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是不斷變換的,但是時間一長人們總是容易忘記這一點,比如世界一超的美國,在位時間久了,人們就容易忽視它也是經過千難萬險才登上世界之巔的,而在它之前,英國、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也都坐過這個寶座。
今天重新回頭看看美國的崛起之路,看看它是怎樣從英國人手裡獨立,然後建國形成自己的系統,又是怎樣與各列強周旋,擴張,最終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獲得巨大利益,從而成為現在的世界一哥的。
先說說北美獨立,南美洲在殖民者到來之前發展出了瑪雅文明,這個文明很多科幻小說裡經常寫的神乎其神,其實也就是個低端文明,與牧野之戰的商朝相比強不了多少。北美就更落後了,連個輪子都沒發展出來。
15世紀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後,歐洲的移民開始進入這片廣袤的土地。最先來到北美的是法國人和西班牙人,英國人隨後趕到,1607年,104名漂洋過海的英國人,組成一個殖民團體,在乞沙比克海灘建立了詹姆士鎮,這成為英國在北美的第一個殖民地。
此後的150年就是大移民時期,各國的移民源源不斷的來到這裡,其中英國人佔了大多數,這些最初的移民,主要是逃避戰禍和宗教迫害者,也有乞丐、罪犯。總體來看,他們都是被本國邊緣化的人。
對於這些移民來說,英國是他們的母國,但是母國剝削他們也是一點都不手軟,當時英國的《航海和貿易條例》中規定“殖民地的某些商品只能銷往英國“。這個”某些“包括什麼呢?是指除了鹹魚之外的其他所有商品,價格自然給壓得很低。
英國本土的工業品大肆傾銷到北美殖民地,這樣就形成了剪刀差,而且為了防止自己的技術外漏,嚴格限制本土的技術人員進入北美,同時透過立法限制北美殖民地的製造業發展,除了磨面、釀酒、制蠟,不允許其他的製造業在北美髮展。
到了1763年,英國終於打贏了法國,結束了七年的英法戰爭,戰後法國把加拿大割讓給了英國,但是想接管這片土地需要大量的軍隊和政府人員,剛結束戰爭的英國人拿不出這麼多錢,而且為了打贏這場仗,英國了已經欠了1.3億英鎊的國債。
為了湊齊這筆費用,英國人看向了北美殖民地,準備加大吸血力度,相繼頒佈了《糖稅法》和《印花稅法》,北美移民們實在受不了自己的“母國“這麼不拿自己當親兒子,索性撂挑子不幹了,1775年,以萊剋星頓村與英軍交火為標誌,北美獨立戰爭打響。
這場獨立戰爭可能與很多小夥伴們想的不太一樣,在整個戰爭中,北美大陸軍實力非常一般,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北美地區十三州的人口總共不到300萬,前面講過工業上基本被英國人限制了,物質上也沒有實力,畢竟一直被吸血。
而且英國當時已經開始了工業革命,雖然日不落帝國正在走下坡,但是實力依然不能小覷,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對十三州掌握了絕對的制海權。
而且那個時候北美大陸軍沒有自己國家的概念,不存在為了國家獨立,民族解放而鬥爭的精神,甚至很多人甚至覺得與自己的母國打仗是背叛。北美大陸軍是靠高額的軍餉才募集來的,這跟抗日時期中國的老百姓自發的打鬼子是完全不同的。
這種依靠高額軍餉的募兵制一直延續到現在,2003年由於電腦系統問題導致當時正在伊拉克作戰的美機步三師防空營的工資沒能即時到帳,結果引起了戰場上的美國大兵的騷動,軍方高層只能臨時開通一條衛星通訊線路讓前線士兵查銀行轉賬記錄,這才平息了這場騷動。
這種募兵制往往有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撐,另一個就是軍紀問題,所以美國駐外軍隊往往需要治外法權,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麻煩,駐日駐韓基地經常會爆出強姦案就是一個例子。高額軍餉加治外法權,就衍生出軍隊腐敗問題,所以才會有阿富汗軍隊600萬美元買9只山羊,1.5億美元建豪華別墅。
