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links

關於西峰的個人敘事

來源:隴東報-掌中慶陽

這只是關於西峰的個人敘事,沒有史實,沒有考據,只有記憶。

我敘述的起點是1987年。

——題記

西峰的街

史料上記載,西峰有一百多年的建城史,到1987年的時候,城牆、城門這些古老城市的標記都已不復存在,只留下了老城、南城壕這樣的地名和一些長著瓦楞草的青磚灰瓦房。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小什字的東北角,就是現在金象大廈的那個地方,還是一排上木門板的門店,我和朋友曾靠在櫃檯上喝過兩毛錢一碗的散酒,頗有些咸亨酒店的意味,我們也如孔乙己似的,穿著長衫站著喝酒,不過沒有茴香豆,也沒有給人講過“茴”字的四種寫法。

到1987年,我正式落戶西峰的時候,西峰雖然是地委行署所在地,但仍然屬於慶陽縣所屬的一個鎮。那個時候,西峰已經形成了以小什字為中心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西峰雖然是個小城,但城市框架卻不小,四條大街,特別是東西大街很長,只是佈局很鬆散。街道兩側,隔一大片農田一處村舍,又可見一個單位、一座工廠。西到地毯廠,東到皮革廠,南到現在的市人民醫院,北到林校。那時候的工廠真不少,農一廠、農二廠、電機廠、毛紡廠、火柴廠、副食廠、菸廠、酒廠、藥廠……磨面機、發電機等多種機械,衣物、食藥、菸酒等生活用品都能製造。有小什字就有大什字,街面上流傳的話是“大什字不大,小什字不小”,之所以有這樣的怪相,恐怕由於大什字是老中心,小什字是新的中心。電影院、百貨大樓都集中在這小什字,但電影院的對面還是農田。周圍有許多半明半暗的土莊子和地坑院,這些土莊子和地坑院要是保留到現在,加以改造和美化,恐怕就成了最能體現黃土大塬上城市特色的地方了。可以說,那時候的西峰沒有城中村,而是一個村中城。後來,一步步填充改造,城內的村落一個個消失,原來的西峰才變成了真正的城。西峰城市外延的擴充套件延伸,才是近十幾、二十年的事。

除過四條大街,還有一條短短的桐樹街,叫作街。據說桐樹街曾經桐樹夾道,現在沒有了桐樹,桐樹街只保留在市民的習慣稱呼中。以前西峰最多的是巷,有一些好像比較古老,炮臺巷、箭道巷;有一些不太久遠,但也有歷史的故事和傳奇,國民黨專員公署所在地,就叫專屬巷,中共合水縣委、縣政府秘密臨時辦公地就叫合水巷;有一些則是原本的村落名稱,鄭家巷、老城巷;更多的巷原本沒有名字,因為某個單位的入住,就約定俗成以單位命名了,衛校巷、交校巷、工校巷、副食廠巷、張三傢俱巷。這些巷子大多坑窪不平,曲裡拐彎,裡面居住的基本是農村群眾,除過少數的老市民,大多數單位還沒有家屬樓,職工沒有自己的住房,都居住在單位裡面。

西峰儘管有四條大街,但街上沒有幾輛車,也沒有什麼交通標誌。小什字曾有過一個警察執勤的崗樓,後來也撤了。西峰剛有紅綠燈的時候,人們根本沒有“紅燈停,綠燈行”的意識,路口兩邊站兩個人,拉一根繩子,紅燈時拉起來,綠燈時放下來。“兩個老漢一根繩”,作為笑話傳揚了許多年。

西峰城,上世紀九十年代進行過一次較大規模的改造,南北大街拓寬,拆了許多破舊的房子,逐步新建了一些高大氣派的建築,快速的發展,巨大的變化,是在進入新世紀以後。現在的西峰,有幾條縱向的大道,有許多條縱橫交錯的路,許多繁華的街,當然小巷仍然存在,但大街上高樓大廈,車水馬龍,堵車成了市民的煩心事,停車成了難腸事;小巷裡路面平整,夜晚,也亮起了路燈。西峰仍然不大,但已經有了現代化城市的氣象。

