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堪稱史詩的中國革命是在我黨的領導下成功的。然而在最終勝利的到來的那一天,登上天安門城樓的不僅有共產黨的領袖們,還有許多其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他們雖然沒有入黨,但是依舊為人民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其中有些人雖然也曾被反動派裹挾對我黨造成過比較大的打擊和損失,但至少他們在最後都能迷途知返,和反動派劃清界限站到人民的一邊來。今天要介紹的這位民主人士,是我國目前最大民主黨派民革的創始人之一。他早年國民黨舉足輕重,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中對共產黨人舉起過屠刀,但是他又並非蔣介石的走狗,曾經三次被蔣介石開除黨籍,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濟深。
李濟深出生於1885年,雖然家庭條件貧苦,但他的祖上都是讀書人,在他小時就教導他男兒應當刻苦治學,為國效力。當時清廷的腐朽無能已經讓大量知識分子失望,廣西更是成為了革命思想大量傳播的溫床。李濟深意識到身處亂世的男兒不應死讀四書五經,而是應當從軍習武方可救民倒懸。所以他選擇當了一名軍人,從陸軍大學畢業後一直留校當教官,培養了大量軍事人才。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打碎了滿清統治者的迷夢,手忙腳亂的清皇室連忙調集軍隊前往鎮壓。當時身處保定的李濟深得知有一支清軍將從這裡南下鎮壓革命,便立即和同學一起在10日當天晚上破壞了保定的跨河鐵橋,有效遲滯了清軍的行動。這次半夜的行動,是他投身革命運動的開始。
隨後,他偷偷來到上海,投身革命軍。憑藉優秀的軍事能力,到南北和談、清帝退位的時候,他已身居師參謀長。辛亥革命後,他繼續在軍校為國家培養軍事人才,然而看著自己的學生一個個成為北洋軍閥的炮灰在內戰中無謂的犧牲,他認識到只有孫中山的廣州軍政府才有救國的可能。1920年,他來到廣州。後來在黃埔軍校擔任教練部主任,到北伐時,已在國民黨中身居高位,授陸軍上將銜。
1927年,當北伐節節勝利時,蔣介石卻突然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李濟深也聽從蔣介石的指揮,在廣州對我黨機關發動了突襲,許多有名的革命先烈就死在了這次政變中。之後李濟深又率領軍隊,追擊南昌起義的我軍。
1929年,在新軍閥的內戰中,李濟深站在反蔣一邊令老蔣大為光火,因而被第一次開除黨籍。1931年,李濟深被釋放,但他並沒有被蔣介石收買,而是暗中聯絡曾參加南昌起義的進步將領蔡廷鍇。但是蔡的起義最終還是失敗了,李濟深遠走香港,蔣介石第二次開除了他的黨籍。
此後他一直堅持反蔣鬥爭,但當日本鬼子打進華北意圖亡我國家時,又果斷擁蔣抗日,並在廣西淪陷時,返回家鄉組織敵後游擊隊和日寇周旋,體現出了民族氣節。1947年,因為反對蔣介石打內戰,第三次被老蔣開除出國民黨。在香港,他和其他國民黨左翼進步人士成立了民革,並公開反蔣。民革在大西南策反了大量將領,為解放戰爭最後秋風掃落葉做出了突出貢獻。
我黨也對其既往不咎,邀請他參加建國政治協商會議,並在建國後讓他擔任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這比他在國民政府任何職位都高。
1959年,李濟深逝世於北京,毛主席、周總理都出席了他的追悼會。他的兒子李沛瑤後來也擔任了副國級職務,為新中國的建設奉獻了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