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
接連幾天,陰雨連綿,
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
即將迎來壬寅虎年春節,
值此之際,
巖前鎮帶你雲上游傳統古村落忠山十八寨。
如今前往忠山十八寨的路,是2020年新修的,寬闊平坦。沿途多了不少新建的洋房。
巖前自古“前有十八寨、後有十八坑”,忠山原名十八寨(中心寨),明洪武年間始更名。其開拓者最早為鄧、羅、曹三姓人,據今約有一千多年。十八寨歷史久遠,唐朝會昌年間起就已十分繁榮,宋代集資興建永興庵,元代築圍牆建城門,明代修橋鋪路興水利,至清代順治年間已有十姓十三公聚集而居,戶列四百餘煙。現有儲存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古建築二十餘座。
到達忠山十八寨的村口,就可以看到一座古色古香的房子,大門旁有一塊牌子上寫著“忠山許氏祖屋”,屬於“第三次全國不可移動文物普查登入點”。房屋為竹木結構,牆體則由竹篾和泥巴混合搭建而成,那種傳統古建築的氣息撲面而來,走進大廳,抬頭看屋頂,主房梁儲存完好的雕花,可以看出祖屋當年的宏偉氣派。
走出許氏祖屋左轉進入一小巷不遠,可見一門樓,門旁有塊牌介紹,該處為“忠山紅軍戰地醫院舊址。”該建築為清代民居,通面闊14米,通進深20米,面積近300平方米,由上廳、天井、下廳、院坪組成。
據史料記載:1934年4月,紅7軍團解放忠山,以忠山一帶為紅色根據地,攻打永安縣城,到星橋消滅大刀會-組織,建立忠山黨支部和蘇維埃政府,開展土地革命。在此期間,紅7軍團和紅軍獨立第9團戰地醫院設在忠山村北52號,收治數十名紅軍傷員和受傷赤衛隊員,忠山村姜順儀、卓月仔等到紅軍戰地醫院參加護理傷員,並在外面井邊為傷員清洗繃帶等醫療用品用具。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全國各地,祖祠,祖屋,寺廟等在革命戰爭年代都為革命隊伍醫療,休息,休整起到了重要作用。
傳統歷史文化建築對於歷史和社會的發展有見證意義。巖前鎮重視歷史文化建築的保護,2016年立項,2017年2月起正式啟動了對忠山古村落的一期修繕,2020年向上爭取忠山三處文保單位專項資金503萬元開展二期修繕,至2021年6月,完成修繕。
永興庵日常大門緊閉,可諮詢一下附近的村裡人,從右側一小門進入。庵內乾淨清幽,不時傳來尼姑誦經聲。大殿門口桌上有一些免費取閱的書,有《了凡四訓精解編》,漫畫版《弟子規》,《太上感應篇》,《三世因果經解說》,《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常禮舉要》等。
永興庵
始建於宋鹹淳年間,清同治辛未年(1871年)重修,是忠山最古老的建築之一,背倚大山,佔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二進位制,前門樓為重簷懸山頂式。永興庵由前大坪、門樓、前廳、迴廊、天井、正堂幾部分組成。
沿著小道一路穿行,街兩側的許多民宅門邊院牆之上都砌有一個方型帶眼石槽,乍一看很像農村餵養牲畜時的食槽,
大家來猜猜這是什麼?
