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億資金湧入全球最大黃金基金】避險情緒驅動下,投資者開始急速湧向貴金屬的交易品:全球最大黃金交易所交易基金SPDR黃金股份(GLD),僅在1月21日一天就獲得了16.3億美元(約合103億元人民幣)的資金,創下該產品自2004年上市以來的最大的資金淨流入。以實物計算,相當於收儲金條27.6噸。(中國基金報)
(來源:Wind)
2.【比亞迪:網傳比亞迪起火引燃隔壁特斯拉為不實資訊,已申請立案】近期,網傳“比亞迪起火引燃隔壁特斯拉”引起社會關注,對此,比亞迪要求:相關侵權人公開道歉,支付100萬賠償金。(上游新聞)
3.【比亞迪:擬開展不超43億美元或等值其他貨幣的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公司進行適當的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能夠提高公司積極應對外匯波動風險的能力,更好的規避公司所面臨的外匯匯率、利率風險。(e公司)
4.【華為自動駕駛關鍵人物蘇箐將於近日離職,餘承東持續調整汽車業務架構】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原華為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智慧駕駛產品部部長蘇箐將在春節前離職,新去向暫時不明。(南方財經)
5.【警方通報360員工被外來人員打傷:嫌疑人與360借條平臺有借款糾紛】嫌疑人劉某某於1月25日上午進入該公司辦公區。在工作人員與其交涉過程中,劉某某用水果刀將該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右手手掌及右腿膝蓋處刺傷。案發後,傷者被及時送醫治療,目前傷情平穩,無生命危險。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公安機關將依法處理。(介面)
6.【中國電信宣佈5G訊息正式商用:個人接收免費,傳送按簡訊收費】5G訊息將成為運營商的一項重要基礎服務。移動和聯通的5G訊息也已經具備了商用條件。(新京報)
7.【北京將探索研究個人碳賬戶】2022年,北京將最佳化交通出行結構。調節出行方式,升級綠色出行碳普惠激勵,探索研究個人碳賬戶,助推私家車出行向綠色集約出行轉換。(北京商報)
8.【網傳某券商因降薪而緩發年終獎,公司回應:傳言不實】券業降薪傳聞甚囂塵上,網傳某券商已“搶先一步”,決定年前緩發年終獎。該券商對記者回應稱,“相關傳言不實,公司過往並未有在春節前發放年終獎的情況。”(財聯社)
9.【基金經理:我丈母孃已經被迫長期投資了】此前,西部利得量化投資總監盛豐衍發微博坦言“把丈母孃一年退休金虧沒了”,引發市場熱議。盛豐衍回應道:“我丈母孃已經被迫‘長期投資’了,拉長看收益不會差的。”他表示,從歷史經驗看,只要做到長期投資,無論底層邏輯是啥,效果都會比短期波段好很多。(上證報)
1.【美股連續兩天出現V型反轉】收盤較日內低點大幅反彈,但三大指數仍以收跌為主,道指跌0.2%,盤中一度跌約2.4%;標普500指數跌1.22%,盤中一度跌近2.8%;納指跌2.28%,盤中一度跌約3.2%。(財聯社)
(來源:Wind)
2.【隔夜全球市場】WTI原油期貨漲2.23%,至85.17美元/桶。波羅的海乾散貨運價指數連續第13個交易日下滑,跌3.5%。倫敦金漲0.29%,倫敦銀跌0.7%,倫銅漲1.21%,倫鋁漲2.2%,倫鎳跌0.11%。恐慌指數VIX漲19.23%,報35.65,續創一年新高。
離岸人民幣升24個基點至6.3311。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亞盤跌2.03%後,夜盤反彈漲0.1%。
國內期貨市場夜盤,焦煤跌0.34%,焦炭跌0.29%,動力煤漲2.4%;鐵礦石漲1.33%,熱卷跌0.38%;甲醇漲1.38%,玻璃漲0.86%,橡膠漲0.42%,尿素跌0.16%,紙漿跌0.63%,純鹼漲1.57%。
週二,國內電池級碳酸鋰現貨每噸漲5000元,至36萬元/噸;氫氧化鋰現貨每噸漲5000元,至29.85萬元/噸。
3.【傳英偉達計劃放棄收購ARM】英偉達已告訴合作伙伴,預計交易不會最終敲定。目前擁有Arm的軟銀正在加緊準備讓Arm上市以代替英偉達的收購。(第一財經)
