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由我的戰友,作者“星空與思考”本人授權秦安戰略頭條平臺獨家原創刊發,轉載自公眾號“ 策辯 ”,歡迎大家關注。
1月24日,根據群裡夥伴的資訊,梳理相關資料後,發文《從詭異的延遲發射,談湯加火山3個非同一般的巧合》後,有不少看客質疑這是“陰謀論”,說沒有實際證據。
很巧,群裡夥伴在策辯發文後,補充了“權威媒體小影片報道,在湯加火山爆發當日,美核戰指揮機E-6B模擬演練核大戰,停靠關島的內華達號核潛艇參演”的資訊。後搜尋訊息源頭,檢索竟然沒有再找到外媒的源頭。
這麼重大的資訊,原本以為外媒應該鋪天蓋地。能夠搜到的最早報道實際上不是權威1月21日的抖音賬號,而是某易平臺1月18日引述外媒1月17日的報道。該篇報道聲稱此次任務由拜登親自下達,E-6B末日飛機在湯加火山爆發之時、甚至爆發之前就已受命起飛執行“核爆複雜強電磁干擾環境下核反擊”指揮任務。
拜登下令,這點邏輯上說得通,核戰指揮權在他這個三軍總司令手上。但說不通的有兩點:一是別國都在試圖瞭解湯加遭受的損失和苦難,提供救援,美國則出動末日核戰飛機搞核戰演練;二是核戰演練時間點卡得太準,決策太快。
這樣註定會引發大國和公眾關注、猜疑的重大行動,一般都是提前計劃好實施的。就拜登日常表現的決策水平,你要說這場行動不是提前計劃好,提前讓他批准,很難相信他有這麼迅捷的決策能力。
這或許才是當下,在美CNN、美聯社主要媒體檢索不到相關資訊的主要原因:美國人根本無法合理解釋快速決策,借湯加火山演練核大戰的邏輯。這裡面還有一個巧合,參加核戰演練的另外一個主角——美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內華達”號,很巧地在1月15日,湯加火山劇烈爆發時,停靠關島對外展示行蹤。
戰略核潛艇戰備行動,第一要務是隱蔽、保密。當時美媒體的解釋是:向中國宣示力量。目前把這些訊息前後聯絡起來,內華達號的行為,更像是壞人做壞事後製造不在場的煙幕彈。
關於前文“陰謀論”的爭議點,主要集中在美國的動機、能力。
湯加火山爆發,如果達到VEI6級,是必定會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的戰略級事件。這樣的行動,絕對應該定位為戰略級別。策劃組織這樣的行動,必須在戰略需求、戰略理論、戰略政策、戰略能力和戰略決策等5個方面均滿足。
而很巧,美國這5項全部滿足!
1.戰略需求
這一點,前文實際上已經解釋的很清晰。當下氣候變暖,對世界各地的影響差異巨大,特別是美英盎撒匪幫竊取世界霸權的這500年曆史,屬於冷期;而中國輝煌的漢唐盛世則屬於變暖週期。地形地勢上,中美氣候變暖帶來的適應能力,也是中國優於美國的。視中國為最主要競爭對手的盎撒匪幫,對此心知肚明。因此美國有很強的遲滯、甚至扭轉地球氣候變暖的戰略需求。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國人對中國的研究,遠超我們想象。比如早前撰寫文章《五星出東方利中國:大變局下中美天時、地利與人和的大對比!》,提建議時認為要應對氣候變暖,中國各地在做規劃時,考慮的要素不應該只是數十上百年,而是千年計。
這裡面,地方誌將是一個很寶貴的資料。因此搜尋地方誌相關應用情況,意外的發現如下專題研究:
該專項研究的摘要如此描述:
20世紀初,有一個名叫施永格(Walterrr.Swingle)的美國農林博士,正在研究各種林木、菜蔬的選種和移栽,並在全球範圍廣泛收集有關適合移植到美國的物種。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中國的地方誌,他驚訝地發現,中國的地方誌中不僅有對一地一域的歷史沿革、文藝教化、風土人情、人物事件的詳細記錄,還有對當地動植物種、土壤氣候、災祥天象的詳細客觀的記載。這些史料對研究中國各地的自然地理、人文景觀、物種演進有著極大的幫助,這也正符合博士的研究課題。於是,他向美國國會書面報告,建議由國會圖書館出資到中國大量收集中國的歷代地方誌。