西峰的景

西峰雖然是個小城,但畢竟是慶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仍然是許多沒有出過遠門的慶陽人,尤其是像我這種鄉里娃所向往之地。

到了西峰,首先要去的當然是小什字。

小什字有電影院,後來修建了百貨大樓、金象大廈,是西峰無可置疑的文化中心、商業中心。上世紀八十年代建成的百貨大樓,現在想起來仍然氣派、漂亮,一點兒也不落伍。後來又在小什字的中心,修建了一座花壇,花壇的中央矗起了一座巨大的雕塑,雕塑的是四頭大象,象背上一顆大圓球,圓球上站著一個手持飄帶、神采飛揚的女子,顯示著這座年輕城市的朝氣和活力。花壇裡擺著幾個照相的攤位,初來西峰的人,在這裡留個影,算是到此一遊。上世紀九十年代建成的金象大廈,12層,是西峰第一座高層建築。現在電影院拆了,百貨大樓拆了,花壇沒有了,雕塑沒有了,金象大廈還在,上面幾層到現在也沒有投入使用,又建起了幾座更加宏偉的大樓,小什字仍然是西峰的中心,但只能說是老城的中心,昔日的景象只能存在發黃的照片和依稀彷彿的記憶中了。

公園是城市才有的休閒遊樂場所,澇壩是農村蓄水防澇的設施。西峰原有一個澇壩,就叫東湖,在澇壩原址上建起的公園,是西峰第一個公園,就叫東湖公園。

西峰的東邊有一個很大很大的澇壩,上大學時路過西峰,去一個同學家,必須經過這個澇壩。澇壩邊是一個蘋果園,有高大的圍牆,牆邊只有一處腳寬的地方可以走人,緊貼著牆壁才能勉強透過。與人狹路相逢,很難錯過,遇著扛著腳踏車的人更加艱難。城裡面為什麼有這樣一個大澇壩?直到去年,編寫一本關於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文史資料時,才搞清楚這個澇壩也是為了蓄水防澇。1950年,由於水土流失,溝頭延伸,小小的西峰城面臨一分為二的危險,正好有一支黃委會的探測隊,坐著馬車來到西峰,地委行署緊急求援,他們給出的方案就是建一個澇壩,這個澇壩護衛了西峰四十年。澇壩不是風景,但也是孩子們的樂園,夏天游泳的,冬天滑冰的,平常撈魚蟲的。儘管通行不便,倒也沒有聽說有人掉進澇壩的事。

澇壩可以是孩子們遊玩的地方,火葬場也可以是青年人散心的去處。

我在西峰的第一個工作單位在衛校巷,四周都是農田、村舍、豬圈、草垛。濃霧瀰漫的清晨,大雪紛飛的日子,經常一個人走進田野,感受那種地老天荒的寧靜。向東而去,沿著鄉村土路,走過幾個莊頭,就走到了塬畔。晴朗的早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對面的塬上冉冉升起,那種噴薄而出又迎面而來的感覺無比壯闊;夏日的黃昏,可以敞開胸懷盡情吸納習習的涼風,體會鳥兒海闊天空的自由。山頭上是一個火葬場,沿山坡而下是一層一層的墳墓。我曾逐個看過墳頭上的標記,有的是高大的墓碑,有長篇的碑文,歌頌墓主的豐功偉業;有的只是一根細短的木條,寥寥的幾個字,記載著死者的姓名生卒年月。這些文字都是歷史,都是文學,是一個陌生人的一生一世。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癖好,而是小城鬱悶文學青年放逐心靈的共同之地。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寫過,慶陽沒有著名的風景區,但處處都是風景,包括塬峁、溝壑、山樑,平展展的黃土大塬更是絕世風景。

西峰也有真正的風景名勝。作為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試點的南小河溝,山坡上樹木繁茂,溝底裡水波盪漾,是難得的山水形勝之處。秋天裡,三兩好友,騎腳踏車來到這裡,躺在厚厚的枯草之上,眼望湛藍的天,飄飛的雲,滿腔的煩悶就騰空了。北石窟寺開鑿於北魏,是慶陽著名的古蹟,我曾多次帶學生來過這裡。那時候沒有通達的汽車,就到處借腳踏車,兩個人一輛。從衛校巷到北石窟寺,少說也有30華里,去的時候一路下坡,興致勃勃,高歌猛進;回來的時候,難免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但情緒仍然高漲,人人都是見了世面、收穫滿滿的樣子。那時候真年輕啊!學生年輕,老師年輕,西峰城也很年輕。

