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市場經歷了極大的分化,價值線研究院一直強調的“小而美”和坡長雪厚的新能源賽道大放異彩。
截至12月24日,上證指數今年上漲了4.17%,但小市值公司扎堆的創業板指數年內上漲了11.15%,上證小盤指數上漲了15.72%,巨潮小盤指數上漲了15.99%。
在板塊方面,新能源一枝獨秀,在申萬28行業中,電氣裝置板塊領漲,漲幅 43%,國證新能源汽車指數今年上漲30.66%。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去年表現較好的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全年整體下跌。
2022年,今年熱點板塊能否持續大漲?風會向哪裡吹?水會往哪裡流?美聯儲加息會否成為A股最大的灰犀牛?哪些板塊是被我們忽視的“燈下黑”?
價值線研究院綜合業內人士最新權威觀點,和大家聊聊2022年的投資。
A
美聯儲加息VS中國貨幣寬鬆
”水往哪流“??
11月,美國CPI高達6.8%,連續17個月上升,創下1982年6月以來最大單月升幅。
美聯儲在11月正式啟動了縮減購債的程序,當時的路線圖是每月縮減150億美元的資產購買規模,但在短短一個月後,美聯儲就將這一Taper數字翻了一倍至300億美元。
隨著美聯儲、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均不同程度地收緊了貨幣政策。有人驚呼:在2022年,一場史上空前的貨幣緊縮之旅可能即將開啟!
但中國則是完全一番不同的景象,去年5月開始,中國央行開始收水,遏制了國內金融市場資產的泡沫。今年7月,對應經濟下行壓力,中國央行降準,12月再度降準。
值得關注的是,若要實現高層提出的2035年經濟總量或者人均收入翻一番的遠景目標,中國每年經濟增速不能低於4.73%。而根據統計局公佈的資料,三季度GDP同比增長已回落到4.9%。
新的一輪穩增長要來了,貨幣將會轉向寬鬆,這一觀點已成為國內的主流認知。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明年貨幣寬鬆必要性主要基於以下四點:
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2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奠定了貨幣寬鬆的政策基調。
2、就業壓力逐步顯現,凸顯貨幣政策託底的必要性。2021年11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的12個月滾動平均值已經遠低於新冠疫情前的中樞水平。
3、2022年如無進一步的逆週期宏觀政策,我國GDP可能仍然執行在潛在增速之下,給完成“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的遠景目標帶來挑戰。
4、實體經濟的結構不均衡問題仍然突出,重點行業和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仍有降低的必要性。
中國的貨幣寬鬆,能有效抵抗全球的貨幣緊縮對A股帶來的影響嗎?
經濟學家管清友表示,美聯儲因素是明年資本市場最大的不確定性,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整以及美國股市的表現會間接地影響到中國股票市場,但影響沒有那麼大。”畢竟中國有外匯管制,而且我們在之前一直是比較謹慎的,一直在防止出現大的資產泡沫。“
可以大機率的肯定,美聯儲加速Taper勢必壓制國內貨幣政策寬鬆空間,大水漫灌的情況不會出現,投資者必須盯緊”水往哪兒流“。
鍾正生指出,對國內貨幣政策總量寬鬆不宜抱有過多期待。貨幣政策更有可能配合透過公開市場操作、中期借貸便利(MLF)等,保持貨幣流動性合理充裕。相關部門對重點領域,如小微企業、製造業和碳減排等的定向支援仍將繼續或擴大。
經濟學家任澤平日前表示:對資本市場對股票市場不應該再悲觀。發力的方向肯定是未來的新基建、專精特新,
B、
今年大漲的鋰電、光伏板塊
明年還會長牛嗎?
2021年,鋰電板塊一騎絕塵,但在年末卻出現了劇烈的調整。
上週五,寧德時代市值一日蒸發千億,電池ETF(159755)跌5.21%,碳中和龍頭ETF(512580)跌3.21%。劇烈的調整背後,是外界對其過高的估值以及野蠻生長的擔憂。
外界對整個鋰電板塊擔憂的三大理由在於:
一、LG化學上市在即,寧王的高估值能否持續?