最開始的北美大陸軍募集了4萬人,但是由於財力受限,後來只剩下一萬三千人,在紐約被英國人擊潰之後,人數不到4000人。當時這些人在華盛頓的帶領下,基本上已經沒有勝算了。
這個時候英國的老對手法國和西班牙開始向北美大陸軍提供支援,再往後荷蘭和德國也開始加入援助北美大陸軍的行列。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看上了北美這塊大肥肉,當時正是歐洲各國爭奪歐洲霸權和海外殖民地的時期,誰也不想看到這塊大肥肉全部被英國人吃下。
法國和西班牙的財政支援讓北美大陸軍擴張到4萬6千人,另外法國直接出兵近十萬而且還和英國在西印度群島打成一團,使得英國人無力在北美增兵,荷蘭提供了700萬英鎊的金幣,俄國提供軍艦為海上商船護航。
至此獨立戰爭的天平向北美大陸軍傾斜,最終英國人戰敗,1783年在巴黎簽署了《巴黎條約》。
受降書上簽字的三個戰勝方代表,其中有兩個是法國人,陸軍中將羅尚博伯爵、海軍中將德格拉斯伯爵,剩下一位是華盛頓,華盛頓能在受降書上簽字,有一部分原因是法國人想讓這位沒有爵位的北美代表在受降書上簽字,以此來羞辱一下老對手英國人。
雖然法國人決定了獨立戰爭的勝利,但是法國人並沒有撈到什麼好處,為了打贏這場仗,法國給予了北美大陸軍鉅額的援助,直接導致了自己國內財政破產,引爆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路易十六被砍了頭,前面說的在受降書上簽字的海軍中將德格拉斯伯爵也丟了性命。
我上中學時的歷史課本里,把美國的開國元勳華盛頓描述成一個偉大的聖人,尤其是對於他自願放棄成為華盛頓一世,連任兩屆總統之後自動退位回到自己的農場安享晚年的光榮事蹟大肆讚美,後來讀了一些美國曆史資料之後,就發現事實上可能不是那麼回事,他就算想當華盛頓一世可能也當不了。
首先是獨立戰爭的勝利不是北美大陸軍領導的,是法國人主導的,所以建國之後華盛頓並沒有絕對的政治權威。
戰後美國的政治派系主要有兩派,一派是亞當斯和漢密爾頓領導的聯邦黨,另一派是傑弗遜領導的民主共和黨。聯邦黨人最開始想建立君主制,想從歐洲來找一位根正苗紅的藍血貴族來當國王,但是最終還是沒搞起來,然後退而求其次搞精英政治,建立強勢中央政府。
民主共和黨正好相反,他們反對中央集權,主張強化地方政府,試圖建立聯邦制。華盛頓聲稱自己是中立,但是從具體行事上來看,他還是傾向於聯邦黨。
當時漢密爾頓是聯邦的財政部部長,手裡有2000多個職位能夠作為回報給支援他的選民,而民主黨黨首傑弗遜是國務卿,美國的國務卿就相當於外交部,但是當時剛建國沒什麼外交可言,也就沒什麼油水能夠提供給選民,所以自然聯邦黨的支持者就多一些。
這裡要多說一點,就是這種把政府職位作為回報給支援自己的選民的獵官制,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我們會看到,總統換屆後並不只是總統一個人換了,往往是有一批在職要員被換掉。這種把政府職位作為回報的制度,往往會帶來合法的腐敗。
第20任美國總統詹姆斯·加菲爾德就因為無法滿足獵官者的要求而被人刺殺了,意識到這個制度的缺陷之後,美國人制定了《聯邦公務員法》,但是也只是限制了獵官的範圍,到了現在獵官制依然盛行。
兩黨背後有兩股勢力,聯邦黨背後是北方的工業資本家,他們希望能夠國家有強勢的中央政府,透過關稅壁壘和財政補貼來加強工業發展,並且透過建立強大的軍隊為資本主義事業保駕護航。
民主共和黨背後是南方的農場主,人家大老遠從歐洲移民到北美,追求的是烏托邦式的田園生活,不希望有一個強勢中央政府管著,而且建立關稅壁壘會增加工業品價格,增加他們的成本,建立海軍這種需要耗費巨大財政的事情,必然要透過增加稅收解決,農場主們肯定誓死不從的。
所以,l兩黨派之間的矛盾,其實本質上也是兩種經濟模式的鬥爭,這個時候不管式誰要當xx一世,結局必然不會很好,老謀深算的華盛頓應該早早的就看明白了這一點,如果他真的強勢做了華盛頓一世,下場可能跟袁世凱差不多吧。
