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華AIWA XK-S9000,愛華這個品牌名聞遐邇,我的第一臺隨聲聽就是愛華.這臺S9000是愛華頂峰時期的產品,也是愛華向數碼發起最後拼搏的旗艦產品。雖然外觀屬傳統機型,但其功能卻也令人驚奇,除了電動感應式倉門外(此感應式對比先鋒ct-a9解決了透明或半透明磁帶盒不能感應關倉門的問題),還有一個比較出色之處就是自帶DAC解碼器,方便任何自帶光纖同軸輸出的播放器與之連線完成解碼與錄音,玩家可以對比播放器自解碼模擬輸出與S9000解碼的效果區別。功能上除了常規按健外,另有B-REC功能(btor系統,指錄音時抹音頭不工作,利用原生空白帶在不抹音狀態下的最佳化錄音,當然對於錄過音的就不能用了)及手動CAL偏磁功能。
S9000因屬於90年代產品,其聲底表現已趨於數碼化,清淅透徹高頻亮麗飄逸,即使指標已很高,其聽感缺少些模擬味也就並不奇怪,因此個人感覺s9000屬於卡座中的CD機.
s9000其最強大的部分在於它的錄音,並持有少有的DAC自解碼功能,帶同軸光纖輸入給輸入的數碼訊號做DA轉換,因此給錄音多一種可玩性,尤其對於輸入模擬訊號質量不佳的音源輸入做了一個升級。實際在模擬輸入/DAC解碼兩種方式下錄音,其效果不愧為錄音機王者風範,或許有些人不喜歡s9000略帶音染的錄音,但聲音的主觀性則無法全部迎合大眾口味,或許我還是喜歡略帶音染的卡座聲音,否則就無法品味不同卡座不同風味了。
2.中道Nakamichi ZX-9:卡座中的王者,神一樣的存在!面板按健整齊劃一,功能區域一目瞭然,除了一類二類四類帶選擇撥杆下對應的全手動偏磁調整外,其最大的亮點在於錄音方位角調整!
ZX-9在放音表現上沿襲中道一貫的音色風格(抑或說中道特有的音染感),細膩飄逸彰顯高貴氣質,尤其在人聲表現上獨樹一幟,聲音線條感分明並有一種特別的韻味和甜美以及較強的細節展現力。ZX9對於其它機型錄制的盒帶相容性也相當不錯,我是用索尼333esj錄製的卡帶為其播放,效果已接近或等同於引進版磁帶聲效了。當然ZX9自錄自放效果就更勝一籌了,甜美濃郁的人聲讓人痴迷沉醉。但中道最大的問題在於其超高的故障率,在狀態的中道機數量較為有限,加上其複雜的機械及電路結構令其維護也成為收藏者望而卻步!
3.松下RS-M88:八十年代日本廣播電臺專用機,雙馬達直驅電機,當年售價可是與先鋒ct1000同級別.這是一臺被忽視的二頭機,當我按下放音鍵時,就被其重實醇厚的聲音所驚訝無比!其聲效的絕佳模擬表現與其現價值貌似完全掛不上鉤,一臺完全超價效比的卡座,這也就不難想象其發行價要近14萬日元的原因了.
那麼這臺二頭機的錄音表現如何呢?當然在自錄自放上又讓我著實吃驚不小,雖然大部分沒有偏磁功能的機子我都會讓錄音專用機索尼333esj來擔當錄音角色的.在經過簡單的左右聲道400hz電平平衡調整後,m88錄製的音樂同樣並不亞於那些三頭機,同樣的厚實極具模擬感的聲音讓我感動無比!要說不足之處就是低頻鬆軟延伸感稍為遜色!
4.AKAI GXC-760D:這是於1976年發售的次旗艦型號(570d為旗艦機型),移植了雅佳開盤機技術,並在那年代就具備了不經過任何皮帶齒輪靠輪的直驅系統。入手這款卡座也是緣於AKAI GXF95其出色的放音模擬感與力度感,對於同門的早期老表卡的放音表現當然不會失望,當然760d還具備了手動偏磁功能(對比gx f95其自動偏磁對於二類四類帶非常不友好)這也是我易動心的原由,雖然這只是400hz左右聲道平衡調整。
在放音上雖然不如松下m88/85那樣有力度,但它的聲音不乏較強的特性,柔和寬鬆耐聽,具備了老表卡所特有的那種較強的模擬味,那種優雅的聲音,我很喜歡,聽它放歌的聲底,更象是一位收斂而不失才華的歌手在對你娓娓吟唱!
5.馬蘭士SD6000:馬蘭士這個品牌對於玩音響的玩家或許太熟悉不過了,無論是cd播放機,還是功放機,都與音樂性自動對號入座,尤其最早期未被收購前的美版前後級,都是出色的古董級放大器。但馬蘭士卡座我也是第一次把玩,這臺sd6000(其上還有sd8000和sd9000)其無倉門設計註定也是一臺顏值機,同時它具備的倍速錄放功能也是相當吸引人。
sd6000放音表現非常柔和,與我數年前把玩馬蘭士av器材如出一轍,火爆刺激並不是馬蘭士的特點,而這點特徵在音樂器材上的表現卻是恰到好處的。
sd6000真正吸引我的是其倍速錄放功能,在DUAL 846上的我已感覺到了倍速錄放具有較為良好的聽感,即便使用了低端入門二手磁帶,也可以是將其發揮到了極致!實際用high speed錄放,高頻端更加絲絲入扣,也沒有嘈雜的刮耳聲,尤如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出色效果,那種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