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琦的辦公樓裡,醒目地掛著一副喬布斯的頭像,他說:“所有企業家裡,我喜歡喬布斯”。
季琦設計的酒店風格,從門開始,是有山有水的庭院角落;
原木色的茶几,沒有尖角,處處都是“友好”的圓角。
“巧合”的是,喬布斯也認為:圓角矩形是最友好的介面。
季琦的穿著也很有喬布斯範兒,單一色系的上衣和牛仔褲。
身邊的人,有時會開玩笑稱他為“季布斯”。
季琦是誰?
你可能還不熟悉,但做出行、住宿攻略時,也許就會“遇到”他。
十年時間,季琦連續創辦三家公司,全都大獲成功,而他本人卻兩次出局:
1999年-2002年,領頭辦起旅遊網,2003年上市,他外派請離;
2002年-2005年,籌建連鎖酒店,2006年上市,他被“圍攻”擠走;
2005年,成立自己的集團,2010年上市,現任董事長。
2021年,季琦以41億美元身家,位列《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705位。
季琦說:“創業,是拽著自己的頭髮,不斷把自己拎起來的過程,很苦很累。”
他的數次創業之路,也充滿了坎坷和傳奇。
1966年,季琦出生在江蘇如東縣呂灣村,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父母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種地人,家境貧寒。
季琦回憶小時候,家裡住的房子“不能說看得見星星,但也差不多”;
有雨的時候,外面下大的,屋裡下小的;
冬天蓋的棉被太薄,不能禦寒,只得把所有衣服層層疊疊堆在上面,才睡得著;
爸媽整天吵架,感受不到多少家庭的溫暖。
這些困苦的經歷,磨練了季琦堅韌進取的心性。
正如他所說:“一個在農村泥土裡打滾出來的孩子,在未來的事業、工作中,比較能抗壓和忍耐,追求成功的慾望也比較強烈。”
所以,季琦從小讀書就格外努力,就讀如東高階中學時,年年都穩拿全校前三。
他很清楚地知道,考上大學是當時唯一的出路,要不然就得跟父輩一樣挑一輩子糞桶、插一輩子秧,還溫飽不濟。
快要畢業時,季琦身邊許多成績優秀的同學,都獲得了保送大學的資格,有的去南京大學,有的去東南大學,但這其中卻沒有他。
季琦後來分析:“可能因為我平時調皮搗蛋,不夠‘又紅又專’,所以沒有我的名額。我只好不得已去參加高考。”
1985年,季琦以全縣第二的優異成績,考進上海交通大學工程力學系。
終於進了一所好大學,但季琦的日子卻並沒有如他想象般,立馬變好。
因為家裡條件不好,季琦常常三餐不濟,晚上還要自修,學習很辛苦。
他回憶說:“那時候經常處於半飢餓狀態,唯一能嚐到的美味就是米飯或者饅頭的味道。”
如果說吃穿的短缺還稍可忍受,那麼心理的艱難,就會讓人無比痛苦。
到了上海大都市,季琦濃重的家鄉口音,讓他受過不少歧視和嘲笑。
哪怕他已經很努力想要融入,但還是會被調侃為不會講上海話的“鄉下人”。
季琦要強的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卻又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於是,他一頭扎進書籍的避難所裡,尋求撫慰。
季琦說:“我覺得自己什麼都缺,什麼都不如別人。
錢也沒有,知識也沒有,文化也沒有,所以我就拼命地學。
第一次走進圖書館,我竟然一下子不敢進去。
因為我根本想不到,這裡會有那麼多書。”
那時候,季琦特別喜歡英國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
他“和許多年輕人一樣,為天上的月亮神魂顛倒,對腳下的六便士視而不見。”
也是從那時起,季琦的文學細胞被餵養充足,精神的富有平衡了物質的匱乏。
但季琦越讀越覺得不對勁,他心中的困惑並沒有減少半分。
除了溫飽之憂外,他還有哪些不滿足呢?
還是在很小的時候,季琦就喜歡坐在田埂上發呆“胡想”:
“死亡好可怕,如果有一天我死了咋辦?”
小小的腦袋裡,就有關於生死這麼宏偉的命題。
唸了好幾年書、進入全國高等學府,季琦還是沒有找到答案。
有一天,大二的季琦揹著破書包準備去教室。
當走到“飲水思源”雕像前面的時候,他突然停下,胡想的老毛病又犯了:
“我每天這麼走,是幹什麼呢?上學、下課、吃飯、睡覺,有什麼意義呢?為了誰呢?”
想不通的季琦坐下來,獨自望著雕像發呆。
這是他第一次逃課,第一次嚴肅認真地想:生命的意義在哪裡?我為什麼活著?
