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忠實的果粉,從iPod touch開始到後面開始用上iPhone,iOS流暢的體驗和iPhone精緻的手感讓我相當迷戀。自從幾年前體驗了一個多月iPhone 6s Plus造成手指腱鞘炎後,我對大屏手機再無好感。
iPhone 8用到不能再用之後,直接換了完全看不出更新的iPhone SE2,我一直在等一款值得入手的iPhone小屏旗艦機。2020年釋出的12mini,小巧的尺寸讓我相當喜歡,可是2020年六月我入手了iPhone SE2,完全沒有更換手機的計劃。
2021年九月蘋果照例釋出iPhone 13mini,效能和配置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續航能力據說比iPhone12長,而且相機的提升相當的顯著。加上小道訊息在傳,2022年再無14mini,於是偷偷的把iPhone 13mini放在了必買清單。
iPhone SE2是我的第一支國行手機,感受到了不能使用Face Time電話功能的痛苦,老早就確定下一臺iPhone一定要買港版,不能再讓手上的iPhone閹割掉Face Time電話。原計劃iPhone 14上市趁打折再入iPhone 13mini,打聽到最近剛好有朋友從香港回內地,按照如今的國際衛生情況,香港不知何時才能通關,還是趁早把iPhone 13mini買了吧。
可能有人會問,13mini那麼小,為什麼會選擇它?
截圖一張官方的尺寸和重量表格:與SE2最接近的新款手機就是13mini,三維和重量都要相對小巧了許多,相比iPhone13來說持握肯定是要更舒服的,所以我幾乎是毫不猶豫。
顏色方面,黑色不純、紅色不耐看、粉色不適合直男,於是就挑了白色。手機在經過了14+7的隔離之後,終於在農曆新年之前送到我手上,在這焦急等待的一個月時間裡,我可是各種研究和買買買,湊齊了全套無線充電套裝。今天打算來給大家做個簡單分享,希望可以給大家在購買無線充電器的時候一些參考意見。
Belkin高畫質防指紋鋼化膜
在此之前我的iPhone幾乎都是不貼膜的,日常刮花的劃痕我都能接受。但是我的SE2顯然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後螢幕變成了指紋收集器,簡直無法忍受。所以13mini下單之後,我第一時間入手了貝爾金高畫質鋼化膜來保護手機螢幕。
貝爾金這款高強度港花玻璃膜採用了德國肖特玻璃,兩倍硬度增強,厚度僅為0.29mm。
隨包裝還附贈了貼膜神器,哪怕是技術一般的小白貼起來也是相當的簡單。
攝像頭和麵容ID解鎖模組均有被留白出來,不會影響拍攝和感光。
使用自帶的托盤貼膜實在是太簡單了,把螢幕灰塵清除之後輕輕蓋上去即可完成貼膜的全部動作。
這款貼膜邊緣區域有故意留白設計,可以適配各種手機殼的安裝,拆取手機殼也不會引起氣泡和貼膜被擠壓的現象。
Pitaka MagEZ Case & Pro
任何一臺手機,說到手感,那肯定是“裸奔”來的最舒服。手機的外形尺寸是工業設計的精華部分之一,但是不給手機帶殼的風險其實是非常之大的,輕則磕傷重則裂屏、甚至碎屏,維修起來費用頗高,得不償失。
SE2大約裸奔了一年有餘,期間一米以上高度掉落在地上次數不少於十次。從這個角度來看,蘋果的防摔效能確實做得越來越好了。
單從底部戰損程度可以看出這枚手機的慘狀,為什麼不帶殼了?因為厭倦了UAG厚重的手感,套上去之後顯得太過於板磚。
這兩年很火的一個手機配件品牌叫做Pitaka,使用芳綸纖維和碳纖維打造出全套數碼配件的品牌。早就聽聞手感一流,種草許久終於有機會拔草。
既然買手機殼了肯定想要全方位保護,久聞Pitaka最經典的是半包手機殼,然而我又擔心半包圍保護不夠。糾結了一番最後做了個成年人的選擇,半包全包一起拿下,同時入手了Pitaka的MagEZ Case Pro和MagEZ Case兩款手機殼。
因為隔離政策,手機殼比手機先到,拿到手之後迫不及待的開箱體驗了一番,包裝來說就相當的精緻,不像是那種普通手機殼的簡易包裝。
這款MagEZ Case Pro全包手機殼採用了1500D凱夫拉的材質+高分子彈性橡膠一體化的技術,透過美國軍工防摔認證。
