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不少人的眼裡就是救死扶傷的“天使”,但有些時候,“天使”也可能會被“擊倒”。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主人公孟慶珍,她曾經是北京空軍總醫院的婦產科主任,但命運不公,她曾在2年內患上了兩種癌症。
而幸運的是,在家人的陪伴以及她的堅持下,她如今已經與癌症鬥爭了二十多年了。
一、孟慶珍:我既是醫生也是患者
談到自己的抗癌經驗,孟慶珍認為,自己的心理歷程和別人還是有點不同的。
1、首次患癌,一時難以接受
1997年,孟慶珍在一次體檢中,發現自己右下肺有一個2cm左右的陰影。當時,忙於工作的孟慶珍並沒有在意。直到做完複查,醫生告訴她是肺癌的時候,她才感覺到自己第一次離死亡這麼近。
作為一名醫生,孟慶珍比誰都清楚癌症意味著什麼。她的天一下子就塌了,心情非常糟糕,委屈、埋怨、失落……複雜的情緒包圍著她。一時之間,孟慶珍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孟慶珍的大女兒也是一名醫生,知道母親的情況後,她考慮到父親不懂醫學,妹妹身體不好,於是主動承擔了照顧母親的責任。
母女倆冷靜下來,理智分析了現狀,最終統一了意見:儘快入院治療。
入院之後,孟慶珍做了病理檢查,更糟糕的結果出來了,是右下肺低分化腺癌。當時,孟慶珍在大女兒的幫助下,已經調整了心態。知道結果之後,她並沒有多大的情緒起伏,只是下定決心要好好治療。
手術之後,孟慶珍開始了化療,病情有了好轉。儘管CT複查的時候,發現另一側肺也出現了同樣大小的陰影,但觀察了一段時間,陰影逐漸變小了,於是孟慶珍放下了心。
孟慶珍患癌後,全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她身上,衣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並且儘可能輪流陪伴著她,減輕她的痛苦。看到家人為自己全心全意地付出,孟慶珍更加堅定了活下去的信心。
2、再度患癌,坦然面對
不幸的是,一年之後,孟慶珍在做B超時,又被查出了卵巢癌。第二次患癌,孟慶珍的顯得很平靜,全然沒有第一次患癌時的驚慌失措。
經過第一次的抗癌之戰,她更加懂得:要想活下來,就要鬥爭!
後來,在熟人的介紹下,孟慶珍加入了北京抗癌樂園玉淵潭分園。在這裡,她認識了更多的癌症患者。這些癌症患者給了她不一樣的感覺,他們有的人患癌10年,有的人患癌20年,依然好好地活著,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
孟慶珍反問自己:“別人都可以,我為什麼不行?”從此,她更加堅定了抗癌的信心,也愛上了玉淵潭分園,每天都來這裡和癌友們互相交流抗癌心得,互相鼓勵。
因為是醫生,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抗癌經驗,孟慶珍成了玉淵潭分園最受歡迎的人。她經常給癌友提供專業的參考意見,並分享自己的抗癌方法,給大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如今,孟慶珍已經堅持了二十多年了。
二、抗癌二十多年,她有4個“抗癌經”
經過20多年的抗癌歷程,孟慶珍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癌友的分享,總結了4個“抗癌經”:
1、治療癌症要個性化
癌症最容易讓人恐慌,但一定要以科學為原則,採取綜合性的治療手段,重視個性化治療。第一次患癌,化療後孟慶珍的另一側肺部也發現了同樣大小的陰影,但她沒有馬上手術,而是觀察了一段時間,最後陰影奇蹟般變小了。
第二次患癌,考慮到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免疫力,孟慶珍不同意做大手術,最後事實證明,她的選擇都是正確的。
2、戰勝癌症,先戰勝自我
心態也很重要,要想戰勝癌症,首先要過自己的心理關。得知自己患癌之後,患者的心情是複雜的,但不能一直淪陷在消極情緒中,應振作起來,樂觀一點,增強戰勝癌症的信心和決心。
3、改正不良習慣
找到自己患癌的原因,反思自己的生活習慣是否不好,如果不好,應積極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是癌症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定要認真對待,儘快調整。
4、持之以恆地鍛鍊
健身是防癌抗癌的一種有效方法,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本身免疫力就低,放化療又會引起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身體機能進一步下降,更需要透過科學的鍛鍊,不斷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才有足夠的資本和癌症鬥爭,提高勝算。
三、患癌醫生的這些忠告,不妨聽聽
醫生患癌與普通人患癌有什麼區別呢?可能就在於醫生抗癌的方法更加系統和科學,所以可以有效提高生存率。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燕表示,他在腫瘤醫院工作了60多年,發現患癌醫生的5年生存率確實比普通人高。在他工作的醫院,腫瘤科的醫生患癌後,有80%的都得到了治癒。相比之下,我國癌症患者的5生存率就只有30%左右。
那麼,在防癌治癌上,醫生都有哪些獨特的經驗呢?
- 婦科院長:長期鬱悶真的會患癌
楊育正是臺灣著名的產科名醫、婦科癌症治療專家,2012年,他當上臺灣馬偕紀念醫院院長不到3個月,就發現牙齦經常出現異常的麻木感,隨後,麻木感演變為三叉神經痛。
牙醫建議他去耳鼻喉科就診,初步診斷為三叉神經痛。吃藥觀察一段時間之後,情況沒有好轉,又進一步檢查,結果確診了B細胞淋巴癌。
回想起自己生病前一年,因為遭遇了種種不堪的中傷與攻擊,經常情緒低落、鬱鬱寡歡,楊育正覺得可能是誘發癌症的主要原因。消極情緒對免疫系統產生了不良影響,打開了機體防禦的缺口,最終誘發癌症。
楊育正建議日常應保持運動,不僅能提高新陳代謝,還能保持日常狀態的清爽。
- 腫瘤醫生:多喝水,少憋尿
網友@ty_鬥瘤是一家三甲醫院腫瘤內科醫生,平時工作忙碌,根本沒時間喝水和上廁所,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少喝水、常憋尿的壞習慣。後來,單位組織體檢,他被查出了膀胱癌。
經過艱難的抗癌歷程之後,他現在已經康復。有了前車之鑑,他開始改正不良的生活習慣,每天喝2000毫升白開水,一有尿意就儘快上廁所,而且不抽菸、不喝酒,能不熬夜就不熬夜,身體恢復良好。
最有醫生提醒,一定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要憋尿,多喝水。
其實,無論是醫生還是普通人,如果不注意遠離致癌因子,都有可能患癌。不同的是,醫生可能具有豐富的醫療知識,所以在抗癌方面也更科學、有效。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一些醫生抗癌的經驗可以積極借鑑,但也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個性化治療,才能增強治療效果。
參考資料
[1]《孟慶珍:抗癌,我既是醫生又是患者》.中老年保健.2016-06
[2]《孫燕院士:醫生患癌治癒率比普通人高50%!》.醫學界.2017-05-22
[3]《醫生患癌後給出的良言忠告:這些錯誤真的別再犯了!》.健康時報.2019-12-23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