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賺了點小錢,心理開始有些“膨脹”了,再加上看了一些時尚app的穿著搭配影片,覺得還是有必要給自己“打扮打扮”。然後也覺得網路上賣的是“價效比”,而且實體店也可以試穿看看適不適合自己。於是就來到了當地的百盛商場,去買衣服。剛上到五樓男裝區,就就近走進了一家店,沒注意它的品牌,心裡就覺得能在這商場開店賣的,應該也不會差,而且主要也是被它的款型吸引了,覺得那裡的polo衫適合自己。所以沒看價格,就開始試穿了。而且營業員也在一旁說現在搞活動,買一送一的。實際穿著感覺的確很舒服,比此前買的兩百多一件的舒服多了。然後問了價格,1790元兩件(哪件貴,就按照哪件的價格買單)。
但覺得“一分錢一分貨”吧,買單吧,總得對自己“奢侈”一下。買單後,還是“好奇”上網查了下線上售賣價格,線上旗艦店的價格差不多。嗯,心裡有些安慰,沒有買貴。之後“慕名”離開商場,去了旁邊某某之家店看,畢竟“廣告宣傳”得好,買男裝就去某某之家。可到了現場,感覺裡面的衣服質量的確比不上前面買的那麼好。裡面貴的T恤標價最貴的就是158元一件(還是標籤價格而已,具體優惠沒問,畢竟感覺不合適)。然後又看了意向要買的西服,接近1000元一套,感覺也一般。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前面買了貴點的衣服,有了“由奢入儉難”的錯覺,覺得還是要追求點品質。於是又折回百盛商場去購買。不過為了不被實體店
因為此前在某寶搜西服的時候,看到一些國產老牌子,勁霸,柒牌,金利來之類的價格也不算貴,普遍在一千元左右,覺得實體店再怎麼貴,最多就翻倍吧。於是乎來到某品西服店(為了避免影響該實體店生意,還是不說店名了)。於是又是“犯渾”了,不看價格就試穿,抱著穿著合適,價格不離譜的話,就買單的心理開始一波試穿。然後再搭配一條領帶。一番試穿合適後,開始問價格了,各種打折下來,一套西服陪一根領帶,6700元。看到價格,瞬間“無愛”了,畢竟覺得再怎麼貴的話,3000元還可以接受。於是,“灰溜溜”地撤了。再接著上網查一波價格吧,發現網上旗艦店一般就六七百元一套,好些的就1300左右,最貴的是明星同款那套,也就是6000多。[捂臉]這到底是實體店的的確比網路上的好,還是營業員為了多要點提成而報價折扣優惠不錯,所以才導致實體與網路銷售的價格相差很大,抑或是實體店的房租的確很貴加上人工費用支出,所以不得不相對“高價”賣。可線上線下的宣傳類似,也都是官方渠道,可價格就是相差這麼大。為何?是質量差異還是成本問題?
接著又繼續一輪“好奇”,看一些那些線上賣四五百一件polo衫的衣服圖片和介紹,感覺怎麼比我買的接近900元一件的還好。到底是品牌問題還是真的一分錢一分貨。自己都迷糊了。殼實際自己此前網路上買的接近兩百的polo衫(算是個中端品牌),穿了一段時間後,就有些起毛了,感覺就只值80元衣服的質量。
可自己在網路上買的某品牌的皮鞋,接近兩百那種,又比線下五六百一雙的還好。有時想想電商的發展還是“弊大於利”的,畢竟更多的是“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然後又衝擊了初心做品質的實體店,造成惡性迴圈。
經歷了今天這樣的購物經歷,我買衣服都有些迷茫了,感覺要合理價格買到品質好的衣服,越來越難了。運動裝還相對可以“一分錢一分貨”,日常休閒和商務穿著,真的發現難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