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韶山沖,長又長,砍柴做工度時光。雞鳴未曉車聲叫,隔夜難存半合糧。韶山沖,村連村,十戶人家九家窮。有女莫嫁韶山沖,紅薯柴棍度一生。”

這首民謠所歌唱的地方,就是東北距長沙約90公里、東南離湘潭約50公里的韶山沖,而偉人毛澤東,就是出生在這個這個偏僻的不能再偏僻的地方。

不過偏僻也有偏僻的好處,因為沒有熙熙攘攘的人群,這裡的生態環境獲得了很大的保護,儘管貧窮落後,但依舊山清水秀。

毛澤東在十六歲以前從來沒有離開過這裡,因此也度過了一段難得的清貧而又悠閒的童年時光。和其他同齡的小夥伴一樣,毛澤東也有一對“互補”的父母,父親守舊倔強,母親寬厚溫柔,可是他又和別人不同,他不滿意父親的安排,也不甘於就這樣草草的度過一生。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故居

而每當這個時候,毛澤東的母親都會堅定地站在毛澤東的身邊,支援他的選擇,也正是因為有母親的幫助,毛澤東才能有機會順利的走出深山,成就後來的宏圖偉業。

因此,毛澤東對母親的感情也十分的深厚,在他15歲那年,母親生病了,毛澤東還特意到過南嶽衡山進香許願,雖然那個時候毛澤東並不懂得什麼是佛教道理,可是卻將他對母親的深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為了求學,為了實現心中偉大的報復,毛澤東不得不離開了家鄉,離開了母親的身邊,自此以後他和母親見面的次數便屈指可數。

只有在1919年春天,母親病重,毛澤東將母親接到長沙治療,母子二人才重新得以團聚。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油畫作品青年時期的毛主席

期間,毛澤東和毛澤民、毛澤覃攙扶著老母到照相館拍了一張合影,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竟然是他們一家人最後一次團聚,這張合影也成為了毛澤東和母親僅有的一張合影。

在漫長的革命旅途中,毛澤東原以為這張照片已經丟失被毀了,直到1959年毛澤東再次回到闊別數十年的故鄉,才在自己昔日的臥室中發現了那張合影。

毛澤東當即高興得如同一個孩童一般,用家鄉話說:“咯是從哪裡拱出來的呀?”

那個時候距離照片上的慈母去世已經整整40年了,二弟毛澤民也已經於1943年在新疆殉難,小弟弟澤覃則早在1935年就犧牲於江西的紅土地上,就只剩下毛澤東自己一人,一時間,毛澤東的心中痛苦百轉千回,可是卻不知道該跟誰說。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在韶山正在和人交談

工作人員解釋說是外婆家的表兄們幫忙儲存下來的,66歲的毛澤東才眼含熱淚地點了點頭……

13歲和父親爆發“內戰”

毛澤東是母親文七妹在26歲那年生下的第三個孩子,父親親毛順生這年23歲。

在毛澤東之前出生的兩個孩子都在襁褓中不幸夭折,這對文七妹的打擊很大,所以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第三個孩子,文七妹做事很是小心,乾脆將他送到了孃家撫養,還讓毛澤東認一座觀音廟的一塊巨石做乾孃,並給孩子取名“石三伢子”。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從前人民的生活百態

毛澤東在九歲以前,是在外公外婆家度過的。

後來毛澤東回韶山沖讀書,毛順生把兒子送進了離家最近的私塾讀書,私塾離家才200米,是毛澤東邁出封建守舊的第一步。

私塾的先生對毛澤東很是喜愛,多次跟毛順生說:“令郎有朝一日定會名登高科,光宗耀祖。”

可是毛順生對此卻沒有什麼奢望,他的想法極其簡單又實際:“種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功名利祿,只要算得幾筆數,記得幾筆賬,寫得幾句來往信札,就要得了。”

好在文七妹是出生在書香世家的,有很強的文化底蘊,她深知學習的重要性,所以一直鼓勵孩子能走出韶山沖去讀書學習,去見大世面。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私塾上課的孩子們

