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中的一天,國軍將領杜聿明跑到老蔣辦公室告狀,他說:“我自己就夠廉潔了,可“郭小鬼”更是清廉得不像話,他一不好女色,二不貪財,甚至連家裡的沙發都打上補丁,言行作風很像是共產黨員。”
杜聿明所說的這個廉潔的不像話的郭小鬼,正是國防部作戰廳廳長郭汝瑰,一個赫赫有名的紅色特工。
紅色間諜
不得不說,杜聿明看人倒是很有眼光,奈何這個舉報間諜的理由實在太難聽,聽得老蔣火冒三丈,直接把杜聿明訓斥了一頓。老蔣多疑,但倒是很信任杜聿明,何況,一個廉潔的官員在國民政府內部堪稱稀世珍寶,老蔣自然高看一等。不過老蔣還是高估了國民政府的水準,事實證明,像郭汝瑰這樣的清廉之人,的確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
郭汝瑰出身不凡,他的兄長郭汝棟是川軍軍長,在兄長的鼓勵之下,郭汝瑰報考了黃埔軍校,老蔣平日裡最信任黃埔嫡系,郭汝瑰年少有為,底子乾淨,出身黃埔,聰明幹練,是老蔣最喜歡的那類學生,所以他一畢業就得到了提拔。
不過老蔣沒想到,郭汝瑰在1928年就入黨了,再往前追溯,1926年他剛剛進入黃埔的時候,就已經是共產主義的追隨者。老蔣信任郭汝瑰,郭汝瑰卻看清了老蔣的卑劣之處,老蔣破壞革命,屠殺革命者,大權獨攬,不思建設國家,反而掀起內戰,這讓一心報國的郭汝瑰非常不滿。在黨組織的安排下,郭汝瑰開始了自己的潛伏生涯。
郭汝瑰嚴格來講潛伏過兩次,第一次潛伏並不順利,因為老蔣製造的白色恐怖,郭汝瑰不幸和黨組織失去聯絡,只能前往日本留學,藉此機會避難。回國之後,郭汝瑰繼續回到國軍任職,雖然和黨組織失聯,但是郭汝瑰沒有忘記自己報效國家的志向,淞滬戰爭期間,郭汝瑰帶領戰士在陣地上和敵人廝殺了七天七夜,從此一戰成名。
但是一個善戰的將軍挽救不了一個腐敗透頂的政府,雖然在國民政府之內仕途平順,但是郭汝瑰越來越覺得不妙,面對抗戰的危急關頭,政府人員依舊尸位素餐,在老蔣心裡,只怕四大家族的生意都比抗日重要。郭汝瑰下定了決定,自己還是要聯絡組織。
身負重任
1945年5月,抗戰結束之際,郭汝瑰終於成功和董必武見上了面,董必武對郭汝瑰說:“畢竟你脫離黨的時間太久了。希望你可以留在國民黨內部,為我黨傳遞訊息。為了不讓人注意,我們單線聯絡,以確保你的人身安全。”
這是個危險的人物,地下工作者面對的死亡威脅一點也不比正面戰場少,萬一被老蔣察覺,就是萬劫不復,但是郭汝瑰毫不猶豫的同意了,為了國家的未來,死有何懼?
當時郭汝瑰已經深受老蔣的器重,並升任國防廳廳長,他的職務直白地講是制訂作戰計劃,也就是說國軍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郭汝瑰的眼睛,每次軍事會議,郭汝瑰都會悄悄留一份記錄交給組織,甚至老蔣還沒有看完資料,毛主席這邊就已經看到了。
淮海戰役中,郭汝瑰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迎合老蔣的意見,將國軍一步一步引入我黨的包圍圈,國軍完全沒有察覺郭汝瑰在背後的操控,老蔣更是自視甚高,不斷髮表著自己極度不專業的軍事意見,終於把國軍送上了全軍覆沒的死路。
淮海戰役之後,國民政府大受震動,老蔣完全沒懷疑郭汝瑰,但是杜聿明察覺到不對,畢竟杜聿明是專業的帶兵之人,分析之後,杜聿明認為就是郭汝瑰把國軍送進了圈套,從此杜聿明對郭汝瑰起了疑心。
可是郭汝瑰辦事謹慎,平日幾乎從不正面和我黨接觸,傳遞訊息也做得極為隱秘,杜聿明派人盯了好久,也沒能抓住郭汝瑰的小辮子,只能向老蔣告狀,結果又遭到老蔣一頓訓斥。
功成身退
老蔣既然如此態度,杜聿明也再不願意觸黴頭,可是他心裡一直有個坎,直到杜聿明臨終之前,郭汝瑰來探病,杜聿明拉著他的手,還是執著的問他:“你到底是不是共產黨?”可是他最終也沒能從郭汝瑰那裡得到真相。
郭汝瑰的身份是八十年代才被公開的,當時震驚了不少人,因為幾十年來,雖然郭汝瑰任職於新中國政府,可是他的待遇一直都是按照投誠將領的標準,而不是共產黨員的標準。
以郭汝瑰的勞苦功高,本該得到重用,可是“投誠將領”這個身份給郭汝瑰帶來了限制,不過這是郭汝瑰和黨組織商議後的結果。解放戰爭末期,郭汝瑰帶領部隊起義,迴歸組織,可是他的身份不能立即公開,只因當時國內境況不穩,如果郭汝瑰紅色間諜的身份傳開,會帶來很多禍患。郭汝瑰本人並不在意自己的待遇高低,欣然接受了“投誠將領”的身份,並以這樣的身份度過了半生歲月。
但是,他始終堅守著自己作為一個黨員的信仰,儘管他不能公然站在黨旗之下,但是他的心和同志們在一起。身份正式公開的時候,郭汝瑰已經退休,一生勞苦功高的他沒有向國家提任何要求,連國家分配給他的一座洋房他都重新返還了組織。
臺灣報紙評價郭汝瑰是“一諜臥底弄乾坤,兩軍勝負已先分”,這個評價很傳奇,但是郭汝瑰自己不大認同,他曾經這樣說過:“歷史不是我一個人決定的,一場戰爭的勝利取決於民心所向,將罪責歸咎於個人身上是可笑的。”
是的,推動國民政府走向失敗的不在外部,而是禍起蕭牆之內,一個早已從內部腐爛的政府,怎能不敗?相比於老蔣對國家的摧殘,郭汝瑰不過加了一把火。孰是孰非,人民自有公論,誰是真正心念人民的人,誰才能成為最後的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