帶著這個人生難題,季琦翻閱大量哲學、文學、歷史書籍。
希望在先哲大家的字裡行間,發現終極答案。
大學四年的時間,季琦如飢似渴讀了400多本書。
不僅培養了深厚的思想底蘊,更開闊了視野、訓練了思維。
最終,充滿苦難的背景,讓季琦找到屬於他自己的答案:
“生命的意義,不是由自己定義,而是別人給你定義的。
既然無所謂意義,那就要讓自己這一生過得不要後悔,不要遺憾,不要按照別人的意見去做。
要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去做,走出自己的路。”
從那以後,季琦就決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這或許也是後來他總被人說“脾氣不好”、“急躁”的原因。
1989年,季琦大學結業,繼續攻讀機器人專業碩士學位。
上研究生之後,他的生活慢慢有了改善。
因為接觸計算機比較早,所以季琦很快掌握了組網技術。
開始有朋友、同學或者外面的人,來找他幫忙搗鼓電腦,他掙到不少外快。
有錢之後,他馬上買了一個傳呼機。
這在剛剛興起無線業務的90年代,可以說是非常時髦新潮的奢侈品。
1992年,26歲的季琦已經存了好幾萬塊錢:“相比於四周的人,我心裡第一次感覺到生活格外踏實。”
學成畢業後,因為戶口問題,季琦沒能分配到外企公司,而是進了長江計算機國企集團。
短短兩年時間,他歷任技術工程師、銷售人員、專案主任、市場部經理等職,積累了充足的專業技術和營銷經驗。
當時公司80%的利潤,都由他一個人創造。
野心隨實力慢慢增長,季琦逐漸覺得在這個方圓之地,他的抱負施展不開,便果斷辭職,出國闖蕩。
那時候,父親讓季琦趁空去考個博士,給自己多鍍層金。
但自有主張的季琦不願意:“那不是我的選擇,只是他的意願。”
季琦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創業的念頭已經在他心裡悄悄萌芽,只是缺少破土的契機。
1994年,季琦旅居美國:“我自己很清楚,去美國就是開開眼界,尋找機會。
我在那兒轉了一大圈,讀過書、打過工,思考自己的未來。”
正是在這裡,季琦生平第一次體驗到網際網路的魅力。
9月份的一個週末,季琦去一家美國軟體公司,找大學同學玩。
朋友神秘兮兮地要給他看個新玩意——搜尋瀏覽器。
因為執行速度非常非常慢,所以兩人一邊聊天一邊喝咖啡,等待查詢結果。
過了好一會,當資訊一行行出現在螢幕上時,季琦興奮極了:
“我當時對這個東西,有種特殊的、痴迷的感覺,直覺上就認為,這是一個能給人帶來巨大機會的事物。”
因此,季琦打定主意要走網際網路創業這條路。
遊學8個月後,季琦回到上海,先是在英華智慧公司出任總經理,兩年內把業績從10萬做到3000萬;
再投資做ISP(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搞了一年沒掙到錢,退出來;
又創辦協成公司,做系統整合業務;同時,他始終在觀察和思索,如何圓自己的網際網路夢。
季琦折騰了好幾年,似乎都沒有激起什麼水花。
但他始終信奉一句話:只有偏執狂才能成功。
因此,他繼續探索,直到1999年,成功的曙光照射而來。
5年前,在那趟“網際網路初體驗”之旅,季琦結識了一位朋友——梁建章。
梁建章當時就在這家美國公司,擔任諮詢總監。
1999年春節,梁建章從美國回來,心情激動。
他說看到美國那邊,網際網路正發展得如火如荼。
咱們國家很可能也即將風起雲湧,何不趁勢早作打算?
季琦正有此意,二人一拍即合,拉來從事金融的沈南鵬,精通旅遊業的範敏,成團“四君子”,共同創辦旅行網。
季琦任總裁,梁建章任執行長,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範敏任執行副總裁。
四位精英,一腔熱血,把全部心力都投入到這股網路浪潮中。
季琦充滿激情地說:“精力不充沛就幹不了網際網路。
因為在這裡,你要挑戰自己的可能性極限,所以必須投入全部的生命能量來博弈。”
那時候的季琦性子野、做事猛。
他的行事風格是:“為了實現目標,我會折中、會妥協,會調整一切引數,去適應一切變化。”
有次,季琦跟一家耍滑頭的投資方談判,別人戲謔地說讓他把一茶缸白酒喝了就籤合同。
沒等對方說完,季琦就仰脖一飲而盡,唬得對方立馬老實了。
藉著局勢東風和超強組合陣容,公司發展迅猛:
1999年底營業額就達到60多萬元;
2002年實現全面盈利;
2003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網際網路泡沫過後,公司以絕對優勢倖存下來。
但想要進一步發展壯大,必須有新的業務方向。
因此,季琦被分配出去做考察工作,尋找擴張專案。
聽到許多客戶反映,在網上預訂,便宜的酒店太少,選擇面太窄。
於是季琦全國各地跑市場,摸索一些高性價比酒店的經營情況。
他發現錦江之星、新亞之星等中低價位的連鎖酒店,生意火爆,入住率普遍都很高,常常供不應求。
於是季琦決定入資經濟型酒店。
他隨身攜帶一個本子、一把尺、一部相機,把上海和寧波兩地,各種型別的酒店都住了個遍。