1.【財政部:2022年將實施新的更大力度組合式減稅降費措施】包括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力度,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促進製造業企業裝置更新和技術改造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延續實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援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措施;中央財政將繼續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推動財力向市縣基層下沉,避免地方因財力不足而在減稅降費上打折扣等。(中新網)
2.【銀保監會:合理增加融資供給,做好“十四五”規劃重點領域和重大專案融資保障】支援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持續推進中小金融機構兼併重組,支援加快不良資產處置。(財聯社)
3.【業內人士:在市場利率下行通道中,2022年理財產品的收益或將持續下行】(央視)
4.【IMF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測從4.9%下調至4.4%】(中新網)
1.【銀保監會: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迴圈和健康發展】(上證報)
2.【佳兆業回應監管銀行划走預售款:已返還,確保專案如期交付】廣東佛山住建局曾釋出通知稱,近日,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未經監管各方同意,擅自將商品房預售款從專用賬戶劃出,違反了相關法規。(澎湃)
3.【深投控與佳兆業文體擬訂初步收購意向框架?佳兆業集團:不屬實】佳兆業集團表示,佳兆業文體科技集團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工作積極推進中,目前尚未與任何單位簽訂相關法律檔案。
佳兆業文體科技集團已成功運營深圳、上海、杭州、武漢、成都等多個城市近30個標誌性文體場館,運營場館面積近300萬平方米,管理場館總資產超過175億元。(中證報)
4.【世茂近800億資產擺上貨架:囊括多地核心資產和地標】該公司將能交易的36個專案做成推介資料進行推廣,以推進銷售,合計報價超過771億元,剔除透過抵押等已經用掉的融資額度,最多可回款236億元。(澎湃)
1.【收漲個股不足三百隻,短線情緒“冰上加冰”,後半周或有望迎來回暖】華安證券分析,海外風險事件和外圍市場羸弱抑制風險偏好導致A股大跌,當前海外風險抑制已逐步反饋,A股市場預期正逐步扭轉。(財聯社)
2.【天風策略:百億基金增持了哪些小公司?】主動權益類產品選擇加配主機板、科創板,創業板配置比例相比上季度出現明顯下調。
資金主要加配方向仍在熱門的硬科技、新能源賽道,其中電子、電氣裝置是機構資金的主要重倉板塊;受地產政策放寬影響,大金融板塊也獲得不少資金青睞;中上游原材料、必選消費等板塊倉位則出現一定程度下行。(天風證券)
(百億以上基金四季度新進重倉中小市值標的;來源:天風證券)
3.【國內期貨交易所調整春節期間期貨保證金比例和漲跌停板幅度】(財聯社)
國內市場春節期間停盤,外盤正常執行,國際商品價格可能有較大波動,提高保證金避免持倉出現穿倉現象。
4.【北向資金】週二淨賣出35.74億元,結束連續7日淨買入。寧德時代遭淨賣出6.6億元居首,中國平安、平安銀行分別遭淨賣出3.68億元、2.57億元;贛鋒鋰業、五糧液淨賣出逾2億元。淨買入方面,東方財富、招商銀行分別獲淨買入2.91億元、2.61億元;長春高新持續獲外資抄底,日內再獲淨買入0.99億元。(中證網)
5.【北上資金超百億殺入儲能產業鏈】大力發展儲能產業鏈成為諸多省市2022年重頭戲。安信證券此前的研報指出,在儲能配套新能源比例由當前的1%左右提升至15%左右的假設下,測算2025年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容量或達200GWh,對應2021-2025年複合增速超過70%,是少有的具備高增長及可持續的雙屬性賽道。
北上資金1月以來合計加倉儲能產業鏈105億元。恩捷股份、隆基股份、陽光電源、璞泰來、杉杉股份、比亞迪等6股獲加倉超過10億元。
6.【新股中心】新股上市:晶科能源(科)、採納股份。
1.【國家能源局:2021年我國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超1億千瓦】其中風電新增4757萬千瓦,光伏發電新增5297萬千瓦。海上風電異軍突起,全年新增裝機1690萬千瓦,是此前累計建成總規模的1.8倍,目前累計裝機規模達到2638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分散式光伏發展亮點突出,年新增裝機約2920萬千瓦,約佔光伏新增裝機的55%;第一批約1億千瓦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專案建設穩步推進,目前已開工約7500萬千瓦。(央視)
