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歷史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談古論今,縱論天下大勢。君子一世,為學、交友而已!
1、來自英國官方的解釋
英國人之所以不願意為華德事件而胃開罪於中國人的風險,部分原因是英國外交部想盡快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10月22日,英國外交部助理次官鄧寧向外交大臣貝文提交了一份致內閣的檔案草案。該草案闡述了外交部法律顧問的意見,認為承認中共政府為法律上的中國政府之舉“不能說違背了國際法準則與實踐”。貝文批准了該草案,並指出,在他看來,中國國民黨政府的抵抗“目前希望渺茫,而它對中國大陸任何地方的控制都不過是徒有其名"。
10月27日,英國內閣研究了這份草案,決定和英聯邦國家及其他國家的政府磋商此事。於是,外交部向其駐各國的外交使節發了一份電報,請他們把英國的承認意見轉達給所駐國家的政府。毫不奇怪,這個想法與外交部在8月16日提交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在觀點上是一致的。現在,既然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宣告成立,英國當然要做出自己的決定。外交部拍發給各駐地使節的電報以及隨後英國駐美大使館在11月1日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反映出自8月以來形勢發展的情況。
簡言之,11月1日的備忘錄認為,中國國民黨政府“除代表其統治集團外再也不能代表什麼了",“共產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唯一能代替國民黨政府”的政府,共產黨人“現在已經是中國大多數人的統治者"。
中共需要同西方進行貿易,但是“如果這種貿易開展不起來,他們最終會說,他們可以勒緊褲帶不要西方的經濟援助”,而蘇聯是會鼓勵這種觀點的。英國不能不考慮自己在中國的貿易利益,這一利益“相當可觀而且由來已久”。該備忘錄最後指出,“承認共產黨政府為中國的合法政府,在現在的條件下”不會被認為是“違反了國際法準則與實踐”;出於這些政治和法律的考慮,英國政府最終認為應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卿助理巴特沃斯在仔細閱讀了英國的備忘錄後,向英國大使館參贊休伯特·格雷夫斯提出問題。巴特沃斯指出,“在宣佈承認之前,應得到中共政權政府關於尊重國際義務的保證”,而備忘錄中沒有提到這一點。
他問,這是否表示英國政府不期望得到回報。格雷夫斯回答說,英國政府認為:
“從要求中共保證尊重國際義務方面所能得到的好處,遠不能抵消不承認所付出的代價。”
巴特沃斯又問:
“英國是否已經和中共當局舉行初步會談……從而尋求到共同立場,使英國在處理這一問題的方式上不致顯得太‘突兀'。”
格雷夫斯回答說,英國駐華盛頓使館不知道是否舉行了這種試探性的會談,但是他猜測也許有過(外交部後來指示他通告美國國務院,英國沒有進行過這種試不知道是否舉行了這種試探性的會談,但是他猜測也許有過(外交部後來指示他通告美國國務院,英國沒有進行過這種試探性會談)。
2、英聯邦國家的因素
意在英聯邦國家中,印度對早日承認持肯定態度,但又不想讓英國首先承認,巴基斯坦和錫蘭也大致同意英國的決定。
但是,英聯邦其他國家則同英國的歐洲盟國一樣,贊成推遲承認的日期。英國在12月中旬做出的於翌年1月2日(後來推遲到1月6日)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決定,只代表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甚至英聯邦內少數國家的意見。
英國做出的這一決定及其理由,在12月16日以類似絕密電報的形式傳給了英聯邦各國家的政府首腦。例如,給紐西蘭首相的電報宜稱“對抗俄國的影響的唯一辦法就是讓共產黨中國與西方接觸,越早接觸越好。”
電報向英聯邦各成員國首腦保證,這一決定“根本不意味著英國動搖了在東南亞或其他地區抵抗共產主義的決心”;聯合王國實際上要運用自己所能動用的一切力量來“加強反共的抵抗力量”,並希望其他國家也能如此。電報說,英國並不期望美國在承認問題上也照此辦理,但也有理由相信,美國政府“能理解我們所處的地位,並且也能意識到,與美國相比,我們的地位更加岌岌可危”。
