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辭舊迎新盤點時間。每到此時,國內外各大媒體、網站總會推出各種榜單,但似乎永遠沒有“最權威”的那個。原因很簡單——因為評判標準都是非客觀的,比如指定渠道的總銷量、比如同一平臺的測試成績等等。而最根源的部分,在於HiFi的標準眾說紛紜。這些年索尼聯合日本音訊協會JAS和消費電子協會CEA,做了一個Hi-Res標準,即高解析度音訊。然後在索尼官方,你就會看到很多標著Hi-Res“小金標”的產品,價格通常並不便宜。
按價格來判斷HiFi與否,自然無可厚非,但依然缺乏說服力。儘管索尼明確定義了Hi-Res音源的質量是超越CD的品質,即取樣率高於44.1KHz、位寬大於16bit,但對於回放裝置即播放器、耳放、耳機等定義就較為寬泛——只要支援播放這類較高取樣的音訊即可。於是乎市面就出現了各種標著Hi-Res的前端、耳機類產品,有些過萬,有些只要幾百。到了2022年,“小金標”的HiFi含金量似乎已經逐漸褪色。
既然無法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那就儘量從主觀中找相對客觀的,比如器材的用料、引數、定位等等,來篩選出我們認為能稱得上真HiFi的年度音訊產品。作為年度榜單,我們也把評選範圍限定為2020年之後推出的產品,早年的經典產品不在評選之列。此外,風頭正勁的藍芽產品並不在推薦之列,因為無線方案本身就已背離hifi,儘管目前有JVC FW1000T、B&W PX7這樣的音質優異的藍芽耳機新品,但由於在模擬放大部分存在天然侷限性,在驅動良好的情況下,同價位有線hifi耳機依然有可聞的音質優勢,故以下推薦部分並不含無線音訊方案。
乙迷年度最佳DAP——飛傲M17
DAP全稱Digital Audio Player,即數字音訊播放器,最早給出定義的產品應該是2012年的艾利和AK100,它也是首款以Astell & Kern為品牌推出的產品。如今,到了DAP的第十個年頭,原本“土炮式”的“國磚”也搖身一變,成為DAP圈的中堅力量。而飛傲在其中的地位起碼在國內是首屈一指的——在消費市場和發燒市場能同時做到不錯的品牌影響力與市場規模,難能可貴。
M17是2021年飛傲的年度旗艦產品,11999的價格也打破了飛傲DAP的售價紀錄。但在隨身高階化的大趨勢下,M17的定價在一票友商旗艦裡反而是相對最便宜的一檔,並以其優異的效能和全面的功能成為了“真香機”。其實在評選的時候,我們也在M17、CA1000和QA390LE三款萬元機裡猶豫,AK的翻屏設計令人驚豔,QA390LE的強悍引數罕逢對手,但這兩款產品都有個相對“致命”的問題——很難帶出去。同樣是“移動臺機”的定位,唯有M17是以臺機級別的用料與效能,做到相對可外帶的便攜效能,這是它最終入選的關鍵理由。
臺機級別的用料包括了兩顆ES9038PRO DAC、THX AAA-788+升級版耳放、OPA2211運放、470mF DMF超級電容、超低噪聲LT3045 LDO、NDK飛秒晶振、電池/DC雙模式供電等等,臺機級別的效能包括整機最高3000mW(32歐姆負載條件下)、超過123dB的信噪比、低於0.0007%的THD+N。同時,在人機體驗方面,驍龍660+4GB運存+6英寸FHD+高畫質大屏融合安卓系統,讓M17也能做到媲美艾利和流媒體機型的業界一流水準。
評語:在“移動臺機”圈具備相對最佳的便攜性,在“便攜DAP”圈又有更強大的驅動力和擴充套件玩法,結合萬元出頭的定價,是相當不錯的出行兼顧家用的一站式前端解決方案。
乙迷年度最佳小尾巴——樂彼W2-131
