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劉潤”公號,訂閱“劉潤”公號,和我一起洞察商業本質)
吳軍老師是我特別敬佩的老師。
他是計算機科學家,是自然語言處理技術的先驅者,是谷歌公司的智慧搜尋科學家,騰訊公司的前副總裁,同時也是矽谷著名的風險投資人、暢銷書作家。
他著有《數學之美》、《浪潮之巔》、《矽谷之謎》、《智慧時代》、《文明之光》、《大學之路》、《全球科技通史》、《見識》、《態度》等,本本都是超級暢銷書。從我到我兒子小米,我們全家都是他的書迷。
同時,他還是教育專家,古典音樂迷,酷愛逛博物館,見過90%以上世界名畫的真跡,他是優秀的紅酒鑑賞家,他精通曆史、藝術、哲學、攝影、投資、商業……把他在任何一個領域成就單拿出來,都讓普通人望塵莫及。
吳軍老師在得到app新上了一門課程,叫做:《數學通識50講》。
吳軍老師在得到已經開設了6門課程,分別是《矽谷來信》、《谷歌方法論》、《資訊理論40講》、《科技史綱60講》、《吳軍講5G》,以及剛上的《數學通識50講》。
從資訊理論,到科技史,到通訊技術5G,現在又講數學,吳軍老師的涉獵之廣,研究之深,讓人深深歎服。
我特別喜歡跟吳軍老師聊天,因為每一次,都讓我收穫巨大。
趁著這次吳軍老師回國,我馬上跟他約了飯。
今天,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們的聊天內容,分享給你。
— 1 —
資訊理論、科技史、谷歌方法論、5G、數學……我一直特別好奇,吳軍老師的大腦是怎麼能裝下這麼多東西,又理解得如此深刻的?
吳軍老師說,他所講的這些內容,其實就是他一直以來工作的沉澱。
吳軍老師,是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計算機博士,後來在谷歌擔任智慧搜尋科學家。
他所研究的內容是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這需要有非常深厚的資訊理論、資訊科技、通訊技術、以及數學功底。
而他的課程內容,就來自於這些積累。
差別在於,做成課程需要用更通俗的方式,把那些晦澀的專業知識講出來,讓每一個人都能夠聽得懂。
這一次的新課,吳軍老師選擇了數學。
為什麼要選擇講數學呢?
數學這個主題,是很多老師(比如我,雖然我大學的專業就是數學…)想講,但是不敢講的。
為什麼?
因為,它太難了。
而且,數學這兩個字,簡直是很多人的噩夢。
甚至,有小朋友在報考大學專業的時候說,只要不學數學,讓我幹什麼都可以!
確實,數學很難。
很多人學了十幾年數學,走上工作崗位,根本不知道數學到底有什麼用。
除了相關專業的工程師,現在有幾個人,還記得大學學過的微積分、機率、和線性代數?
那麼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
作為一個普通人,也要學數學嗎?
吳軍老師說,是的,每一個人,都一定要學數學,因為它實在太有用了。
學數學,對大部分人來說,不是為了解數學題,不是為了當數學家,而是為了培養數學思維。
數學思維,不僅能讓你登上更高的高度,開拓你的眼界,也能夠幫你建立一些正確的常識,讓你少走彎路,並且讓你在人生的每一個岔路口,有更多更多的選擇。
今天我能夠給企業做戰略諮詢,能夠快速洞察一件事物的本質,其實,最最根本的能力,就來自於數學思維。
可是,數學也太難了,我學不會怎麼辦?
解數學題也許很難,數學考試拿滿分也許很難,但是,只要你願意,培養自己的數學思維其實並不難。
哦?那具體來說,數學思維包括哪些呢?
我給你介紹5種。
這5種數學思維,讓吳軍老師,包括我自己都特別受益。
— 2 —
第一種數學思維,源自於機率論,叫做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什麼意思?
