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段時間看到不少有關新HEDT平臺的爆料,AMD蘇媽那邊執行緒撕裂者因為沒有對手,把TRX40平臺的ZEN3大殺器給砍掉了,而英特爾這邊雖然爆料來勢洶洶,各種兇猛的規格看得很唬人,但是要實際體驗還得等一段時間。
介於年底沒那麼忙了,便想起玩玩身邊那個一年多沒開機的旗艦平臺-Xeon W系列
用【曇花一現】來形容這個28核處理器真心很貼切
但這次裝機試玩並不是這臺機器的完全體形態,至於為何,下面會娓娓道來
之前心血來潮買來之後沒多久,因為工作忙,便遺忘在一邊,沒想到這次跑完測試的它,馬上就會變成過氣旗艦了
這個平臺雖然自己定位於消費級,但處理器介面依舊是志強伺服器的LGA3647,唯一一顆相容的處理器便是一顆首發要價2999美元的28核56執行緒處理器:W-3175X
因為3175X是基於多年前的Skylake-W架構,並且採用的還是14nm工藝,在釋出它的時候用了壓縮機超5G來進行“秀肌肉”,所以對於它的發熱,普通散熱器肯定是會直接下跪的
況且能支援這個介面的散熱器一巴掌數的過來,所以我在安裝它的時候直接就採用了外接分體水冷的方案,也因為如此,使用起來不太便利,於是冷落了它一年
↓ 安裝它的時候,經過幾輪思想博弈,最終決定利用機箱側面的120風扇位安裝EK的水箱
↓ 因為主機板的供電系統也是自帶冷頭的,為了減少水管的數量,並且保證橫平豎直的效果,用了PCIe穿板來讓水路外接
↓ 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了美觀,弊端便是第一個X16插槽,只能安裝類似HHHL固態這種半刀高度的PCIe裝置,好在這個平臺提供了48條PCIe3.0的通道,基本上不插滿4卡都不用擔心直連通道不夠用的情況。
↓ 而為配合這套十分囂張的平臺,我還用上了我的Dream Case之一的:迎廣H-Farme 2.0
↓ 作為老牌機箱品牌迎廣的30週年紀念限量款機箱,這種秀肌肉的產品除了展現IN WIN在工業設計上的深厚造詣,還能告訴大家機箱原來還能這樣玩,夕陽紅的DIY市場不是沒有好東西,只是願不願意掏錢支援一下罷了。
↓ 作為一款6年前的旗艦機箱,側透、燈光系統、Type-C介面、USB3.0都沒有落下,
經典的散熱片式設計,放在2022年看來,依舊前衛且毫不過時,跟概念超跑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過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可能還是會有很多人接受不了這種浮誇的開放式機箱
↓ 我們再聊回平臺上,好馬配好鞍,3175X能支援6通道512GB記憶體,但我是純拿它來玩的,不需要那麼大容量,雖然插滿12根的話會特別帥,但ROG Dominus Extreme實在是無福消受,便海淘了更純粹傾向超頻的EVGA SR-3 DARK
↓ 作為EVGA目前最為奢華的旗艦主機板,首發時售價為1800美元,雖然價格不及ROG那塊,但用料方面也絲毫不示弱
↓ 首先是使用了喪心病狂的16層PCB來應對極限狀況,普通主機板也就用6層
其次供電介面方面,雖然沒有雙24Pin,但4個8Pin CPU供電介面也不是吃素的,但這次畢竟不是完全體,所以沒有插滿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電源只提供了兩個CPU 8Pin輸出介面,想要插滿的話還得想想法子