最後,電報強調,“在這一主要涉及亞洲人的問題上”,“我們的亞洲朋友”的觀點必須予以考慮。在同一天,貝文向艾奇遜傳達了與上述向英聯邦各成員國首腦的通報幾乎一致的意見,只是又加上了一段話。貝文說,他希望英美兩國“能在這一問題上步調一致”,但如果美國覺得不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給予承認,他將“十分理解美國的立場”。
很難相信貝文在這種時候真的是希望美國與英國步調一致。兩國政府一直在進行官方聯絡,艾奇遜自從9月中旬在華盛頓舉行內閣級會晤以來,至少兩次向貝文轉達了他的意見。
在11月11日的巴黎外長會議上,他重申了美國的立場:
“現在談承認問題為時尚早。”他再次強調,在承認之前,中共必須首先滿足某些條件,如釋放扣押在瀋陽的美國領事官員、同意遵守國際條約、保證美國在華資產的安全,等等。
12月8日,艾奇遜召見英國大使弗蘭克斯商討承認問題。
國務卿再次對匆忙承認表示反對。他清楚地表明,美國“將不理會其他大國所採取的行動”,“不會匆忙行事"。隨後他提到了司徒雷登大使7個月前所表達的意見,即把承認作為討價還價的手段。
他對弗蘭克斯說:
“中共確實需要除了蘇聯及其衛星國之外的其他大國的承認。據此,各大國如果放棄向他們施加壓力從而使之擔負起當前的義務的機會,是令人遺憾的。”
3、離間中蘇的陰謀
艾奇遜和貝文都過高估計了承認一事在影響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方面的重要性。艾奇遜和美國國務院以為,北京急於得到西方的承認,以至於會不惜透過讓步來達到這個目的。貝文和英國外交部則認為,承認北京新政權以後,英國就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動建立外交關係,就會獲得與蘇聯對等的影響力。後來的事實證明,這些估計都是不正確的。
無巧不成書,就在英國宣佈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決定的當天,毛澤東抵達莫斯科,戲劇性地上演了中國“一邊倒”的政策。當然,這一事態只能使抵消政策的倡導者更急於承認中國。
令人奇怪的是,美國駐滬總領事館所接觸的中國人解釋說,毛澤東出訪莫斯科是克里姆林宮使出的一個反抵消政策的計謀。毛澤東早晚會訪問莫斯科,這是人們意料之中的,但是據這些人士說,這次訪問的時間與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承認舉動”有關係。
然而,有關的說法和其他訊息來源都不足以證實這一豬測。這一猜測的邏輯推理似乎是,西方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的舉動實際上對英美分化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的關係這個共同目標起了相反的作用。這一猜測的要點是,毛澤東此行不是出於中共自身利益的需要,而是迫於莫斯科的壓力。
但是,這種論調並無新穎之處,許多提供訊息的中國人很早就這樣解釋中共明顯的親蘇舉動。沒有證據證明毛澤東出訪莫斯科是被迫的;事實上,這與中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幾個月中的言行是完全一致的。
毛澤東出訪莫斯科的時間,正好安排在他可以參加約瑟夫·斯大林70週歲的生日慶典,克里姆林宮給毛澤東以高規格的接待。在慶賀斯大林生日的儀式上,毛澤東緊靠斯大林右側站著,並被安排第一個發言。
他利用這一機會強調:
“中國人民在反抗壓迫者的艱苦鬥爭中,深切地感到斯大林同志所給予的友誼的重要性。”
他高喊:
“世界工人階級和國際共產主義的偉大領袖——偉大的斯大林萬歲!"
蘇聯報刊披露,革命博物館裡陳列著斯大林收到的禮物,其中有一張很大的毛澤東的照片。照片上用中文寫著:“致我們的偉大領袖斯大林同志毛澤東。"蘇聯報刊展示這個照片,是想讓全世界確切地知道,毛澤東已承認斯大林的領導地位。
毛澤東在這時出現在莫斯科,是美英在離間中共與克里姆林宮的關係這一共同目標上付出的努力歸於失敗的象徵。事實上,毛澤東出訪莫斯科表明,美英的離間目標遠非他們的力所之能及。
4、臺灣方面的因素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民黨政府迅速崩潰。蔣介石早在8月1日就把總部正式遷到了臺北,臨時“首都”於10月中旬從廣州移至重慶後,他與李宗仁總統的分歧也日益加劇。美國不願意出錢還不討好,索性對國民黨政府要求軍事援助的呼籲充耳不聞。
國民黨政府丟掉了中國大陸,於是有個問題再次擺在美國政府面前:繼續要與國民黨保持外交關係?抑或像英國那樣把它降為領事級別?