假如一件事情成功的機率是20%,是不是就意味著,我重複做這件事5次,就一定能成功呢?
很多人會這樣想,但事實並不是這樣。
如果我們把95%的機率定義為成功,那麼這件20%成功機率的事,你需要重複做14次。
換句話說,你只要把這件20%成功機率的事,重複做14次,你就有95%的機率能做成。
計算過程我放在這裡,對公式頭疼的小朋友可以直接略過。
做一次失敗的機率為:1-20%=80%=0.8
重複做n次至少有一次成功的機率是95%,就相當於重複做n次每一次都不成功的機率是5%,
重複做n次都不成功:80%^n=1-95%=5%=0.05
n=log(0.8,0.05)=13.42
所以重複做13.42次,你成功的機率能達到95%。
如果你要達到99%的成功機率,那麼你需要重複做21次。
那想達到100%的成功機率呢?
對不起,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機率,所有人想要做成事,都需要一點點運氣。
我們經常說,正確的事情,要重複做。
它其實就是機率論的自然語言表述。
所謂正確的事情,其實指的就是大機率能成功的事情。
而所謂的重複,學會了機率論,我們就對重複這件事有了定量的理解。
20%的成功機率,在商業世界中,已經不算小了,只要重複做14次,你的成功機率就能達到95%。
理解了這件事情,你就會知道,創業一次成功的機率太小,所以你在融資的時候,就不能只融資一次的預算,你需要更多更多次的預算。
相對應地,很多人都想過,假如我在一個領域成功的機率是1%,那麼我找到20個領域來做,是不是跟一個領域20%的效果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依然把95%定為成功的標準,那麼1%成功機率的事情,你需要重複做298次。
而這,還只是一個領域。
這就像很多人會問,我是成為一個全才,把20個領域都試個遍,更容易成功?
還是成為一個專才,在一個領域深耕,更容易成功呢?
機率論會告訴你,成為一個專才,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理解了這件事情,你就會明白,創業要專注,不要做太多事,做太多事,你本來20%的機率就只剩1%了,你成功的機率就會更小。
你看,雖然這個世界上沒有100%的機率,但是隻要重複做大機率成功的事情,你成功的機率就能夠接近100%。
這就叫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
這是機率論教會我們最重要的思維。
我們學習機率論,不是為了去算題,而是要理解這種思考方法,在做人生選擇的時候,就能選對那條大機率成功的道路。
— 3 —
第二種數學思維,源自於微積分,叫做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
很多人一聽說微積分,想到那些複雜的微分方程、積分方程,就頭疼。
別怕。
我們今天不談方程,只談微積分的思維方式。
微積分的思維方式其實特別簡單,也正因為簡單到極致,所以非常漂亮。
微積分是牛頓發明的。他為什麼要發明微積分呢?
是為了虐死後世的我們嗎?
當然不是。
其實在牛頓以前,人們對速度這些變數的瞭解,僅限於平均值的層面。
比如,我知道一段距離的長短,和走完這段距離的時間,就可以算出一個平均速度。
但是,每個瞬間的速度,我是不瞭解的。
於是,牛頓就發明了微分,用無窮小這種概念來幫助我們把握瞬間的規律。
而積分跟微分正好相反,它反應的是瞬間變數的積累效應。
那麼,到底什麼是微積分?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物體靜止不動,你推它一把,會瞬間產生一個加速度。
但有了加速度,並不會瞬間產生速度。
加速度累積一段時間,才會有速度。
而有了速度,並不會瞬間產生位移。
速度累積一段時間,才會有位移。
宏觀上,我們看到的是位移,但是從最微觀的角度來看,其實是從加速度開始的。
加速度累積,變成速度;速度累積,變成位移。
這,就是積分。
反過來說,物體之所以會有位移,是因為速度在一段時間的累積。
而物體之所以會有速度,是因為加速度在一段時間的累積。
位移(相對於時間)的一階導數,是速度。
而速度(相對於時間)的一階導數,是加速度。
宏觀上,我們看到的是位移,但是從微觀上來看,其實是每一個瞬間速度的累積。
而位移的導數,就是從宏觀回到微觀,去觀察它“瞬間”的速度。
這,就是微分。
那麼,微積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到底有什麼用呢?
