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感覺還沒習慣2021這幾個數字,
又到了2022...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2021,那一定是:震盪
一方面是受到外部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發展受阻;
一方面是受到我國內部政策的影響,
不少傳統行業遭受了致命的打擊,
最明顯的莫過於雙減下的“教培”和“房地產稅”下的“房地產”了,
那叫一個慘淡...
1
除此之外,最近又發生了兩件大事兒,
一是十年期的國債收益率跌到了2.86%...
“利率下行”這個詞從國債上看,應該是比較客觀的了。
不出意外的話,隨著國債利率的下行,
銀行存款或者固收一類的理財產品收益也會逐漸下降...
細數一下這幾年利率下行的幾個關鍵時間點:
2017年11月,央行開始倡導全國金融業打破剛兌。
2018年4月,《資管新規》落地,直接打破剛兌。
2019年,銀保監規定以後的人身險保單評估利率上限為3.5%。
2020年6月,四大行下調了3年期、5年期大額存單發行利率。
2021年6月21日,銀行存款利率定價方式更換,大額存單遭哄搶。
然後就是最近的十年期國債利率下調...
醒醒吧,利率下行已經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經濟趨勢了!
二是國家鼓勵老年人靈活就業...
佳佳知道這個訊息的時候,就這個表情:
我們也知道前幾十年的快速發展跟人口紅利脫不開關係。
現在人口紅利吃盡了,問題就來了...
看看我國的人口結構變動:
人口出生率下降了,老齡化越來越嚴重了。
目前帶來的最直接的問題就是:養老金不夠用了。
為解決這個問題,國家目前就兩個努力方向:
鼓勵生育,“二胎”“三胎”“離婚冷靜期”,哪個不是鼓勵生育,你看有用嗎?
延遲退休,這件事兒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而鼓勵老年人靈活就業,就是為延遲退休做服務的,還不夠明白嗎?
基於以上兩件事,一句忠告:養老還是得靠自己。
但是很明顯,我們並沒做好養老的準備。
2
在我國,養老是一個遲遲未能發展起來的行業。
一般行業的資本根本撐不起養老行業的發展。
一方面,養老需要大量的資產投入,例如:地產、醫療等等。
另一方面,回報週期長、利潤少,費心費力可能還賺不到幾個錢。
所以你仔細觀望一下就會發現,
目前養老行業,願意做且做的還不錯的,可能只有保險公司。
(真不是自誇...)
就拿最有名的泰康為例,
泰康養老算是大有名氣了,檔次高環境好,但是門檻就要300萬....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必然會加劇醫療方面的緊張,所以附加的醫療保障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