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下一部膝上型電腦應該選擇百花齊放的 Windows 系統筆記本陣營,還是選擇蘋果搭載 macOS 系統,卻給人感覺孤軍作戰的 MacBook 系列筆記本呢?相信不少人曾經被這個問題所困擾,畢竟膝上型電腦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它是生活中一筆不小的開支了。
因此,我們這次就針對 Windows 和 macOS 兩個陣營產品的實際表現,分享出這兩個平臺產品在體驗上的差異,好讓大家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購自己心儀的膝上型電腦產品,以降低試錯成本。
辦公,還需因人而異
不可否認,膝上型電腦最初的誕生使命就是適應使用者對移動化、多場景的電腦上手需求,生產力似乎是它生俱來的核心價值。以我們這次拿到的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款和蘋果 MacBook Air 2020 款這兩款比較具有代表性的輕薄型筆記本進行辦公場景下的輕對比,感受一下它們在日常辦公需求方面都有哪些體驗上的優勢。
拋開外觀設計和重量上的差異,其實兩款產品的體積和重量都非常接近,而真正讓他們在辦公體驗上產生體驗差距的地方,還要數兩款機型所搭載的螢幕了。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搭載了一塊 3:2 比例 3000 x 2000 解析度的 13.9 英寸螢幕,而蘋果 MacBook Air 2020 款搭載了一塊 16:10 比例 2560x1600 解析度 13.3 英寸螢幕。
從賬面資料上,大概可以發現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無論在螢幕尺寸、解析度、屏佔比方面都更佔據硬體上的優勢,在實際的體驗中也是如此, MateBook X Pro 在瀏覽網頁和觀看錶格時,單屏的顯示內容總會比 MacBook Air 的底部多出一小截,可以有效減少滾動頁面和文件的次數。除此,釋出於2020 年的 MacBook Air,其邊框的寬度確實有點寬得“過分”。
如果要按照常規白領僅需上手 office 辦公套件、 網頁瀏覽、文字創作、PowerPoint 的製作等日常任務時,其實兩款機型都可以有所兼顧,而 MateBook X Pro 憑藉更大的螢幕顯示面積,使它在不少程式中實現了更寬廣的螢幕顯示效果,達到提高辦公效率目的。另外,像我這種熱衷於使用分屏功能的使用者,Windows 的分屏實用性要高於 macOS 不少,後者的分屏特性需要高度依賴程式的支援,而前者很多常見軟體都支援分屏體驗。
不僅如此,在面對一些偏“小眾”的辦公程式時,蘋果 MacBook Air 也時常出現無軟體可用的尷尬,舉幾個相對常見的例子:
一、前不久,身邊有一位任職財會的親戚想要使用蘋果 MacBook Air 平替 Windows 筆記本,可是在安裝各種 Safari 網銀安全控制元件時,就已經遇到了不少麻煩,明明已經按照指定的操作完成安裝步驟,可是網站依舊識別安全控制元件未成功安裝,更別提不少財務需要安裝企業賬號的網銀安全控制元件了,何況還有各種眼花繚亂的 U 盾裝置需要“對付”。另外,絕大部分的報稅軟體和開票軟體均只有 Windows 版本,個別機關網站的搭建還停留在 IE 瀏覽器時代...
對了,儘管蘋果 MacBook Air 2020 款擁有適配的 office 辦公套件,可是財務需要高度依賴 Office Excel 的一個工種,Windows 版本的 Office Excel 無論在功能的完整度、穩定性,還是外掛的豐富程度上,幾乎都是以碾壓性的姿態制勝 macOS 版本的 Office Excel。
二、面對各種工程類技術軟體,例如土木工程需要用到的 AutoCAD、PKPM、天正建築軟體,那麼 Windows 對可以得到廣泛的軟體支援,而 AutoCAD 儘管有 mac 版本,可是它的外掛豐富數量遠不及 Windows,畢竟善用外掛確實可以有效提升製圖效率。何況目前 Autodesk 系列軟體還沒完全對 M1 系列晶片的 ARM 架構 MacBook 進行原生支援,導致在使用過程中偶爾會出現一些難以預料的突發情況。
三、對於三維建模師而言,3D Studio Max 幾乎成為了他們必備的養家餬口的程式,而該程式目前只有 PC 獨佔,作為一款基於微軟 .Net Framework 開發的強大軟體,想要上手 3D Studio Max,那麼基本只有毫無懸念地選擇 PC 陣營的產品,MateBook X Pro 也可以應付一些相對輕鬆的日常建模,但是要進行一些貼圖渲染這種對硬體負載較高的任務時,它還是稍微有點力不從心。
當然,目前 macOS 可用的三維建模和動畫軟體也有不少,其中包括 Autodesk MAYA、CINEMA 4D、Rhino 等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程式,但是外掛豐富度不足的問題,依舊成為了 macOS 揮之不去的痛。總結就是,macOS 也可以兼顧一定的三維建模需求,屬於能用,但不好用的範疇。