手機殼內嵌入了磁鐵模組,與手機殼一體成型,支援Magsafe充電,擺脫資料線的煩惱。
正面邊緣區域有明顯凸起,整個手機被包裹的很嚴實,安全防護到位。
側面開口精準,沒有毛刺,與手機按鍵區域嚴絲合縫。
攝像頭模組區域有專門凸起保護,不用擔心隨手放置在桌面上磨花鏡頭。
迫不及待的上手一試,手感是真棒!雖然是全包手機殼,但是最薄的地方僅有1.7mm,最大程度上保留了手感,但是又不失全包圍的保護效能。
後蓋的凱夫拉材質,觸控上去別樣舒服,是我在以前的手機殼上完全沒有過的體驗。細膩的紋路,不但可以增加防滑的效果,還讓你有一種細密的柔和感和綿軟的親膚摩擦力。
對於我這樣的戶外達人,後面出門去爬山浪起來的時候,肯定是要帶上全包防摔殼的。一來外觀硬朗有個性,二來保護到位,不用擔心戶外被磕碰到的風險。
接下來再看看半包的MagEZ Case吧,多彩紋路的浮織技術讓黑色的背殼顯得更加時尚,新款的花色低調又有個性,觸感相當完美。
底部同樣使用有磁吸充電線圈,支援15w無線快充,配合無線快充可以擺脫充電線的困擾。
套上手機之後,可以看到左右兩側的按鍵區域、頂部和底部都有留出空位,全方位為提升使用者手感設計。
側面開口展示,靜音鍵和音量調節按鈕均可直接觸碰手機邊框,甚至會讓你有未戴殼的錯覺。
底部開口展示,這個位置在單手持握13mini的時候,小拇指可以直接接觸到手機機身底部,個人表示非常喜歡。
整個手機殼相當輕薄,持握手感比全包的Pro版本來說更加輕便。背部的紋路就算溼手觸碰也不會感覺會滑,夏天不用擔心手汗影響背殼體驗。
相較全包的Pro版本來說,MagEZ Case在日常通勤中使用會有更舒適的體驗,手感相對來說更加輕薄,當然如果是習慣性手滑一族,那還是建議使用全包的Pro款。
Belkin 15W MagSafe磁吸無線充
從開始瞭解蘋果產品我就知道貝爾金這個品牌,作為首個獲得蘋果官方Made for Magsafe認證的品牌,旗下產品一直都給人高大上的感覺,選擇無線充自然是首選貝爾金了。
這枚15W的Magsafe快充透過蘋果的Made for Magsafe(MFM)認證,手機放到充電器上方即可自動磁吸住。啪嗒的響聲,聽起來讓人極度舒適。
磁吸充電最大的好處是,在桌面上隨手一放就可以開始充電,快速回電。這款無線快充自帶腳架,充電的時候可以選擇橫屏立起來。
午休的時候,想要一邊充電一邊追劇也是極為方便。這款15w無線充電器不但支援iPhone13系列,還向下相容iPhone12系列的15w快充,以及其他支援Qi無線充電的無線耳機等裝置。
充電器自帶兩米編織線,放置到床頭充電也是不錯的選擇。晚上隨手把手機放到相應的位置即可開始充電,再也不用摸黑尋找充電線了。
基於這款充電器和我們家床頭的寬度剛剛好非常契合,這貨就被我安頓在床頭上了,實際使用起來真是不要太爽。邊看劇邊充電,用完手機之後抬手就可以開始充電,第二天起床即刻滿血復活。
Belkin Magsafe磁吸二合一無線充
這款二合一充電器在iPhone 12系列上市的時候我就看過,無奈當時沒有機會入手。此番終於有理由一舉拿下,也算是得償所願。
選擇這款二合一的無線充不外乎兩個理由,第一是精緻的外觀,磁吸充電枕和底座中間採用鍍鉻金屬桿支撐,這讓對金屬器件好物抵抗力的我相當喜愛。第二自然是支援兩款裝置同時充電,這年頭不光是手機,無線耳機盒也有許多品牌開始支援無線充電。
不管是正面還是側顏,這款充電器絕對可以秒殺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產品。手機、耳機放在支架上可以同時完成充電,徹底擺脫有線的束縛,還你一個乾淨整潔的桌面。
貝爾金二合一無線充同樣透過MFM認證,相容Magsafe手機殼無線快充。個人實測套上MFM手機殼之後由於手機殼上線圈磁性加強,吸附更加牢固。
這個二合一無線充電器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一邊充電可以一邊瀏覽手機上的內容,不用額外配置手機支架,節省桌面空間+1!當然,如果有需求還可以直接把手機旋轉為橫屏模式,操作便利。
這款二合一無線快充被我安置在了辦公室,一帶過去就引來好幾個同事圍觀,紛紛表示要考慮入手。這貨顏值能打,效能出眾,絕對是辦公室最靚的充電器!
