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1921年,你都瞭解多少?這一年,“中共一大”召開,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在歷史的長河中回望這個百年之始,1921年,是一個宏大的開篇。
當我們把目光聚焦,在史海里尋找當年的事實碎片,還原歷史現場,你會發現這些劃時代的歷史事件也變得有血有肉;那些革命先驅,有時也和你我一樣,在理想與迷茫間,探尋人生的方向。
如何更深入地走進這段光輝的往昔?即將公映的電影《1921》提供了一次不同以往的機會——你可以花上兩個小時,在電影院愉快地度過這堂“黨史課”。
在導演黃建新看來,對於1921年那段風雲際會、紛繁浩大的歷史,《1921》要做的正是成為一扇窗。
這些《1921》裡的細節,值得回味
《1921》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在黃建新看來,自己10年前執導的《建黨偉業》更像一部宏大的編年史;而當視角聚焦到1921年的上海,中共一大召開前後,銀幕上要呈現的,應該是一則更加聚焦、細膩的歷史故事。
《1921》中有這樣一幕:“一大”代表李達冒著被日本特工跟蹤、暴露的危險,執意跑到印刷廠。他覺得自己的文章翻譯得不夠準確,一定要將已然付梓的“百姓”改成“人民”。
“百姓是泛指,人民才是主人。”
電影裡,他向一頭霧水的印刷工人這樣解釋。
如果瞭解“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齡,便不難理解李達這樣做的合理性。他當年31歲,正是血氣方剛的時刻。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他也有著執拗、較真的性格底色。最關鍵的是,對這兩個名詞的不同理解,恰恰說明了他對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深刻理解。
這也正是黃建新所希望的——這一次,銀幕中的歷史人物們會更加具象,他們有事業,也有生活;除了理想與方針,也有背後暗流湧動的危機逼近,與彼時社會的方方面面共振出各式波瀾。
同樣是李達,在另一場戲裡,他站在自家天台上,向妻子回憶起自己在一次抵制日貨運動中的遭遇。當時他拿起火柴要去點燃日貨,卻尷尬地發現,火柴也是日本造的。
說到這兒,他忽然哽咽,嘴角顫抖,聲音裡帶著一絲憤怒:“偌大的一個國家,我們連自己的火種都沒有。”
接著,他一字一句地清唱起了國際歌,此刻的電影沒有配樂渲染,畫面靜謐。
但這平淡場面,卻給人極大的心靈震撼。簡單的臺詞如果不仔細思忖,很可能會忽略掉其中的內涵:火種是現實意義中的物品,彼時的中國,卻連這樣一枚小小的物件都生產不出來,這讓一個有民族自尊的年輕人感到羞辱、心痛。
火種同時也是思想。彼時的中國,自由主義、無政府主義等諸多“新思想”漫天橫飛。但透過歷史的迷霧,李達認為這些都不能救中國。這讓他急迫,甚至無力。
事實上,影片幾百人的團隊準備了5年,導演黃建新則閱讀了兩三百本歷史著作。劇本籌備期,劇組請了黨史專家把關,保證“大事不虛,小事不拘”。
電影裡有段頗具詩意的情節。那是毛澤東第二次來到上海,在與李達夫婦小酌敘舊後,他走到了上海街頭,在法租界碰到了一群歡快的法國人,高舉鮮花氣球,唱著國歌,正在慶祝法國的國慶日。
他隨著興奮的人潮前進,卻最終被攔在了租界公園的鐵門外。他先是錯愕——外國人竟然在中國國土上慶祝國慶,卻不允許中國人進入!然後憤懣,擠出麻木圍觀的人群后,他轉頭奔跑在上海灘的街頭。
一路上,他眼神堅毅,始終望向前方,“大上海”的霓虹燈在他身邊快速閃過,煙花在空中綻放,回憶不斷閃回。
這一幕中,很難分清現實和虛幻的界限。黃建新用蒙太奇的不斷穿梭還原青年毛澤東的心理歷程——他自幼與封建家長制對立,然後參加反帝活動,逐漸樹立救國救民的理想,最終接觸到馬克思主義。
銀幕中的畫面展示的是偉人走過的路;更深的意蘊裡,一個國家和民族救亡崛起的道路也由此蹣跚起步。
“1921”的背後,有著浩蕩的歷史
《1921》將視角聚焦到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但在這些個體背後,電影所要呈現的是一個動盪而厚重的時代,以及建黨這件“開天闢地”的大事件。
縱使選擇了1921年上海這幅“橫截面”,但電影所要展現的場景依舊紛繁浩蕩:“一大”代表都有各自的政治底色和生活背景,大上海的租界中交集著各方勢力,五花八門的思想和舉措更是在那一年層出不窮。
真實的1921年,並非一場結果註定的宏大敘事,也並非少數傑出人物的孤芳自賞——研究了眾多史料後,黃建新希望這次能在大銀幕上呈現的,是一個更加貼合唯物史觀的建黨故事。