西峰的行

1987年,我大學畢業來到西峰。長途班車上拉著我大學五年購買的書籍、訂閱的雜誌,十幾只紙箱子,別無長物,連被褥都統統扔了。那時候的西峰,沒有任何城市公共交通,汽車站裡只有拉活兒的架子車。我滿身只剩五角的一枚硬幣,是紀念幣,拉車的人不認識,不願意收,還是門房的師傅解了圍。後來逐漸有了人力三輪車,在車站拉貨,也在街道拉人。遠遠地大喊一聲:“三輪——”坐在車邊上,穿街過巷,現在想起來,簡直像笑話。再後來,有了黃包車。西峰雖然處在董志塬腹地,城區卻並不平坦,西高東低,由東向西的幾道長坡,黃包車如果再拉上兩個大胖子,真夠不容易的。

西峰開通公交車已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的事了。起初只有兩輛淘汰的大轎車,南北通行。因為車次太少,沒有乘客,為了拉生意,上車給發水果糖,終點站還支著鍋,免費提供米湯。這種經營方略,亙古未聞,可以列入天下奇譚了。足見西峰公共交通起步之艱難。

公交車舉步維艱,“地老鼠”大行其道。已經邁進了新世紀,西峰的城市公共交通主要還是“地老鼠”,就是摩托車改裝、帶有車廂的小車子。“地老鼠”是西峰人的俗稱。不知是誰首先叫出這個名字的,很形象,很有才。“地老鼠”給市民出行帶來了方便,也給交通安全帶來了極大危害,政府堅決取締了。這之後,以公交車、計程車為主體的公共交通才逐漸發展起來了。

我上大學時,從西峰到蘭州的班車要走兩天,需要翻越六盤山,穿過華家嶺。那時候的道路坎坷崎嶇,汽車老舊,如老牛一般,一路“硜硜吃吃”,加上翻山越嶺,幾乎每一次行程都會遇到幾起事故。如果是冬天,冰雪路滑,人仰車翻的事情司空見慣。我從縣上到西峰雖然用不了一天時間,但到西峰以後已經沒有發蘭州的車,去趟蘭州就要三天時間。我們同學最遠的遠我幾倍,但路上耗時最長的就是我們慶陽所屬縣裡的同學了。

西峰距蘭州500公里,距西安只有200多公里,現在一天往返西安也是稀鬆平常的事,但那時也要整整一天。陝西的高速修到長武以後,慶陽人下了高速,從鳳口向北,走上回家的崎嶇山路,直感慨:“真是回到老區了啊!”這種狀況,直到十多年前西長鳳高速公路通車,才得到徹底改善。

西峰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有了飛機場,但飛的時間少,停飛的時間多。我剛畢業的時候,飛機還在飛,但只有飛蘭州的一條航線。那時候,坐飛機不是掏錢買票就行了,達到一定的級別、單位開介紹信才可以。因為單位一項時間比較緊急的公務,我才有機會第一次坐飛機。飛機只有24座,兩兩相對而坐。飛機倒是很快,飛行不到一小時,但從機場到蘭州市區,足足需要四個小時。後來,飛機長長久久地停飛了,飛機場成了練車場,西峰許多業餘司機就是從這裡練出手的,包括我。因為練車,還催生了一個地方飲食品牌——彭原臊子面。起初,是練車的人餓了,去到農家,請求給做一點飯,掏幾塊錢;後來,需要吃飯的人越來越多,就開起了店。

現在就無須多說了,高速公路橫貫南北,十幾條航線,飛往十多個大城市,跨過普通鐵路,直接進入高鐵時代,70分鐘可以到達西安。東西南北的路都打通了,日行千里都不算快了。