除上面列舉的幾個案例以外,其實還有不少行業都是高度依賴 Windows 生態,例如數控機床、工控等。什麼?你要在 macOS 系統上開虛擬機器,或者“啟動轉換助理(Boot Camp Assistant)"啟用 Windows 系統?要是進行一些輕度的應急需求還行,如果要把它們作為重度使用,你會發現它仍然存在各種突發的使用狀況,反正不省心就是了。
另外,不少人可能會好奇蘋果轉戰 ARM 陣營之後,是否可以正常執行那些原本基於 X86 架構而打造的軟體資源,實際上蘋果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解決 M1 版 MacBook 的相容性問題,其中就包括了 X86-ARM 的指令翻譯方案“Rosetta 2”,將 Intel x86 架構的指令集轉換為基於 ARM 的 Apple Silicon 架構,但這個方案並不是萬能的,Intel 平臺的某些特殊 CPU 指令它仍然是沒辦法轉譯或轉譯效率不佳的情況。
但是,這並不代表手上的蘋果 MacBook Air 在生產力方面就不如華為 MateBook X Pro,因為憑藉相對出色的螢幕和 unix 核心搭環境方便,它深受影音藝術設計領域和前端程式設計師 & 部分全棧程式設計師的青睞,像我這種以文字撰寫和照片後期為主要用途的編輯,我也覺得蘋果 MacBook Air 確實有它不少優勢之處。
首先,蘋果 MacBook Air 的螢幕精細度其實是不如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因為前者的螢幕 PPI 值為 227,後者螢幕 PPI 值得到了 260,可是憑藉相對出色的色準和色域覆蓋表現,使其迎合了那些對色彩相對苛刻的行業,例如影音藝術設計領域。
造就蘋果 MacBook Air 極致“偏科”的還有他們自主研發的 M1 系列晶片,透過 M1 晶片擁有 H265 格式的編解碼專用積體電路,使它可以更輕鬆地應付輕度的剪輯,據悉它的 Final Cut Pro ProRes 轉碼速度比上一代 MacBook Air 提升了 3.9 倍,這是何等誇張的效能提升呀。
在操控體驗上,即便 Windows 陣營在觸控板體驗上正在努力追趕蘋果,可目前在觸控精準度和誤觸率方面,蘋果 MacBook Air 仍然優於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不過我認為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觸控板無論在順滑的觸感、精準度方面均做到了目前 Windows 陣營中的第一階梯級別的出眾體驗,何況它的觸控板還支援壓力觸控特性,可實現全區域可感知按壓反饋,更多需要微軟牽頭提升軟體驗方面的不足。實測,兩款筆記本的觸控板在輸入文字時都針對手心做了防誤觸,以降低使用鍵盤時誤觸發觸控板的機率,甚至華為的觸控板誤觸率還要更低一些。
不過,在鍵盤的輸入體驗方面嘛,我認為鍵程更長的 MateBook X Pro 2021 在輸入體驗上更略勝一籌,而蘋果 MacBook Air 的按鍵手感的搖晃幅度則明顯更少,整體手感更緊緻。除此之外,由於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螢幕是支援最高十點觸控特性的,因此它不侷限於用觸控板和滑鼠進行互動,透過三指下滑即可實現快速的截圖,甚至可以透過擷取任意位置實現圖片轉文字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商務人群的辦公效率。
既然膝上型電腦相比較於桌上型電腦的最大優勢是移動性,那麼它的續航能力自然成為了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指標。已知華為 MateBook X Pro 搭載了一塊 56Wh 電池,而蘋果 MacBook Air 則搭載了 49.9Wh 電池,理論上華為的電池容量更佔硬體上的優勢,但是兩個系統架構上的不同,其在功耗表現上也有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透過不同的測試專案對兩款機型的續航能力進行一輪體驗對比。
一、在兩款機型螢幕亮度均為 50% 的情況下,分別使用自帶瀏覽器觀看騰訊影片線上電影 2 小時(720p),分別剩餘電量為蘋果 MacBook Air 剩餘 90%,華為 MateBook X Pro 剩餘電量為 53%,後者在這個環節中電量消耗較大。
二、在面對我日常開啟瀏覽器(頁面大約在 10 個左右)和有道雲筆記本使用組合之下,同樣以 50% 螢幕亮度下使用 3 小時,發現蘋果 MacBook Air 剩餘電量為 72%,華為 MateBook X Pro 剩餘電量為 16%。
