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無肉不歡”,有的人則天天吃素,吃肉與不吃肉,到底哪種更健康呢?關於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
肉,屬於動物性食物,主要為我們提供優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鋅、鐵等營養素,對於預防營養不良、缺鐵性貧血、缺鋅,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幫助。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也建議,成年人建議每天食用瘦肉類50-75克,這在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中佔有重要地位。
如果天天吃肉,並且也不超量,同時穀類食物、蔬菜、水果、豆製品等也都適量攝入,那麼這個人整體的膳食結構算是合理的,能最大程度地保障營養需求,為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不吃肉的人,也叫素食人群,如果膳食組成不合理,那麼很有可能會增加蛋白質、維生素B12、鐵、鋅等缺乏的風險,造成營養不良、貧血、缺鋅等症狀。但如果素食人群的膳食經過科學、精心的設計,適量增加全穀物、大豆及其製品,多選用發酵豆製品,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多吃蔬菜水果,合理選擇烹調油等,那麼也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素的需求。
所以,肉不是決定健康的唯一因素,二是要結合整體的膳食結構來考慮。肉類也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適量攝入。有研究發現,如果紅肉類吃得過多,會增加腸癌的風險,每天不要超過75克,每週不要超過500克為好。
總體來說,如果每天適量吃點肉,發生蛋白質、鐵、鋅、維生素B12等營養素缺乏的風險要相對小些。但是素食人群如果能搭配好一日三餐,或者補充膳食補充劑,也是沒有太大問題的,所以,吃肉與不吃肉,到底誰更健康需要結合每個人的實際情況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