說完DAP,照理應該說便攜解碼耳放。但是時代變了,如今的便攜解碼耳放市場基本已被“小尾巴”佔據。這個形態的產品,本質上就是拿掉了電池的解碼耳放一體機。原本的供電部分交由提供數字音源的裝置,或是手機、或是平板、或是電腦,而小尾巴只需一個數據介面,透過有線連線的方式即可獲得供電並完成數轉模,由於更簡便易用以及更輕薄的體積,小尾巴幾乎替代了傳統解碼耳放的地位。
除了替代解碼耳放之外,小尾巴憑藉優秀的“聲價比”還瓜分了中/低檔播放器的大塊市場,很多播放器品牌甚至完全放棄了3000以內DAP新品計劃,轉而推出尾巴類新品。去年6月蘋果推出的高解析度音訊也讓很多iPhone用家兼耳機燒友選擇了小尾巴作為出街、室內便攜的hifi方案,由此解決了國磚操控差的弊病。
要說hifi小尾巴的最佳代表,樂彼W2-131幾乎是無懸念當選。在幾大主流媒體/網站的排名、評選中,其前作W2都一馬當先。市場銷量與輿論熱度也佐證了其出眾的實力。作為技術硬核型國產廠牌代表,樂彼在旗艦小尾巴W2系列裡用上了獨立晶振、獨立旗艦級DAC、獨立放大晶片,數字模擬部分均為獨立供電,甚至還加入了獨立FPGA晶片,並在口香糖一般的機身裡實現了完整的平衡架構,達到了堪比DAP的推力(W2-131整機推力32歐姆負載接近280mW,高於W2的230mW),更誇張的是,W2系列的整機信噪比達到了131dB,131版本甚至做到了超過晶片理論值的失真度。同時,W2系列還是少有的提供專業級調音的高階尾巴,包括獨家的樂調音模式以及根據不同耳塞定製調音的可選韌體。無論從用料、架構、效能還是功能、可玩性來看,連上手機之後的W2都與標準DAP無異,結合不到2000的價格,說一句真香不為過。
評語:如果你擁有一臺最新款的頂配16寸MacBook Pro,還想透過小尾巴實現實實在在的效能提升,那麼你的選擇可能只有樂彼W2系列。
乙迷年度最佳桌面前端——DA-ART DA1
臺式前端產品,我們只打算推薦一款,原因是傳統的CD轉盤新品越來越少,玩轉盤+解碼+耳放分體系統的玩家也越發小眾,對於絕大多數新入玩家而言,功能豐富的桌面一體機更為實用——DA1正是這樣一款全能機型。
說到DA-ART,很多玩家並不熟悉,但說到鈺龍,大耳玩家想必耳熟能詳。DA-ART其實就是鈺龍和資深音樂人合作創立的新品牌,主打價效比,走年輕化路線。設計相比傳統的臺式解碼耳放要更具時尚感,在功能選擇上也更為貼近新進燒友。
DA1是DA-ART推出的全新旗艦,集成了解碼、耳放、前級功能,既可獨立工作,又能切換為一體機模式。機內配置了絕版旗艦DAC——AK4499,由於並聯多片4499需要十分複雜精密的周邊電路,反而可能造成效能損耗,DA1專注發揮好單片4499,在甲類大電流緩衝輸出模式時依然保持卓越效能,另外還可選配240W升級電源實現更為純淨、穩定的聲音。配合第四代FPGA控制時鐘,達到極低失真。DA1整機最高輸出5000mW(32歐姆負載條件下),動態範圍達到125dB,總失真控制在0.00015%。全介面高取樣PCM、DSD的支援也讓手機HiFi、PC-HiFi方案均可輕鬆搞定。
評語:不足一萬的價格,你可以獲得標杆級的全功能桌面一體機,無論是驅動全尺寸頭戴還是有源音箱,無論是手機HiFi還是PC-HiFi,DA1都是相當可靠的夥伴。
乙迷年度最佳IEM——森海塞爾IE900
這兩年森海的兩個大新聞,其一是消費者業務部門被瑞士助聽器巨頭Sonova收購,其二是時隔四年,森海更新了入耳新旗艦IE900。和DAP、小尾巴這樣的前端類產品不同,耳機很大程度上“更吃家底”,即更考驗調音師的功力。單論本身的BOM成本,IEM可能是所有數碼產品力最低一檔,要做出足夠hifi的好聲音,單元、腔體、線材等用料只是很小一部分,如何調校才是重點,這就需要足夠的經驗積累,因此無論是入耳還是頭戴,我們推薦的都是傳統大廠的“親兒子”產品。
