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國人往往會在這一天全家團聚以慶祝這一節日。晚飯過後全家老小還會在一起吃些月餅,觀賞月色,長輩們則會在這時候向小朋友們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這樣的傳統,從上古時期就一直延續至今,數千年來從來沒有中斷過。
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雖然每個地方流傳的版本稍有差異,但內容基本一致。故事主要有四段構成:①后羿射九日以拯救萬民,成為萬民敬仰的英雄。②后羿得仙丹讓嫦娥保管,結果屬下謀反,但是嫦娥拋棄后羿,吃下仙丹飄往月亮上的廣寒宮。③后羿想念嫦娥,每年的農曆十五會做月餅,以示紀念。④吳剛在廣寒宮外砍桂樹以吸引嫦娥注意。
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后羿和嫦娥不但是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更是歷史人物,圍繞著后羿和嫦娥的史實比起神話故事來說要殘酷得多。
故事發生在4000年前左右,夏啟死後,兒子太康即位,成為夏朝的第三個君主。然而太康耽於遊樂田獵,不理政事,致使民怨沸騰。東夷的有窮氏首領后羿順應民意驅逐了太康。太康被迫逃亡,后羿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朝天子。仲康死後,其子相繼位,不久也被后羿驅逐。 此時夏朝國政都由后羿代理,史書上稱這一事件為太康失國。
在古代,君主一般都會自比民之太陽。可見射日的傳說與后羿驅逐夏天子的歷史相對應,這 應該就是對后羿故事的神話。
然而後羿的結局並不好,他慢慢的也開始不理朝政,而是交於大臣寒浞管理。寒浞與后羿的妃子純狐相勾結,幾年之內將忠於后羿的大臣全部驅逐。有人向後羿告發寒浞的種種劣跡,但是后羿依然相信他,並稱:“我待寒浞就像親兒子一樣,他怎麼可能背叛我?”顯然後羿對寒浞的信任換來的卻是背叛。最終寒浞與純狐一起殺害了后羿。寒浞隨即稱王,立純狐為妃,以寒為氏。相關故事見於屈原的《天問》篇:“浞娶純狐,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歷史上的寒浞也沒有善終,相之子少康在有仍氏和有虞氏的支援下復國成功,誅殺了寒浞。
那麼,嫦娥的原型真的是純狐嗎?有人說不是,畢竟嫦娥奔月是個美麗的傳說,誰願意接受純狐這個對丈夫不忠的人作為嫦娥的原型呢?然而我們仔細看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細節,你會發現即便是嫦娥在傳說中也是拋棄了后羿,只不過表現得非常委婉,至於說廣寒宮自然是寒浞的宮殿,而這個砍桂花樹吸引嫦娥的當然就是寒浞了。
那麼,為何古人會美化嫦娥奔月的傳說呢?不能不美化,畢竟全家老小一起賞月,你怎麼和孩子講述這個古老的關於背叛和復國的故事?總不能把小孩子教壞了吧,畢竟父母還得哄小朋友吃月餅。
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最初是兩個不相關的神話傳說,只不過傳說日久,合二為一了。你更願意相信哪一種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