西峰的吃

那時候的西峰,不要說酒店,飯館也很少,吃食都是沿街擺攤叫賣。賣餄餎面的,蕎剁面的,豆腐腦的,清湯羊肉的。西峰現在著名的一個清湯羊肉老店,最初就在軍分割槽門前擺攤,後來搭了一個鐵皮的小房子作為操作間,顧客還是在街邊蹲著或坐著吃。秦霸嶺有一個市場,市場裡有好多家賣餄餎面的攤位。軍分割槽街道兩邊有賣菜的,也有賣各種小吃的。有一家賣錫壺燒的黃酒,我們一幫文學青年,在這裡還接待過省城來的詩人、主編。

小什字無愧於它中心的地位和名聲,它的白天繁華熱鬧,夜晚香氣四溢。小什字的夜市,是幾代西峰人永久的記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炒涼粉、蒸雞肉。炒瓢幾番顛動,一陣滋滋啦啦的響聲,一碗熱騰騰、軟乎乎的炒涼粉,香味直入心脾。蒸籠揭開,水汽氤氳,香味繚繞,蒸雞肉的味道瀰漫了整個十字街頭。我由於居處偏遠,交通不便,直接去吃的機會少,假期裡,單位的灶停了,就讓居住在城裡的同事晚上回來給我帶一點。一天就這一頓飯,既能飽腹,又能解饞。

西峰有幾家國營的食堂,街上少有飯館,更沒有酒店。來客了,自家做飯待客;逢年過節,親戚朋友、單位同事,挨家挨戶輪流吃;一張小飯桌,一間小房子,坐著的,站著的,還有坐沒處坐,站沒處站,遊走流動的。有紅白喜事,也是自搭爐灶,請廚師做;我剛剛上班,一個同事出嫁女兒,只搭五毛錢的情。

我參加工作幾年之後,火柴廠門口開了一家川菜館,只有兩間門面,一對小姐妹經營。單位的同事下班以後,常常相互邀約來到這裡,點幾個菜,喝幾瓶四五塊錢一瓶的扳倒井或孔府宴。吃喝結束算賬,按人頭均攤。這應該是西峰最早的“酒店”,遠在南大街地委院子裡的年輕人也常來這裡。

當時,西峰最高檔次的“酒店”叫“泥陽春”,就在原來慶陽一中的斜對面。說是檔次高,其實還是三間土坯房,擺了幾張圓桌;檔次主要體現在老闆兼廚師,據說在中國駐某國大使館做過飯。大使館級的待遇我們享受不起,好在老闆是我學生的父親,學生畢業的時候請幾個老師同學吃了一次。大使館級別的飯菜怎麼樣,現在已經淡忘了,那種榮耀的感覺至今還在。

西峰的餐飲業發展極為迅速,進入21世紀以後,真如雨後春筍。川、湘、粵各種菜系,火鍋、中餐、西餐,你方唱罷我登場;到處燈紅酒綠,顧客盈門。有食客擲出豪言:“一年吃倒一家酒店”,雖然並非虛言浪語,但前仆後繼、勇往直前者,代不乏人。

近些年,西峰的餐飲型別更加豐富,繼德克士之後,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相繼入駐,年輕人和孩子們有了大快朵頤的去處。

飯館毗連,酒店林立。家裡來客,酒店接待;有事相商,酒店會面;許久不見,酒店相約;紅白喜事,酒店承辦。就連家人聚會,老幼生辰,除夕年夜飯,也是訂酒店。規格檔次高了,方便了,就是少了那種其樂融融的煙火氣。經常有機會進酒店了,想吃一碗地道的炒涼粉、一塊蒸雞肉,卻極其難得。

西峰的人

西峰人真是夠淳樸的。那時候人們見面打招呼還是問:“吃了嗎?”電話還不普及,家庭電話很少,一個單位也就幾部,主要領導辦公室裝一部,單位辦公室裝一部。打電話時不是先自報家門,而是問對方:“你是誰?”流傳著幾個亦真亦假的笑話。電話接通,打電話的人問“你是誰”,接電話的是一個領導,可能正深入思考重大的問題,也可能是習慣了被稱呼職務,一時竟想不起自己的名字,在電話裡猶疑不定,反覆嘀咕:“我是誰?我是誰來?”想了許久,好像恍然大悟:“我是那某處長。”有一個人接起電話,對方頗有些禮貌,問“你貴姓?”那人脫口答道:“我貴孫。”電話的普及真是太迅速了,尤其廣大農村直接從“有事隔溝一吼”,跳躍到了移動通訊時代,所以現在在公共場合經常聽到有人大聲通話,一點也不用奇怪,因為他們以為拿個手機就可以隔著更大的溝吼了。

