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歷史上有三人考中狀元: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曹維城為癸丑科武狀元、光緒十二年(1886)丙戍科狀元趙以炯和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狀元夏同龢。
武狀元
曹維城(1683年-?),字價人,平越(今福泉市)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各省的武科舉人齊聚北京,參加武科大考。曹維城於清康熙四十二年以武舉人身份進京會試,考取一甲第一名
20歲的曹維城成為貴州歷史上唯一的武狀元。
生不逢時
康熙王朝中後期,經過近半個世紀的連年征戰,大清國疆土遼固,國泰民安,進入康乾盛世,也迎來了武科考試最輝煌的時期。
此時,大清朝無大事數,只有皇子之間的奪位戰了,而這事和邊疆的武將的關係不大。一身好武功找不到地方使,武狀元頗有點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無奈。
武狀元曹維城退伍後以詩文度餘生,日子過得安靜恬淡。
曹維城的父親曹元肅是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武進士,兒子曹石是雍正二年(1724年)的武進士。曹氏一門三個武進士,其中一人還中了武狀元,這樣的武林世家實在罕見
文狀元
貴州趙以炯大魁天下的訊息傳出,天下為之震驚,認為“爆出冷門”。狀元居然被西南邊陲計程車人奪走。
趙以炯(1857——1906),字仲瑩,又字鶴林,貴陽青巖人。清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中進士,殿試一甲第一名,中狀元,大魁天下,成為雲貴兩省自科舉以來“以狀元及第而奪魁天下”的第一人。
趙以炯奪魁之事,當時流傳一個花絮。
自科舉開考以來,殿試可是三年一次的國之大事,皇帝親自主持,不設考官只設讀卷官。
讀卷官一般有十人左右,個個都是飽學之士。光緒十二年的殿試,經讀卷評委團合議,初定趙以炯為第一甲第一名。但這只是評委團意見,按規矩評委團要把前十名的初評名次和試卷一併呈皇帝御覽並欽定名次。
趙以炯在光緒五年貴陽鄉試時,以第十名中舉,在京師會試中,僅排名275,但參加殿試時,一躍而中頭名。多數人認為小趙來自偏遠山區,從未出過遠門,這次到京城參加會試,這麼大的場面,鄉下人難免怯場影響發揮,以致排名靠後。參加殿試時,應該是情緒穩定了,發揮正常,一躍而中頭名。
趙以炯中狀元后,這對被人們視為蠻荒之地的貴州來說,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使得人們對貴州文士刮目相看。
當時在京城任監察御史的貴陽人李端棻寫下了一副楹聯祝賀:
上聯:沐熙朝未有殊恩,聽傳臚初唱一聲,90人中,先將姓名宣闕下
下聯:喜吾黔久鍾靈氣,憶仙筆留題數語,五百年後,果然文物勝江南
可見趙以炯中狀元讓貴州人吐氣揚眉。
趙以炯生平
丙戌科成進士,廷試第一,官修撰。戊子,四川鄉試副考官。辛卯,提督廣西學政。乙未,會試同考官。庚子,丁母艱回籍,主講學古書院。服闕(守喪期滿)入都,旋告歸。平生能文工書,貴州之有狀元自以炯始。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八月,趙以炯於青巖家中病故,終年49歲。
以上兩位狀元是貴州文武狀元第一人,是貴州科舉考試歷史上響噹噹的重要人物,是當時萬千莘莘學子心中的偶像。
只是奪魁之後,兩位狀元的人生頗為平淡。武狀元退伍後以詩文度餘生,日子過得安靜恬淡;文狀元則棄職回到老家,教書育人,反哺桑梓。揚名後都步入常人軌跡,一個寄情詩畫,一個走上三尺講臺,在平靜中度過餘生。
第三個狀元
夏同龢(1874——1925),字用清,麻哈州高梘(原名獅山)人。現今的麻江縣高梘村人。夏同龢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參加癸巳科鄉試,中舉人。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被光緒帝“親筆御點”為戊戌科(恩科)一甲一名進士(狀元),授翰林院修撰。
光緒三十年(1904年),公派留學日本法政大學,是中國第一個以狀元身份留學的人,攻讀工業和經濟,學成回國。
夏同龢著作《行政法》,該書是中國最早介紹現代行政法律制度的書籍之一。
夏同龢曾出任廣東法政學堂(今中山大學前身)監督(即校長),該校是中國最早期實施法政教育的專門學堂
以上三位狀元是貴州人驕傲,是貴州科舉考試歷史上響噹噹的重要人物。
參考文獻
高勇 《貴州唯一的武狀元和第一位文狀元》
《夏同龢文輯》
圖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