獨立戰爭結束之後就是六十年大擴張,先是從法國人手裡買走了從密西西比河到洛杉磯山脈的整個地區,然後吞併了原屬於墨西哥的德克薩斯州,以及西海岸的幾個州,到了1849年基本擴張結束。
這60年的大擴張一定程度上把兩黨之爭,南北經濟模式矛盾給掩蓋掉了,急速擴張得到的巨大利益也滿足了各方的需求,所以60年擴張時期相對和平,但是擴張一結束,這個矛盾就又冒出來了。
南北兩派先是達成了妥協,南方派支援北方主導的聯邦政府,但是交換條件是南方各州要由南方派管轄,並且首都要從費城搬到今天的華盛頓,因為這裡屬於南方牌的地盤。
南方的農場主一直要求英國人賠償他們在獨立戰爭期間“解放黑奴“運動下造成的損失,但是北方代表在與英國人談判的時候,為了以後能夠更好的與英國人做生意,壓根沒提這個事,再加上後來聯邦政府要開徵酒稅,南北矛盾變得更加激烈,後來隨著擴張,南方農場主的勢力得到了加強,更有能力和北方派鬥爭。
到了第三任總統傑弗遜上臺之後,北方派曾主張北方各州單獨成立聯邦政府,但是被北方派的領軍人漢密爾頓給否了,他的副手布林很不滿意,兩個人關係鬧僵之後決定用決鬥來解決問題,結果漢密爾頓在決鬥中被布林給幹掉了,由於之前華盛頓已經去世了,所以一場決鬥讓北方派僅剩的唯一領軍人漢密爾頓也掛了。
漢密爾頓這個人非常牛,有機會單獨寫一篇講講他。
之後美國還和英國又打了一仗,可能事英國人想再嘗試一下看看能不能收回失地吧,結果就是雖然英國人一把火燒了白宮,但是最終發現確實已經沒辦法再殖民這塊土地了,這場戰爭對美國人來說有一個好處,就是第一次讓美國人有了愛國主義精神,現在的國歌《星條旗永不落》就是這個時期創作的。
北方派聯邦黨的人之前不是一直對英國人很曖昧嘛,老想著跟英國人做生意,還不提南方農場主的損失,結果這場戰爭已結束,就被打成了“走狗“和”漢奸“。
雖然聯邦黨垮了,但是北方工商業發展的很迅猛,即使英國人嚴格限制技術人員流入北美,每年還是有大批的技術工人透過各種渠道進來,這些技術工人來了之後,直接把英國人的技術帶來過來,至於專利侵權的問題,在當時的美國國內根本不是問題,只要能賺錢什麼都好說。所以說,最先開始透過山寨發展技術的鼻祖是美國人,山寨是追趕者最好的工具,只有登上山頂的人,才有資格拿起專利的大錘打擊後面的追趕者。
聯邦黨垮了之後,民主共和黨就一黨獨大了,但是慢慢的出現了內部矛盾,分裂成了兩個黨派,民主黨和共和黨,後來共和黨就成立北方工業界的代表,又演變成了之前的南北兩個經濟模式的鬥爭和兩黨鬥爭,其實不管什麼黨,歸根揭底都是經濟利益鬥爭,聯邦黨垮了就換一個共和黨,即使共和黨垮了還會再出現一個黨替代原來的。
領土擴張一技術,南北矛盾就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了,第十六任美國總統林肯上臺之後,南方各州還是獨立。
要說南北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總的來說就兩個,一個是北方工商業為了發展國內製造業,就得透過增加關稅,避免歐洲便宜的工業品進入國內市場,以此來保護自己靠山寨起家的製造業得已發展,但是這就會提高國內工業品的價格,這對南方農場主來說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你可能會說這對整個國家的發展是有好處的,長遠來看對南方農場主可是有益的,但是要多長遠呢?到了那個時候很多農場主可能都破廠了,所以長遠的利益對現實並沒有推動力,農場主們只關心今年還能不能賺錢。
第二個就是領土擴張之後的,新納入的州算北方的還是南方的,就是蛋糕分給誰的問題。
解決這兩個不可調和的矛盾,只有戰爭,就是南北戰爭,這場戰爭很多人沒有太大的概念,其實這場戰爭打的很慘烈,四年時間一共死了70多萬人,比後來美國參加的所有戰爭死亡人數總和還要多,那個時候美國一共也就3000多萬人。
現在美國南方几個州比較窮也和南北戰爭有關,北方的軍隊對南方施行了三光政策,所到之處一律燒成焦土,徹底打垮南方的經濟基礎,現在歷史書裡把南北戰爭稱是為了解放黑奴,其實本質上就是打垮南方的經濟結構。
