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這個詞今天已經被濫用,稍稍造型不同、或者加條不倫不類的尾翼,就可以稱自己是“XX GT”的車型比比皆是。
GT一詞是Gran Turismo的縮寫,這個詞來自義大利語,屬於一個種類的車型,法語的拼寫是“Voiture de Grand Tourisme”、英語的寫法是“Grand Touring”、德語則寫成“Grand-Tourisme-Wagen”,所以在汽車界,但凡說到GT車型的正確寫法,大都以義大利語寫法為標準(例如索尼的GT賽車遊戲的名字)。
Gran Turismo這個詞誕生於19世紀的歐洲,很多貴族或者富裕人家的孩子會被鼓勵進行長途遊歷增廣見聞,一般耗時兩三年不等,而這種長途旅行就會被稱為Gran Turismo,英文稱為Grand Tour,他們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便會稱為Grand Tourer。二戰後,過去曾專業提供這類長途出行的馬車公司日漸式微,而新一代的車身製作公司開始在法國、義大利等地興起,包括了例如法拉利、瑪莎拉蒂這樣的公司開始出現,GT車型當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這些新品牌用以繼承本國汽車文化的中堅力量。
圖:在馬車時代裡,這種造型等同於現在日常使用的雙座開蓬轎車,並沒有考慮行李空間,輕便通勤為主。但如果它擁有兩匹馬或以上的,在當時就是屬於“跑車”級別,造型和結構也會略有不同。
圖:這種配置有行李架和前後隨從位置的就是Grand Tourer,也就是今天GT的原型。結合剛才說到的“跑車”需要兩匹馬或以上,那麼拉動這臺作長途旅行的馬車也必須是兩匹馬以上的配置才能被稱為Grand Tourer。
圖:這就是Grand Tourer的正確理解,四匹馬+兩三個隨從+車頂行李架+主人在車廂內,用最快的速度、舒適地從A點到B點。
怎麼才能被稱為GT車型,其實它的定義很簡單,只需要符合三個條件即可:高效能、豪華、適合長途駕駛。
二戰後開始逐步明確了汽車領域中的GT概念後,又會將那些曾經參與過賽車,或者從賽車場上退役下來、並經過道路化改裝的車型,確認為GT車型,而這類車本身就自帶最高級別跑車的機械效能,所以,GT又會跟“跑車”結合一起使用,而全世界汽車界都預設的GT車型就是“GT級別跑車”。
這個三個看似嚴格、但又充滿彈性的“GT車型標準”裡,動力效能、操控相關的懸掛、車架設計等等、甚至車門數量、座位數等都有著慣例俗承的規矩,例如動力不能太小、起碼是同廠車系裡效能最高的、操控必須要足夠強大到應付任何突發狀況以策乘員安全、內飾要豪華,即使一天不停地行駛下來,舒適的沙發和車內娛樂配置也能將駕駛員的疲勞感降至最低。
對了,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從馬車時代便流傳下來的傳統,那就是行李艙空間一定不能少,不信,你看看那些動不動就數以百萬計的FR佈局的GT,哪家的行李艙裝不下一兩個人的?