理解了微積分,你看問題的眼光,就會從靜態變為動態。
什麼意思?
加速度累積,變成速度;速度累積,變成位移。
其實人也是一樣。
你今天晚上努力學習了,但是一晚上的努力,並不會直接變成你的能力。
你的努力,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變成你的能力。
而你有了能力,並不會馬上做出成績。
你的能力,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變成你的成績。
而你有了一次成績,並不會馬上得到領導的賞識。
你的成績,得累積一段時間,才會得到領導賞識。
從努力,到能力,到成績,到賞識,它是有一個過程的,有一個積分的效應。
但是你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開始努力的第一天,就會抱怨說,我今天這麼努力,領導為什麼不賞識我?
他忘了,這其實還需要一個積分的效應。
反過來說,有些人可能一直以來工作都做得很好,但是從某個時候開始,因為一些原因,慢慢懈怠了。
他的努力程度下降了,但這個時候,他的能力並不會馬上跟著下降。
可能過了三四個月,才會慢慢顯示出來。他會發現做事情開始不能得心應手了。
然後又過了三四個月,他做出來的東西,領導開始越來越看不上了。
在這一瞬間,很多人會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我不過就是這一件事沒做好唄。
但他忘了,這其實是一個積分效應,這樣的結果,其實早在七八個月前他不努力的時候,就埋下了種子。
努力的時候,都希望大家瞬間認可;而出了問題,卻不去想幾個月之前的懈怠。
這是很多人都容易走進的思維誤區。
而如果你理解了微積分的思維方式,能夠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問題,你就會慢慢體會到,努力需要很長時間才會得到認可,你就會擁有一個平衡的心態,就會避免犯這樣的錯誤。
吳軍老師經常講一句話,叫做莫欺少年窮。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這也是微積分的思維方式。
少年雖窮,雖然他目前積累的還很少,但是,只要他的增速(用數學的語言來說,叫導速度)夠快,經過五年十年,他的積累會非常高。
吳軍老師給年輕人提建議說,不要在乎你的第一份薪水。
這其實這也是微積分的思維方式。
一開始拿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增速(導數)。
微積分的思維方式,從本質上來說,就是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
一件事情的結果,並不是瞬間產生的,而是長期以來的積累效應。
出了問題,不要只看當時那個瞬間,你只有從宏觀,一直追溯(求導)到微觀,才能找到最根源的問題所在。
— 4 —
第三種數學思維,源自於幾何學,叫做公理體系。
什麼是公理體系?
比如,幾何學有一門分科,叫做歐幾里得幾何,也被稱為歐氏幾何。
歐氏幾何有5條最基本的公理:
1、任意兩個點可以透過一條直線連線。
2、任意線段能無限延長成一條直線。
3、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圓。
4、所有直角都全等。
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並且在同一邊的內角之和小於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公理,是具有自明性並且被公認的命題。
在歐氏幾何中,其他所有的定理(或者說命題),都是以這5條公理為出發點,利用純邏輯推理的方法推匯出來的。
從這5條公理出發,可以推匯出無數條定理。
比如:
每一條線的角度都是180度。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度。
過直線外的一點,有且只有的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平行。
……
這構成了歐氏幾何龐大的公理體系。
如果說公理體系是一棵大樹,那麼公理就是大樹的樹根。
而在幾何學的另一門分科,羅巴切夫斯基幾何中,它的公理體系又不一樣了。
從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的公理出發,可以推匯出這樣的定理:
三角形的內角和小於180度。
過直線外的一點,至少有兩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平行。
這跟歐氏幾何是完全不同的。
(羅巴切夫斯基幾何雖然看上去好像違反常識,但它其實解決的主要是曲面上的幾何問題,跟歐氏幾何並不衝突。)
因為公理不同,所以能推匯出來的定理就不同,因此羅巴切夫斯基幾何的公理體系,跟歐氏幾何的公理體系,也完全不同。
在幾何學中,一旦制定了不同的公理,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知識體系。
這就是公理體系的思維。
這種思維在我們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比如,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願景、使命、價值觀,或者你也可以把它們稱為公司基因或者文化。
因為願景、使命、價值觀不同,公司與公司之間的行為和決策,差異就會很大。
一家公司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其實就相當於這家公司的公理。
公理直接決定了這家公司的各種行為往哪個方向發展。
所有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決策行為,都是在願景、使命、價值觀這些公理上,生長出來的定理。
它們構成了這家公司的公理體系。
而這個體系,一定是完全自洽的。
什麼叫完全自洽?