↓ 上面也說到,這塊主機板的供電區域是覆蓋了水冷頭的,以保證大幅度超頻時供電的溫度
↓ SR-3提供了18+1相80A供電,並且使用了大量“睪貴的”鉭電容,理論上1440A的處理器供電上限,足夠玩家去極限超頻玩耍了,對我這種普通玩家來說,實在是有點大材小用
↓ 供電的水冷頭一直延申到下面的C622晶片組上,主機板上有6條PCI-E x16插槽,其中有4個是x16的,2個是x8的,有兩個支援22110的M.2介面和兩個U.2介面,設想下如果全插滿那龐大的資料流,發熱也是不容小覷的
↓ 這次使用的是三星的純SLC固態 983ZET,也算是3.0固態的天花板之一了
↓ 主機板的IO還算豐富,三個網口,兩個是10Gb的,9個USB 3.0,還有一個USB 3.2 Gen 2
只可惜這個機箱暫時沒法把IO擋板裝上,希望下次完全體的裝機能解決掉這個問題
↓ 因為3175X的面積特別大,普通水冷頭根本覆蓋不全,所以這裡用的是歐酷家的大核心處理器專用水冷頭,可以完美覆蓋LGA3647或者TRX40的巴掌處理器
↓ 止水快插用的也是歐酷家的,外接水路的必備配件之一
↓ 外接散熱裝置是來自北海冰神的BH08DP,簡單理解就是個懶人版一體壓縮機水冷系統,可以自動根據室溫和溼度來控制水冷溫度,避免水溫過低造成冷凝水滴落毀壞主機板。
↓ 簡易的控制面板可以設定水溫和內建水泵的流速,這款壓縮機制冷功率好像是800W左右,我一般開機就直接用了,怕手動設定太冷的話,在潮溼的大深圳會發生悲劇
↓ 為了進一步降低冷凝水的風險,我在機箱頂部還裝了三個利民的白色風壓扇,從而減少水路和環境的溫差(自己臆想的,實際是頂部太空為了好看點)
↓ 雖然機箱附帶了一顆1065W的超酷炫發光電源,但是面對3175X這個電老虎超頻,還是會力不從心,所以我直接安裝了一顆振華LEADEX白金牌2000W電源
12V單路輸出就達到了166.6A,即1999.2W,也是超頻冠軍Ian '8Pack' Parry同款,希望超頻的時候能沾沾歐氣
↓ 3175X支援6通道,SR-3正好是一對一的記憶體插槽,但是手邊並沒有符合它QVL的套條,於是翻出了3套七彩虹iGAME的火神記憶體,銀白配色用來配機箱挺合適
↓ 3600C16 單根8GB規格,採用了三星B-die顆粒,同時PCB也是白色的
↓ 開啟XMP順利點亮跑測試,6通道記憶體的頻寬果然不是蓋的,如今的DDR5都沒法追上這樣的讀寫速度,只不過因為核心架構問題,延遲還是有點高
↓ 開機點亮後的RGB效果相當柔和,可惜銀白色的馬甲被擋很多
↓ 雖然火神記憶體的硬體和超頻潛力非常大,但是放在這塊罕見的主機板上,燈控軟體並不能識別到它,於是乎RGB變成了不可控,想關也關不掉
↓ 好在顯示卡能正確識別到,小螢幕也就能DIY成自己的LOGO了
↓ 亮機顯示卡這裡用的是RTX 3080Ti火神,正好和記憶體配一套
↓ 三星的8nm也是電老虎,3*8Pin供電也必不可少
↓ 這張卡豎裝也是很騷氣,小螢幕能豎起來,我往期影片裡有展示,這裡我就不豎裝了
↓ 至此,這套3175X非完全體主機的搭建思路就跟大家分享完了,因為記憶體、固態、顯示卡並不是最終配置
以及主機板供電沒插滿的緣故,機箱標誌性的燈效暫時就不點亮了,留著下一期完全體的時候再做展示Show,下面開始看看這套“過氣旗艦”的效能測試部分
效能測試
開始測試前先來看這個平臺最關鍵的溫度和功耗表現
首先是這塊主機板在全預設的情況下,會自動將全核頻率鎖定到出廠最高睿頻的3.8GHz
所以255W的TDP參考可以忽略了,好在我直接採用了外接壓縮機水冷方案,FPU烤機核心溫度可以控制在75度以下