三、疫情期間,在家辦公變成了一件相當普遍的事情,因此我特意測試了兩款機型在視訊會議狀態下的續航表現,期間開啟了攝像頭和麥克風,測試進行至 30 分鐘之後,華為 MateBook X Pro 剩餘電量已完全耗盡,蘋果還剩餘電量 66% 的電量。
另外,實測同樣待機 15 個小時的長時間待機情況下,兩款筆記本在後臺不開啟額外第三方程式的情況下,蘋果 MacBook Air 剩餘電量依舊是 100%,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也依舊剩餘 100%,不過差別在於,蘋果 MacBook Air 開蓋即可迅速進入工作狀態,而華為 MateBook X Pro 則自動進入了完全斷電的休眠狀態,需要重新按電源鍵開機。
那麼,為了讓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也能實現類似 MacBook 那樣的翻蓋秒用效果,我把它設定為 1 小時後進入睡眠狀態,觀察兩款產品之間的功耗表現如何?在兩款產品均僅開啟有道雲筆記和連線同一個 Wi-Fi 的情況下,經過 15 小時之後,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剩餘電量為 90%(更長的續航模式),而蘋果 MacBook Air 剩餘電量依舊為 100%。
影響電腦待機續航的因素有很多,其中 Windows 系統均提供了休眠恢復和睡眠恢復,蘋果 MacBook Air 給人感覺就像採用了一種更加智慧的混合睡眠,除非待機時間達到了數天,不然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喚醒系統,而華為 MateBook X Pro 在待機功耗表現上就顯得略顯暗淡不少。
即便是非 M1、X86 架構下的 macOS 也存在著較大的待機優勢,更別提採用了 M1 晶片和 ARM 架構組合的 MacBook Air 了。也難怪蘋果有足夠的底氣自稱 MacBook Air 可實現最長 30 天的待機時間。如果你是一位非常在乎筆記本待機體驗的使用者,那麼蘋果 MacBook Air 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給你帶來足夠充沛的電量支撐,而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則需要透過更頻繁的充電頻率才能打消使用者在待機喚醒方面的續航焦慮。
不僅如此,兩款機型的待機喚醒效率也存在差距,蘋果 MacBook Air 基本可以做到開啟過程中即可喚醒螢幕,而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需要完全開蓋之後才能點亮螢幕,偶爾還需要透過按動鍵盤才能成功喚醒系統(進入了待機模式)。看似差距不大的細節,可是對於急性子或者靈感湧現的時候,這些時間差就構成了整個產品體驗中相對關鍵的一環。
總的來說,對於那些追求續航表現的使用者而言,蘋果 MacBook 確實有著絕對的優勢,尤其是那些採用了 M1 系列晶片的新款 MacBook 產品,配合 ARM 架構的能效比優勢,使其在功耗能力上更顯突出。回過頭來看, Windows 陣營中那些搭載了驍龍 8cx 5G 計算平臺的 ARM 架構產品,其在續航表現上也同樣有著不俗的表現。
娛樂,基本毫無懸念
膝上型電腦既是生產力工具,也可以成為不少人日常生活中的消遣利器。如今的絕大部分膝上型電腦的效能都可以滿足基本的流媒體播放,但是對於那些想要使用筆記本玩遊戲的使用者而言,似乎就需要多斟酌了,以這次的這兩款不同系統平臺和架構的筆記本為例, MateBook X Pro 得益於 Windows 自身龐大且完善的遊戲生態系統,使它深受遊戲愛好者青睞。反觀,蘋果 macOS 在遊戲資源方面確實顯得相對貧乏。
不過,儘管 MacBook Air 目前支援的遊戲數量較少,可是在我的 Epic 遊戲商城的遊戲庫裡,依舊可以找到幾款支援 macOS 平臺的遊戲,一共 51 款遊戲中,有 8 款是支援 macOS 的,不過除了兩款稱得上是大作以外,其餘均為一些小型的獨立遊戲作品。
在實際的體驗中,MacBook Air 可以在低畫質下相對流暢地執行《堡壘之夜》和《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但是《全面戰爭傳奇:特洛伊》在 2880 × 1800 解析度下,偶爾會彈出幀率低於 30 幀的提示,尤其在戰爭中後段情況下,需要降低解析度換取足夠更高的幀率穩定性。
如果你是一位熱衷於用筆記本玩遊戲的使用者,那麼基本可以把 MacBook Air 從候選名單中劃去,畢竟稱蘋果 MacBook Air 為“遊戲絕緣體”也不為過,即便是遊戲資源有了基礎,按照蘋果執著的單熱管散熱架構,不要奢望它可以帶來可觀的散熱表現,何況蘋果 MacBook Air 採取的還是無風扇的散熱設計。
