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麥隆位於赤道附近,又是熱帶雨林氣候,背靠大西洋幾內亞灣,所以註定是個雨水充足、河流湖泊豐富的國家,有河就有魚,有魚自然就有釣魚發燒友,我和隔壁的老非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早在2016年,我就在喀麥隆各個河流湖泊中釣魚,最開始釣魚的目的是覺得自己耐心不夠,想透過釣魚來磨礪一下,慢慢的便成了愛好,釣魚這事情,跟抽菸一樣,有癮。
在喀麥隆,我們跟河流湖泊交際比較多,所以比較熟悉各個城市的水文和魚情,基本去過的大城市都揮了幾竿,這也是我們工作之餘的活動之一。如果從釣魚角度來說,跟中國對比,喀麥隆其實是個貧釣的國家,貧體現之一是當地人去釣魚的很少,這裡幾乎沒有漁具店,只有個別雜貨店賣一些劣質海竿和魚鉤,體現之二是喀麥隆漁業資源的貧窮。喀麥隆淡水魚很多,但是魚類很少,內陸河裡的魚種屈指可數:羅非魚、埃及塘鯴、非洲銀龍魚、黑魚、非洲紅眼,河海交界處還有那種跟國內叉尾鮰很類似的魚,姑且叫它非洲叉尾鮰吧,這裡就只講講淡水釣魚。
盆裡面那種黃色的肉就是非洲叉尾鮰,煮熟以後就是這淡黃色,不過味道相當鮮美,只有一根主刺
喀麥隆的大部分城市都可以釣魚,Yaoundé有一個razel大水庫,還有一個eco-park養殖魚塘;杜阿拉靠海,還有wouri河和mango河,釣魚地點不要太豐富;kribi也是海濱城市,海岸線極其寬闊,還有瀑布,各種小河流不計其數,還有bafoussam,samelima,Garoua,maroua,dschang,linbe等城市……
釣魚之前,那就不得不說說釣魚前的防護措施:非洲大陸的紫外線真不是吹的,不要妄想穿個短袖打個傘或者戴頂草帽就若無其事,大太陽下即使在大傘下面釣半天魚,裸露出的面板一樣可以被曬到脫皮,我們中國人那種嫩嫩的肉真經不起這個陽光的摧殘,以前我被曬出了陰陽手臂,陰陽眼睛(我戴眼鏡),當時你不會覺得痛,等晚上洗澡的時候,水劃過面板那就是陣陣刺痛,然後過兩天就開始慢慢脫皮,一直到長了新皮才好。所以長衣長褲是必備,最好是通風透氣的,防曬帽儘量選大的,有面罩那就最好了,手套也最好備一雙;其次是防蚊蟲藥水或者蚊香之類的,這邊野釣的地方,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去人煙稀少的地方,很多水域都有那種牛虻,咬人和吸血的時候感覺不到疼痛,一咬就留下一個紅點,基本個把星期才能消除,這種蚊蟲同時還攜帶瘧原蟲。
早幾年釣魚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手竿,就是國內那種可收縮的4.5米,5.4米等碳素竿,主要在各個城市的湖泊和河流裡釣,用的是蚯蚓,雞肝,牛肉等,漁獲主要就是羅非魚,偶爾可以釣一些埃及塘鯴和黑魚,非洲龍魚幾乎釣不到。