毛澤東與父親觀念不一致,不想按照父親為他設定的人生道路走下去,因此,父子兩個之間經常爆發矛盾。

不過令毛順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倔強、暴躁,而作為他的孩子,毛澤東與他十分相像。而最讓他受不了的是,兒子讀了書以後,竟然也引經據典地來反對他這個父親。

毛澤東曾講過他對父親說過的一段話,他說:

“父親常常喜歡責備我不孝和懶惰。我則引用經書上的話來和他相對,說為上的應該慈愛。至於說我懶惰,我的辯解是大人應較年輕的人多做工作,而父親的年紀既然比我大上三倍,他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並且我說我到了他那樣大的時候,我一定比他更出力地工作。”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繪畫作品中的青年毛主席

毛順生嘴上說不過,便開始實行“體罰”政策,經常追著毛澤東滿街跑,不過一來二去,毛澤東也摸透了父親的行事風格,所以自有對策。

“有一件事,我特別地記得。當我在13歲左右時,有一天我的父親請了許多客人到家中來。在他們的面前,我們兩人發生了爭執。父親當眾罵我。說我懶惰無用。這使我大發其火。我憤恨他,離開了家。我的母親在後面追我,想勸我回去。我的父親也追我,同時罵我,命令我回去。我走到一個池塘的邊上,對他威脅,如果他再走近一點,我便跳下去。在這個情形之下,雙方互相提出要求,以期停止‘內戰’。我的父親一定要我賠不是,並且要磕頭賠禮,我同意如果他答應不打我,我可以屈一膝下跪。這樣結束了這場‘戰事’。從這一次事件中,我明白了當我以公開反抗來保衛我的權利時,我的父親就客氣一點;當我怯懦屈服時,他罵打得更厲害”

毛澤東在回憶他與父親的某次“交鋒”時說道。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笑得十分開懷

從因為帶領同學去池塘游泳而頂撞老師,受到父親的責罵離家出走“罷課”,到父親當眾責罵他“懶惰無用”,再次離家並以投水自殺相威脅,引經據典地說什麼“經書上說‘父慈子孝’,可見‘父慈’在前,‘子孝’在後,哪有父不慈而子能孝的呢?”

最後僅勉強地“只屈一膝下跪”向父親道歉可見,毛澤東的天生反骨在13歲的時候已經開始顯現。

面對這個既聰明又頑皮的兒子的反抗,毛順生儘管有些無奈,也他只有妥協,畢竟孩子才剛剛13歲,棍棒下出的也不一定是孝子,更有可能出現的是敵人。

尤其是當被自己罵作“沒有王法”的兒子離家出走,在山谷中流浪了3天后,還是一個砍柴的老人幫助給送了回來,這多少讓毛順生感到有些後怕。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與兒子毛岸英合影

畢竟這是他來之不易的一個孩子,所以也開始慢慢轉變了自己在家中說一不二的霸道獨斷。

父親的轉變也讓毛澤東十分意外,在自己的印象中,父親始終是一個暴躁蠻橫的人,還經常打罵他和兩個弟弟。

每當這個時候都是母親在其中調和,每當父子之間發生矛盾時,從不反抗丈夫的她總是極力保護著毛澤東,甘為“和事佬”。

對於父親的轉變,毛澤東說道:“回家之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情形反而好了一點。父親比較能體諒我了,而塾師也較前來得溫和。我這次反抗行為的結果,給我的印象極深。這是我第一次勝利的‘罷工’。”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正跟人開心的聊著

以前,毛順生是一個十分不善表達且情緒暴躁的人,對孩子家人要求甚嚴,甚至不讓文七妹和孩子們吃蛋和肉。

可是後來父親便漸漸的轉變了,變成了一個可以聽進去意見,也願意溝通的人了。

“我們家有‘兩個黨’,一個是父親,一個是我”

父親對於毛澤東兄弟三人來說,很多時候相比於一個父親,更像是一個“嚴肅的監工”,他看不得毛澤東閒著,一開始讓毛澤東記賬,等到賬目都記完了,他又會叫孩子們幹農活。

毛澤東從六七歲開始便下田勞動了。13歲,他白天要在地裡做一個成年人所做的工作,晚上還要幫父親記賬。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小孩子很小的時候便會幫助家裡做家務

