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釣到魚最重要的是什麼?我想不同的人給出的答案是不同的,在我看來最為重要的就是釣位的選擇了。因為我們釣魚無論怎麼釣首先要確保水中有魚才可以,水裡沒有魚,你的餌料再怎麼好,釣技再怎麼高也沒辦法憑空變出魚來。所以我認為釣位是最重要的,接下來才是餌料、天氣、釣技等等。
那麼應該怎麼選擇釣位呢?網上有許多攻略,例如選擇樺尖、橋墩、進水口、水草處等等,這些都是從大的方便選擇,需要考慮當時的天氣情況、溫度等等外界因素。但是這樣選出的釣位我們只能看到水面之上是什麼情況,知道這種地方容易聚魚。但是水下具體有多深,有沒有障礙物,水底是否平坦等等就不知道。
因此在我看來,在根據水上的情況選定釣位之後還要看一看水下是什麼情況。首先要知道釣點的水深,因為水越深溫度越穩定,夏季越深溫度越低,冬季越深溫度越高,另外水越深溶氧量越少,這都會影響到魚的分佈;其次要看水下的地形,看看水底有沒有暗草、亂石等障礙物,水底是否平坦有沒有凹坑等。這些都會影響魚的分佈,對於我們垂釣都有很重要的參考意義。
那麼具體的該怎麼測水深,怎麼勘探水底的地形呢?測水深很多釣友都熟悉,調漂的第一步就要求測水深,但是怎麼勘探水底的地形就不太懂了。今天就給釣友們分享一種可以比較精確地測水深和勘探水底地形的方法。
需要的材料很簡單:
魚竿,魚線,太空豆,鉛墜和兩包顏色不同的七星漂。
製作方法:
魚線先穿入兩顆太空豆,在一端打上結,然後將兩顆太空豆移到打結處;
確定魚線的長度,這個可以參考我們使用的最長魚竿的長度,例如今天準備用5.4米、7.2米兩支魚竿垂釣,那麼魚線的長度就確定為7.2米左右;
接著在魚線上穿入七星漂,兩種顏色的七星漂交替依次穿入魚線中;
穿萬七星漂後接著穿入一顆太空豆,接著是鉛墜,再接一顆太空豆,然後將魚線的這一端再打結;
將鉛墜和兩顆太空豆固定到魚線一端打結處,然後上移七星漂,具體上移多少可以參考釣點的水深,在測水深之前先大體瞭解一下水深,如果水比較深七星漂和鉛墜的距離可以定為2米左右,如果比較淺那麼可以定為1米左右;
接著將七星漂一顆一顆的分開,兩顆七星漂之間的距離可以自己決定,如果想要測得更精確一些那麼七星漂之間的距離可以小一些,二三十釐米,如果水很深距離可以大一些,四五十釐米也可以;
最後將魚線綁在我們將要使用的魚竿之上,就可以開始測量了。
拋竿鉛墜到底,這個時候我們只要看是第幾粒七星漂露出水面就能知道水深了。例如最下面的七星漂和鉛墜的距離是1米,兩粒七星漂的間距是30釐米,拋竿之後露出水面的七星漂是從下往上數第三粒,那麼此處的水深就是1.6米。這樣我們就可以精確地測出釣點的水深了。
測完一處水深之後,我們可以移動魚竿換成不同的點測量,根據不同位置的水深就可以判斷水底大體是什麼地形,哪裡深一些哪裡淺一些,哪裡有障礙物都可以測出來。
另外我們在綁竿稍時可以打一個活釦,用上面的太空豆鎖死魚線,等到測量完成之後鬆開太空豆,這個線組纏好收起來,下次可以繼續使用,非常方便實用。感興趣的釣友們可以試一試這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