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楊悅 王衛東 李永飛 李兵峰
楊必武潛心攻關。劉明松 攝
一級級臺階從地面抬升而起,抵達“1”字造型的頂端。
走進實驗室,記者把目光投向這個顯眼的數字。這個獨具創意的“1”字,藏著火箭軍某部副所長楊必武的雄心壯志。
雄心礪長劍,壯志馭東風。坐落於火箭軍某部一隅的這間實驗室,是楊必武和戰友們日夜堅守的科研陣地,也是他們一次次衝鋒的創新高地。
這個在無數深夜見證一群火箭軍科研工作者頭腦風暴的“1”字,從誕生那天起,便被楊必武和戰友們賦予特殊含義、寄予無限期望。
“1”意味著突破——一項項科研成果,在這裡完成從0到1的跨越。多年來,楊必武主持或參與完成40餘項重大科研專案,在推進武器裝備實戰能力提升、技術創新發展等方面取得大批原創性成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被評為火箭軍“十大礪劍尖兵”。
“1”意味著標準——一流的標準,瞄向一流的目標。在國慶70週年閱兵式上,他參與研製的武器裝備精彩亮相,世界矚目、國人振奮;在西北大漠演訓場上,他領銜完成的科研成果落地生根,大國長劍揚眉出鞘、亮劍生威;在高手雲集的科技創新賽場上,他帶領的團隊斬獲大獎。楊必武說:“我們一級級臺階攀登而上,為的是抵達‘世界一流’的目標。”
“1”意味著勝利——作為大國長劍的幕後礪劍者,楊必武領銜研發的技術裝備,讓部隊跨越崎嶇道路、無懼狂風暴雨,圓滿完成任務……
快與慢
“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未來作戰提供更多選項”
大漠戈壁,風沙漫天。導彈在寒風中起豎,灼目火焰沖天而起,在長空中劃出壯麗軌跡。
幾秒鐘,轉瞬即逝。
這是楊必武第一次目睹、此生再也忘不了的導彈發射瞬間。
那年,博士畢業後剛到部隊的楊必武,第一次來到訓練場跟蹤監管某型導彈發射。
發射的那幾秒鐘,深深刻在楊必武心中。當時的他也沒想到,自己投身這項事業能一干這麼多年。
十年磨一劍。今天,關於火箭軍的新聞裡,總少不了這些關鍵詞:快速反應、準時發射……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熱詞”的背後,楊必武和他的戰友們付出了多少。
漫長的道路、複雜的環境,發射裝備怎樣挺過驟雨或高溫,穿過高山或荒漠,而不在機動途中“趴窩”?行駛在公路上,“龐然大物”般的巨車長劍怎樣才能風馳電掣?
腦子裡滿是這些問題的楊必武,常常睡不好覺:戰場上的“秒殺”能力需要實實在在的技術支撐。
快,是火箭軍實戰能力的關鍵指標;慢,成了楊必武數年如一日寂寞攀登的常態。
決定未來戰場克敵制勝的每分每秒,註定要用實驗室裡默默攻關的日日夜夜來換取。
埋頭攻關的那些年,楊必武與團隊成員堅定前行。在那些未見曙光的歲月裡,他們“甘坐冷板凳”,用一個個燈火通明的夜晚踐行使命。
“科研沒有捷徑可走。”楊必武常常要推著許多專案並行前進,“如果我們這一代人將新專案、新設想擱置下來,下一代恐怕要花更多時間”。
為完成某型導彈發射車底盤的課題研究,楊必武帶著團隊成員,跑遍全國相關技術領域的重點廠家,一遍遍驗證自己的技術構想。
數年鑽研,突破一項項關鍵技術,歷經全天候多地域考驗,最終該課題成功落地。
那年深秋,霧靄繞青山,空氣中浸染著寒意。細雨無聲,滴落在身上。楊必武和戰友們幾乎忘記寒冷,緊緊注視著前方的裝置。
為了眼前正在試驗的關鍵技術,他們攻關數載。
當這項關鍵技術試驗成功,楊必武紅了眼眶。披星戴月的努力,終於畫上圓滿的句號,新裝備將顯威未來沙場。
楊必武所在實驗室的牆上,有這樣一句話:“我軍必須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透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楊必武當年的軍校同學,有的已成長為導彈旅長。每當楊必武的一項科研成果在部隊落地生根,他總會接到同學的電話:“這個太好了!以前不敢想的事,現在實現了!”