此外,他父親常在夏天的月亮下教他和弟弟打算盤,要他們學會用兩隻手同時打,還要認真仔細不能出錯。

凡事都是水滿則溢、物極必反的,父親太過嚴厲的教導讓年幼的毛澤東很難接受,所以做了很多“忤逆不孝”的抗爭。

毛澤東曾經風趣地說:

“我家有‘兩個黨’。一個是父親,是‘執政黨’。‘反對黨’是我、我的母親和弟弟所組成的,有時甚至僱工也在內。不過,在反對黨的‘聯合戰線’之中,意見並不一致。母親主張一種間接進攻的政策。她不贊成任何情感作用的顯明的表示,和公開反抗‘執政黨’的企圖。她說這樣不合乎中國的道理。”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慈祥和藹的毛主席

從毛澤東的話中,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的社會形態下中國普通民眾的普遍心態,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毛澤東的思想上似乎就走上了一條革命的道路。

最愛革命的湖南人在長沙等地“造反”不斷,同樣也波及到韶山這個偏僻的山溝溝。

這個時候毛澤東的家因為全家人共同努力、毛順生的經營,已經成為了韶山沖首屈一指的“富戶”,受到“造反”的衝擊,毛澤東家受到了很大的損失。

毛澤東回憶那段時期時說道:

“第二年,新谷還沒有成熟,冬米已吃完的時候,我們一村發生食糧恐慌。窮人向富戶要求幫助,他們發動了一個‘吃米不給錢’的運動。我的父親是一個米商,他不顧本村缺少糧食,將許多米由我們的鄉村運到城裡。其中一船米被窮人劫去,他氣得不得了。”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 |饑荒年吃樹皮的人們

現在來看,似乎吃米卻不給錢並不是一件正確的事情,可是毛澤東對此卻不以為意,毛澤東說:“但我對他(父親毛順生)不表同情。同時,我以為村人的方法也是錯誤的。”

毛澤東同情窮苦人民的遭遇,所以寧願放棄自己的利益,偉人胸懷也當時如此,不過毛澤東之所以能夠形成如此寬宏的品格,同他母親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

作為普通的農村婦女,文七妹一生默默地操持家務,撫養兒女,純樸善良,對窮苦人極富同情心,經常瞞著丈夫接濟貧苦鄉親。

在饑荒之年,文七妹經常為了施捨窮人和丈夫爭吵,為了避免矛盾,文七妹也經常帶著毛澤東去偷偷地接濟窮人。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乞討的窮人

母親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毛澤東,也讓他變得共情能力更強、更樂於助人。

毛澤東有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就是在母親的影響下才發生的:

那是毛澤東尚在私塾中讀書的時候,因為私塾離家很遠,所以同學們的午飯都是從家中帶去學校的。

一天,細心的毛澤東發現發現同學黑皮伢子,每當中午吃午飯的時候,就獨自跑到外面去,好像有意避開同學們。

他了解情況後才知道,原來他是因家裡窮,無飯可帶,只能餓著肚子上學。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饑荒年代的小孩子

知道情況的毛澤東當機立斷,將自己的飯菜給黑皮伢子吃,選擇自己餓肚子。

從那以後,每到中午吃飯的時候,毛澤東都會叫上黑皮伢子,自己偷偷的餓著肚子,待放學回家,自己放下書包,就急忙衝進廚房裡填飽肚子。

一開始文七妹還以為是孩子長身體飯量變大了,第二天就換個大碗給兒子帶飯,可是第二天放學還是一樣的情況。

文七妹覺得反常,便問兒子怎麼回事,待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以後,母親非但沒有責怪毛澤東,還很高興地說:“孩子,你這樣做是對的。”

自此每天都會給孩子帶兩碗飯,讓他們兩個小夥伴都能吃得飽飽的。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節儉樸素的毛主席