電視的普及也很快。差不多的家庭都有了彩電,但電影片道只有三四個,幾乎每家都訂一份廣播電視報,把一週要看的節目提前勾畫出來,只怕錯過。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的片頭音樂響起,標誌著夜晚的來臨。那真是電視事業的黃金時代啊!現在幾百個電影片道,觀眾人群卻急劇萎縮,就剩下一些中老年觀眾還在電視機前堅守。

與電視同時興起的還有舞廳和錄影廳。只要有一間大房子,就可以開一個舞廳。幾毛錢買一張票,就可以“嘣嘣嚓”“嘣嘣嚓”跳起來。舞廳是西峰人的交誼之地,也是是非之地,成就了一些美好姻緣,也引起過一些打架鬥毆的事件。單位有一個退休職工,酷愛跳舞,每天必跳,逢場必到,據說有點“老不德性”,有時候一圈邀遍也沒有人應邀。錄影廳也很火爆,走在大街上,隨處可以聽到李小龍之類的“嘿——哈”“嘿——哈”的打鬥聲,那時候香港武打片在西峰非常流行。舞廳、錄影廳還必須有個“廳”,卡拉OK在大街上也可以唱,一把椅子,放一臺電視機,DVD機,幾盒流行歌曲磁帶,一塊錢就可以放歌一曲。

電視興起的同時,電影衰落了。大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我在西峰電影院看了最後一場電影,是《真實的謊言》。後來,西峰電影院關門了,再後來拆了。西峰又一個時代的印記消失了。

與電影一起衰落的還有傳統民俗文化。以前,三天年一過,社火就開始踩街了。一支支穿紅掛綠的社火隊伍,穿街過巷給大眾表演,也給單位、企業、門店上門拜年。社火來了,放幾串鞭炮表示歡迎;表演結束,給一些瓜子、糖果、一點錢,表示感謝。直到正月二十,社火集中表演,這是西峰的傳統民俗,政府要出面組織,還要評比。過了二十,西峰的年才算過完了。後來,人們慢慢不再願意接待社火表演了,正月二十的社火集中表演也終止了。

西峰儘管小,也偏遠落後,但那畢竟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仍然春潮湧動。西峰有一所慶陽師專,十幾所中專,無論所學什麼專業,每一所學校都有至少一個文學社,包括中學。還都自辦著手刻蠟版、油印的刊物。西峰塵土飛揚的大街上出現了一批以西裝革履、長髮過耳、說普通話為鮮明標誌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從外地求學回來,帶著激情,帶著新的知識,新的思潮。街上有好多家報刊亭,《人民文學》《詩刊》《散文》《足球》《武術》《南方週末》,當然少不了《讀者》,許多報刊都可以買到。一次,接到《星星》詩刊的用稿通知,心情激動,等不到樣刊寄來,在刊物即將上市的幾天,天天騎車到小什字報刊亭問詢。又一次趕到報刊亭的時候,發現一個人剛買了一本,邊走邊看,一向不願跟人主動打交道的我,鼓足勇氣趕上去招呼,才知道這人叫賈建成,是農二廠的一個工人,也是一個愛詩的人。賈建成後來下崗了,到處打工供養孩子上了大學,現在還在寫詩,出版了自己的詩集。

那時候,西峰有一批激情澎湃的文學青年,三五相聚,談詩論文;經常舉辦講座、研討會、朗誦會,充滿了文化的氣息。莫言剛剛走紅,電影《紅高粱》上映,爭議不斷,褒之者捧上天,貶之者踩入地。一個人招呼,幾十個人響應,就可以展開熱烈討論。爭論得面紅耳赤,但態度都極其端正認真。