圖:第一款以GT作為字尾的車型,1929年的Alfa Romeo 6C 1750 GT所使用的引擎是一臺直六引擎,分為自然吸氣和機械增壓,也這多少奠定了後來關於GT級別車型的動力最低配置,即直六起步,要知道,缸數所能代表的意義和地位絕不是用馬力多少來衡量的,只有缺失了汽車文化的地方的人才天天拿著多少馬力打嘴炮。
圖:隨著汽車技術的發展,尤其在二戰後至第二次石油危機前,氣缸數目代表車輛等級的營銷方式被廣泛接受,小排量的V12逐漸淘汰了直列8缸,V8又逐步取代了直列6缸的位置,成為了GT級別車型中最常見的動力配置。
圖:對於GT要有多少個座位的標準還是比較寬鬆的,但絕大部分車迷還是偏向於使用2+2佈局才是正統的GT,不管後排能否真的坐人,但起碼真坐上去也要感到舒適甚至豪華才算是“對味”。
圖:1976年的Jaguar XJS是繼E-Type之後又一大型GT跑車,看看後排那個製作工藝就知道“豪華”是用什麼標準來定義的了。
圖:GT跑車的另外一個標準就是一定要有可觀的行李艙空間,那些沒有收納空間的只能稱為純種跑車或者道路版準賽車,但從汽車工程角度上,為原本空間細小的功能性跑車設定大型的載物空間,是一件較為複雜的事情。
圖:雖然McLaren雖然是一輛三座位、且非常高效能的中置引擎跑車,但它的歸屬依然屬於GT,它巧妙地使用了左右乘客後面的空間放置行李,而且容量還不算小。
圖:Pagani Huayra的行李艙,不要以為這類蚊型車廠所生產的車就忽略這個功能,在汽車界評定一輛車是商品車還是運動用品,以有無行李艙作為標準的。
圖:McLaren要給自己命名為570 GT,那它首先必須要曬自己的行李艙空間有多大、多能裝,即使真不外如此,也必須說明他們的設計師盡力了。
最早將自己稱為GT的車型出自Alfa Romeo在1929年推出的6C 1750 GT,而這個6C系列賽車也是Alfa Romeo歷史上最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個系列,它贏得過當時歐洲所有重要汽車賽事,也誕生了如Giuseppe Campari、Enzo Ferrari、Giulio Ramponi等知名賽車手。6C 1750 GT則屬於Sport版基礎上硬頂型號,分為55匹的單化油器版和80匹的機械增壓版,最高時速均超過125 kph。自此之後,很多參加過長距離賽事的賽車的民用型號,都會加入硬頂版本成為現代意義上的GT跑車。
圖:雖然在兩次大戰之間,歐洲的經濟環境都不算蓬勃,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讓許多品牌經歷了倒閉、重組等變革,而愛快則是這個時代運動車的頂級品牌,且幾乎沒什麼很像樣的對手。圖中所見的就是第一輛被冠以GT名號的車型:6C 1750 GT。
圖:這臺是6C 1750 GT Compressore,即機械增壓版本賽車,圖中有三位那個年代頂級賽車手:車上那位就是Giuseppe Campari (朱塞佩.坎帕裡)、車旁打領帶那位是Enzo Ferrari(恩佐.法拉利),旁邊白色賽車服的則是Achille Varzi(阿喀琉斯.瓦爾齊)
要提及“GT跑車”總會給人一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感覺,但曲高和寡地造車並不是所有汽車廠商追求的目標,參加賽車可以說是積累經驗、讓民用車的效能更好,但是,總不能只造貴价車型而忽略普通民眾需要,於是,在“GT”這個詞後面加入不同的單詞含義,就會產生另外一種不同的市場影響,這點兒上,各大車廠的市場部可謂是挖空了心思。
“GTA”:GTA有兩種含義,一個是Alleggerita,義大利語中的意思是輕量化;另外一個意思是Automatic自動檔。GTA在Alfa Romeo的族譜裡算是一個獨立的車系於1965年誕生,車架代號105系列。
圖:一般愛快的車迷都會直接稱之為GTA,但其另外也被稱為Giulia GTA,引擎有1.6公升、1.3公升、2.0升幾個版本,首次在1965年出現的GTA只有113匹馬力,820公斤體重。
“GTB”:B的意思是Berlinetta,義大利語中是硬頂跑車。這個字尾方式在法拉利裡尤為喜歡。法拉利最早的命名方式都是數字加字尾,例如340 America之類,到了1954年推出250 Europa GT時才開始使用GT,而GTB在出現在1964年推出的用以接替250車系的275 GTB上。
圖:275 GTB於1964年推出,也是法拉利及車壇上首次出現GTB的字尾命名,它分為鋼製車身(370輛)和鋁製車身(72輛)兩種配置;外形上又分為長頭(206輛)和短頭(236輛)兩款;275 GTB標配的V12引擎最大馬力280匹,但法拉利也可以提供動力升級包,能到320匹。上圖為短頭鋼製車身版本。
“GTC”:C有很多含義,在Alfa Romeo的字典裡是機械增壓Compressor,在賓利的命名習慣上是開蓬Cabriolet,到了法拉利被解釋為賽車Corsa、以民用車為主打的Opel口中理解為廉價Compact,所以要看那臺車具體是個什麼定位的才知道這個“C”的意思。
圖:歐寶其實還是挺老實的,不像其他某車廠將一臺要什麼沒什麼的車型就命名為“X朗GT”,這臺Astra GTC中的C是Compact的意義,入門、廉價等解釋完之後,由它改造出來的OPC版本真不弱......