美國國務院曾在7月通知司徒雷登大使,只要國民黨繼續待在大陸並且是中國唯一的政府,美國就願與它保持外交關係。現在這兩種可能的情形都不復存在了。
國民黨政府在臺灣的“重整旗鼓”,使美國方面欲把這個政府和臺灣區別對待的政策變得不切實際了。如果國民黨政府與諸大國的關係斷絕,則臺灣在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是難以與共產黨相抗衡的。因此,美國在12月中旬決定在“外交”上與國民黨當局保持聯絡。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總統發表重要講話。他宣佈,美國政府“既不擬對在臺灣的國民黨軍隊提供軍事援助和諮詢意見,也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那裡的局勢”。雖然該宣告並不意味著美國政策的任何變化,但杜魯門如此直言不諱地闡明美國的意圖,就等於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了一個訊號:如果中國大陸進攻臺灣,不必擔心美國的軍事幹預。
一週後,艾奇遜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發表講話,稱臺灣和朝鮮不在美國的防線之內,實際上是重申了這一主張。
在1949年12月30日至1950年1月5日期間,即國家安全委員會做出決定之後和杜魯門的重要講話發表之前,代理副國務卿迪恩·臘斯克對英國使館的德里克·霍伊·米勒爵士保證說,美國對臺政策並沒有改變,而且美國不允許將轟炸機和99重型坦克運往臺灣,當然,國民黨可以用現有的資金購買這些裝備。米勒重申了英國的擔憂,即臺灣的軍事裝備可能會落到共產黨手中,然後它們將被用於進攻香港。
需要指出的是,杜魯門和艾奇遜關於美國將不向臺灣提供軍事援助和保護的公開宣告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估計到中共可能於3月進攻臺灣,至遲也不會晚於當年夏天。由於預計中共會很快進攻臺灣,故在臺灣減少了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美國領事官員。留守人員的家眷也都撤離了。
在中共的宣傳中,馬上“解放臺灣”的訊息接踵而至。早在9月,《人民日報》就指責美國有併吞臺灣的可疑計劃。它警告說:“勝利進軍廣東和福建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正沿著福建海岸消滅殘敵。不久,將渡海打到臺灣,解放那裡的同胞。”當時有報告稱,臺灣對面的大陸沿海地區有部隊調動,附近港口集結了大批帆船和小船。1月20日,駐廣州的英國領事報告說,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將軍透露,他的部隊將在3月參加進攻臺灣的行動。
為此,有關方面正在準備飛機和船隻。伯吉思在評論該報告時說:美國估計,“1950年內”臺灣將遭到進攻。同時他還說,最近的新華社廣播已經表明,進攻臺灣是中國武裝力量的首要任務之一。
5、英國政府承認新中國的相關內幕
在杜魯門總統宣佈其不干預臺灣事務的政策後的第二天,英國政府宣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按照駐華盛頓的英國大使館的說法,這一巧合“使宣佈承認這件事得以免遭攻擊"。
英國大使館發現,美國新聞界對英國的承認宣言“持贊同態度,這頗令人吃驚”,其中的部分原因是“國務院做了極其出色的教育工作"。在杜魯門的聲明發表之前,弗蘭克斯大使曾有點擔心美國公眾對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反應,儘管他不怎麼擔心杜魯門政府的反應,在1月3日發給英國外交部的一份絕密電報中,他曾報告說,華盛頓的輿論氛圍“還不如一個月前,我們承認共產黨中國後恐怕會馬上陷入麻煩”。
弗蘭克斯還評論說,美國“兩黨對遠東的看法從未一致過,國會里的一些共和黨領袖大概不會放棄這個不惜犧牲政府來撈取政治資本的機會”。
英國外交部有意給英國駐南京的代辦發去了不加密的電報指示,以便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24小時的時間為英國政府對他的正式承認做準備。所以,當總領事高來含於1月6日下午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辦公廳主任王炳南和西歐與非洲司司長宦鄉並正式提交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照會時,中國人並不感到突然。
在前一天,中國國民黨駐倫敦大使被召到英國外交部,他被告知,英國不再承認他所代表的政府為中國政府。
6、中英關於承認與建交方面的不同邏輯關係
在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中,圍繞承認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似乎承認就等於建立外交關係。但是,毛澤東在1949年10月1日的宣告和周恩來寫給外國政府的信只提到建立外交關係一事。作為第一個響應毛澤東宣告的國家,蘇聯根本未提也沒有經過承認這個步驟,只是在建交前表達了建立外交關係的意願。東歐的共產黨政府也是如此。
所有這一切或許強化了這樣一種觀念,即承認和建交是一回事,至少外交關係會隨承認自然而然地建立。但是,當緬甸政府於1949年12月16日照會中央人民政府願意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時,中央人民政府卻要求緬甸政府派代表團到北京“舉行關於建交問題的談判”。顯然,建交的程式對非共產黨國家和共產黨國家是不一樣的。
北京對緬甸政府的這種態度對英國意味著什麼?
