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有個張生,因為家裡窮,眼看科考臨近,才東拼西湊到二兩銀子。為了節約時間,張生借道一處戰場,抄近路上京。
說起戰場,自然不是什麼好地方,加之近日當朝與外地一場惡戰,伏屍十萬、血流成河,翻開沙土,都能聞到一股子鐵器和血肉的腥臭味。
到了晚上更是磷火連連、鬼泣聲聲,張生嚇得抱著書簍子,躲在一處山坳裡,瑟瑟發抖。
更深露重,睡意連連,張生忍不住打了個盹兒。迷迷糊糊中,聽見一陣腳步聲,似有兩人結伴走來。
張生一個機靈,趕緊摸了摸懷裡的護身符,還在!這是臨行前,祖母從廟裡給他求來的,說是可以破邪祟、保平安。豎起耳朵聽去:
一個尖細的聲音道:“都快你磨蹭,再不趕緊的,那好肉都讓別人挑了!”
“你慌什麼!這一頓流水,至少還要吃上十天!”另一個粗獷的聲音答道。
“呼——”鬆了口長氣,張生暗揣,原來是兩個趕酒的路人。正好,自己一個人走著戰場,嚇人得緊,不如和那兩人結伴同行。
於是,張生從草叢裡站起來,主動上前給那兩人打招呼。走夜路,草叢裡突然跳出來一個人,那兩人也嚇了個夠嗆。一通解釋後,三人都安下心來。
原來,這兩人,是後面嶺子的山民,一胖一瘦,胖的名叫朱老三,瘦的名叫苟老二。兩人走夜路,是去趕前面一家富戶的流水席。據說,這家老爺姓張,有萬貫家財,還樂善好施。
前陣子,張老爺家出了件大喜事,一連擺了兩個多月的流水,凡是附近山民住戶、客商貨郎,都可以去吃。
竟然還有這等好事!聽到這裡,張生不由覺得胃裡一陣痙攣,五臟廟當即響如擂鼓。那苟老二和朱老三見狀,還能不明白?當即邀請張生一起去赴宴。
苟、朱二人熟門熟路,不過兩炷香,就帶著張生走了十多里,來到一處宅院。院子裡燈紅酒綠,人頭攢動,上百張八仙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
燒白、豆花、醬肘子……
吃席的賓客,穿著打扮、言語腔調有不同,有小腳的媳婦兒、光膀的漢子、斯文的小生、邋遢的老叟……唯一的共同點,就是所有人都是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言笑晏晏。
苟老二和朱老三拉著張生,隨意湊到一桌,坐下來就是一頓胡吃海喝。張生好久沒開過葷,這一頓自然是吃得狼吞虎嚥,半飽的時候,才想起自己似乎還沒給主人家打招呼。
文人的事情,再不濟也要客套兩下。既是同姓,又免費吃了別人的流水,不拜見一下,豈不失禮?於是乎,張生就找朱老三,想讓他幫自己引薦引薦。不料,朱老三卻是毫不在意的嗤笑了一聲:“你自吃你的,管他作甚!”
張生覺得太過失禮,反覆央求,朱老三被他鬧得煩了,背過手一指:“臺子上坐著的那個就是!你自己去看!”
張生扭頭,隱隱約約,堂屋門口搭了個臺子,有兩三個戲子上上面咿咿呀呀地唱著。一個老翁,坐在最裡側的太師椅上,就像在打盹兒。
張生連忙彈了彈衣服上的灰塵,走上前去,做了個揖,說了通感謝的話。那老翁卻只是抬了抬眼皮,輕蔑地看了張生一眼,然後扭過頭去。
碰了滿鼻子灰,張生知趣的想要離開,剛一轉身,卻聽到那老翁發出聲聲細碎的呻吟,似乎是在喊疼。
張生連忙轉過身去詢問,老翁這才正眼看了一眼張生,這一瞧,眼神都亮了。
老翁哆嗦著站起來,瞥了一眼沒人注意,拉著張生進了一間屋子,關上門倒頭就拜。
張生被老翁一通操作鬧懵了,趕緊將人扶起來,問老翁到底何意。老翁卻堅持不肯起來,咬牙切齒的向張生講述了自己的遭遇:
原來,老翁不是一般人。
他的身份,是當今皇帝的老師,奉命隨軍出征,充當監軍職務。在一次和外敵的交戰中,被敵人誘入偏僻之處,圍攻至死。死後屍骨無人掩埋,被附近的蛇蟲鼠蟻、野豬野犬啃食,好不悽慘!
聽到這裡,張生還能不明白,這頓流水席的由來。想到自己剛才吃得滿嘴流油,不由得胃裡翻江倒海,吐了個七葷八素。
再抬起頭時,老翁連帶那宅子,都已經消失不見。自己正站在一處雜草叢生的坡地裡,十步開外,一群野畜,諸如野豬、田鼠之類,圍著幾具兵勇屍體……其中一具屍體,穿著打扮,不似常人。
張生嚇得屁滾尿流,轉生就想逃之夭夭。突然又想起那老者苦苦哀求,心中不忍,於是裝起膽子,又走了回去。
果然,一走進那陳屍之地,就又回到了燈紅酒綠、人聲嘈雜的流水席間。吃席的賓客,無不酒足飯飽,歪著倒著圍著坐著,有開放的,還拉著臺上的戲子,一通親熱。
老翁坐在臺上,呻吟連連,卻無一人搭理。
張生趁人不注意,摸到臺下,找了一處堆放柴草的地方,點燃了隨身攜帶的火摺子。
很快,宅院就被大火吞沒,張生也隨著哄逃的人群,跑了出去。在門口處,遇到苟、朱二人,一邊拍打身上的火星子,一邊罵道晦氣。兩人向張生道了別,臨走前還邀請他下次一起去趕流水席。
張生聽了,不由得又是一陣酸水上冒,客套了一番後會有期云云,便和兩人分道揚鑣,找到附近一處水窪,卷著褲腿在水裡摸了半晌,撈起來一把帶鞘的短劍。
這是先前老翁告訴他,自己遺落的寶劍——當今天子所賜,鎮魂、擋煞的利器。
天亮之後,張生繞了回來,在原地找到幾具骸骨,都已經被大火燒得一碰就碎。他道了聲“得罪”,拿出短劍,就地刨了個坑,將屍骨都埋了。
然後,張生又繼續上路了,也許是懷裡揣著寶劍,一路上都沒有再遇到什麼怪事。
半個多月後,張生終於趕到京城,參加了科考。因為出身窮鄉僻壤,又沒有名師指點,他的成績不太理想,堪堪考了個榜尾。按照這個成績,不過能夠到一些貧瘠的地方,做個芝麻綠豆官。
好在,芝麻綠豆官,也可上奏天聽。張生上了封摺子,將自己在戰場的際遇說了,順帶呈上了那把短劍。皇帝當即認出,這是恩師出京之前,自己贈送的寶劍,於是將張生招來,問了前後經過。
此前,帝師出征,一去不返,皇帝派了許多人前去尋找,奈何戰場數百里、盡是荒山野骨,無處可尋。
皇帝親自帶人,隨著張生,去到戰場收斂了老翁的遺骨,扶棺回京,舉行了盛大的國葬。張生為帝師埋骨,使之免於曝屍荒野,立了大功,從此平步青雲,官至戶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