這是楊必武的幸福時刻。“我們所做的一切,就是為未來作戰提供更多選項。”他說。
平凡與偉大
“我很幸運,自己的事業與國家安全基石直接相關”
“幸運”,這個詞常常掛在楊必武嘴邊。
“我這一路走來,算得上順利。”回憶往昔,楊必武感激很多人:孩提時期,帶他種田割稻,給他一身泥土本色的父親;博士畢業,鼓勵他追尋夢想的導師;攻關歲月,默默支援他的同伴、領導與合作伙伴……
生逢這個偉大時代,楊必武說:“自己雖平凡,但足夠幸運。”
20世紀70年代,楊必武出生在大山腳下。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他們這一代人見證了國家經濟、科技實力突飛猛進。
後來,楊必武的幸運人生開啟了加速度。歷經數年潛心攻關,楊必武迎來巨大的機遇和寬廣的舞臺——
他提出的科研設想,被納入上級發展規劃。
2015年,火箭軍成立。一個軍種的改革轉型,彷彿一個巨大引擎,驅動著楊必武和團隊加速站到了這支部隊戰鬥力建設前沿。
“人這一輩子不管走哪條路,舞臺很重要。”楊必武說,“我很幸運,自己的事業與國家安全基石直接相關。”
時光鬼斧神工,將小村中的平凡少年,雕刻成鍛造大國重器的礪劍者——
曾經稚弱得只能挑動半桶水的肩膀,如今已扛起為國攻關的科研重擔;曾經一次次踏過田埂的腳步,如今邁向創新的殿堂;曾經迎著山風騎車的少年,現在研製的裝備馳騁沙場……
2019年10月1日,一排排發射車列成氣勢磅礴的方陣,威武地從天安門前駛過。
蘊藏著萬鈞雷霆的導彈方隊在長安街頭亮相,帶著楊必武參與研製的科研成果,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
第二年春節,楊必武回老家探親。年過八旬的奶奶高興地迎上來,跟他談論的第一件事就是這次閱兵。
“導彈車真威風!”老人興奮地對孫子說,“不過我看了半天,怎麼沒找到你啊?”
家人不瞭解楊必武在做什麼。從進入火箭軍某部起,漫長的科研歲月,他的故事大多不為人知。
一個個相似的日夜,一場場沒有盡頭的研討,一頁頁枯燥的報告……沒有壯闊的發射,沒有瀰漫的硝煙,無限迴圈的攻關、日復一日的鑽研,才是楊必武的工作常態。
正是這些平淡枯燥的日常,為大國長劍源源不斷提供騰飛的力量。
去年國慶假期,楊必武帶著家人看了一場電影——《我和我的父輩》。看到《詩》單元的時候,他忍不住落下淚來。
導彈發射的幕後英雄,同樣書寫著平淡歲月和偉大夢想。“燃料是,點燃自己,照亮別人的東西。火箭是,為了夢想,拋棄自己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
這對楊必武來說,亦是真實寫照。
家與國
“軍人的職責,就是守護一盞盞燈火、一張張笑臉、一個個家庭”
女兒的記憶中,這是難得的溫馨場景——
週末,女兒上興趣班,楊必武坐在外面安靜等待。
說是安靜,其實是出神。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反覆進行著構思與演算。他心中裝著的,是關於大國長劍未來技術發展的藍圖。
心中裝著遙遠的導彈尾焰,也裝著生活的溫暖煙火——對於楊必武來說,家與國的含義從來都如此生動具體。
週末,妻子和女兒還在安睡。楊必武只要有空,一定早早起床,去超市買上一大堆東西,把家裡的冰箱塞得滿滿的。
再有空,他會做拿手的紅燒肉,會做從南方菜系裡學來的肉棗湯,再做上一條女兒愛吃的魚……
妻子生日和重要紀念日,楊必武會買好鮮花或其他禮物,準時送到妻子面前。
去年除夕,楊必武駕車載著一家人看首都夜景。路過天安門廣場時,他下意識地將目光投向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不遠處的哨兵。
“軍人的職責,就是守護一盞盞燈火、一張張笑臉、一個個家庭。”那個夜晚,楊必武彷彿從另一個角度看見自己:某種意義上,他和戰友們潛心守護的,正是眼前的靜好歲月。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中,有這樣一段話:“火箭軍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核常兼備、全域懾戰的戰略要求,增強可信可靠的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加強中遠端精確打擊力量建設,增強戰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
這段話,在楊必武心中掀起波瀾。他覺得“每一個字都跟深愛的家人有關,與眼前的靜好歲月有關”。
對楊必武來說,他和戰友們付出無數心血、投注漫長歲月的事業,之於這個國家最大的意義,就是“能戰,方能止戰”——
“我們要在博弈中不斷贏得主動,我們要用百倍努力和高速發展,在科技上奮力追趕、不斷超越。”
奮力書寫科技強軍新答卷
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興則軍隊興。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軍事革命進入加速發展期。習主席著眼搶佔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作出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重大論斷,發出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的時代號令。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軍重大自主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湧現。隨著我軍現代化建設和軍事鬥爭準備深入推進,戰鬥力建設對科技創新提出更高要求。在科技創新的大賽場上,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奮起直追、力爭超越。
一流的軍隊,不僅需要一流的指揮員、一流計程車兵,還需要一流的科研尖兵。火箭軍某部副所長楊必武將科研創新準星瞄準部隊需求靶心,鉚在武器裝備研製一線,用40餘項科研創新成果,助推大國長劍騰飛。他緊盯前沿攻關、聚焦打贏創新,賡續傳承“兩彈一星”精神,生動彰顯新時代軍隊科研人員精神風采。
科技創新是攀登打贏主峰的必由之路,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實幹報國、奮鬥圓夢的根本途徑。全軍官兵特別是科技工作者要牢記習主席殷切囑託,肩負起科技強軍的歷史責任,強化使命擔當,奮力書寫科技強軍新答卷。
(學習軍團·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