還有一次,秋收時節,家家戶戶都忙著在田地裡收割穀物,誰知天氣突變,下起了暴風雨,於是男女老少都趕回自家曬穀場上收稻子。

雨越下越大,毛順生始終不見毛澤東回來,幫助收稻子,眼看著稻子就被大雨淋溼,有的還被沖走。

直到稻子被收好,毛澤東才渾身溼透地跑回來。原來他去幫助一個佃農家收稻子去了。

毛順生知道後,氣得破口大罵。毛澤東理直氣壯地說:“人家是佃的田,要交租,淋溼發黴壞了和沖走了就了不得,連吃的都沒得了。我們家是自己的田,淋溼一點沖走一點也餓不著,怕什麼!”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跟著人民一起勞動

父子兩人針尖對麥芒,眼看著就要吵起來了,文七妹趕緊出來將兩人拉開,才避免了一場家庭大戰。

這樣的事情多的是,還有一次,毛澤東挑一擔稻穀去私塾老師家交學費。走到半路上聽見本家的毛承七夫婦因為斷糧正在吵架。

毛澤東干脆就挑著稻穀走進毛承七家把稻子倒進了人家的米缸裡。回家後,毛澤東把這事情跟母親說了,母親沒有半點埋怨,瞞著丈夫又在米缸裡量了一擔,讓毛澤東挑到私塾去了。

農民的反抗與革命同樣震動了毛澤東的心靈,同時他還在韶山讀到了一本關於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小冊子,幾十年後他仍能清楚地記得“這小冊子的開頭第一句:‘嗚呼,中國將亡矣!’”“它講到的日本佔領高麗與臺灣”。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正在閱讀

毛主席形容自己“已經有著反叛性的青年”頭腦裡“開始有了某種程度的政治意識”。

第一次離開家鄉

毛澤東在十六歲那年,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終於讓毛順生無法忍受了,決定打發他去湘潭一家他熟悉的朋友的米店去學徒。

因為連年的饑荒,吃不上飯的人比比皆是,毛澤東便自作主張的把族長毛鴻賓將100多擔稻穀封存在毛氏宗祠裡進行倒賣,不平糶給斷糧的鄉親,坑害貧苦百姓的行為抖摟了出來,一下子在韶山沖翻了天。

這下毛順生坐不住了,害怕兒子惹出事端,堅持要將他送走。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青年時期的毛主席

一開始,毛澤東對父親的安排“並不反對,以為這也許是很有趣的”,因為他早就想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我聽到一個有趣的新學校。於是不顧我父親的反對,立志進那個學校。”毛主席回憶道,他所指的學校,就是湘鄉縣立東山高等小學堂。

按照毛順生的打算,毛澤東可以識字打算盤就行了,沒有必要讀那麼多書。

順其自然的,父子兩個又吵起來了,這次母親仍舊站在毛澤東這面,支援他外出求學。是她和毛澤東一起勸說毛順生。毛澤東還信誓旦旦地向父親保證:“爹,我一定會學出個名堂來!”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認真嚴謹的毛主席

後來毛順生同意了毛澤東的請求,臨行前,毛澤東寫了一首詩夾在父親每日必看的賬簿裡,詩是這樣寫的: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毛澤東啟程這天,毛澤東的父親帶著一家人:文氏和澤民、澤覃、菊妹子(帶的妹妹),把毛澤東送到塘岸上。

離別時,母親嚥下心中的不捨,深情地說:“我石三牙子是有出息的,將來是要幹大事的。”

唯一一張合照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忠孝不能兩全”。毛澤東選擇外出求學追求真理,也就意味著他不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母親。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會議上的毛主席

1918年,毛澤東將要結束長沙的學習前往北京,這時,母親文七妹患病了。毛澤東匆忙回鄉探望了病床上的母親,很快又回到了長沙做前往北京的準備工作。

母親的病尚未痊癒,毛澤東心中不安定,便給兩個親舅舅文玉瑞和文玉欽寫了這封家書,請求他們幫忙照料母親:

“七、八二位舅父大人座下:前在府上拜別,到省忽又數日。定於初七日開船赴京,同行有十二三人。此行專以遊歷為目的,非有他意也。家母在府上久住,並承照料疾病,感激不盡。鄉中良醫少,恐久病難治,故前有接同下省之議。今特請人開來一方,如法診治,諒可收功。如尚不愈之時,到秋收之後,擬由潤連護送之來省,望二位大人助其成行也。”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正伏在案前寫字