或許,過往其實和美洲印第安人一樣,真誠善良的我們,將虛偽狡詐的盎撒匪幫,真的想得太好了。期待並呼籲,國內各種學術研究機構,真的要摒棄以發洋論文、寫洋報告為榮,對外沒有絲毫提防心理,慷慨提供祖宗資產的行為(除了典籍外,各地生物樣本其實也是)。
2.戰略理論
前文只簡單以菲律賓、印尼火山爆發的歷史進行了淺證。實際上,戰略級別的行動,戰略理論是要先搞清楚的。比如原子彈核武器的出現,是愛因斯坦先研究出了相對論、質能方程式。在人工遲滯、扭轉氣候變暖的研究上,理論界實際上很早就有大量研究。
大眾耳熟能詳的是控制碳排放、捕捉碳技術,實際上先出現的是有些瘋狂的“地球工程”理論。最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科學顧問委員會就提出,在熱帶地區安置反射性材料, 以及利用增加雲層等手段,透過減少太陽對地球的輻射能量,減緩地球升溫。(此類技術統稱SRM——太陽輻射干預)
之後,各路科學家包括諾貝爾獎獲得者都大量參與此類理論研究,其中美英科學家是主要研究支援力量和推動力量。其中,工程化應用研究試驗的主要是平流層氣溶膠和地面反射技術。
2009年, 俄羅斯開展了第一個平流層氣溶膠注入的實地實驗, 並透過模型證明, 注入約100 m厚的平流層氣溶膠, 到達地表的太陽 輻射能夠減少1–10%。英國則通 過了“氣候工程的平流層顆粒注入(SPICE)”專案, 本計劃於2011年至2013年實施, 但由於民眾反對而中止。2011年, 美國在加利福尼亞海域上實施了“東太平洋氣溶膠雲實驗(E-PEACE)”, 具體成果未見公開資訊。
美國對氣象水文研究有多重視,實際上可以從它打壓華裔科學家的領域可見一斑。在絕大多數人印象中,意外、抑鬱遭遇不測、被秘密逮捕、被莫須有控告間諜罪的華裔科學家,應該集中在核、生物、晶片、人工智慧領域;實際上在氣候領域,2018年有華裔海洋學家王春在,2019年有華裔水文學家陳霞芬被美FBI以欺詐、間諜等罪名指控。
地面反射技術研究,大家比較瞭解的是美國設定在阿拉斯加加科納,大名鼎鼎的HAARP專案。
或許不少受洗腦較深的人說,在現有經濟佈局條件下,中國受氣候變暖影響同樣很大,美英搞SRM地球工程專案,不是對所有人利好嗎?2008年,有地球氣候科學家透過全球氣候模型(GCM) 研究發現, 平流層氣溶膠注入工程會改變亞洲和非洲的季風, 減少降水和地表徑流, 導致難以估量的生物多樣性被破壞的問題, 可能威脅數十億人的糧食安全。
2021年8月9日第六次聯合國氣候大會,再次有代表主張啟用SRM地球工程,控制地球變暖。公開資料沒有說明主張的是哪個或哪些國家科學家。其實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誰。這項心懷鬼胎的技術,理所當然被眾多國家的科學家反對。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六次(2021年8月9日)評估報告中明確指出:對於太陽輻射干預的設想,確實可以抵消溫室氣體增加對全球以及區域氣候的部分影響;然而,在區域或者季節性尺度上,可能會出現大量的過度補償(如原本增暖的地區會因為入射太陽輻射的極度減弱而過度變冷)或殘餘(因為入射太陽輻射減弱得不夠,該地區依然會增暖)的氣候變化,在降溫潛力上,依然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此外,平流層的技術設想不能阻止生活在對流層的人類繼續排放二氧化碳,也就無法減緩次生的海洋酸化、海平面升高等現象。
聯合國的宣告對美英盎撒匪幫有制約力嗎?