“GTD”:這個是由大眾最早開始使用,D的意思是Diesel柴油,2009年才在第六代高爾夫上推出的GTD在德國及歐洲的銷量很好。
“GTE”:E有兩種解釋,一種來自大眾,Electric電動;到了歐寶則是Einspritzung燃油噴射的德語。
圖:歐寶使用GTE這個字尾比高爾夫GTE要早得多,在1979年推出的Kadett D中就有GTE型號,它使用1.8公升燃油噴射引擎,最大馬力115匹,有運動方向盤、Recaro座椅、行車電腦、氣壓避震等,屬於車系中的高效能型號。
“GTi”:最早的GTi名字由瑪莎拉蒂創制,後來由大眾在高爾夫車型上使用並推廣,但這裡需要說明的是:i的意思是Injection,所以它的正確發音不是“I”而是“e”,讀成“GTe”。後來包括雪鐵龍、標緻等品牌都有這個字尾標註的車型,例如208 GTi等。
圖:GTi最早出現在1961年Maserati 3500 GT的燃油噴射引擎型號上,i的意思就是injection,而德語中的燃油噴射是Einspritzung,所以高爾夫GTi用的是瑪莎拉蒂的發明,而讀音無論英文還是德文過來也應該“GT+e”而不是英文的“i”音,國內車友讀成英文的“i”音,也是一種自我陶醉的缺失吧。
“GTJ”:J解作Junior,即小型、入門的意思,同樣由Alfa Romeo在1960年代創制,最早出現在1965年的1300 GT上,並連續發展了兩代。
圖:最早的GTJ叫法出現在1965年,當時愛快在GTA基礎上 換上一臺只有1290cc的小排量引擎,最大馬力只有90匹,所以才命名為GT 1300 Junior,後被車迷們直接成為GTJ而得名。
“GTO”:O在義大利中是Omologato,也就是英文Homologation認證的意思,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法拉利的250 GTO和288 GTO。後來Pontiac潘迪和Mitsubishi三菱也相繼使用這個名字命名他們的跑車。
圖:法拉利250 GTO的原型車在1961年被推上賽道,量產版又分為62版和63年版,但兩者加起來也就33輛而已,當年的售價為1.8萬美元,2018年的63年版私下售價為7000萬美元,這個保值率和升值率相信在車壇上很難找到第二輛了吧?