毛澤東到北京以後,生活十分艱苦,可是為了理想,他仍舊對自己的事業抱有強烈的熱情。

可是還沒等他在北京取得什麼成就,1919年,文七妹病重,毛澤東決定辭職回家。

毛澤東抵達長沙以後一面主持工作,一面讓弟弟將母親送到長沙治病。

在帶著母親四處求醫問藥的20多天裡,他始終“親侍湯藥,未嘗廢離”,竭盡人子之責,孝敬可親可敬的母親。

毛澤東知道,對於52歲的母親來說,從遙遠的韶山來到省城長沙,機會難得,恰好弟弟毛澤民、毛澤覃也尚在此處,毛澤東便帶著母親和弟弟們一起到照相館照了一張合影。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三兄弟與母親合影

而這也是文七妹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後一次、唯一的一次。母親坐在椅子上,慈眉善目,安詳和藹,端莊大方,看上去並不像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人。

她的身邊站著她最愛的孩子們,這張照片也就成了毛澤東一家最早的照片了,也是兄弟三人唯一的合影。

而文七妹這次來長沙看病,也是她同毛澤東生前最後一次見面。

同年10月5日,文七妹病逝,噩耗傳來,毛澤東立即停止手中的一切活動,帶著小弟弟澤覃回家奔喪。回到韶山沖,母親兩天前就已經入殮,毛澤東沒有見上母親最後一面。

弟弟毛澤民告訴他,母親臨終時還在呼喊著他的名字。毛澤東聞言,心如刀絞,悲痛至極,熱淚長流。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參加葬禮的毛主席

在毛主席給別人的信中曾經描寫過這一悲傷的經歷,他說:“這是人生一個痛苦之關,像吾等長日在外未能略盡奉養之力的人,尤其生髮‘欲報之德,昊天罔極’之痛!”

那個時候毛澤東剛剛26歲,失去了母親的毛澤東將父親接到了身邊小住,可是在母親去世才3個半月的時候,父親也積勞成疾,因患急性傷寒醫治無效病逝。

“我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但是我仍要去看望他們”

漫長的革命鬥爭中,毛澤東失去了很多東西,父母、兄弟都一個個離開了他。他一個人走到了新中國成立。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開國大典上毛主席正在講話

1959年6月25日下午7時,毛澤東在羅瑞卿等人的陪同下,回到了他1927年離開後就沒有再見的故鄉、他的出生地韶山沖。

毛澤東站在故居中後人懸掛的他的父母的照片前,久久佇立,久久凝望,好一陣子,他才指著照片跟隨行人員說:“這是我的父親、母親。我父親得的是傷寒病,我母親頭上生了皰,穿了一個眼。只因為是那個時候……如果是現在,他們就不會死了。”

當他走到自己的臥室,看到他與兩個弟弟和母親的合影,一下子高興得像個孩子,用家鄉話說:“咯是從哪裡拱出來的呀?”

旁邊的工作人員告訴他是外婆家的表兄們儲存下來的。彼時已經66歲的毛主席,靜默良久,點了點頭。

1959年,毛主席看到了他和母親唯一一張合影,沒有落淚也沒能說話


圖|毛主席在韶山

簡單的祭奠完畢,毛澤東站在墳墓前,跟隨行的羅瑞卿說:“我們共產黨人,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不信什麼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黨、同志、老師、朋友也,還得承認。我下次回來,我還要去看看他們兩位。”

-完-

分類: 歷史
時間: 2021-08-27

相關文章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看完一份名單後反問:我弟弟還能害我不成?

1959年毛主席回韶山,看完一份名單後反問:我弟弟還能害我不成?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偉大領袖毛主席的一生都非常重視情誼,即使在工作繁忙的時候,毛主席仍然無時無刻不在掛念著曾經的親友. 1959年,毛主席借到湖南考察之機,專門返回 ...

19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會見親友時緊皺眉頭:怎麼沒請來毛碧珠?