美國的回答是:加速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出臺戰略政策。
3.戰略政策
現在回過頭看,絕大多數專家實際上沒有真正明白2021年1月27日美國將氣候納入《國家防務戰略》的意圖;自然也就沒有搞明白2021年10月,美國防部長奧斯丁等一眾軍事高官釋出宣告“迅速、大膽採取行動應對氣候挑戰”的含義。
氣候變暖趨勢,是減排能迅速改變的嗎?碳中和、碳達峰是應對氣候挑戰的“大膽行動”嗎?
這一切不過是美國軍方,以國家安全名義說服國內,把氣候變暖武器化,最大化謀求戰略利益,打擊對手的藉口罷了。推動上述議題,不過是為實施太陽輻射管控鋪平道路。注意,地面反射技術類別的HAARP專案,本身就是美軍發動氣候戰的戰略級關鍵設施。
4.戰略能力
前文受質疑較多的論點是:湯加火山爆發疑似核彈爆發。這裡其實夥伴們有所誤解,或者關注重點有誤。注意,湯加火山爆發的戰略級影響,是向大氣平流層注入氣溶膠,、遲滯甚至扭轉氣候變暖趨勢。
是核彈,不是核彈,其實都是細枝末節。當然就傳播效果、吸引眼球來說,不提到核彈,估計關注的人員要少很多。夥伴們提出的檢測湯加火山灰,想法是合理的。這也是策辯在夥伴提出湯加火山疑點後,首先關注美GOES-17衛星實際狀態的原因,要驗證其中是否異常。
但提出這一概念的夥伴可能不清楚,第四代無汙染核武器其實已經出籠。
第四代核武器以原子武器為理論基礎,利用某些原子的特殊物理效能達到大規模殺傷的目的,主要型別有金屬氫武器、核同質異能素武器、反物質武器等。其共同特點是釋放能量大、體積小、作戰效率高、無核輻射汙染,且材料廉價易得、維護成本低,是一種非常理想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所以,美國實際上有實施核爆引爆火山,但又根本讓人無法透過檢測核輻射抓把柄的戰略能力。這也是隻能從火山爆發異常、重力波異常、衛星異常等旁證,推算美國戰略行動的原因。
5.戰略決策
這樣的戰略級別行動,肯定只能戰略層才能決策。也就是必須拜登點頭。不知夥伴們是否對2021年12月上中旬的一件大事有印象?
2021年12月9-10日,拜登、布林肯心心念念近一年全球“民主峰會”舉辦了,一地雞毛。但更令拜登受打擊的是,在12月10日“民主峰會”結束的當晚(美國時間),美國中部6個州,被30多場龍捲風襲擊,2500萬人受災,超百人死亡。
當地時間2021年12月11日,拜登發表講話,聲稱這是“此次龍捲風災害或為美國曆史上遭遇的最為嚴重的龍捲風災害之一。”假如你是拜登,會不會問手下,何以至此?
早就準備“大膽行動應對氣候挑戰”的拜登安全團隊,會給他提供怎樣的答案?提出怎樣的決策建議?不難想象。原本可能對聯合國未透過,怕被釘上人類歷史恥辱柱的的拜登,腦袋一熱,點頭放行以控制氣候變暖為名的SRM大膽行動,也變得理所當然。
這也是原計劃2022年1月8日發射的,取代GOES-17的GOES-18號氣象衛星,被推遲到2022年2月16日;1月15日湯加火山爆發,GOES-17近乎全程直播;輿論立即炒作“2022年無夏之年”;美國立即組織核大戰演練諸多巧合同時發生的底層邏輯。
另外在盎撒匪幫發家的歷史上,其多次在處於戰略弱勢地位時,採用非常規手段竊取競爭優勢的案例:在與西班牙競爭不過時,採取“私掠許可證”血腥掠奪;在與清朝貿易競爭不過時,採用大量輸入鴉片手段;在美洲人數不足幹不過印第安人時,採用投放天花病毒和屠殺野牛毒計。
這些,中國要始終牢記,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