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姝晴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他是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更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征討四方,統一了中國北方,自立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
曹操一生叱吒風雲,功勳無數,受人稱讚,但也留下了奸臣之嫌。不過他精兵法,善詩歌、著散文,還擅長書法,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故歷史上將其稱為建安風骨。
據史料記載:曹操祖父曹騰,是東漢地位顯赫的宦官“費亭侯”,由於沒有子嗣,曹騰死後,他的“費亭侯”由十八歲的義子曹嵩承繼。但你知道嗎,曹嵩的宗族不是曹家,而是夏侯之姓夏侯海之子。只因他在山中救了諸葛亮師傅龐德公一命,故龐德公為其尋了一龍脈,將其祖骨埋葬,從此,夏侯家命運改變,其子曹嵩與義父曹騰結緣……
據《諸葛亮全傳》記載,夏侯海是樵夫,因諸葛亮師傅在山上尋找龍脈被毒蛇咬傷,生死垂危,夏侯海發現後,為其排毒療傷,救他一命。故此,龐德公為報他救命之恩,遂將其勘得龍脈贈與夏侯海,並幫他將其祖宗屍骨移入龍脈,就在夏侯海立碑封好墳磕頭祭拜祖先的時候,不料碑上的夏侯二字竟隱隱地模糊不清,龐德公和夏侯海都不知何故,參不透其中玄機,只到多年後,五十歲都還沒有子嗣的夏侯海突然得了一子,於是高興地為他起名為嵩,意思是“我在高山上得來的孩子”。當這個孩子長到十歲的時候,有一次跟著父親去賣柴,發現有人刺殺一個老者,他覺得明著打殺才熱鬧,他這樣偷著殺人不好玩,於是撲上去攔住了偷襲者,使老者躲過一劫,不料這老者大有來頭,他竟是當今皇帝劉志身邊的心腹大宦官曹騰,曹騰一見有人要殺他,立馬喝令隨身的護衛抓住行兇者。
夏侯嵩救了曹騰一命,受到了曹騰的加倍喜愛,當即決定收夏侯嵩為義子,改名為曹嵩,又給了夏侯海不少的銀兩,讓他和老伴安度晚年。從此,夏侯嵩就跟隨在曹騰身邊,左右不離。當他長到18歲的時候,曹騰因病不治而亡,作為他的義子,曹嵩理所應當地繼承了曹騰的“費亭侯”之位,徹底改變了人生。
不久後,曹嵩夫人誕生一子,起名為“操”,字“孟德”。母親又為其取乳名為“啊瞞”。就在這樣顯赫的“侯府”中,曹操漸漸長大。由於他聰明好學,胸懷寬廣,後來成為三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