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有這樣的常識,血壓太高時會引起頭痛,在門診經常會遇見一些朋友說最近頭痛的厲害,是不是血壓高了?
可是經過測量血壓後會發現有些朋友的血壓不是高了,而是血壓太低了。
低血壓也會引起頭痛嗎?答案是肯定的。
不管是平時生理性血壓低,還是服用降壓藥物降壓治療過度導致的低血壓,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且多伴有頭暈症狀。
因此,患者頭痛時,建議自測一下血壓。
低血壓頭痛相比高血壓所引起的頭痛程度上略輕微,在頭痛發作時透過監測血壓即可發現,監測血壓過程中如果血壓較日常血壓對比有明顯降低,考慮為低血壓所致。
低血壓可以引起腦灌注不足,導致部分患者出現頭痛,並伴有頭暈、乏力的表現。建議患者必要時可進行經顱多普勒、頭部CT或頭部核磁或頭部血管核磁、腦電圖等輔助檢查,同時做動態血壓監測。
對於低血壓引起的頭痛,以下幾種方式有助於改善低血壓狀況,以緩解頭痛:
- 合理膳食,適當稍偏鹹一些;
- 適當鍛鍊,增強體質;
- 體位變化時要緩慢,避免猛然站立;
- 適當吃一些補益類的藥食同源食材,如桂圓、紅豆、大棗,也可以服用生脈飲調理;
- 避免高血壓患者降壓過度導致的低血壓。
頭痛病因複雜,對於有頭痛症狀的朋友,建議去頭痛專病門診就診,以查詢病因。
作者介紹:
李欽雲:主任醫師、老年示範二病房 主任
工作20多年,有豐富的臨床、教學和科研經驗。以第一作者發表專業論文30餘篇,參編著作8部。
擅長老年神經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腦血管病、癲癇、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焦慮、抑鬱、失眠、頭痛等。對常見的老年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也能熟練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