“GTR”:R的意思就是Racing,GTR的叫法在日系車中較為常見,日本最早的GT是五十鈴的Bellett,誕生於1964年,比王子汽車的Skyline要稍早(1968年),在1969年推出了GT Type-R,簡稱GTR。後來Mercedes、McLaren等相繼採用。
圖:1969年9月五十鈴Bellett GT Type-R是一輛足以叫板當時的Skyline GT-R,使用1.6公升DOHC引擎(G16W),僅生產了1400輛。另外,Bellett也是日系第一款採用碟式制動的車型。
“GTS”:S的意思是Spider,開蓬,很明顯地,從Spider的叫法就可以知道這是義大利車上用的,而法拉利也推出過大量的GTS型號。
圖:法拉利最早使用GTS這個名字是在1971年在246 GT基礎上修改的開蓬型號,其好處是無需增加太多的車重便可實現開蓬效果(+20公斤),而且安全性也因為有B柱充當防滾架而獲益。
“GTT”:T這裡解作Turbo,最早使用這個叫法的是雷諾,之後也在Skyline次頂配型號上出現。
圖:1985年2月推出的Renault 5 GT Turbo一般簡稱為GTT,使用一臺1397cc的C1J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113匹,車重僅為850公斤,1987年之後提升至118匹,1991年年底停產。
“GTV”:V同樣來自義大利語Veloce,意思是快速,這個詞同樣由Alfa Romeo創制。
圖:愛快第一款名為GTV的車型出現於1976年,由喬治亞羅在Alfetta GT的基礎上重新塑形而來,車架代號116,它擁有直列四缸、四缸渦輪增壓、V6、V8等多種動力配置,GTV 6也曾連續四年贏得過歐洲房車錦標賽冠軍
在賽車界的GT賽車最早出現在一些長距離賽事中,例如1907年創辦的Targa Florio、1923年創辦的利曼24小時耐力賽、1927年創辦的Mille Miglia、1950年創辦的Carrera Panamericana等賽事,都是以鋪裝道路或封閉賽道上舉行的長距離汽車賽事,而最早參加這類賽事的又幾乎全是那些除了沒有行李艙以外、且符合GT機械標準的專業賽車,後來,隨著FIA國際汽聯的規定下,此類賽車必須要有一定數量的街道版本方可參賽,於是在賽車和街車之間的最明顯認證條件就是“街車版本必須要有行李艙”,例如90年代末的McLaren F1、Porsche 911 GT1等,街車版都有行李艙配置就是根據這條規定。
圖:這幾項經典的汽車賽事其實都跟普遍認知的長距離拉力賽有本質上的不同,那就是路面鋪裝,這類長距離的開放公路賽事在現在已經很少見,畢竟其組織難度要比在封閉的賽車場裡複雜得多。
圖:對於車輛的要求也不高,起碼在那個年代都是車廠造車出來比賽,而不是專用的核彈級比賽機械。
在上述的諸多歷史賽事中,對GT這種車型影響尤其深遠的是1927年至1957年間共舉辦了24屆的義大利Mille Miglia賽事了,或者換句話說,也正是因為Mille Miglia賽事而成就了GT跑車這個種特定車級和特定的“及格指標”。Mille Miglia在義大利語中的意思就是“千里”,賽車在一個開放式的公路上進行比賽,起點是佈雷西亞和羅馬之間往返,總里程達到1600公里而得到“1000 Miglia”的確定名稱。而此項賽事也成就了諸如愛快羅密歐、Mercedes、寶馬、法拉利、瑪莎拉蒂及最後加入的保時捷等品牌,而時至今天,許多天價級的收藏品或多或少都跟Mille Miglia賽事有關,又或者是它們的衍生型號。
圖:這就是1927年開始舉辦的Mille Miglia賽事的路線圖,全長約1600公里,繞了半個義大利國土,而此項賽車對於汽車發展的其中一大貢獻就是造就了GT級別的車型。
目前賽車範圍裡常見的GT賽車包括了以DTM和Super GT為首的GT500,這類賽車基本跟過去FIA GT1(2012年起取消)組別的規定相近,也就是除了車身樣子像某款車以外,內裡的東西完全是兩碼事,而且為了公平各家參賽車廠,所有賽車都會規定相同出口管徑的限流閥對動力輸出進行規限。GT1組別誕生於Group C組1992年被取消之後,1994年由BPR GT建立,當時按照改裝範圍不同而出現了GT1組合GT2組,GT1組要求參賽車型的年最低產量為25臺,但此賽例雖然得到FIA和利曼主辦方ACO的認可,但因為賽例的漏洞而讓一些“只需生產過一輛商品車”即可參賽,從而讓保時捷、麥拿倫、Mercedes、日產、豐田等接著這個漏洞推出了各自的GT1組別車型,這些也被稱為LMGT1組別。