在這批文學青年中,經常可以在知名大刊發表作品的有二十多人。《北斗》雜誌、《隴東報》是初學寫作者的聖地,聚攏了一大批作者,也培養了許多新人。我那時候還沒有寫出什麼作品,也到處給人講課、簽名,受人追捧。許多不是我所任教學校的學生,至今仍然稱我老師,大談我當年的“風采”,真讓人臉紅。

世事變遷,當年的文學青年已經垂垂老矣,堅持寫作、以文學為業的人很少,但無論從事什麼職業,終生讀書學習的人很多。陰差陽錯,我也沒有想到會走上從政之路,但經歷過的那個年代值得永遠懷念。

西峰的我

我第一次到西峰,大約是1977年,是來看望在西峰工作的姐姐,以後又來過幾次。上大學以後,每年的寒暑假都要經過西峰,至少要住一晚,都是住在同學的家裡。直到1987年大學畢業,正式落戶西峰,至今已經35年了。

我的第一個單位,地處偏僻,遠離小什字。有兩棟三層的磚混樓,容納了全校的教室、實驗室、學生宿舍、教工宿舍。新建的一座三層單面樓,是辦公樓。校園沒有硬化,下雨下雪滿地泥濘。通往主街道的也是一條土路,連續幾天陰雨,大卡車陷入其中,不到雲開霧散、泥水乾結,就開不出來。但我很滿足,跳出農門,不用黑水汗流土裡刨食;住了幾年幹板涼床,吃了幾年冷饅頭,最高理想就是吃上熱乎飯,目標也達到了,沒有什麼不滿足。

生活中的難題也有。那時候大家都生活不易,一個家在外地的單身職工困難更多。

我的宿舍是一樓朝北的一間,北向開了一扇窗,東向兩樓之間的夾道又開了一扇窗。破樓爛窗,三面透風。沒有暖氣,到了冬天,學校發一些塊煤,發一些沫煤。沫煤要和上土,自己打成煤磚。火爐泥不好,老打倒煙,爐火從來就沒有燒旺過。最難的是吃飯,平常就上學生灶,教職工的特權就是直接進到灶房,打上飯,在案板頭上吃。放寒暑假以後,灶停了,街上飯館少,吃不起,離得也遠,一天常常只吃一頓飯,甚至一頓不吃。有了孩子以後,在單位側邊的一排平房中,把原來作為廁所的房子又給我分了一間。房子低矮,陰暗潮溼,必須打煤床。用麥草點燃燒成灰燼作為火種,放到床板下,覆上一層細煤沫。這絕對是個技術活,我只有在熱心鄰居的幫助下才能完成。孩子滿月正是臘月二十九,自己蒸了一些饅頭,親戚送來一條豬腿,用火筷子燙了燙,煮了,就在這個“廁所”裡過了年。

後來單位集資蓋家屬樓,我需要交一萬一千元。那時候的一萬一千元絕對是鉅款,東拼西湊來的錢,放到茶几上,竟是一大堆,那是我平生一次見過的最多的錢。為了還債,在單位強烈的反對下,我偷偷在民辦的職業學校兼課,最遠的上課地點在後官寨的中心村,距離大約20華里。我以助講的職稱拿著講師的課時費,每節課五元,為了節省時間,一天上六節課,真是聲嘶力竭。

樓房住上了,但那個樓房,東西朝向,西邊的窗前是一個大單位廁所的後面,東面衝著農戶的豬圈廁所,門前一條土路,一頭還是一道長長的土坡。沒有暖氣,品字形結構,自己遮著自己的光。經常停水停電,有時一停就是一星期、半個月。爐火生不旺,電熱毯用不成,整天蓄水、找水、挑水、等水,那真叫一個艱難吶!但孩子照樣一天天長大,日子照樣一天天過去。

再後來,過著和大多數人一樣的日子。一切過往,都成了序章。

本文來自【隴東報-掌中慶陽】,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

分類: 軍事
時間: 2022-01-25

相關文章

中美開戰不可避免?專家一語道破:核大戰沒有贏家

中美開戰不可避免?專家一語道破:核大戰沒有贏家
文丨龍傑 審丨檸檬不萌 美國一直都認為我國是最大的威脅,因此,美國並不願看到我國繼續發展壯大,總是會想出各種陰謀詭計針對我國.對此,我國也沒有忍氣吞聲,而是進行強有力的回擊.顯而易見,中美關係逐漸惡化 ...

