冬季奧運會,是中國的“圓夢之旅”。
北京成為“雙奧之城”,是圓了中國人的“奧運之夢”。1908年,《天津青年》雜誌刊登出了出了一篇文章,在中國最黑暗的日子裡,一字一句地提出了三個問題,那就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中國何時能派一名運動員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派一支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能辦一屆奧運會?”。100年過去,北京成功地舉辦了夏季奧運會,在奧運會歷史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如今,又是10多年過去,北京這座城市,將會再一次舉辦冬季奧運會。如今的中國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為所有曾經為這片土地奔走、疾呼乃至拋頭顱灑熱血中國人們圓一個奧運之夢。
除此之外,“冬夢”,也是中國人民的復興之夢。2022年,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共產黨第二個百年征程的起點。因此,這個“冬夢”,既是為中國人圓夢,也是為中國人走向復興之夢的一個新的起點。這個含義,也與冬奧會開幕時間“立春”的內涵相重合。
冬季殘奧會的會標是“飛”,全稱是“飛躍”。這個字,既是對“冬夢”的一個補完,也是對對奧林匹克精神、對運動精神的新一輪投射。
奧利匹克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強”,是一種激勵人類不斷奮進,實現自我超越的精神。這一點,在殘奧會上,無疑體現得淋漓盡致。很多殘疾人運動員受限於各種各樣的客觀原因,沒辦法真正物理意義上地“飛”起來,但他們在賽場上,無疑“飛躍”了一個又一個目標,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人物,實現了對自己甚至對人類極限的不斷超越。因此,選用“飛”這個字,既是希望突出殘疾人運動員這種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激勵全世界的人們都實現“飛躍”,也是希望殘疾人運動員心中的夢想,能夠超脫肉體的桎梏,真正地“飛”起來。
除了“冬夢”和“飛躍”之外,北京冬季奧運會在設計火炬接力的標誌時,也融入了夏明的中國元素,即“火”和“金鳳凰”這兩個意象。這兩個元素,毫無疑問都與火炬本身的主題“火”有關。在中國古代,“火”是五行元素之一,是中國人構建天人觀體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同時,“鳳凰”在中國文化中,是由著吉祥寓意的神鳥。首先,鳳凰是一種代表者祥瑞的鳥。在中國古代,人們相信,鳳凰出現的時代,是四海清平的盛世。同時,鳳凰又有“浴火重生”之意,與當前世界正在經歷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呼應,也代表著中國堅信,世界人民將會同心協力,一起過疫情這道門檻,真正實現自我的“涅槃重生”。
除此之外,在中國文化中,鳳凰有五色,分別代表了仁、義、禮、智、信這重要的“五德”,是中國古代理想人格的化身,也是百鳥之王。鳳凰的形象,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正是代表了中國本身具有的,同時也正在展現給世界的民族和國家品格。
也許,只有中國這樣,有著如此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的國家,才能給奧運會賦予這樣獨特的“儀式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