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念、尚昆兩位主席沒有軍銜,為啥名列36位軍事家名單?
上世紀80年代,中國軍界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至今已經三十多年過去了,卻仍令很多軍事愛好者津津樂道。是什麼事情呢?
1989年11月30日, 《解放軍報》刊登文章,《中央軍委確定33位軍事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名列其中》。這標誌著經過對22年的戰爭歲月的全面回顧、對為中國革命做出過傑出貢獻的軍事家們進行過系統梳理之後,中央軍委確定了共有33位戰神級別的高階將領入選軍事家名單。
這一話題頓時成為社會熱點,討論經久不息,在坊間引起熱議,討論的主題主要集中在這33位軍事家為什麼當選、為什麼會是這樣一種排名、還有哪些貢獻巨大的軍事家可以名列其中等,其中最熱點的一個話題就是,楊尚昆和李先念兩人,並沒有軍銜,為何能入選33人名單?
除了這33位軍事家,在90年代,又有3名已經犧牲的軍事家被增補進來,這樣,軍事家名單就固定成為36人,迄今為止這就是最終名單,再也沒有變過。
這36人中,包括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和鄧小平4位領袖級的大軍事家,包括元帥和大將這兩個最頂級的軍銜獲得者,還包括11名犧牲的先烈。
在這個名單中,4位領袖級人物的入選毫無爭議,19名元帥和大將也是實至名歸(朱老總沒有算進19人,因為他屬於領袖人物),而犧牲的先烈如葉挺等人,也都是各個歷史時期人民武裝的高階將領,相對而言,大家比較陌生的恐怕是兩個特殊人物:楊尚昆和李先念。
之所以說這兩位革命家特殊,有兩個原因,第一,他們二人在新中國都曾經當選國家主席,是國家元首;第二,兩人都沒有軍銜。
在36人軍事家名單中,沒有軍銜的除了楊尚昆和李先念之外,只有毛澤東、周恩來和鄧小平,犧牲先烈不算,因為他們都沒有等到新中國的誕生,更不可能參加1955年的授銜。
毛澤東作為中國革命最重要的領袖人物,成為軍事家之首沒有絲毫問題;周恩來自南昌起義,就是黨內軍事上的主要負責者,毛澤東的最親密戰友,居於軍事家次席也無爭議;鄧小平本來在1955年是元帥人選,又在改革開放後主持百萬裁軍、對越自衛反擊和主導中國軍事現代化程序,功勞巨大,入選36位軍事家也名副其實。
那麼,楊尚昆和李先念是什麼情況呢?
36位軍事家的入圍基準是大將軍銜,也就是說如果楊尚昆和李先念參與1955年的授銜的話,大機率會獲得的軍銜是大將。
從二人在軍事家中的排名來看,排在他們前面的只有4位領袖人物、9大元帥和葉挺,應該說,排名是非常靠前的。
如果楊、李二人參與授銜,肯定不會是元帥而是大將,而且,按照他們的歷史功績,排名肯定在粟裕之後,但具體是第幾就不好說了。為了不打亂次序乾脆就把他們排到十位大將之前,這應該是考慮了他們曾任國家主席的因素。
那麼,楊尚昆和李先念有何軍事貢獻能入圍36位軍事家呢?他們如果參加授銜會是大將軍銜的說法又有何根據呢?下面我們就一起回顧一下兩位軍事家的卓越貢獻,一起緬懷他們為國家和民族立下的奇功。
楊尚昆
楊尚昆有在蘇聯學習的經驗,因此在1931年他從莫斯科回國之後就接連就任要職,特別是中宣部部長。在1933年進入中央蘇區之後,又任中共中央局黨校副校長、中央紅軍政治部主任和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等職。
1934年1月,楊尚昆就任中央紅軍絕對主力紅3軍團政委,成為紅軍猛將、紅3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的搭檔。
1935年初,舉世聞名的“遵義會議”召開,楊尚昆參加了這次會議,見證了毛澤東重返軍事指揮崗位。
紅軍長征到陝北之後,楊尚昆擔任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副主任。
抗日戰爭時期,楊尚昆任北方局書記,協助朱德和彭德懷等領導華北抗日運動。
解放戰爭爆發後,楊尚昆先後擔任中央軍委秘書長、中央警衛司令員、中央後方委員會副書記、中央辦公廳主任和中央副秘書長等一系列要職,成為周恩來的得力助手。
新中國建立後,楊尚昆曾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副秘書長,兼任中央軍委秘書長和中央書記處候補書記。改革開放後,楊尚昆任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政治局委員、國家軍委副主席和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長期主持軍委工作。1988年4月,楊尚昆當選國家主席。
以楊尚昆在軍中的資質和軍事貢獻,特別是曾任紅3軍團政委、中央軍委秘書長、總政治部副主任等重要職位,如果參與1955年授銜的話,必是大將無疑。因此把他選進36位軍事家是恰當的,沒有任何疑義——之所以把他排在另一位國家元首李先念的前面,主要是考慮到他在中央軍委曾任第一副主席,而李先念只是中央軍委委員。
李先念
李先念無論是在紅軍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還是在新中國,都對中國革命有著突出的貢獻。
他參加了著名的黃麻起義,是紅四方面軍最能征善戰的猛將之一,曾任30軍政委,是徐向前手下名將之一。悲壯的西路軍中,李先念任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委員、30軍領導人,也是最後勝利到達新疆星星峽的極少數人之一,為革命儲存了極為難得的火種。
毛澤東曾對李先念有高度評價:李先念是將軍不下馬的人!
抗日戰爭中,李先念是新四軍骨幹將領,任第5師師長兼政委。
抗日戰爭勝利後,李先念任中原軍區司令員,1946年6月,他率軍從國民黨軍日漸縮小的包圍圈中突圍而出,揭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是為“中原突圍”。隨後,他曾任晉冀魯豫野戰軍副司令員、中原軍區第二副司令員等重要軍職。
新中國成立後,李先念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財政部長,成為經濟建設戰線周恩來和陳雲的主要助手,還曾擔任政治局委員。改革開放後,李先念擔任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和中央軍委常委等要職。1983年6月,李先念當選國家主席。
李先念先後在紅軍、新四軍和解放軍時期擔任骨幹將領,又在新中國擔任中央軍委常委等職,無論是論職,還是論功,李先念都是足以入圍大將名單,只是1955年他已離開軍隊轉入地方,因此和大將軍銜擦肩而過。否則,授予大將軍銜是肯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