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我總覺得世遺離我很遠,世遺都是一些不出名的,很遠的地方,最近查閱了有關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料,發現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接觸了很多世界遺產。
一 故宮
我最早知道的就是故宮,故宮源於《還珠格格》這部電視劇,從電視劇裡知道了很多故宮的宮殿名字,例如:漱芳齋,景陽宮,慈寧宮,坤寧宮,養心殿,延禧宮等,後來才知道真正的宮殿和電視劇裡演繹的並不一樣。
去年十一過後去了北京,但是因為疫情原因,門票需要提前預訂,而我傻傻的不知道,所以和故宮錯過了。十分遺憾,為了故宮,我也有計劃日後一定要再去一次北京。
故宮是明朝時期建的,時間是1406年,俗稱紫禁城。在北京的中心。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
二 兵馬俑
兵馬俑的認識比故宮晚了一些。上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組織去看有兵馬俑的歷史博物館,那時候不太懂,不知道兵馬俑是做什麼的,抱著玩的心態,也沒有聽老師和導遊講解,也是一個遺憾吧!不過後來喜歡歷史的我倒是對兵馬俑略知一二。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用陶土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1974年3月11日,兵馬俑被發現;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先後已有200多位國家領導人參觀訪問,成為中國古代輝煌文明的一張金字名片。
三 承德避暑山莊
知道承德避暑山莊也是源於電視劇《還珠格格》,之前我一直以為電視劇裡所有宮裡的場景都是在故宮拍攝的,所以一直夢想著去故宮,可是後來才知道,很多畫面都是在避暑山莊拍攝的,這裡一直都在我的旅遊計劃中,等待著有一天能夠實現。
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佔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1994年12月它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四 頤和園
頤和園真的非常大,很多人說要走一天還走不完,所以我去北京的時候一直在猶豫,最後還是和爸爸一起去頤和園了。門票並不是非常貴,裡面非常大,一個湖繞一圈就要將近一個小時。我最喜歡裡面的假山,在上面爬來爬去,就像小燕子大鬧皇宮一樣,真的很好玩。各種各樣的長廊,庭院,湖,房間讓我印象十分深刻。真的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清朝乾隆皇帝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孝敬他的母親聖皇后動用448萬兩百銀在這裡改建為清漪園,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
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光緒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珍寶被劫掠一空。清朝滅亡後,頤和園在軍閥混戰和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與同時公佈的承德避暑山莊、拙政園、留園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園,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五 天壇
天壇是我第一次去北京的時候去的,去的時候已經是下午,所以並沒有走太長時間。裡面很像一個公園,再往裡面走十分地寬敞,眼界也十分開闊,讓人心曠神怡。裡面還有祭祀的地方,還有一塊石頭,據說在上面說話能聽到迴音,我試了兩次都失敗了。裡面的綠瓦紅牆我非常喜歡,很有年代感。只是有些新了,要不會更好。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緒時曾重修改建。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穀豐登之場所。
1998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
六 五臺山
我知道五臺山也是透過《還珠格格》,晴兒和老佛爺一起去五臺山為大清祈福。
五臺山又名清涼山,位於山西五臺縣東北部,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稱為“金五臺”,又因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又稱“五臺山”。五臺山相傳為文殊菩薩的道場。五臺山是中國唯一青廟和黃廟交相輝映的佛教道場,最鼎盛時期為唐代,據《古清涼傳》,全山寺院多達三百所,現存寺院共47處。
有時間去走走,放鬆心情,盪滌心靈,還能學到歷史~你什麼時候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