就是一家公司一旦有了完備的公理,其實就不需要老闆來做決定了。
因為公理能推匯出所有的定理。
不管公司以後會怎麼發展,會遇到什麼情況,只要有公理存在,就會演繹出一套能夠解決問題的新的法則(定理)。
而當你發現你的公司每天都需要老闆來做決定,或者你的規章制度、工作流程、決策行為和你的願景、使命、價值觀不符。
通常是因為公理還不完備,或者你的推導過程出現了問題。
這個時候你就需要修修補補,將你公司的公理體系一步步搭建起來。
我曾跟小夥伴說:
我在公司只做三件事:設定責權利,捍衛價值觀,和做一隻安靜的內容奶牛。
關於責權利法則,我們只有一條公理:創造最大價值的人,獲得最大的收益。
所有的制度安排,都是我用我有限的智商,根據這條公理,推演出的定理。
任何制度安排(定理),如果違背了唯一的公理,那一定是我的智商不夠用導致的。
我會為我的智商道歉,然後堅定地修改制度安排(定理)。
如果我拒不改正,或者對公理有動搖,請毅然決然地離開我。那個我,不值得你們跟隨。
我們因為有相同的公理體系,而彼此成就。
公理沒有對錯,不需要被證明,公理是一種選擇,是一種共識,是一種基準原則。
制定不同的公理,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公理體系,也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 5 —
第四種數學思維,源自於代數,叫做數字的方向性。
我們學代數,最開始學的是自然數,包括0和正整數:0,1,2,3,4,5……
然後是整數,包括自然數和負整數:……-3,-2,-1,0,1,2,3……
然後是有理數,包括整數和分數。
在學習分數之前,數字在我們的認知中,是離散的,是一個一個的點。
而有了分數,數字就開始變得連續了。
這就像在生活中,一開始你看事情,看的是對和錯,大和小。
而慢慢地,你認識到世界其實並沒有這麼簡單,你看事情開始有了灰度。
有理數之後,我們又學了無理數。
無理數,就是無限不迴圈小數,比如π。
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由兩個數相除而得來。
但是無理數是無限不迴圈的小數,你找不到任何規律。
這會讓你認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複雜到無法有規律的。
π就是π,根號就是根號,它就是很複雜,你不要試圖用一個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定義它。
你要承認它的客觀存在,承認這個世界的複雜性。
你看,我們不斷深入學習各種數,其實就是在一步一步地理解世界的複雜。
再往復雜裡說,數這個東西,除了大小,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屬性:方向。
在數學上,我們把有方向的數字叫做向量。
數字,其實是有方向的。這個認識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用呢?
我舉個例子。
假如你今天拖著一個箱子往東走,你力氣很大,有30N。
這時來了一個人,非要跟你對著幹,把箱子往西拖,他力氣沒你大,只有20N。
結果如何呢?