這裡的羅非魚遍地都是,大河、湖泊、水塘裡等都是成群結隊,畢竟非洲鯽魚不是白叫的,繁殖力強,長得也快,有朋友曾經在一個香蕉園的排水溝旁邊,兩人一天釣了60多斤羅非魚,大的也有2-3斤,再大的話,就很少見了;埃及塘鯴魚也有收穫,不過這種魚在渾濁的小河裡居多,當地漁民喜歡釣這種塘鯴,因為這種魚會直接生吞餌料,他們用的是那種7-8釐米的大鉤子,鉤子上掛著腐爛的小魚或者臭肉,線的另一端直接系在大樹上或者木棍上,傍晚的時候扔到河裡,第二天早晨再來收,我曾見過當地漁民捕獲到10多斤的埃及塘鯴;黑魚的話,也是小水溝小河流里居多,不過在這邊野釣幾乎沒見過特別大的黑魚,偶爾也有釣過幾條兩三斤的黑魚;至於龍魚的話,那就只能呵呵了,非洲銀龍魚其實是當地的主食魚類之一,但是銀龍魚喜歡居於水草邊,很膽小謹慎,白天幾乎也不進食,在我印象裡,幾乎沒有用手竿釣到過銀龍魚,因為當你靠邊釣魚的時候,銀龍魚早就遊走了,當地漁民一般都是用粘網來捕捉銀龍魚,或者在大河裡用網圍住一片河面,然後慢慢收縮,最後捕獲網裡的魚,甚至有一些漁民划著獨木舟到河心或者水草豐富的地段,然後蹲在船頭靜靜等待龍魚浮上來換氣,用那種圓形的撒網來捕捉;當地還有鯉魚,與國內亞洲鯉不一樣,這邊是那種三道鱗的鯉魚,不過這邊鯉魚沒有氾濫成災,或者可以說是稀有魚類,以前有一個朋友在bafoussam釣過一條10來斤的鯉魚,我也中過一條半斤多的鯉魚,後來也沒聽說過其他釣友中過鯉魚;在河流入海口處附近,還有一種類似於叉尾鮰的魚,這種魚也很好釣,不過不成群,魚肉其實有點淡黃色的,奇怪的是,一到內陸河段,就不見這種魚的蹤影,抓魚的時候一點要注意這種魚的刺,因為刺裡有毒,一旦被刺到,好幾天才能消腫;內陸河段還有一種類似於國內的紅眼魚,體型都不大;總而言之,這邊主要以羅非魚為主,不過羅非魚真的挺好吃,就一根主刺,肉質嫩而鮮美,清蒸、紅燒和煲湯都可以。
好了,看到這裡,讀者你是不是覺得只釣羅非魚其實沒什麼意思?那個時候我也是這樣想的,每次去野釣,雖然也有收穫,但總是以羅非為主,偶爾有一兩條塘鯴和黑魚,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野釣的時候,經常可以遇到銀龍魚和黑魚炸水,尤其是銀龍魚,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尾巴在你可見範圍之內來炸個水,調戲你,真是受不了這種刺激啊。
於是我們便研究怎麼把這些龍魚弄上岸,最後決定在國內整點路亞竿來試試,拋得遠而且可操作性強。我們對路亞竿是寄予眾望的,曾多少次做夢,丟擲去的餌被銀龍魚一口咬住,一個大吞口,線杯嘩啦嘩啦的響,然後我們拼命的收線……但,這總歸是想象。路亞竿到了以後,我們花了一個多月瞭解各種假餌,學習各種拋投技巧,有點閉關修煉神功大成,即將破關而出的感覺,於是我們選了條大河sanaga來試試身手,從我們駐地開車過去大概兩個小時,其實我想誇讚一下釣魚人的精神,飯可以不吃,魚不能不釣,距離不是問題,有沒有魚才是重點。sanaga河有100多米寬,水流比較急,我們選在橋墩附近開釣,路亞竿拋拋投投多次,最後也只中了小的紅眼魚,手竿加蚯蚓來垂釣,還提前打了窩,也就是一些小羅非而已,我們估計可能是釣點沒選好,琢磨著以後來二戰。後來又陸陸續續去了razel水庫、黑坑等地方,裡面也有銀龍魚,但是用路亞釣法很難中到,基本都是一些小羅非。真是釣了個寂寞啊,後來網上了解到非洲銀龍魚一遇到響動,撒尾巴就跑,別說假餌拋過去了,就是真餌拋過去,也不見的會吃,它可真是個慫包。