光伏行業仍然是面臨上游新增產能過多,未來供給增長過快的問題,需要一輪降價洗牌的過程。
2.【乘聯會:1月狹義乘用車零售預計205萬輛,同比下降6.2%,同比負增長幅度較上月縮小】新能源市場受到去年年底集中交車的影響,1月上旬銷量表現疲軟,但第二、三週有明顯回暖,預計到月底仍將保持三位數的同比增長。(第一財經)
3.【傳臺積電將新建封裝廠,以應對5/3/2nm需求激增】臺積電未對該報道置評。若訊息屬實,這將是臺積電的第六座先進封裝廠。(介面)
晶片代工廠自建封測廠,對封測代工企業利空,國內封測龍頭:長電科技、通富微電、晶方科技。利好封測裝置企業。
(封測裝置主要供貨商;來源:東吳證券)
4.【晶圓代工廠聯電毛利潤近40%,晶片首季再漲價5%】(21財經)
5.【多家中成藥企業提價,中藥材漲價銷量反升,尤其是滋補類藥材】業內人士稱,去年以來中藥材價格普遍上漲的重要原因是供需不匹配,在需求端,中成藥的認可度有了明顯提升,需求量越來越大;而在供給端,前幾年中藥材價格持續下行,農戶積極性不高,導致種植面積下滑。(央視)
1.【億緯鋰能:預計2021年淨利潤27.26億元-30.56億元,同比增長65%-85%】公司銷售擴大,營業收入增長100%以上。其中消費電池、動力儲能電池業務都大幅增長。間接參股公司思摩爾國際銷售規模和盈利大幅增長,帶來公司投資收益大幅增長。(第一財經)
公司第四季度淨利區間在5.1億-8.4億,三季度是7億。Wind統計的機構預測全年均值是32.4億,本次預告區間遜於預期。
2.【用友網路披露定增結果:高瓴獲配10億元,高毅獲配4億元,葛衛東繼續加倉】定增最終價格確定為31.95元/股,較最新收盤價(37.8元/股)折價15%。最終募集資金總額52.98億元。(e公司)
(來源:Wind)
3.【山西汾酒:預計2021年淨利潤52.34億元-55.42億元,同比增長70%-80%】
第四季度是白酒的傳統銷售旺季,而2021年第四季度的單季淨利潤區間較2020年同期減少45%至增長3%。這與2021年前三個季度的76.8%、224.9%和49.3%的單季增幅有較大的變化。
酒鬼酒和捨得酒業的第四季度表現也有類似的情況。白酒分析師蔡學飛稱,上述白酒股的業績變化,或與整體酒類2021下半年降速有關。下半年疫情影響、市場擠壓式競爭等因素,疊加汾酒持續性的產品結構升級拉長了產品培育週期,單季業績放緩也是綜合導致的結果。(第一財經)
4.【華大基因:擬使用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暫時閒置自有資金進行現金管理】同時釋出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淨利潤14億元-16億元,同比下降23.46%-33.02%。因全球新冠核酸試劑和檢測單價下降,以及部分國家和地區防疫策略的變化,公司主動戰略性調整相關產品結構與供應鏈策略,相關的業務收入較2020年同期較高基數相比有所下降。(上證報)
5.【光啟技術:簽訂19.87億元某大型複雜超材料航空結構產品重大銷售合同】合同額佔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主營業務收入的320.64%。合同履行期限為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e公司)
6.【天邦股份:預計2021年虧損35億元-40億元】同比轉虧,上年同期盈利32.4億元。深度虧損主要來自生豬養殖業務。2021年公司生豬銷售頭數同比增長39%,但商品肥豬銷售均價卻同比下降了64%。對存欄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初步計提跌價準備約8億元。(e公司)
公司第四季度預計虧損是8億-13億,環比第三季度虧損的20.5億有縮窄。
7.【*ST拉夏:預計2021年虧損6億元-9億元】(北京商報)
8.【蘇大維格:牽頭承擔的裸眼3D領域國家重點專案進入啟動程式】(e公司)
9.【盛新鋰能:預計2021年淨利8.3億元-9.2億元,同比增30倍-33倍】(上證報)
Wind統計的機構預測全年均值是8億,本次預告區間好於預期。第四季度預測區間是2.9億-3.8億,環比第三季度的2.48億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