這個箱子還是會跟著你往東走,只不過只剩下10N的力,它的速度會慢下來。
這就像在公司裡做事,兩個人都很有能力,如果他們合作的時候,能力都能往一個方向使,形成合力,這是最好的結果。
而如果,他們的能力不能往一個方向使,反而互相牽制,那可能還不如完全交給其中一個人來做。
還有一種情況,做同一件事情,有的人想往東走,有的人想往西走,有的人想往北走,而你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正確的。
這時,你想要的,不是合力的大小,而是方向的相對正確性。
那你該怎麼辦呢?
你就讓他們都去幹這件事吧。
雖然大家的方向不同,會互相牽制,力的大小會有損耗。
但是最終事情的走向,會是那個相對正確的方向。
— 6 —
第五種數學思維,源自於博弈論,叫做全域性最優和達成共贏。
什麼是博弈論?
我們每天都要做很多很多大大小小的決策。
比如,我今天是喝咖啡,還是喝茶?
這就是一個決策。
但這個決策只跟我自己有關,並不會涉及到別人。
而在生活中,有一類決策,是需要涉及到別人的。
涉及到別人的決策邏輯,我們把它叫做博弈論。
比如,下圍棋就是典型的博弈。
每走一步棋,我的所得就是你的所失,我的所失就是你的所得。
這是博弈論中典型的零和博弈。
在零和博弈中,你要一直明白,你要的是全域性的最優解,而不是區域性最優解。
什麼意思?
下圍棋的時候,不是在每一步上,你都要吃掉對方最多的子。
你要讓終局所得最多,就要步步為營,講究策略。
有時候讓子是為了以退為進,始終記得,你是為了全域性最優,而不是區域性最優。
很多時候辦公司也是一樣,不要總想著每一件事情都必須一帆風順,如果你想得到最好的結果,可能在一些關鍵步數上就要做些妥協。
除了零和博弈,還有一種博弈,叫做非零和博弈。
非零和博弈講究共贏。
共贏的前提,是建立信任。
但建立信任,其實特別不容易。
假如市場上現在需要100萬臺冰箱。
一個廠家發現了這個需求,決定馬上生產100萬臺。
另一個廠家發現了這個需求,也決定馬上生產100萬臺。
第三個廠家也同樣,決定馬上生產100萬臺。
……
結果,每一個廠家都生產了100萬臺,供大於求,大部分廠家都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那如果這時候,大家能夠建立起信任,說好10個廠家,每個人都只生產10萬臺,這樣正好能夠滿足需求,每個廠家都能夠賺到錢,大家就能達成共贏。
但是,只要有一個廠家沒有遵守約定,別人都生產10萬臺,但是他生產30萬臺,這個時候,就多出來了20萬臺,大家就會因此遭受損失。
建立信任,特別不容易,但是這件事情在商業世界裡非常重要。
那怎麼才能建立信任呢?
我給你兩個建議。
第一個建議是,你要找到那些能夠建立信任的夥伴。
有些人,是永遠都無法和他達成共贏的,這樣的人你就要遠離。
第二個建議是,你要主動釋放信任。
你要先讓別人知道你是值得信任的人,這樣想要與你達成共贏的人,就會來找到你。
最後的話
今天,我給你介紹了5種數學思維:從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用動態的眼光看問題,公理體系,數字的方向性,以及全域性最優和達成共贏。
這篇文章很長,但是我希望你一定要把它看完。
不但要看完,還要看很多遍,真正把它看懂,把這些數學思維用在你的生活中。
我也希望能透過這篇文章,向你傳達一個觀念:數學不難,真的不難。
你不一定要會解大部分數學題,你不一定要背下來所有公式,你不一定要數學考試拿滿分,但是你至少要訓練自己的數學思維。
訓練數學思維,是為了讓自己擁有符合規律的思維方式。
孔子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所謂的從心所欲不逾矩,不是說我要約束自己,讓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越出邊界。
而是我因為擁有符合規律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做的事情根本就不會越出邊界。
這,就是從心所欲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