房價多少,租金多少,有多少間房,床有多寬,門有多高,都記錄下來,為籌建自家酒店做資料統計;
同時,他主動和值班經理、服務員、前臺閒聊,打聽客源情況、成本結構、員工薪資等等,從內到外全盤掌握“情報”;
再結合自己在美國投宿的經歷,打算建立類似“汽車旅館”的住宿模式。
然後,季琦又忙前忙後拉融資,找來當時最大的旅遊企業談合作。
幾輪煞費苦心的商討博弈之後,終於合資組建起連鎖酒店,季琦理所當然擔任CEO一職。
從2002年6月成立,3年時間內,酒店已在全國23個城市,擁有50多家連鎖門店,9000多間客房,平均入住率達90%以上,被評為”2004年中國飯店業民族品牌先鋒“。
最火爆的時候,記者想在酒店找個安靜的地方採訪季琦,居然沒有一個空房間。
此時的季琦意氣風發:”運作攜程,靠的是膽量和運氣;
而創辦如家,依靠的是智慧。“
兩家公司,季琦作為急先鋒、開局人,是搭建事業的地基。
“四君子”之一的範敏評價他:“季琦有激情、能疏通關係,比方我們蓋房子,他就是那個去拿批文、搞來土地的人。”
但眾所周知,急先鋒的作用是開闊疆土,之後就要由更加善於管控的人來穩住江山。
2004年年底,酒店發展一帆風順,離上市的目標越來越近。
在這個時刻,公司內部開始有人說季琦是草根出身,管不好公司。
現在應該找受過西方教育的職業經理人,帶領大家走下去。
因此,經董事會決定,“請”走季琦,由連鎖經驗豐富的孫堅接替。
這跟季琦的偶像——喬布斯的經歷何其相似:
喬布斯30歲時,同樣被他一手創立的蘋果公司,炒了魷魚。
而這一年,季琦已38歲。
季琦風聞到這個訊息,特別傷心:
“所有的夢想都被一個很野蠻的東西破壞了,這是對我的徹底否定。
毫無道理,而我沒有回天之力。”
晚上,季琦一個人漫步在街上,路過常去買碟的影音店。
老闆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拿出一張CD,說:“剛到的,你帶回去聽聽。”
季琦本來沒有聽歌習慣,禁不住老闆的一再推薦,收下了這盤莫扎特精選集。
他後來說:“莫扎特的音樂使我感受到,這個世界這麼豐富、純淨、優雅,讓我覺得人間還值得,一下子把我從黑暗中帶出來。”
2005年,季琦離開;第二年,公司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
多年之後,對於此次出局,季琦雲淡風輕地說:
“我離開如家,或者說如家擠走了她的創始人。”
被踢走之後,“不安分”的季琦在其它領域不斷嘗試:
地產、物業、加盟等,都沒能找到心之所向。
這時一位老朋友點撥他:“中國還有比你更熟悉經濟型酒店的嗎?”
季琦恍然大悟,撿起老本行,重新殺回酒店市場。
他下定決心再做一個公司,並且超越過往。
2005年,依靠之前考察和融資的豐富經驗,季琦輕車熟路就在崑山火車站,建立起第一家酒店。
當被問到這個酒店跟如家有什麼不同、是不是要“搶”生意時,季琦淡然否認:“不是。
我並沒有想去做一個跟它競爭的東西,漢庭是經濟型酒店的升級版。”
季琦避開之前走過的彎路,用成熟完備的佈局計劃,一步步做大做強:
2007年,公司開放特許加盟;
2008年,酒店開業數達到100家;
2010年,在美國第一次上市;
2012年,正式改名為華住集團……
”四君子“之一的梁建章曾說:“季琦擅長做一個小的創業公司,同時又擅長做一個大的航母公司。”
如今,季琦用實力證明,他不僅能做創始人,也能做管理者。
季琦說自己是個非常善於講故事的人。
在酒店剛剛建立的時候,他告訴大家“我們要做中國酒店業的領先企業”;
上市後,他又提出“要成為世界住宿的領先集團”;
擠進業內前三後,他又告訴員工“要做酒店業第一”。
每次剛開始,都沒幾個人相信他說的話。
但一次次兌現下來,沒有人再懷疑他的能力和決心。
2020年,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二次上市。
季琦以210.9億元財富,位列《2020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第178名。
季琦在《創始人手記》書裡,回顧他這三次創業的收穫:
做攜程,讓我實現了財富自由,心態變得從容和淡定;
做如家,我經歷了忠誠、背叛、欺詐和陰謀,讓我學會寬容和忍讓;
做漢庭,讓我的慾望平息下來,知道自己這輩子要什麼。
今年56歲的季琦,被奉為”創業教父“的背後,是隻有他自己才知道的艱難和辛苦。
而他也因此悟到生命的諸多道理,變得更加睿智和成熟。
也許每個人,都是在經歷過這樣成功和失敗的往復交替之後,才知道什麼才是最值得追求的東西。
有句話說:熱愛,可抵漫長歲月。
季琦也曾在採訪中表示:“能把工作當成自己的愛好來做,把它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就是最幸福的人。”
年華短暫,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心頭所愛。
大膽去做想做的事、過想過的生活,以無悔的姿態,欣然度過有意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