Belkin三合一Magsafe無線充電底座
臥室、辦公室都有無線充,最長時間使用的電腦桌前肯定也得配置一個無線充電器。貝爾金的這款三合一無線充電底座恰巧符合我的需求,這款磁吸充支援,手機、耳機、Apple watch同時快充。
這也是第一款支援蘋果手錶快充的充電底座,據說Apple watch S7從0到80%快充僅需45分鐘,相較之前來說幾乎快三倍,也就是說洗個澡的時間你的手錶就差不多滿血復活了。U1S1,S7的提升確實蠻大,我開始盤算啥時候把手上的S5換掉。
整個充電底座採用矽膠軟塑為主體,Magsafe充電底座和Apple Watch 充電底座均有鍍鉻裝飾,不管是觸感還是觀感都給人非常舒服的感受。
Apple Watch的充電模組支援豎起來換成床頭鐘的模式,也可以平放成普通模式。
給這個鍍鉻的Watch模組來個特寫,大愛特愛這種亮閃閃的金屬配件。
iPhone 13mini放上去,磁吸充電枕自動貼合,啪嗒一聲響起,同時標誌性的Magsafe充電畫面亮起,科技果然能給人帶來極為舒適的體驗。
我把這個三合一的MFM充電器放在了電腦桌上的公牛插座盒上,有了這件神器,可以向之前桌面上的一眾線纜說再見了。
MagEZ Car Mount Pro
家裡和辦公室都用上了無線快充,對於日常開車的我來說,車內的舊款手機支架也該換代了。挑來挑去,最後還是選擇了Pitaka的MagEZ Car Mount Pro。一款吸附力強勁的車載快充才是13mini的最佳搭檔,這樣可以有效保證顛簸路段不會偏移和掉落。
這款無線車載充電支架拿出來的時候就驚豔到我了,外形來說與之前所見到的普通車載充電支架的方形或者橢圓形完全不一樣。
芳綸纖維與黑色硬膠的結合,顯得更加美觀和優雅,表面不僅觸感舒適,還可以有效增加吸附力。
這款充電頭還配備了散熱風扇,內建了高速低噪音的風扇,可以有效降低手機充電時的發熱量,確保手機可以保持高效快充。
出風口掛鉤式的設計也是我頭一回見,這種方式可以讓手機支架穩穩的勾住出風口擋板,不用擔心充電支架在經過減速帶或者坑窪路面時被甩下來。
整個支架裝好的樣子,側面開過去顯得相當的簡約,無邊框包裹的設計更加說明Pitaka對這款雙倍磁吸產品的自信。
實際體驗中,手機只要放到相應磁吸區域就會自動被吸到支架上,充電標識即刻亮起來。手機放上去噠的一聲,讓人極度預約,取下手機也很是方便,再也不用像之前的舊支架一樣,摸到邊緣才可以解開支架取下手機,免去了一堆的繁瑣操作。
日常使用中,有喜歡橫向導航的使用者只需單手操作即可把手機旋轉過來,操作相當簡便,簡直不要太爽。
Pitaka這款MagEZ Car Mount Pro無線快充支架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便捷,使用過程中相當穩固,不管是出風口掛架還是手機背面磁吸都很穩。入手了iPhone 13系列的朋友,如果是有車載無線充電需求,還猶豫什麼?感覺上手一試吧,體驗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當然略感遺憾的是,這個套裝中沒有配備車載快充頭,需要使用者另外購買,下單的時候沒有注意,我的快充頭還在路上。
總結
從首款支援無線充電的iPhone X到現在iPhone 13的Magsafe無線快充,歷時整整四年時間,蘋果把無線充電的發展速度拉得很慢,相較國產手機40w、50w的無線快充從速度上來說確實是無法媲美。
就算如此,也完全不妨礙蘋果產品周邊的這些優秀的配件廠商做出給人驚豔體驗的優秀產品。有了這些無線充電的寶貝們,我的iPhone 13mini也算是開啟了不插線也可以充滿電的舒適體驗。
此次分享就到這裡,我是麥田,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