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實際上也屬於一個洋節!因為當初民國為推行陽曆時,是效仿了大部分歐美國家選擇在陽曆的一月初一過新年,而對於中國人來說,傳統的新年是農曆的一月初一。
雖然現在我們過的元旦節的日期是按照陽曆推算的,元旦這個節日名稱我們卻已經沿用了幾千年,這又是為什麼呢?
歷史中的元旦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元的古字形像為人的頭部,後來被引申為“首要、第一”的意思,旦的古字形象則為太陽從地面升起,所以元旦可以理解為“初始隻日” 的意思,在古代曆法中用來表示新的一年中的首月首日,也就是農曆的正月初一。
古時候的農曆並沒有所謂的農曆一月、農曆十二月,取而代之的是元月、臘月,正月一直在變,因為每個新朝代建立,都要“改正朔”,其中正指的是正月,朔指的是初一。
比如夏朝建立後,就規定農曆的元月(農曆十二月)為一年的開始,商朝則規定農曆臘月(農曆十二月)為一年的開始,周朝則要更早,規定農曆的冬月(農曆十一月)為一年的開始,秦始皇一統六國後,又以農曆露月(農曆十月)為一年的開始。
漢承秦制,西漢建立後曆法依舊沿用了秦朝的歷法,一直到漢武帝時期,才改元太初,頒佈以農曆的元月(農曆一月)為一年的開始太初曆,農曆的一月初一成為一年的開始,後世王朝建立後雖然都頒佈的新的歷法,但都沿用了農曆一月初一為元旦,也就是一年開始的習慣,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春節如何替代了元旦
這個故事還要從清末民初說起,當時很多愛國人士在海外建立了多個以推翻清朝為目的的革命黨,為了表示推翻清朝的決心,以及對清朝政府正統性的不認可,這些革命黨都拒絕使用清朝的紀年體系。
有的沿用了明朝末年的紀年,也就是從崇禎皇帝景山上吊死的崇禎十七年繼續往後推算,也就是所謂的崇禎紀元。當時的李氏朝鮮在明朝滅亡後就一直沿用了崇禎的年號紀年,以至於中國人跟朝鮮人溝通時,會發現對方落款兒的紀年都是崇禎二百多年,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崇禎皇帝活了二百多歲呢,當然這是一個笑話了。
只不過在明朝紀年方面,因為南宋小朝廷的皇帝存在,明朝紀年上分歧很大,於是便有其他革命黨建議乾脆使用黃帝紀年,比如公元1911年,按照黃帝紀年便是4609年辛亥,這也是辛亥革命名字的由來。
但不論是清朝紀年還是明朝紀年,亦或是黃帝紀年,都是建立在天干地支基礎上的,所謂天干地支我們應該都很熟悉,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12地支。
天干地支又分陰陽,其中甲、丙、戊、庚、壬屬於陽幹,子、寅、辰、午、申、戌同屬於陽支,它們都有增長、旺盛、強壯的陽性質。乙、丁、己、辛、癸屬於陰乾,醜、卯、巳、未、酉、亥同屬於陰支,說明它們都有消減、衰落、萎縮的陰性質。
陽干與陽支相配,陰乾和陰支相配,組合起來就是六十組,所以天干地支六十年一個輪迴,我們熟悉的甲午海戰,戊戌變法,庚子國變,這些名字背後都是天干地支紀年方法衍生出來的,生活中算命結婚常提到的八字,便是用四組天干地支組合,表示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和時辰,由此可知,天干地支紀年方法對中國人的影響可以說早已經融入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孫中山繼任臨時大總統後,為了讓人們認可並採用這種完全西化的公元紀年,於是便提出了改正朔,建議將古人使用了幾千年的元旦,挪到陽曆(公元)紀年中的一月一日,並要求各省市的公務員兒以身作則,在這一天過新年。
當時的上海等口岸城市有很多外國人,改在陽曆中的一月一日過新年對於這些人倒沒什麼,但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延用了幾千年的元旦新年一下子改了日子,可不是隨便就能習慣的,既然政府不讓在農曆一月初一過元旦,大不了改個名字繼續過老百姓自己的節日。
病急亂投醫之下,老百姓發現春節中有一個“節”字,於是便用來專門指代農曆正月初一這個節日。實際上,春節二字中的“節”,指的並非節日,而是節氣,與“春”合在一起用來表示而是特指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在古代也泛指整個春季。
就這樣,農曆一月初一變成了春節,之前延用了幾千年的元旦,機緣巧合下成了一個“洋節”。
所謂“洋節”,實際上只是最初設立時為了與世界主流接軌,並非全盤引入歐美文化。伴隨時間的推移,不論陽曆還是農曆,都已經成為中國人生活的一部分了,陽曆用於生活和工作,陰曆則用於農時和民俗文化,二者互為補充,卻又不衝突,這本身也是一種中西方文化的良性結合。
2022.01.09(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