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搭載了英特爾的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 i7-1165G7,這是一顆採用了 4 核心 8 執行緒的處理器,單核最大睿頻 4.8GHz,全核最大睿頻 4.3GHz。得益於英特爾 i7-1165G7 不俗的效能表現與 X86 架構生態圈的優勢,使其可以相容市面上的絕大部分電腦遊戲。我的 Epic 遊戲商城的遊戲庫中的 55 款遊戲,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均可以正常安裝。
當然,可以安裝並不代表它都可以流暢執行所有遊戲,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內建了英特爾銳炬 Xe 整合顯示卡,該顯示卡的大致處於一些入門級獨立顯示卡的水平。透過實測發現,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的遊戲表現如下:
在執行《古墓麗影:崛起》20 週年紀念版的時候,可以感受到 3K 解析度下只能用低畫質相對流暢地執行,又或者可透過降低遊戲解析度的形式,謀求更高的特效設定;《獵人:野性的呼喚》遊戲中,如果畫面設定為 3K 解析度和低畫質,遊戲幀數也僅能在 40 幀上下,幀數不算流暢;在去年的 3A 大作《控制》面前, MateBook X Pro 2021 只能透過降低解析度至全高畫質才能實現流暢執行,3K 解析度下畫面幀數波動過大;《NBA 2K21》 3K 解析度和低畫質下,MateBook X Pro 2021 表現出了相對穩定的幀數表現,基本可以在 50 幀左右徘徊。
顯而易見,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可以執行目前大部分的遊戲,但是一些大型遊戲需要透過降低解析度或者設定最低畫質才能享受到相對讓人滿意的流暢遊戲體驗,畢竟它始終是一款定位輕薄的商務型膝上型電腦。當然,得益於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機身左側的兩個全功能的 USB Type-C 介面傳輸速度達到了 40Gbps,因此它可以實現外接 eGPU 顯示卡塢以提升影象處理能力,但是筆記本外接 eGPU 會存在相對明顯的內屏顯示效能折損。
另外,儘管蘋果 MacBook Air 同樣擁有兩個雷靂 3 (速率最高可達 40Gb/s)介面,可是它並不相容 eGPU 顯示卡塢效能擴充套件特性,確實挺遺憾的。
話說回來,假如你對於電腦娛樂的需求僅限於影音的欣賞,那麼我認為蘋果 MacBook Air 綜合表現會更出色一些,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因為它擁有更出眾的外放揚聲器,聽感上不僅聲場更顯洪亮,即便在最大音量下,也能帶來相對純淨的音質解析力。當然,受限於體積的限制,兩款筆記本的外放低頻幾乎很難感受得到,在一些優秀的無線音箱面前,兩款筆記本的外放均處於半斤八兩的水平,只是蘋果 MacBook Air 綜合外放音質水平確實要優於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二、在大部分流媒體影片資源都採用 16:9 比例的如今,也是 MacBook Air 看起來更舒服一些,因為它的螢幕黑邊面積更少,不過華為 MateBook X Pro 由於螢幕尺寸上的優勢,可以迎合一些追求更大尺寸螢幕影音表現力的使用者群體;
三、從上述的續航測試結果可以發現, 蘋果 MacBook Air 憑藉絕對出眾的續航能力,使它可以用少於華為 MateBook X Pro 幾乎四倍的電量消耗即可出色完成 2 小時的流媒體影片播放。
對於輕度遊戲使用者而言,華為 MateBook X Pro 2021 確實要蘋果 MacBook Air 更佔優勢,而且這種優勢是蘋果在短時間都無法逾越的,但是如果你僅追求遊戲以外的輕度娛樂,那麼蘋果 MacBook Air 其實也能勝任,甚至在靜謐性和續航表現上更令人滿意。
綜合,各有所長
蘋果 MacBook Air 2020 款更像是一個偏科生,它對於文字工作者、平面美術設計、攝影師、剪輯師、作曲編曲人、混音師這類工種有著較好的先天優勢。不僅如此,得益於 M1 系列晶片出類拔萃的高能效特性,即便在無風扇設計下,使用者也可以在絕對靜謐的環境下享受不俗的效能輸出。
反觀華為 MateBook X Pro,擁有英特爾的第十一代酷睿處理器 i7-1165G7 的加持,使它在豐富的 X86 架構基礎資源池中盡享成果,或許蟄伏多年的 ARM 架構在未來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彎道超車秘訣,但是在短時間內這個目標仍處於望而卻步的階段。不要忘記了 X86 處理器在處理亂序執行能力方面遠高於 ARM 處理器,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我看來,即便是 2022 年,市場上也不存在所謂的“全能”型膝上型電腦,唯有合適自己需求的膝上型電腦才是大家心目中的最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