有時候戰爭是對推動一個經濟體工業化的非常有用的力量,朝鮮戰爭就為戰後日本帶來了大量的工業訂單,直接將日本從一個破敗的戰敗國帶向了發達工業體,南北戰爭也是這樣,北方聯邦政府的軍需訂單,也早就了後來的各大資本家,比如摩根、杜邦等。
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也抓住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尾巴,進入了一個25年的快速發展起,再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已經走到了最前面。
像愛迪生、貝爾、萊特兄弟這樣的發明家,雖然很多發明到最後都沒有真正實用,但是少數具有實用價值的發明,一經進入市場就變成一個新興的產業,有大量的投資資金進入使得能夠大規模量產,而隨著進入市場的人越來越多,先進的發明就變成了成熟的技術,然後就繼續演變成降低成本的生意。
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增加工人工作時間,壓低工資等都是常規操作,這個時期漢堡、快餐相繼流行開來,目的就是為了節省工人的吃飯時間,能夠最大限度的增加他們的工時。
快速的工業增長帶來了無序的擴張,於是產能開始過剩,再加上龐大的工人階級被壓榨得太厲害,失去了消費的能力,進一步加劇了過剩的產能,產品賣不出去,資金無法迴流,企業盈利能力下降,於是進一步壓榨工人降低成本,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直接導致了企業的銀行貸款還不上,引發了19世紀末的經濟危機。
那個時期歐洲的德國和亞洲的日本也存在同樣的問題,這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發動戰爭,德國開始打法國,日本開始打日俄戰爭,還有甲午中日戰爭。
美國也開始發動戰爭,但是美國比較聰明,它選的對手是已經日落西山的往日海上霸主西班牙,1898年美國以“緬甸“號戰艦被炸為藉口,向西班牙開戰,從西班牙手裡拿走了古巴、關島、菲律賓和夏威夷,正式開啟了全球模式,這些地方也成為後來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要害位置。
但是這個時候美國在各歐洲列強面前還是個弟弟,雖然有很大的潛力,但是在老牌強國英國、德國、俄國面前,還沒有老大的氣勢。
一戰是美國從弟弟走到大哥的一大步,之前講過,戰爭有時是促進工業生產非常有效的工具,一戰對於美國來說就是如此,英國、法國、德國、俄國這些歐洲老牌強國打的血流成河,工業建設被毀的一塌糊塗,但是戰爭的物資消耗量是巨大的,只能都從大洋彼岸沒有被戰火波及的美國人手裡購買。
一時間美國企業的訂單接到手軟,說幾組資料大家就清楚了,1913年,一戰開始前一年,美國的出口總額只有15億美元,國內還有100萬人找不到工作,到了1916年,出口總額飆升到了38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用黃金支付的,本來當時的世界流通貨幣是英鎊,但是英國人的日不落帝國已經衰落了,一戰時戰局未卜,英鎊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信用價值,這個時候只有黃金是最值得信賴的。
一戰時大量的黃金流向了美國,也就為後來美元成為世界流通貨幣奠定了基礎,而且由於戰火在歐洲,導致歐洲大量的資本外逃,而當時全世界只有美國還是一個和平、蓬勃發展的國家,所以大量的資本都流向了美國,也為後來美國的科技創新積累了大量的財富資本。
美國人雖然嘴上說的是保持中立,但是當時海上霸權還是被英國人控制在手裡,所以美國的貨物主要還是透過海上運到了英法俄協約國手裡,也就是說美國本質上還是和協約國站在了一起。