真實歷史中的1921年,與日本簽訂的二十一條還在生效,巴黎和會上也沒能收回山東權益。一個更觸目驚心的資料是,中國那時與列強簽訂了上千個不平等條約。就連一戰戰勝國身份所帶來的希望,也被帝國主義聯手絞殺,彼時上海學生聯合起草的罷課說明書中,記錄著國人無法掩飾的憤怒: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告訴過中國人,像中國這種不好黷武的國家,會有機會不受阻礙地發展他們的文化、工業和文明……可是中國沒有太陽昇起,甚至連國家的搖籃也給偷走了。”
於是,這成了眾多有志之士都以各自辦法救亡圖存的年份,也成了一個眾多勢力、思想相互穿插的激盪年份——
這一年,陳獨秀在廣州擔任廣東省教育委員會主席,忙於創辦新式學校,試圖以新式教育挽救民族;李大釗則身在北京,領導北平八大高校的索薪鬥爭運動,奮戰在對抗北洋軍閥反動政府的前線;中共早期黨員李啟漢、中國第一位工人黨員李中以及上海工會領袖楊迪先、陸徵章,正在上海組織如火如荼的工人運動;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等人彼時則在蘇聯、法國等地求學,謀取救亡圖存之道——《1921》則將這些場景一一展現到大銀幕上。
而當電影的鏡頭再聚焦至青年毛澤東身上,他與摯友辯論、打賭;再到後來一大會議上,代表們關於黨的綱領路線之爭,其實每個人的觀點,都暗含著當時不同的思潮。即使同為共產黨人,也有求同存異的過程。
黃建新曾表述,為了展示出複雜歷史中的真實感覺,《1921》寧肯放棄最為穩妥的物理時間線敘事;而是以蒙太奇的手法,展示人物的處境和心理狀態。
在他的設想中,如果觀眾對這段歷史足夠了解,便會感受電影中的諸多會心之處:毛澤東為什麼會在一大會議上提及不能忘記農民;同為代表的陳公博為何沒有住在集體宿舍,而是入住了豪華賓館;當閉幕會議遷至南湖遊船,作為代表妻子的王會悟,又為何會撐著一紙油傘端坐在船頭。眾多細節,大家看後可以細細翻查歷史,細細品味。
這堂黨史課,兼具嚴謹和活潑
“一個電影如果不好看,什麼意義都談不上”。在黃建新看來,觀眾縱使對其中涉及的史實不夠了解,也可以透過電影的場景與氛圍進入這段故事。
“我們從歷史中找到人物真實存在的品質,再順著邏輯去刻畫屬於他們的故事,展現到觀眾面前。”黃建新說。
一大代表,大多是學生、教師,還有記者,平均年齡只有28歲。當時能夠接受新思想的,大多是知識分子,尤其是青年知識分子。
在電影《1921》中,每個投身革命的年輕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毛澤東遵循實事求是,別人提出要建立勞工專政,他會立刻提醒不要忘記考慮農民。
陳獨秀是激昂的,看起來情緒時刻飽滿,像個演說家。李大釗則沉穩,告訴因“衝動”入獄的陳獨秀,“你是領袖,不是少年”。
李達很較真,必須把“百姓”糾正為“人民”。他也有些好面子,不願意承認自己因為長期伏案工作,患上了胃病,告訴同為湖南人的老鄉毛澤東,自己不吃辣是因為尊重妻子。
劉仁靜是年紀最小的一大代表,只有19歲。他初到上海時,會因為好奇跑去“大世界”俱樂部,被哈哈鏡逗到忍俊不禁,但會議期間,他引用馬克思主義理論頭頭是道,還吵著要去罷工一線援助工人。
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因為真實才充滿力量,因為生動才更貼近大眾。
正如導演黃建新所說,《1921》想要透過對年輕的一大代表們的真實展示,探索他們的精神世界。“希望觀眾透過對他們的瞭解,認識到雖然身處不同的時期,但共產黨人的奮鬥歷程,始終是由一種寶貴的精神貫穿始終的。這種精神與我們當代的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在電影中飾演毛澤東的演員王仁君記得,黃建新會在拍攝過程中與他反覆強調:一定要用青春、自然、放鬆的狀態,去呈現1921年的領袖。
他會由此想到100年前的先驅們,也是從五湖四海聚攏到上海,付出努力和奮鬥,這也令他在演出時越發沉浸。和他一同扮演一大代表的演員們,談起各自扮演的人物也總是滔滔不絕。
在電影《1921》中,黃建新還特意設定了一位貫穿全片的角色,那是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姑娘——1921年的她,會坐在自家小屋中,仰望著因革命遇阻而在天台徘徊思索的一大代表李達;2021年,當一群身著整潔的小學生穿過繁華街市,走進上海的一大紀念館時,她再次在其間出現,凝望著飄揚的紅色旗幟。而她,正是這個國家每一位人民和希望的象徵。
坐在電影院的兩個小時裡,《1921》的歷史細節眾多,太多深意可供咀嚼。觀眾會被電影濃郁的家國情懷和理想主義打動。因為它們不僅是歷史的投射,更與今天的每個人息息相關。
來自:國是直通車
編輯:陳昊星
責編: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