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高中生造出無人腳踏車獲丘成桐獎”的報道引發外界高度關注。有網友指出,這輛被媒體稱為腳踏車版“特斯拉”的作品,與網售2萬元左右的無人腳踏車“一模一樣”。當事人所在學校表示,不打算再透過媒體釋出新的訊息,“也希望保護他的隱私”。
“無人腳踏車”產品結結實實火了一把,只是沒想到會以這樣一種方式。在知乎圍繞這一話題的諸多討論中,除了事實上可能並不鮮見的一些質疑和圍觀,也有網友指出當事人所獲得的,是“為無人腳踏車編寫自動駕駛演算法程式”的計算機型別的獎項,而非“造出”了一輛無人腳踏車。只不過在網友扒出的涉事論文表述中,獲獎者對其專案也有頗多誇張表述,比如稱腳踏車是根據自主設計模型加工等等。
應當看到,在網友的眾說紛紜中,很多此前的某些誤讀也在修正。而社交平臺對類似“少年天才”的科研獲獎成果一直都不乏興趣,這與相關領域的評獎、論文發表等存在某些權力、人情因素有關,但在相關證據得到確證之前,對當事學生做斬釘截鐵的論斷似乎缺乏應有的審慎。一棒子打死突然間露頭的“天才少年”或許暢快,可也要盡最大可能防止“誤傷”的情況發生。
哪怕是基於現有(或者自購)的腳踏車成品進行後期計算機程式設計,對於一箇中學生而言已經是相當了得的成績。更何況在此番獲獎的論文中,涉及所謂“無人腳踏車”的內容也僅佔有限的比例。令人費解的倒是,作為當事學生所在學校以保護學生隱私的名義,選擇了不再回應相關爭議,而任由外界的圍觀和揣測繼續。
必須要指出,回應爭議,在學校的職權範疇內做出必要的資訊公開和澄清,與保護當事學生的個人隱私完全可以不相沖突。因為在獲獎論文中,當事人也並不迴避其作品獲得多家知名高校科研人員指導的事實,在充分保護當事人及其家庭成員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同樣可以對論文是否存在學術權力加持等情況做出一些澄清和說明。既然已經有網友就相關爭議訴諸大賽主辦方,那就更需要按照既定的異議程式介入,做必要的調查和回應。
更說不通的是,近來剛出鏡接受過多家媒體採訪、演示其“造”出來的腳踏車的當事學生,十幾天前還曾出席儀式,領取學校為其頒發的“陽光學子特別獎”,並在現場發表勵志演講。正面宣傳則多多益善,回應爭議就擔心被打擾、耽誤複習備考,在邏輯上恐怕不能自洽。一定程度上,坦誠的資訊披露,會很好消弭外界一些不必要的揣測,不僅對正在備考但註定不可能完全隔絕於外界的當事人是一種保護,對當事學校來說同樣如此。既然在社會公共層面收穫榮譽、得到嘉獎並已經引發非議,無論是主辦方,還是涉事的學校以及當事人,都有責任來直面問題。
在隱私保護與滿足公眾知情之間,本來也完全可以做出很好的平衡。特別是經過近年來疫情防控的反覆考驗,大量的流調資訊在既保護個人隱私、又完成軌跡梳理上,也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可循。不再發聲、聽憑眾聲喧譁,恐怕不是一種明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