論做IEM的底子,森海並不算最厚的,人家畢竟是做全尺寸頭戴起家。可單論對於同一款單元的研發,IE900就有話要說了。早年森海的入耳方案都是找美國的動圈老廠Future Sonics落地,直到2012年,森海才終於推出自研的小型揚聲器單元產品,推出了全新IEM旗艦IE800,定價高達7萬円(約合5530元人民幣)。如此高價,燒友卻發現小小的陶瓷腔體裡“僅有”一枚微動圈單元,作為動圈“老大”廠牌,這個配置確實有些“摳門”,但聽到其聲音後,很多質疑聲都消失了——森海入耳產品力絕無僅有的通透感與大聲場,不失標誌性的澎湃低頻,而這一切是透過“區區”一枚7mm微動圈單元實現的,讓人不得不歎服森海的調校功力。
從首款自研微動圈IE800的一鳴驚人,再到如今同尺寸微動圈新作IE900,看似是“走了一小步”,但在這9年時間裡,森海的入耳旗艦已經經過了2017年發售的IE800S的迭代。如今的第三代微動圈,可以說是老單元+新技術的完美融合——三腔吸聲體技術進一步擴充套件了極高頻頻響,最高可延伸至48000Hz;除了高頻響應能力的提升之外,IE900透過一個極小的聲學後腔,把低頻和中頻精準而清晰的區分開,並精心調整腔室容積提升低頻響應能力,並消除有害的共振,達到清晰、精準、飽滿、深刻、通透的三頻表現。一切的調整,也在最終的腔體造型上得到了體現——和IE800系列相比,換上了MMCX介面和繞耳式佩戴,變成了一副更為標準的IEM。
評語:IE900絕非“新瓶裝舊酒”,相比IE800s,無論是密度、分離度、瞬態等素質項,還是三頻中正性和通透感的最佳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對得起1300美金售價。
乙迷年度最佳頭戴式耳機——拜亞動力DT900 PRO X
說完了德系老大哥森海,下面就到了老鄰居拜亞了。要說這兩年頭戴式耳機產品線的發力程度,拜亞可比森海積極地多,繼高階的T1III、T5特斯拉旗艦產品線更新之後,偏重監聽的DT700PROX、DT900PROX也在去年10月份新鮮上市。儘管推出時間很短,但受到的好評卻比起兩個高階款多得多。
與T1III、T5相同的是,全新的PROX系列延續了低阻設計,700和900都是48歐姆阻抗,聲壓級114dB/V,對於高階旗艦來說,T1III和T5低阻化之後兩端的延伸感尤其是通透感相比前作T1II和T5P均有退步,受到很多拜亞黨的詬病,認為變暖變暗的拜亞就稱不上真正的拜亞。這回PROX系列仍然保持低阻設計,意圖還是增加多裝置的相容性,實現相對易出好聲的特性,同時全新的STELLAR.45動圈單元也具備了更高的素質基底,特製高材質音圈、三層複合振膜、強勁磁通量,能提供更好的低頻延伸、更大的動態範圍、更平滑的高頻以及更高的驅動效率,但細究兩個款式,我們還是更推薦DT900PROX。
有燒友說:“拜亞不會做封閉。”雖然過於誇張,但也有幾分道理,拜亞的經典耳機,從最早的DT48、到DT880系列,以及新世紀的特斯拉旗艦T1,都是開放式設計。相比封閉式頭戴,開放式設計的頭戴在高頻響應能力以及聲場表現上會有一定優勢,或者說更容易做好,而封閉式往往中低頻較為突出,通透性可能會有不足。DT700PROX和900的關係類似DT770、DT990以及DT1770、DT1990,前者封閉、後者開放,7系的“山洞音”對於部分燒友來說屬於較為明顯的缺點,而9系則基本不存在這一問題,更多的挑刺之處在於齒音比7系更重,但這次採用新單元的DT900PROX則在齒音區表現更為順滑,毛刺感並不嚴重,同時更低的阻抗對於多裝置的相容性也頗有益處,即使沒有桌面級前端,也可以推出及格水平。結合2000左右的甜區售價以及全系德產的可靠做工,有望成為新一代的經典頭戴。
評語:相當成功的更新迭代,全新低阻設計的動圈單元順應時代潮流,調音風格依然保留拜亞乾淨冷峻的“理性向”審美,全開放構造、平直的三頻與紮實的做工,幹活聽歌兩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