中美若戰,便是全面核戰?美軍前司令:四點因素阻止中美爆發戰爭

中美若戰,便是全面核戰?美軍前司令:四點因素阻止中美爆發戰爭
關於中美兩國之間,是否會爆發全面軍事衝突,一直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而最近個人看到了一篇關於美國前海軍陸戰隊司令查爾斯-克魯拉克言論的文章,對於文章內容我個人並不是非常贊同.所以,今天特地來聊一聊這個問 ...

投彈成功!南部戰區多架戰機在南海實彈射擊演練

投彈成功!南部戰區多架戰機在南海實彈射擊演練
近日 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旅 組織殲擊轟炸機 在南海某海上靶場 展開對海面目標實彈射擊演練 此次演練共出動戰機數十架次 靈活採取攻擊方式 發射航空炸彈.火箭彈等實彈 對目標進行梯次打擊 所有參訓飛行員 ...

櫃體代替牆體,向主臥借空間,哪怕次臥再小,也能騰出一面大衣櫃

櫃體代替牆體,向主臥借空間,哪怕次臥再小,也能騰出一面大衣櫃
一個勁抱怨房子小有什麼用,關鍵還是看你怎麼裝而已~ 他就比較有想法,主臥臨近兒子房,中間用櫃體代替牆體,僅這一處小改動,就讓兒子房內騰出一整面大衣櫃,該有的樣樣沒少. 這套房位於合肥-鉑悅廬州府,近期 ...

浪潮新版AIStation重磅登場 AI全棧硬核實力再上層樓

浪潮新版AIStation重磅登場 AI全棧硬核實力再上層樓
9月17日,在蘇州舉行的第四屆全球人工智慧產品應用博覽會(AIExpo2021)上,浪潮釋出新版AIStation人工智慧推理服務平臺,為快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應用提供強大的服務管理支撐,並可統一高效排程 ...

澳英美聯盟嚴重破壞亞太秩序 將加劇軍備競賽
近期,美英澳三國簽署一項協議,宣佈組建"澳英美聯盟".分析人士稱,"澳英美聯盟"最引人關注的是美英兩國承諾幫助澳大利亞建造核潛艇,但除此之外,美澳兩國部分戰術層 ...

“澳英美聯盟”嚴重破壞亞太秩序
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柯林斯級"蘭金"號潛艇,該級潛艇未來將被美英澳聯合研製的核潛艇取代 近期,美英澳三國簽署一項協議,宣佈組建"澳英美聯盟".分析人士稱," ...

把戰爭當兒戲?威懾俄羅斯,挑釁中國,美上將卻還稱不願對華開戰

把戰爭當兒戲?威懾俄羅斯,挑釁中國,美上將卻還稱不願對華開戰
把戰爭當兒戲?威懾俄羅斯,挑釁中國,美上將卻還稱不願對華開戰 美軍甩掉阿富汗這個"戰略包袱"之後無疑有了更多的精力用來對付中俄兩個"假想敵".美軍一方面聯合北約 ...

倪妮變美啟示錄,氛圍和表情管理如何互相成就?

倪妮變美啟示錄,氛圍和表情管理如何互相成就?
Here倪妮第二彈 -- [氛圍&表情管理的互相成就]. 以上都是倪美女的氛圍打造 倪學氛圍三問: 1.為什麼倪妮格外吸引女粉?內娛老公獨一份? 2.倪式氛圍到底靠啥平衡風情多姿卻百看不厭?( ...

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美軍上將: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開戰

中美之間必有一戰?美軍上將: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開戰
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海騰上將在最近召開的一次討論會上表示,雖然外界輿論一直認為中美或美俄之間必定爆發戰爭,但美國的目標應該是永遠不與中國以及俄羅斯開戰,因為這樣規模的戰爭將會毀滅全世 ...