帶著不甘心和失落,便和某個海濱城市douala的釣友取經,然後又在某個假期與該釣友會晤,一起商討著把銀龍魚弄上岸的勾當。該釣友曾經用海竿釣上來過一條七八斤的銀龍魚,他是用海竿掛蝦肉,拋到水草邊附近,靜候,才釣到的,銀龍魚不僅生性膽小,也有很強的領地意識,一個河段棲居數量較少。我牢牢的記著,計劃著下次去內陸大河裡再試試。
交流歸交流,既然來到海濱城市,總歸要來揮揮竿的。當地是沒有海釣船的,更不要說海釣的配套設施,而且douala的海岸線不多,我們去了一個營地附近的mango河,這條河其實也有100多米寬,水位還會跟著潮水漲落,據說有跟著漲潮迴游的海魚。跟釣友一商量,我決定把路亞竿改成海竿,把假餌換成通心鉛墜再綁個魚鉤便完成了。這次垂釣之旅,我只想說,是我在喀麥隆釣魚以來釣的最爽的一次,每天上午釣兩三個小時,每次都有10來斤的收穫,我們採取海竿加手竿的辦法,海竿掛蝦肉,丟擲去後拉直,竿尖再掛上鈴鐺,手竿就在水草附近垂釣,漁獲就是羅非、非洲叉尾鮰和黑鯛,沒錯,這裡有很多海里迴游上來的黑鯛,非洲叉尾鮰和黑鯛都喜歡吃海竿的蝦肉,非洲叉尾鮰的咬口就是比較輕,零零碎碎一直在咬,而黑鯛就是咬完就拉著跑,好像海魚就是個漢子,直來直爽,而淡水魚像個小姑娘,委委婉婉。自此我內心便萌發了海釣的種子,釣魚真的有毒……
黑鯛歸黑鯛,但內心還是放不下內陸河裡的銀龍魚,於是在某個週末,我和老非又踏上了razel大水庫的征途。我們選了個水草不太多的地方,既可以手竿又可以拋海竿(其實在喀麥隆野釣,釣點很不好找,當地植被豐富,人口也不多,很多大河大湖都是人煙稀少的地方,每次都需要帶著刀具開路,砍出一條通往河邊的小路,在雨季的時候,有時候半個月沒來,釣點又重新長滿了草)。這次我們把路亞竿全部改成了海竿,掛蝦肉,餌拋到離岸邊十米到30米的距離不等,從早晨到下午,蝦肉都泡白了,就是沒一個咬口,期間我們還重新拋竿換了釣點,不但沒咬口,銀龍魚仍舊在距離你幾十米的湖面急需炸水。後來回想,其實是我們選的地方不對,首先是岸邊有當地漁民下了網,其次razel大水庫屬於山體水庫,岸邊都是很陡,距離岸邊10來米的水面,水深估計都有10多米了,而銀龍魚其實是喜歡棲息在水面中上層,這也就是為什麼蝦餌泡在水裡一天,連一個咬口都沒有,因為水庫中間的底層沒有魚。收竿回去之際,當地漁民划著獨木舟經過,桶裡裝著用漁網捕捉到的幾條銀龍魚,我們其實很看不起這種釣不到魚而去買魚的人,簡直是對釣魚人的侮辱,不過,晚餐我們加了一道菜,清蒸魚還是很鮮美的。
這也就是我說喀麥隆是貧釣的國家了,這裡魚的種類太少了,攻擊性魚類那是更加少,比如這個大水庫,就4個魚種:羅非、龍魚、鯰魚、黑魚,鯰魚黑魚獨立性強,一般也棲息在水草茂盛的地方,我們也很難找到理想的釣點,龍魚膽小謹慎又遠遠的避開人類活動較多的地方,那就只剩下一個羅非了……別說路亞竿了,海竿在水庫裡也不是很好用,當然,跟我們的技術也有關係。這邊最實用的其實就是中長的手竿,如5.4,6.3和 7.2米等,再配上海竿遠投,當然,好的釣點是最重要的。
最後送句話給所有釣魚人: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屢敗屢戰,絕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