圖:目前,DTM和Super GT所採用的賽車規則均以當時的GT1賽例,也就是說,這些車真別看它掛了什麼車標就覺得那個牌子厲害了,其實,車殼下面的東西跟商品車是完全兩碼事,更接近原型車。
LM-GTE的標準誕生於2011年,也就是之前2005年後的GT2規格,規定了參賽車輛全部要以商品車基礎上改裝而成,E的意思是Endurance即可用於耐力賽的賽車,大型車廠的商品車(即街道版)的必須在12個月內生產200輛、小型車廠則只需25輛的年產量即可符合參賽規則,自然吸氣排氣量規定在5500cc以下,渦輪增壓規定在4000cc以下。目前獲得認證的賽車包括了法拉利458、488、阿斯頓馬丁Vantage、AMR、保時捷911 RSR、Viper GTS-R、Corvette C7R、C8R、福特GT、蓮花Evora GTE、寶馬Z4 GTE、M8 GTE等。這些被認證的賽車可以參加LeMans 24小時、Daytona 24小時、Sebring 12小時、WEC、USCC、ELMS等賽事。
GT2級別的發展史就較為複雜,因為舊的GT1組別於1999年便被取消,原本在GT1的老GT2組別頂上更名為GT或者LM-GTS組別作為賽事的最高級別,稍次的級別被命名為N-GT;2005年,1999年被命名為GT的組別重新命名為GT1,而N-GT則更名為GT2組別,2010年對賽例進行修改,最低重量限制從1100公斤增加至1145公斤或1245公斤。最大排量從8公升下降至5公升、渦輪引擎則從6公升下降至4公升。所有賽車不得使用四輪驅動系統、禁止使用AT及半自動變速箱,不得使用主動式懸掛系統,禁止使用碳陶製動系統、油箱容量從100升減至90升,輪胎直徑不得超過28英寸。2011年,GT2級別更名為LM-GTE。
獲得這個級別認證的車型包括了寶馬E46 M3 GTR、法拉利360、F430、458 Italia、福特GT、林寶堅尼Gallardo LP560 GT2、保時捷996 GT3-R、997 GT3-R、世爵C8 GT2-R、TVR Tuscan T400R等等,它們可以參加利曼24小時、美國利曼系列賽、歐洲利曼系列賽、FIA GT、日本Super GT等賽事。
圖:保時捷996 GT3-R當年是參加GT2組別的,但當時的賽例跟今天GT2組別有很大的不同。
GT3組別最早是由FIA GT的運營商SRO所發起的一個業餘組別,最早出現在2006年,也就是2005年重新劃分GT1、GT2組別之後出現的新級別。其對車輛的要求介乎於GT2和保時捷Carrera Cup之間;2009年被紐布靈24小時耐力賽,該組別福特GT GT3擊敗全場的GT2而名聲大噪;2012年後因為GT1組別徹底取消,GT3開始進入FIA GT。該組別對於車輛的規定不多,發動機可以更換商品車製造商的另外一臺引擎,電子輔助系統被禁止使用,都需要使用限流器、2015年之後的渦輪增壓車限制渦輪增壓值,排氣噪音不得高於110分別,禁止使用非原廠的鈦合金零件和其他電子裝置。但隨著車輛的成本越來越貴,很多私人車隊不再參加GT3而轉向GT4、TCR等組別,話雖如此,但GT3依然是各大車廠提供車型最多的一個組別,合共有52款可供私人車隊選擇,而GT3賽車能參加的賽事也是最多的。
圖:法拉利的488 GT3賽車。
GT4組別出現於2007年,同樣由SRO提出以充當GT3組別的業餘選手參加比賽,情況跟當時GT2需要GT3作為補充一個道理。GT4組別認證車輛均為量產型商品車作為基礎,車輛不得進行改裝,並統一使用倍耐力輪胎參賽。
圖:蓮花的Evora GT4賽車。
大致上將車壇上出現過的一些GT車型和名詞大致上介紹了個遍,其實GT與否更多的不是標準,而是一種對某一車型的理解和看法,如果非要生搬硬套規範的話,那麼會有很多本該是GT傑作的車型會被省略掉,例如那些四個氣缸的蓮花Esprit,還有那些主打輕量化的,總之,跑車的世界只要想到就會有工程師將之實現就是車迷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