澳大利亞剛宣佈採購核潛艇,美澳釋出宣告:中國應增加核武透明度

澳大利亞剛宣佈採購核潛艇,美澳釋出宣告:中國應增加核武透明度
奇葩事情年年有,今年可謂特別多. 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16日,美國與澳大利亞的外長.防長共同在華盛頓舉行名為"聚焦中國挑戰"的雙邊2+2會談.兩個五眼聯盟的成員國,兩個因為" ...

澳大利亞首次跨過核門檻!中國周邊安全趨緊

澳大利亞首次跨過核門檻!中國周邊安全趨緊
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最近中國周邊的安全域性勢. 9月16日,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突然成立了一個"三方安全對話倡議",這個之前沒有什麼預警,連美國的盟友歐洲人都覺得吃驚,歐盟發言人 ...

聯合國秘書長拉偏架:中美都是超級大國,決不允許冷戰打響

聯合國秘書長拉偏架:中美都是超級大國,決不允許冷戰打響
據美聯社9月20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上週末召開的首腦會議上指出,隨著中美兩國間矛盾的不斷激化,兩國間關係正在面臨著全面失調的風險,甚至存在著因此而爆發新冷戰的可能性.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 ...

300架與260架,韓日主力戰機對比,誰才是東亞第二空中力量?

300架與260架,韓日主力戰機對比,誰才是東亞第二空中力量?
前言 上世紀70年代,蘇聯在遠東地區部署有規模龐大的機群,而直面這支強大空中力量的並不是美國空軍,而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空自急於尋求一款先進的戰鬥機進行防空作戰,而當時的美國也需要提升空自的實力代替自己 ...

動了我的戰機 法瑞首腦會晤要泡湯?
瑞士媒體報道,由於瑞士決定購買美國而不是法國戰機,法國方面取消了法瑞兩國首腦11月會晤.不過,法國和瑞士政府否認這種說法. 瑞士<星期日晨報>等媒體19日援引外交人士的話報道,法方取消總統 ...

駕駛先進戰機叛逃的範園焱,得到4000兩黃金和美女老婆,結局如何

駕駛先進戰機叛逃的範園焱,得到4000兩黃金和美女老婆,結局如何
戰爭從平面發展到立體模式之後,海陸空三軍的配合必須更為緊密.從陸海空各個兵種發展的歷史來看,發展歷史最短的空軍卻是單兵價值最大的戰鬥單位.用來作戰的飛機代表了一個國家最先進的科學技術,往往價值不菲. ...

聯合國警告中美避免“新冷戰”,白宮回應:與中國是競爭而非衝突

聯合國警告中美避免“新冷戰”,白宮回應:與中國是競爭而非衝突
近期,隨著中國海軍巡航美國阿拉斯加專屬經濟區以及孟晚舟回國兩件事的發生,標誌著中美博弈態勢呈現出了一個較為明顯的變化,中國已經越來越積極主動地尋求與美方之間和平共處.管控分歧的有效辦法,並試圖用&qu ...

如果遇到核戰爭,普通的平民百姓怎麼能夠在核攻擊下生存?

如果遇到核戰爭,普通的平民百姓怎麼能夠在核攻擊下生存?
驃騎兵 摘要:自從人類發明了核武器,就進入核武器時代.隨著核武器的發展,未來戰爭很可能會從常規戰爭演變成核戰爭.那麼,在未來戰爭中,如果遇到核大戰,如何才能在核武器攻擊下倖存? 自從人類發明了核武器, ...

萬米高空戰機突然漏油,中國飛行員拒絕跳傘,他怎樣創造奇蹟的?

萬米高空戰機突然漏油,中國飛行員拒絕跳傘,他怎樣創造奇蹟的?
圖為美國軍機迫降 雖然飛翔在萬米高空的戰鬥機看上去很帥,但實際上相比於其他武器戰鬥機非常脆弱,一旦在空中被敵方擊中或自身發生了故障就有很大機率墜毀,然而據稱此前中國飛行員常用8分鐘創下了一個奇蹟,據稱 ...

美高官:目標不是與中國交戰!而是阻止他們統一

美高官:目標不是與中國交戰!而是阻止他們統一
"我們不想和中國交戰,但是要阻止中國統一."這兩句聽起來自相矛盾的話語,來自剛剛就職2個多月的美國新任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託羅(Carlos Del Toro).日前,德爾託羅在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