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一件收藏在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的文物,外觀像一把倒置的打氣筒,它的名字叫擲彈筒,是八路軍總部兵工廠生產的。雖然其貌不揚,威力卻不小,相當於一門小型迫擊炮。抗日戰爭時期,對小米加步槍的八路軍來說,無疑是一件利器。
擲彈筒是步兵使用的一種近戰兵器。日本製造的口徑50毫米擲彈筒,亦稱50小炮,具有重量較輕、操作簡單等特點。
抗戰初期,八路軍在戰場上常常飽受日軍擲彈筒的虧。“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在最困難的時期,武器裝備要靠戰場繳獲,但要戰勝強大的日軍,單靠繳獲顯然是不夠的。八路軍在太行山的一段隱秘的峽谷中,建立了總部兵工廠,即黃崖洞兵工廠,為抗日武裝製造大批的武器裝備。
1940年百團大戰的關家堖戰鬥中,八路軍繳獲了一批日軍的擲彈筒。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率領劉伯承、陳賡等人,登上關家堖,看到擲彈筒後,從牙縫中迸出一句話,“敵人有擲彈筒,我們也必須有”,隨即命令八路軍兵工廠研製擲彈筒。
八路軍兵工廠製造擲彈筒和彈必須解決兩大難題,一是筒身與彈體原料,二是加工方法。八路軍依靠群眾力量和集體智慧成功解決了這兩大難題。
沒有造擲彈筒的鋼,就組織八路軍和民兵拆日軍的鐵道鋼軌,然後將其在高溫下鍛打成400毫米長的圓柱體,再加工成炮筒。彈體需要量大,鐵道鋼軌數量不夠,只能考慮用太行產的白口生鐵為原料。
八路軍有一批留學德國、美國、日本、蘇聯等國的工程師,他們用忠誠和智慧將加工難題一一破解。留學德國的冶金工程師陸達和技術工人孫兆熙,把國外鑄鐵韌化處理的工藝與太行民間的煙火技術結合起來,經過多次反覆試驗,終於研製成功火焰反射加熱爐,車削加工的難題得以解決。
沒有加工炮筒來復線的裝置,技術人員便將炮筒改為滑膛結構,並加長炮筒,以增加射程和提高射擊精度。
1941年4月,太行兵工的第一批擲彈筒與彈試製成功,射程最遠達到700米。1943年春,技術人員對擲彈筒又進行了改進,使其結構更加合理。經實戰檢驗,八路軍自制的擲彈筒比日製的更好用。至1945年8月,晉冀豫根據地兵工廠共生產了2500門50小炮及大量炮彈,運抵前線裝備了近30個團,主力部隊一個戰鬥班配備1門,大大增強了八路軍在戰場上的戰鬥力。
八路軍兵工廠生產的擲彈筒在戰場上一亮相,日軍就驚呼:八路軍有了現代化的兵工廠和留洋回來的專家!當八路軍造出了大批次的擲彈筒之後,日本侵略者的末日就要到了。
(作者系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