這一點英國外交部在英國發表承認宣言之前就看到了。12月30日,外交部遠東司的富蘭克林斷言,北京對緬甸的態度“使人感到非常不快”,這或許證明,共產黨試圖使承認帶上“附加條件”。富蘭克林猜測,如果情況真是這樣的話,共產黨可能“會在同意建立外交關係之前把所有關鍵問題都和我們論說清楚"。他認為,這種局面會使英國“非常尷尬”,並估計“這種談判會曠日持久”。
然而,英國駐南京代辦胡階森的看法與富蘭克林不同。胡階森推測,這種談判的議題可能被限於很小的範圍之內,如“建交的級別、特使名稱、任命的日期、使館駐地等”。
英國政府於1月6日透過貝文給周恩來的照會正式承認中央人民政府為中國法律上之政府時,還要求中央人民政府接受胡階森為英國臨時代辦。1月9日,周恩來答覆說,中央人民政府接受“閣下(指貝文)所指定為臨時代辦胡階森先生為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派來北京就貴我兩國建立外交關係問題進行談判的代表”。
胡階森說,中國政府並沒有明確接受他作為代辦,他建議問一下中國人“是否會以這個名義接受他,因為這樣做將意味著外交關係已經建立”。
1月13日,英國外交部指示駐北京的高來含總領事向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說明,英國認為,剛剛在中國和英國政府之間交換的照會表示了外交關係的建立,並且要求北京接受這一觀點。如果不予接受,高來含應宣告,胡階森只能以代辦的名義去北京。
當高來含來到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陳述英國關於外交關係業已建立的觀點時,他得到的回答卻是不置可否。隨後,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通知高來含,胡階森可以代辦的身份來北京談判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初步的與程式的事宜。
儘管中國對關鍵問題——外交關係是否已經建立——沒有做出任何解釋,英國外交部還是決定派胡階森前往北京。
7、承認為何沒有建交?
對於英國給予的承認,中國的反應令人沮喪,而且不僅僅表現在北京執意要就建交問題進行談判這個方面。英國駐天津總領事斯科特·L.伯德特1月14日在寫給英國外交部的一封信中說,承認““並沒有帶來任何改變”;任何層次的接觸仍被拒絕,信件不是被毫無道理地退回就是置之不理。
1月30日,英國總領事從廣州報告說,儘管承認一事“必將帶來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局面的期望”,但是情況卻沒任何變化。幾周後他們仍“受到嚴格的限制,毫無鬆動”,郵局依舊扣押寫給領事的信函。
中國報紙的報道令英國外交部難以欣慰。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但不領英國對其承認的情,其報紙反而說英國之所以如此是基於自己的經濟利益。上海《大公報》曾(恰當地)指出,英國工商界早就敦促承認中國。現在該報卻宣稱,英國希望與中國建交是“出於商業利益的考慮”。
2月3日,南京《新民報》刊登了一篇標題為《認清英帝國主義》的文章。文章回顧了英國19世紀對中國發動的戰爭和20世紀上海、漢口的反英鬥爭。文章警告說,英國承認中國是不得已的,中國人民不應對英國政策的改變抱有幻想;帝國主義分子是一貫與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為敵的。
而在英國方面,當胡階森準備就英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一事開始“初步的與程式的”事宜進行談判時,英國駐臺灣領事E.T.畢格斯正在謀求使英國與國民黨政府保持省級關係。這樣,英國人即以其明確的一貫性原則,繼續泰行他們以前在中國大陸所奉行的政策,他們要在執政者不為他們所承認的領土上保留一個領事館。與共產黨不同,國民黨根據國際慣例接受了英國的立場。
既要同已解除承認的在臺灣的國民黨政府打交道,又不想影響與中央人民政府的關係,這使得英國政府進退維谷。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關於歷史領域的話題或觀點可以【關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第一時間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