這是送水用的。
這種石槽在當地被稱為“送水槽”,是十八寨人遵從儒家禮教風俗的體現。古時,村裡男人多有外出,家中只留下女人,村中飲水,汲自於井,婦人多有不便,於是村中會安排男丁,按時為家中無男丁的女人送水,但男女受授不親,男人更不能隨意進出婦人家,聰明的先人便設立這“送水槽”,倒水入槽,流存於槽後缸中,男女隔牆聞其聲而不謀面。
隨處可見的古門樓
走在蜈蚣街上,接連看到兩塊石碑,一塊上刻“石敢當”,另一塊上刻“泰山石敢當”。小時候有看過“泰山石敢當”的有關傳說,如今記憶已有些模糊了。問了度娘,才又撿拾回來: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中國舊時宅院外或街衢巷口建築的小石碑。因碑上刻石敢當字樣,故名之。作為民間驅邪、禳解方法之一,此風俗始盛於唐代。
石敢當立於街巷之中,特別是丁字路口等路衝處被稱為兇位的牆上。石碑上刻有“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的字,在碑額上還有獅首、虎首等淺浮雕。泰山石敢當習俗從內涵上體現的是“保平安,驅妖邪”,國務院公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泰山石敢當”習俗榜上有名。
蜈蚣街
元至正年間,鄉宦羅浩然所建,是忠山村的一條官道同時又是繁華的商業街道。蜈蚣街共分三段,全長600餘米,后街由元帥亭至來紫閣長260米,中街從巷頭至隆武橋橋頭約150米,前街從文昌閣下至楊楚三公祠門口長約190米,街面中間用花崗岩條石豎向平鋪,再由等長的石板條橫向平鋪,寬約1.2米—1.5米,中脊凸弧,當地人稱之為“蜈蚣街”。由此而界定的忠山古街格局沿襲至今,數百年來沒有改變。
沿著蜈蚣街,經過莊氏宗祠,其建於元代,明代重建,莊姓在忠山村是一個大姓。宗祠整體儲存良好,門梁雕花繁複,木質結構古樸大氣。大門緊閉,兩旁有一幅楹聯:忠山綿世胄,天水振家風。
右邊有一架儲存完好的風谷機。
風谷機基本構造是:頂部有個梯形的入料倉,下面有一個漏斗是出大米的,側面有一個小漏斗是出細米、癟粒的,尾部是出穀殼的;木製的圓形“大肚子”藏有一葉輪,有搖柄,手搖轉動風葉以風揚穀物,是一種用來去除水稻等農作物子實中雜質、癟粒、秸杆屑等的木製傳統農具。
一路上隨處可見的石制器具,石臼、石椅、石槽、石建築,無一不展現著忠山這個傳統古村落的歷史感,磚雕石刻、牌匾楹聯,老態斑駁,卻依然精美,每一塊磚瓦,每一件雕刻都堅守著古村獨有的記憶。
2014年蜈蚣街上發生一場大火,燒燬了一片古屋,留下了這片廢墟,每次經過,都不禁唏噓。
被燒燬的廢墟旁,一座大宅第很是醒目。特別是那仿古大門,很有特色。院內種有花花草草,還放有一些石刻製品,大廳門前上方有一牌匾,上書“耕讀第”。仔細一看, 此匾落款為清順治十二年,顧炎武。
大門兩邊有一楹聯:人民康健,富貴由天。
大廳上方又有一匾,上書“清白堂”。整棟建築延續了忠山傳統建築風格,非常值得參觀。
據當地村民說,2014年的大火蔓延至這裡,房屋有一定程度受損,近幾年屋主著手修繕,如今我們看見的大屋,古色古香,是屋主斥巨資修繕的成果,建議到忠山去參觀時,可提前約定前往一觀。
路過忠山村黨群服務中心,能聽見喇叭裡重複播放的防範新冠疫情的宣傳。
楚三公祠
位於忠山村西南部,楚三公祠是忠山楊氏第十三世楊楚三所建於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佔地面積7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為兩進位制穿鬥式硬山頂木構建築。
許瑞芳舊居大廳裡的兩幅楹聯:報國詩書禮,傳家孝第慈。
沿街入目的石木結構場景,村民們閒坐休憩,好一副古村落生活圖景。
走過了貫通老民居的石板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元代船型石橋,它建於村西的仁溪之上,橋長37米(其中橋樑24米、東端引橋7米、西端引橋6米),兩墩三孔,船形橋墩,上游方向高高翹起的船頭用整塊巨石打造而成,橋墩、梁、橋面、欄杆等均用花崗岩條石或方形石築成。
橋頭的石柱上寫有大明隆武丙戌年重建(公元1645-1646年)
村外橋頭邊是新修繕的“無礙齋”。無礙齋門頭斗拱高聳、飛簷展翅,是忠山村老木匠莊盛福的手筆。
“無礙齋”作為忠山村當地宗教信仰活動場所。
站在無礙齋前眺望,
歷史留下的腳印清晰可見,
科技進步帶來的改變,
與這裡民俗民風融合出不一樣的色彩,
忠山十八寨這個傳統古村落,
正在不斷的煥發出新的光芒,
無論您在哪裡,
十八寨在這裡,
期待與您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