鋰電池上市公司股指普遍高企,如寧德時代,即使在深度調整之後,其動態市盈率仍高達130倍;天齊鋰業動態市盈率達194倍;比亞迪動態市盈率更是高達超240倍。過高的估值也引起了鋰電上市公司的減持潮。
而寧德時代最大的對手,全球排名第二的動力電池供應商韓國LG化學子公司LG新能源,也踏上了IPO之旅,訊息稱,目前LG新能源已經通過了上市資格初步審查,接下來將尋求規模為12.75萬億韓元(約108億美元)的募資,這也將成為韓國最大IPO,預計在明年1月底正式上市。
價值線此前曾將市盈率150倍的寧德時代與市盈率50倍LG化學(LG新能源母公司)進行了對比,隨著LG新能源母公司的拆分上市,投資者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如果LG新能源估值便宜,或將能把鋰電池板塊的”夢幻市盈率“拉回現實。
二、原材料上漲不斷侵蝕廠商利潤
不斷上漲的原材料成本,讓行業老二比亞迪其前三季度淨利潤居然出現了負增長。
四大材料中,六氟磷酸鋰今年以來上漲超400%;鐵鋰電解液年初至今漲幅逾 175%;三元電解液年初至今漲幅約為 232%;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上漲約140%;隔膜及負極價格較為穩定,但亦有上漲趨勢;同時其他各環節均有較大幅度漲價,其中鋰礦及鋰鹽漲幅超過200%。
但也有專業人士指出,明年原材料價格有望回落,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利潤有望修復。
三、會產能過剩嗎?
為了搶佔市場,動力電池企業也瘋狂擴產,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比亞迪、寧德時代、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在內的動力電池頭部企業宣佈未來5年新增產能累計超2TWh,約為今年裝車量的20倍。
市場已有機構擔憂動力電池供大於求,東方證券就表示,三元正極行業目前正在進行大規模擴產,預計2025年全市場產能將達到 242 萬噸。但從實際需求端看,車用動力是三元正極的主要應用領域,預計2025年對三元正極需求量為 171 萬噸,對比三元正極產能投放,預計未來幾年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態,部分企業產能利用率維持較低水平。
光伏板塊也與鋰電類似,在新一輪產能擴張中,再度出現了過分超前、非理性投資等現象。
年底之際,矽片龍頭在矽料價格不變的情況下率先降價,這樣的內卷趨勢還在向上遊蔓延。資料顯示,由於矽料供應偏緊,加之矽片新玩家瘋狂搶料,矽料價格從年初8萬元/噸左右飆漲至最高27萬元/噸,典型的166矽片價格從3元/片的水平上漲接近90%,這讓電池、元件以及電站運營商”很受傷“。近期,多個新規劃的10萬噸級矽料專案浮出水面,矽料會否過剩已經是業內普遍議論的話題。
但按照外界預期,在上游原材料矽片價格下降、矽片滲透率的提高降低生產的“單瓦”成本的利好刺激下,電池片和元件環節在明年迎來盈利改善,特別需要關注的是N型電池的進展情況,包括TOPCon與異質結技術,在新型技術方面有優勢的企業能夠在更長期的競爭中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圖片
C、”風往哪兒吹“?
蘋果產業鏈、氫能能成為新熱點嗎?