1959年毛主席回到韶山,會見親友時緊皺眉頭:怎麼沒請來毛碧珠?
毛主席 前言 1959年6月,毛主席回到了闊別32年的家鄉韶山. 事實上自新中國建立以後,毛主席就曾幾次唸叨,想要回家鄉看一看,只是由於工作繁忙,一直以來都沒有什麼時間.毛主席後來書信邀請幾個家鄉的親 ...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毛主席曾建議不渡湘江,彭德懷也有類似建議,沒被採納致血戰湘江
1934年10月10日,在中共中央.中革軍委的領導下,中央紅軍以紅1.9軍團為左翼,紅3.8軍團為右翼,紅5軍團為後衛,掩護龐大的中央縱隊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向南突圍,意在沿贛.粵.湘.桂邊去湘西與紅 ...

1976年,病重的毛主席給李敏做了一個手勢,大家沒明白是什麼意思

1976年,病重的毛主席給李敏做了一個手勢,大家沒明白是什麼意思
前言 在毛主席生命的最後階段,女兒李敏來看他了.此時此刻,毛主席已經完完全全地迴歸了父親的角色.他像天底下所有的父親一樣,見到女兒來,心情自然很高興.他強撐著精神與女兒寒暄起來,可惜他的身體不允許他長 ...

天安門毛主席手繪畫像:高6米寬4.6米,重1.5噸,如今已經是第8版

天安門毛主席手繪畫像:高6米寬4.6米,重1.5噸,如今已經是第8版
天安門城樓毛主席畫像更換 每年的10月1日之前,天安門城樓上的毛主席畫像都會更換成新的. 更換下來的舊畫像會被畫家處理,然後在處理過後的畫板上再畫出新的毛主席像,等到來年,再替換上一年的舊畫像,如此迴 ...

1959年,毛主席重回韶山,共和3000名鄉親握手,最後手竟然握腫了

1959年,毛主席重回韶山,共和3000名鄉親握手,最後手竟然握腫了
毛主席自從青年時期從事革命運動以後,就一直在外奔走,很少再回到故鄉韶山.解放前他最後一次回韶山是在1927年1月,他回老家考察農民運動,並完成了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此後不久,他 ...

1966年,毛主席在一神秘山洞居住12天,臨走時表示:我還會回來的

1966年,毛主席在一神秘山洞居住12天,臨走時表示:我還會回來的
前言 神秘幽靜的避暑勝地,毛主席卻將它稱之為"西方的一個山洞". 圖丨毛主席心中的聖地--滴水洞 1966年6月,毛主席就在他口中的"山洞"裡,居住了整整12天 ...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得知常香玉未入黨,鄧小平:你們河南不發展她,我來發展
1959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與彭真.胡喬木.劉瀾等領導同志考察河南,在鄭州聽取了河南省委的工作報告.會上,中央領導曾關切地向河南省委書記過問豫劇大師常香玉的近況,比如:她現在何處?在做什麼工作 ...

59年毛主席回韶山,見父母墳墓年久失修長了雜草,毛主席小心清理

59年毛主席回韶山,見父母墳墓年久失修長了雜草,毛主席小心清理
前言 圖 | 晚年毛主席 晚年的毛主席時常想起自己的母親,他不止一次地和身邊的工作人員說過:"人嘛,要講究落葉歸根.我一直都很想韶山,很想我的母親.我的母親是個非常善良的人,我永遠也不能忘記 ...

1959年李敏結婚,毛遠志全家參加婚禮,曹耘山:我永遠忘不了那天

1959年李敏結婚,毛遠志全家參加婚禮,曹耘山:我永遠忘不了那天
前言 1959年,李敏和孔令華結婚,在準備結婚的過程中,毛主席看了一眼客人名單,就和李敏說:"還差一位,把你遠志姐叫上." 圖 毛主席侄女毛遠志 李敏的婚禮整體上很簡樸,毛主席也並 ...

1979年賀子珍來到北京,提出想去毛主席紀念堂,最終結局如何?

