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習慣預防或延後發生。有遺傳因子的人若飲食生活習慣不當,高血脂症也可能提早報到。
高血脂症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
合理的膳食結構,高血脂症的飲食原則是“四低一高”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糖、高纖維膳食。
1.控制熱量的攝入,每人每天的熱量攝入應控制在294卡/公斤體重內,控制動物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也應十分嚴格,每人每天不宜超過300毫克,儘量不吃或少吃動物內臟,應提倡吃含有花生油的植物油。宜多選用奶類、魚類、豆類、瘦肉、海產品、蔬菜、水果等。
2. 食鹽的攝入,每人每天應少於6克。
高血脂的防治還要注意生活方式有規律性,適當的參加體育運動和文娛活動,不吸菸、不酗酒、避免精神緊張,並要保持良好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
膽固醇高要吃他汀類的藥物。可是他汀類藥物有損傷肝臟的副作用嗎?
他汀可安全用於絕大多數患者。他汀很少導致肝臟疾病。在部分患者中,他汀可導致轉氨酶水平輕度增高,這並非肝毒性表現,一般停藥後就可恢復。罕見情況下,他汀可致肌肉組織損傷,其特徵為肌酸激酶升高。在服用他汀的患者中,有些患者主訴肌肉疼痛、無力或其他相關症狀,此時需換用其他治療手段,包括最大限度改善生活方式或服用其他降脂藥物。
高血壓、高血脂應該怎麼吃東西?
要飢飽適度,多吃含鈣食物。美國醫學專家認為,高血壓患者每天堅持食用高鈣食物,能有明顯的降壓效果。含鈣的食物有:奶製品、豆製品、花生、紅棗、海帶、黑木耳、核桃、魚等等是預防高脂血症最好的食品。
高血脂患者最好少吃的食物:
1、蛋黃和動物內臟如肝、腦、腰等含膽固醇相當高,應儘量少吃。
2、儘量少喝咖啡,並禁服含有咖啡因的藥物。
3、少吃油炸的食物。
4、禁止飲酒。
5、少吃動物脂肪。動物脂肪膽固醇含量高,可加速動脈硬化。如肝、腦、心等應少吃。
6、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體內轉化成脂肪,容易促進肥胖和動脈硬化。
高脂血症需要終身服藥嗎?
高脂血症屬於代謝性疾病,需要長期持續性治療,但是血脂正常是可以停藥的。
高脂血症是不是隻有胖子會得呢?
不少人認為,高脂血症是胖人才得的病,與自己無關。實際上,高血脂並不是胖人的專利,很多體型苗條的人也會得。膳食中的脂質對體內脂蛋白水平具有重要影響作用。在攝入大量飽和脂肪酸及膽固醇的人群中,其血膽固醇水平比攝入量較低者高出10%~25%。
在生活上預防高脂血症有什麼建議?
1.選擇合適的運動專案: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長距離步行或遠足、慢跑、騎腳踏車、體操、太極拳、氣功、游泳、爬山、乒乓球、羽毛球、網球、迪斯科健身操及健身器等。
2.掌握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為本人最高心率的60-70%,約相當於50-60%的最大攝氧量。一般40歲心率控制在140次/分;50歲130次/分;60歲以上120次/分以內為宜。
3.適當的運動頻率:中老年人,特別是老年人由於機體代謝水平降低,疲勞後恢復的時間延長,因此運動頻率可視情況增減,一般每週3-4次為宜。
4.合適的運動時間:每次運動時間控制在30-40分鐘,下午運動最好,並應堅持長年運動鍛鍊。
5.飲食治療貴在持之以恆。應在醫師指導下選擇和服用降脂藥物。
6.控制體重,堅持不懈的參加體育鍛煉,以利於脂肪的消耗。
7.調整合理飲食,減少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的攝入。
8.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原發性高脂血症家族史者應每年定期做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全面檢查。
9. 40歲以上男性,絕經期後女性應每年定期做血脂全面檢查。
10.為能夠早期和及時地發現高脂血症,建議所有20歲以上的成年人,應該定期檢查血漿總膽固醇水平。對於所有的胰腺炎患者,均應測定血漿三醯甘油水平。
(來源:雲南省人口和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