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釋出的《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顯示,時下52%的年輕人會在朋友圈遮蔽父母。父母為啥成了圈外人?據瞭解,年輕人有的擔心父母催婚,有的為了報喜不報憂,有的覺得自己的生活不能被父母理解……
26歲的劉萍沒有把父母設為圈外人,而是將他們進行了分組,看不到部分朋友圈的內容。她還說,父母只有自己一個獨生女,自己的一點一滴都會牽動父母的心。有一次她發朋友圈曬自己煮菜不小心燙傷了手,去醫院處理後無大礙便回了家,但父母透過朋友圈看到後,心疼得想連夜趕到她租住的小區,非讓她住院治療。她和男友反覆解釋才得以阻止,“我爸說,我媽偷偷哭了一場,說女兒出門在外太難了。”從那次以後,劉萍但凡要發朋友圈就會特別注意,只有發喜訊、舒心事才會對父母敞開大門。
90后王剛才參加工作,對於他來說,從離開家的那一刻起,就進入了新生活。從王剛的朋友圈可以看到,幾乎每天深夜,他都會和室友一起喝啤酒、吃夜宵,分享自己玩的手遊超神瞬間等,為了不讓父母擔心,他將父母設為了圈外人。“因為我跟父母說過:我每天按時上下班、三餐規律……如果他們知道我的真實生活,肯定婆婆媽媽地說我管我,就像我還在讀書一樣。”王剛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喜歡過問兒子的生活點滴,但是,“我的新生活,父母看不懂”。
今年春節過後,劉阿姨興致勃勃地拿出新買的智慧手機,要和女兒“掃一掃”,女兒、女婿都爽快地互加了微信,還建了個家庭群。“那天我很晚才睡,一條條地看女兒的朋友圈,很過癮。”劉阿姨說,女兒在上海工作,成家後和父母聚少離多,好在朋友圈內容挺多,每天都有幾條,一條條看下來,跟陪著女兒過日子一樣。正月初五,女兒離家,劉阿姨安慰自己:有了朋友圈,還是可以瞭解她的生活。“我知道上班第一天老闆給她發了300元紅包,替她高興,留言讓她好好工作;她買了兩支口紅,我說不要浪費,還有100多萬房貸要還;她說去看電影,我說要多在家陪孩子,不能扔給保姆……”很快,劉阿姨發現女兒的朋友圈看不到更新了。追問之下女兒爽快地承認:“我把你遮蔽了,我們以後還是打電話吧。”劉阿姨說,經過老伴協調,女兒又對自己開放了朋友圈,但內容明顯少了。
從父母對被遮蔽後的反應能看出,父母對子女的理解和支援,遠超子女預期。當子女遇到挫折困難時,相比泛泛而談或是點讚的朋友、同事,父母也是唯一毫無私心為子女解憂指路的人。因此,不如把父母拉回圈內,即使可能因為代溝而造成誤會,但是父母也是最願意聽子女解釋的人。這一現象也說明,父母和子女間平時缺少用心地溝通和交流。年輕人要相信的是,在你們生活工作遇到風雨時,父母的追隨和支援,會是你們無比強大的動力。
父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朋友圈內容對父母遮蔽或分組管理也可以理解,是普遍現象,父母完全不必失落。由於知識背景、語言習慣、生活方式、年齡等都會影響人際溝通效果,父母讀取的微信內容可能和子女想表達的不一樣,違背了溝通的初衷。很多子女在發父母可能擔心的內容時遮蔽,恰恰說明對父母的孝順,對父母報喜不報憂也是很多子女的習慣。每個人對朋友圈的定位不一樣,有的是職場形象管理,有的是生活日常記錄,有些的確不適合父母作為受眾。而且,發朋友圈的初衷多是希望從別人那裡得到共鳴、支援、贊同,如果認為父母會誤會、發酵錯誤資訊,遮蔽可能更合適。
其實,父母對子女的朋友圈沒必要過度熱情,尤其是對成年子女不要過多說教、指責,只作為了解他們日常生活、想法的渠道就夠了,但子女也要注意,別讓朋友圈成為父母瞭解你的唯一渠道,如多給父母打打電話、多帶孩子看望老人。越是親密關係,如子女和父母之間,越不能太依賴網路交流,因為隔空的一句問候遠不如面對面的關切,每天在微信裡祝福媽媽,不如有空回家陪媽媽吃頓飯。陪伴在父母身邊,有溫度、有表情地交流,這對父母來說是不可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來源: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