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要做到“六保六穩”,就得付出實際行動。
新年伊始,多個地方政府已經表態,要實現經濟開門紅,重大專案建設密集開工,重大專案的建設,會帶動投資、託底經濟,而在這些重大專案中,除了新老基建、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之外,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尤其值得關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最新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近30個省區市出臺了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意見,40個重點城市提出了“十四五”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發展目標。今年,這40個城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90萬套(間),相比去年的93.6萬套(間),任務量翻了一番。
構建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一個方面,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個方面,就是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完善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
加快發展和規範住房租賃市場,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一直是重點中的重點,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表示過,這項工作關係到在城市中租房住的廣大人群尤其是農民工和高校畢業生能不能有體面的居住條件,關係到目前還沒有住房的人今後能不能買得起或租得起房子,是實現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
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房地產方面,提出了要因城施策,支援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但是,依然堅持強調了“房住不炒”,房地產行業不再是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與此同時,保障房建設方面,其實大有可為,也必須有所為,保障房的加快建設,一是為房地產投資保底,穩定上下游行業,一是提供更多的保障性住房,穩定城市無房家庭的生活需求。如果說,房地產行業不再是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那麼,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依然是長期穩定經濟的選擇。
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要求,下一步,各地還是要繼續加快推進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加大金融、土地、公共服務等政策支援力度,大力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因地制宜發展共有產權住房,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除了上面提到的40個城市計劃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任務量翻了一番,按計劃,整個“十四五”期間,這40個重點城市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預計可解決1300萬人的住房困難。
保障房的建設雖好,不過,也有經濟學家提出來,儘管2022年有望進一步推動保障房建設,但是,在各地財政實際上還吃緊的情況下,期望各地政府都可以大規模建設保障房也是不實際的。
因此,對於保障性住房的建設,也應該有一個全國一盤棋的佈局,在人口流入的一、二線大城市,提高保障房的供地和建設數量,對於人口流出的地方,則不能為了穩定投資盲目地大興土木興建保障房,以免造成大量的浪費,反而加速了當地住房供給過剩的問題。
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線城市,保障性住房的需求是大量的,根據央視報道,在北京,今年一年要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萬套。目前,49個利用集體土地興建的專案正在緊張施工,最快的再有幾個月就能竣工交付。在上海,今年計劃的任務數量達到了17.3萬套(間),而且申請門檻很低,既不限戶籍也不設收入線。
所以,保障性住房的建設,同樣需要因城施策、分類指導,夯實城市政府主體責任,夯實這項“住有所居”的重大民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