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網際網路行業將迎來一輪分化。這和2021年網際網路行業的政策面打擊情況略有不同。2022年的網際網路產業,主要風險是美聯儲緊縮情況下,網際網路企業未達到盈利,而在融資上出現失速,過去的,無論是賈布斯還是羅永浩,他們也曾在網際網路領域崛起,但是都輸在了流動性上。網際網路模式已經延續了20年,其核心打法非常簡單。前期燒錢賺流量,後期用流量換金錢。燒錢階段,網際網路公司十分注重融資渠道建設。簡單的融資渠道建設一般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喊爸爸。找阿里、騰訊中的一家做靠山,由BAT等企業進行領頭,加入某個系,成為陣列矩陣的一員。其二是資本市場。不停地透過各種公開市場工具,又或者定向增發。當前美聯儲基準利率為零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企業可以獲得大量風險投資者的青睞。過去風險投資者是在一級市場,又或者是上市前支援企業,如今二級市場也有大量風險投資者,是因為這幾年網際網路模式十分成功,資金又十分廉價,兩項疊加,投資人願意投資買未來。
網際網路模式的成者王侯敗者賊
實際上中外網際網路模式差異存在,但並不是很大。主要因素是國內有些路徑很難走通。比如說,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優愛騰的長影片等等,他們遵循的還是版權購買的打法,這和國外奈飛、HBO等,透過自制影視內容來發展市場的模式並不相同。買來的當然看上去難度更小,資本對於版權的話語權更高,也使得這些產業在我國的網際網路模式是資本密集型,而不是智慧財產權密集型。這就使得當前優愛騰的競爭逐漸陷入困境,尤其是背後支撐力量比較薄弱的愛奇藝,最近車澈離開了愛奇藝,而愛奇藝自身的盈利上的紅燈閃爍不止,還有裁員的資訊。以低價佔據使用者流量,以版權壟斷使用者需求,這是中國網際網路模式的打法。
當然,國內網際網路公司這種打法是有背景的,原因大約是自制內容風險太高。比如稽核可能不透過,比如明星的道德風險。所以大多數網際網路企業寧願去購買成熟版權,已經透過的版權,也不願自己製作內容。但是最近一段時間,優愛騰又開始注重自制內容,原因也很簡單,國家層面在反壟斷,包括對版權的壟斷。比如音樂領域打破了獨家授權,比如在長影片領域整頓VVIP的會員收費模式。各家影片網站發現版權壟斷的路已經快要被堵死了,此時,只有自己創造內容,獲得IP,這算是一種轉型,但這種轉型無疑開啟的有點慢。優愛騰會依賴背後大樹在IP製作上更進一步。比如當前騰訊的模式,主要是從閱文,到漫改,到電視劇的一整套生態,比如愛奇藝是透過自制劇和自制綜藝,不過問題是,當前對於流量內容,政策也進一步限制,比如偶像養成了節目叫停,這進一步加劇了視聽網站拓展的空間。可以說,政策的目的也很明確,要讓愛優騰靜下心來,搞一些有意義的IP內容,推動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一般認為,過去中國網際網路模式和國外網際網路模式的區別,是國外網際網路模式雖然燒錢打造自身壁壘,但燒錢的方向多是技術性壁壘,比如SpaceX燒錢的目的是火箭回收技術,比如waymo燒錢是為了自動駕駛,奈飛燒錢為了內容製作,波士頓動力更是兩耳不聞窗外事,被轉手倒賣多次,堅持搞技術。而國內的網際網路模式打法急躁,主要方式就是買買買。因為研發的確是太難了。不過好在,經歷了幾輪政策打壓,國內網際網路模式正在改變。不止是網際網路,兩大領域都在改變:
其一是醫藥領域。諸如百濟神州、君實生物等等,港股有一大批燒錢研發的生物製藥企業。
其二是網際網路領域。諸如愛優騰的自制內容,諸如小鵬、蔚來開始技術先行。
當資本壟斷可能性下降,所有企業依然謀求壟斷,於是,便有了技術壟斷。
當網際網路模式遭遇緊縮
2021年,美股中概股遭遇夾板氣。一方面是國內日趨嚴厲的資訊保安監管,諸如滴滴去美國上市,結果因為資訊保安問題國內應用下架,如今瀕死狀態。另一方面是國外對於中概股監管的加強,比如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這個法案表面上看並非針對中概股,但這幾年在美股的外國公司,基本上主要還是中概股。這促使了中概股向國內資本市場轉移,但至今為止,大多數中概股選擇了港股。當前A股進行了註冊制改革,為什麼不來A股?
這是個顯而易見的問題,因為A股雖然進入註冊制,但是融資市場依然不活躍。A股新股的支撐力在於打新不用凍結資產,只是中籤了才繳納,這種無本抽獎吸引了很多參與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A股缺少後續融資能力。比如公開增發和配股是很難實現的。
除此之外,A股還有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當前依然有些封閉。在港股,美股投資人切換到港股買賣是非常簡單的,買入美股的中概股ADS,可以在港股出售。所以實際上美股和港股是連通的,而當前風險投資的主要投資人,都活躍在華爾街。很多投資人的觸角能夠觸達港股,卻不能深入到A股。A股也能吸引很多海外投資人,但這些投資人的屬性多是價值投資者和ETF基金,也就是穩健投資人。而網際網路並不符合穩健投資者的需求。諸如巴菲特,他投資蘋果的時候,蘋果已經具備了良好的盈利能力,而諸如特斯拉這樣的公司,還是需要風險資本來做投入。
2022年最大的不確定性——當網際網路模式遭遇緊縮
美股依然是風投最集中的場所,而網際網路模式其實依託於華爾街資本的投入。而2022年,通脹率水平會促使美聯儲進入緊縮週期,此時,網際網路模式將會水落石出。和2021年不同,2021年的網際網路企業是都不好,而2022年的網際網路行業,最大的可能性是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強者,就是那些已經實現了盈利,能夠業務正向迴圈,在當前的大環境下,比如騰訊減持京東,減持很多公司,這會讓那些被投資企業失血,但是不會影響到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的盈利能力。
緊縮,意味著風投的邊際效益遞減,實際上這種狀況很多人並不陌生,2000年科網泡沫就是這麼一個結果。當時矽谷很多WWW公司透過公司股權支付公司費用,還很受歡迎,風險投資也是這麼個東西,他有熱鬧的時候,但也有退潮的時候,而2022年,很可能是一輪退潮。在退潮的情況下,中概股會在港股繼續謀求中外風投者的支援,爭奪有限的資本,同樣在退潮的情況下,監管力度會有所減弱,這樣已經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將獲得喘息時間。從而為下一步完善生態帝國做進一步準備。2022年,是流量變現的大年,很多流量模式可能無法持續。很多已經形成技術壟斷的企業,可能會成為新的網際網路支柱企業。模式將衰,技術當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