1979年賀子珍來到北京,提出想去毛主席紀念堂,最終結局如何?
1979年9月3日,一個坐在輪椅上的老年婦女,在女兒的陪同下來到了上海機場.在正式登機之前,這個老太太對著身後前來送行的上海市委的領導勉強揮了一下手,然後登上了黨中央專門派來接她前往北京的專機. 老太 ...

毛主席晚年囑咐兩個女兒,多回韶山看望兩位叔叔:我很想念他們

毛主席晚年囑咐兩個女兒,多回韶山看望兩位叔叔:我很想念他們
前言 70年代初期,毛主席已是老態龍鍾.重病在身的狀態了.這個時候,他仍然掛念著韶山老家的親人們.當李敏和李訥來探望他時,主席語重心長地囑咐兩個女兒:"我快不行了,有件事只好請你們做了.家鄉 ...

劉少奇女兒向毛主席“告狀”,得知後,主席給王光美寫去了一封信

劉少奇女兒向毛主席“告狀”,得知後,主席給王光美寫去了一封信
毛主席和劉少奇 前言 "在個人利益和黨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能無條件地犧牲個人的利益而服從黨和國家的利益."這是劉少奇寫給子女的信. 雖然劉少奇很是疼愛子女是一位慈父, ...

劉思齊為毛岸英掃墓,回來大病一場,毛主席說:意識為主醫藥為輔

劉思齊為毛岸英掃墓,回來大病一場,毛主席說:意識為主醫藥為輔
1950年10月7日,中央決定出兵抗美援朝,確定彭德懷掛帥出征.毛主席親自在家設宴餞行. 彭老總來到院子裡,主席迎上前,兩雙大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幾十年的革命友誼,一切盡在不言中. 彭德懷說:" ...

毛主席曾有三大志願,但最終皆未能實現,這究竟是為何?

毛主席曾有三大志願,但最終皆未能實現,這究竟是為何?
1961年8月,毛主席在廬山參與中央工作會議,一天晚上,他與貼身警衛張仙朋閒聊,感慨道:"我平生有三大志願:一是想要下放.去搞上一年的工業,搞上一年的農業,再搞上半年的商業,這樣就能使我多調 ...

“主席頭”如何產生?錢水桃為毛主席理完髮,主席:好像年輕10歲

“主席頭”如何產生?錢水桃為毛主席理完髮,主席:好像年輕10歲
電影<建黨偉業>中有一段鏡頭十分有趣: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當時全國颳起了一陣剪辮運動. 而在湖南長沙,有個年輕人正在理髮,聽到部隊徵兵後,立刻起身披散著頭髮去報名入伍,甚至連理髮店的&qu ...

姚淑賢:毛主席專列服務員,因任務錯過約會,毛主席親自寫信調解

姚淑賢:毛主席專列服務員,因任務錯過約會,毛主席親自寫信調解
姚淑賢回憶毛澤東時,說毛澤東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隨遇而安". 明明有彈簧軟墊的睡床,卻偏要睡硬邦邦的木板床. 枕頭也是硬得厲害,天熱的時候,隨手墊張報紙也能當枕頭睡覺,姚淑賢直說毛 ...

章含之:毛主席英文教師,丈夫出軌後嫁60歲喬冠華,晚年守寡25年

章含之:毛主席英文教師,丈夫出軌後嫁60歲喬冠華,晚年守寡25年
章含之 每個人這一生都行走在尋找自我.探究自我.與自我和解的道路上,不同的是,有的人找到了,有的忙忙碌碌一輩子,卻始終停留在原地. 停留在那些曾經被辜負的夜晚,一遍遍重複,一次次淪陷. 章含之這一生, ...

49年王稼祥夫婦到西柏坡,毛主席忙問賀子珍近況,朱:身體還不錯

49年王稼祥夫婦到西柏坡,毛主席忙問賀子珍近況,朱:身體還不錯
前言 在毛主席的身邊有這樣一位女性,他是毛主席的老鄉,她的父親與毛主席是忘年之交,五歲便於毛主席相識,在抗日戰爭時期,她千里迢迢來到延安,投身革命,成為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在毛主席的撮合下,她與王稼祥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