3.8GHz全核心FPU十分鐘,大部分核心都是在70度以下,作為一塊內部還是採用矽脂接觸的處理器,較大的核心溫差肯定不可避免的(實在不敢冒險開蓋)
此時插座功耗表顯示整機功耗在550W以上,這還只是全核跑最高睿頻的情況下,因為供電模組也覆蓋了水冷,所以供電只有不到40度,非常涼快
CPU-Z簡單跑下3.8GHz的分數,15900+的全核分,只拉開了16核5950X的25%差距
相比之下單核分數就相當慘烈了,因為是老架構+頻率不高的緣故,得分落後了5950X 31%
預設的情況自然不是這次玩機的主題,於是我將3175X超頻到全核4.6GHz
也是目前這套系統的散熱效能極限了,這時候長時間跑分和FPU核心溫度會非常接近100度的零界點,想要再往上超頻的話,得深圳的室溫降到非常低,或者等北海冰神新款的1500W壓縮機出來,才能再做嘗試了
28個核心的頻率都提高了0.8GHz,多核得分增加了18.4%
使用壓力更大一些的Cinebench R20/R23,這裡加入了同是16核的9960X作參考
這時3175X多核領先5950X 27.6%,超頻後拉大到 40%
R23拉開的差距會大那麼一點點,但是3175X比5950X多了12個核,壓縮機超頻後還不能領先超過50%,實在讓人唏噓
更讓人唏噓的是跑測試時的功耗表現,超頻完跑多核心測試的時候,
插座功耗表顯示960W+,接近1000W的功耗,也是難為只有800W的壓縮機了
在老牌渲染器V-RAY渲染測試裡,超頻收益只有18.1%,獲得的效能比可以說非常低了
跑這個和下面的專案,功耗表顯示功耗已經持續高於1050W了,如果用機箱附帶的電源,估計都要觸發斷電保護了
功耗近乎翻倍的代價,換來了一分鐘的渲染加速,所以在看重功耗表現和穩定性的伺服器領域,處理器是不可能會去超頻換效率的
但對我來說,更關心它超頻前後的遊戲效能會有多大差距,有請世界上最好玩的遊戲:3DMARK出場,超頻後所有處理器執行緒的分數都有18%的提升
反饋到遊戲跑分上,因為處理器頻率不再拖顯示卡的後腿,總分和顯示卡得分獲得了巨大的提升
但反映到不同遊戲裡,上面的理論增幅就沒那麼誇張了
1080P收益還行,到了2K解析度,大部分壓力又轉到顯示卡身上了
英靈殿這種渣最佳化基本沒啥提升
我以為挺吃處理器的即時戰略遊戲,也沒多大提升,所以單純玩遊戲的話,關了超執行緒換更高的主頻應該會更好一點
彩虹六號這類吃CPU主頻的電競遊戲收益就很大,但遊戲效能還是不如新架構的新一代處理器強
在我粗略看來,因為架構和工藝並沒有改進,3175X的效能表現更像是X299平臺的堆核加強版
開放超頻許可權也沒有提供特別大的驚喜,因為BIOS裡並不能針對單個核心去進行微調整,並且沒有使用釺焊,進一步減少了超頻的幅度,即使用上了水冷壓縮機,初步試玩還沒達到我原本心裡預期的表現
總結
在一輪測試下來,大概清楚這一個平臺為什麼會無人問津,甚至連生產其消費級主機板的廠家都只有3家,拋去高昂售價這個高門檻,3175X更像是釋出當初用上壓縮機,為了保住其顏面不得不拿出來的另類“秀肌肉”產品,它的效能表現並沒有撼動到當時的執行緒撕裂者,對於不差錢的高玩們來說,這套平臺的可玩性也低於其他平臺,更別說讓價格敏感型普通消費者去關注了
就像車和遊戲一樣,總得體驗過,才能體會其中優劣,男人嘛,永遠都愛玩,只不過不同時期,玩具不同罷了。
這一期未完成品的裝機分享就先到這裡,後面有時間我會將它進一步完成到自己想要的樣子,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