但是,隨著俄國爆發十月革命,與德國人簽了《佈列斯特和約》之後,戰爭的天平開始往同盟國傾斜。這對美國來說不是一個好訊息,因為英法與美國的貿易額是30多億美元,與德國幾乎沒有什麼貿易往來,如果德國人贏了,30多億的生意就黃了。
不光是貿易上的,英法與美國之間還有其他一些承諾,如果協約國贏了,美國能得到的好處是大大的,所以到了1917年美國人宣佈參戰。
一參戰,美國人就展現出了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船舶噸位從100萬噸直接飆升到1000萬噸,為了提高鋼產量,從女性胸罩裡硬是擠出了8000噸鋼,常備軍一年的時間就從10萬人擴充到了400萬人,還另外提供給協約國100億美元的貸款。
美國人的參戰直接導致了同盟國的失敗,美國人也從一戰中獲得了巨大的收益,國內的製造業由於在一戰中得到了天量的訂單,整個產業和產能得到了飛速得發展,規模和速度都超過了之前被稱為黃金時代的工業大躍進時期。
在一戰結束後的分贓會議“巴黎和會”的《凡爾賽條約》裡,德國人要失去13%的領土,並且要承擔天量的戰爭賠款,但是美國人沒有在這個條約裡簽字,這個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決定,其實背後有對美國人來說非常合理的邏輯。
如果真的按照《凡爾賽條約》裡的做,那歐洲整個局面就會變成法國一家獨大,美國人最不想看到的就是一個地區有一個地頭蛇,它希望的是一個地區越亂越好,大家互相之間彼此制約,都發展不起來,才不會對它世界霸主的地位產生威脅。
一戰結束之後,軍需的訂單急速縮減,但是這個時候工業化大規模製造已經成型,產能相對需求處於過剩的狀態,再加上歐洲各國對美國都有貸款,德國首先宣佈無力償還戰爭賠款,其他國家的貸款也都有還不上的風險,美國國內民眾一時間都擠進銀行擠兌現金,然後美國財政部為了避免擴大損失就開始了貨幣緊縮政策,直接導致了國沒大量企業資金斷裂破產,然後美國開始進入了大蕭條時期。
一戰結束之後,雖然美國的工業生產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社會財富也迅速增長,但是其實財富大都集中在富人手裡,普通老百姓的收入並沒有太多的提高,這也是為什麼一戰結束之後,社會購買力並沒有得到提升,沒有能力消耗國內巨大產能的一個原因,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貧富差距過大,整個一戰期間,美國增加了兩萬多個百萬富翁,要知道那個時候的一百萬美元相當於現在的一個小目標了。
經濟大蕭條時期的美國其實就處在即將分裂的邊緣,社會矛盾巨大,大家看一些老電影,比如《美國往事》等,就能看出來那個時候黑社會橫行,犯罪率飆升,底層人民生活非常艱難。
一個國家的國運有時候就體現在關鍵的時期出現一位關鍵的領袖,美國那時的國運真的好,因為出現了羅斯福。羅斯福上臺的時候說自己要麼是美國最後一位總統,要麼就是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總統。
現在來看羅斯福拯救美國的手段就是專政,跳過議會和最高法院,直接用行政手段推動社會改革。對當時美國國內的財團,比如摩根、大通、杜邦、通用、高露潔等進行打壓,增加對這些財團的稅收,與現在的普京做法很像。
普京出身克格勃,有軍方背景,羅斯福背景更強,在羅斯福之前有八位總統與羅斯福家族有血親關係,並且羅斯福上任之後非常重視強力機關,FBI(聯邦調查局)就是在他手上走上權力的巔峰時期,後來杜魯門上臺之後組建CIA(中央情報局)就是為了制衡FBI。
羅斯福的政策只是把美國從崩潰邊緣撈回來,但是沒有讓美國重回巔峰,讓美國重回巔峰的還是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同上一次一樣,美國國內的製造業有一次得到了量和質的升級,徹底把世界其他國家遠遠地甩在了身後,歐洲的資本和人才又一次外逃到美國,使得美國能夠第三次工業革命中處於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