年末,美股蘋果的大漲,帶動了歌爾、立訊的大幅上漲,讓投資者重新把目光投向了這一板塊。
業內人士認為:從邏輯來看,背後依舊是科技創新推動。
2021年,是蘋果的創新小年,iPhone 13沒有太多亮點,蘋果創新乏力讓A股產業鏈一蹶不振,加上疫情、晶片缺貨、人民幣匯率等利空壓制,前三季度相關板塊均出現了一定的調整。
明年將迎來蘋果的創新大年,供應鏈毛利相對較高,利好明年果鏈的業績表現。
蘋果將於2022年下半年釋出MR產品,具有顯著的生產力工具特徵,不僅僅是娛樂平臺,而是智慧手機後又一劃時代的重磅消費電子創新。按照天風國際預測,蘋果MR產品分2步走,第一代VR/AR混合產品預計300萬左右出貨量,售價預計達3000美金,第二代平民款年出貨預計將達1000萬部,預計售價1200美元,長期看,參考apple watch,遠期年出貨規模或達到5000萬部。站在現在的時間點,應該樂觀的看待明年的蘋果產業鏈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蘋果汽車來了!
有媒體報道稱,蘋果預計明年9月釋出Apple Car,原型車已上路測試。有供應鏈人員透露,蘋果按照iPhone備料催貨慣例,近期向和大、貿聯-KY、和勤、富田等臺灣汽車零元件廠提出備貨要求,將相關業內企業入列首批供應鏈。據《經濟日報》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臺灣製造商高管的話說,蘋果造車計劃已經進入超速運轉狀態。
申萬宏源電子分析師駱思遠表示:消費電子的陣風吹來,蘋果概念股必然是首選的族群。另外,還有一些蘋果在國內培養的第二梯隊,在11~12月間陸續透過蘋果認證、2022成為蘋果供應商的機率也在增加。
另一個明年值得期待的板塊是氫能,12月17日,深圳釋出《深圳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出深圳氫能產業規模到2025年達到500億元、2035年達到2000億元的目標,直接帶飛了整個板塊。
12月24日,國家能源局表示,2022年將加快推進技術裝備攻關。重點推動燃氣輪機、核電、可再生能源、油氣、儲能、氫能等重點領域技術攻關,力爭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取得突破。
與此同時,首批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已確定。
據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35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佔比為5%;到2050年,需求量有望達到6000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佔比為10%。
目前,國內氫氣壓縮、精製、加氫站關鍵裝置、零配件和技術大部分都還依賴國外。氫氣瓶用材料,如高強度碳纖維、密封膠、氣瓶閥組等基本也依賴國外,造成成本居高不下。截至目前,全國共有30餘省市佈局了包括燃料電池汽車在內的氫能產業,並強調加強前沿技術攻關。
國盛證券預計,氫能產業可達萬億規模,燃料電池產業的快速發展,有望透過刺激下游需求,帶動上游制氫、儲氫、加氫等環節的加速擴張,到2025年我國氫能行業產值有望達到萬億級別 ,重視高成長賽道中的投資機會。
D、
還有哪些”燈下黑"?
不可否認,前期大熱的鋰電、光伏、CRO賽道中,一些公司未來幾年仍然具有成長性。但當前估值確實太高了,處於“透支狀態”,在上漲的途中避免不了休息和調整。
在大熱賽道之外,依然有部分估值低、業績好、現金流充裕的板塊有望成為黑馬。
有基金經理稱,2022年看好元宇宙題材帶來的傳媒、遊戲、影視板塊的反轉機會。
目前看,部分公司股價已經開始底部異動,比如某照片版權龍頭已經悄悄翻倍。
2015年以來,板塊內很多公司已連跌5年,部分公司10多倍左右的估值,而且賬面大量現金,如果能搭上火熱的元宇宙題材,那麼不起飛都難。
價值線研究院篩選了在傳媒行業(申萬行業分類)近200家公司中結合動態市盈率30倍以下、現金流為正、市值小於500億,大於80億等指標篩選了基本面值得跟蹤關注的19家公司如下:
2022年註定還是結構之年,但市場將會更加複雜,在3年結構牛市下,大部分賽道股都被大資金挖地三尺,預期差早就抹平,投資者儘量多一份謹慎,同時更要把握好“風向、水勢”。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投資順風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