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電影起步很晚,但是很多電影人都在努力地學習,創作出有中國自己特色的電影。
近幾年來,電影大熒幕也迎來了巔峰時刻,有很多好評如潮的電影。
先是吳京的《戰狼》、又是最近的《長津湖》等等。
我們大家會發現,在電影票房榜上前幾名的,大多都與戰爭和家國情懷有關。
這是因為這些電影不僅能夠引起很多中國人的共鳴。
也能向世界清晰地展示先輩們的那段艱難革命歷程和光輝的革命形象。
其實早在建國之久,國內電影裝置資源還不發達的時候,中央就給八一製片廠下達任務,開始著手拍攝電影《大決戰》。
這部電影主要記錄瞭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
這是最為關鍵的歷史戰役,大決戰之後才迎來了新中國的建立。
可是要想向觀眾展現一個真實的歷史,就不得不在電影裡面拍攝一個特殊的政治敏感人物。
這個敏感的政治人物就是林彪,他是這三大戰役中最重要的大將軍之一。
然而最終卻參與文化大革命,成為反革命集團的主犯。
於是,要不要把林彪寫進劇本中成為了困擾劇組的最大問題。
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求助了當時的軍委副主席楊尚昆。
楊尚昆聽了後,堅持要將林彪寫在電影劇本中。
那麼這部電影是怎樣對林彪進行刻畫的,在具體的電影拍攝過程中究竟還遇到了哪些問題。
電影是如何成功地上映了呢?讓我們一起往下看,走近這部電影的幕後故事。
拍攝電影《大決戰》
1978年,鄧小平同志做出了改革開放的偉大決定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國內的經濟發展更加迅速。
國家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高,老百姓再也沒有了以前吃不飽的貧困局面。
老百姓在物質需求滿足的同時,精神層面的需要也開始變多。
很多國外的電影流傳到國內,吸引了大批老百姓的觀看。
這個時候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的精神需求,決定豐富廣大老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扶持中國電影的發展。
中國電影在中共中央的領導下,決定拍攝我們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傳承紅色革命精神,不忘先輩的革命貢獻,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1986年,中央下達命令,讓八一製片廠將三大戰役拍成電影。
製片廠接到這個任務之後,特別重視,成立了專門的電影拍攝小組,全力拍好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不同於一般的電影,是記錄革命領導人領導軍隊的重大戰役。
中央軍委副主席楊尚昆一直都在緊盯著這個電影的具體執行過程。
要求拍得真實,不容易有一點兒差錯。
經過電影製作組的斟酌商量,把三大戰役放在一部電影裡面篇幅不夠。
決定把三大電影分成三部影片來陸續上映,分別拍攝這個三場大的戰役。
那麼《大決戰》系列電影的總導演是誰呢?他就是李俊。
李俊有多年拍攝故事片的經驗,是十分優秀的電影導演,手中有多部獲獎的作品。
李俊1937年就參加革命了,親身經歷過百團大戰等一系列戰爭。
解放後就一直在八路軍和解放軍從事一些文藝工作,才能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把戰爭歷史片拍得那麼紀實感人。
接到拍攝《大決戰》的任務時,李俊還是很忐忑的,有很大的壓力。
不過他跟組織保證,一定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拍出讓全國人民叫好稱讚的影片。
除了李俊身為總導演之外,這三部片子還分別有具體的導演進行負責拍攝,分別是楊光遠、蔡繼渭和韋廉。
楊光遠是1930年出生,山東人,在1947年參軍,是一名普通的文藝兵。
後來在1952年的時候進入到八一製片廠,進行系統的電影攝影學習。
他執導的多部影片也收穫了不少大獎,深受組織認可和百姓喜愛。
蔡繼渭是浙江人,出生於1929年,他十分擅長電影鏡頭的拍攝,拍攝手法高超。
他曾經是《閃閃的紅星》的攝影師,和李俊導演早就有過合作,兩人搭檔得十分默契。
韋廉的年紀要比上面兩個人年輕一點,1945年出生,是上海人,就讀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是科班出身。
他在1973年來到八一電影製片廠。
在1992年執導《大決戰之平津戰役》之前,就已經拍攝多部優秀的影片。
電影選定了導演之後,就開始準備拍攝劇本了,劇本對電影的呈現至關重要。
劇本的主創團隊也是經過了嚴格的篩選,最終確定分別由王軍、史超、李平三人分別擔任三部影片的劇本創作。
他們三人不僅僅是單純的編劇,都是優秀的革命前輩,親身地參加過三大戰役。
也正是因為這樣,劇本融入他們的親身體驗,才會更加地貼近真實戰爭。
為了更好地呈現出來優秀的戰爭場景,劇組的工作團隊走訪了當年戰場。
採訪參加過戰役的人員,翻閱了大量的歷史文獻資料。
耗費了大量的時間,最終才敲定了完整的劇本。
要不要拍林彪?
楊尚昆拿到了電影劇本之後,忍不住誇讚,稱這個劇本的創作水平極高。
拍出來的電影一定能夠取得成功,這將是中國戰爭題材類電影的重大突破。
其實在創作劇本的時候,還遇到了一個很大的難題,那就是要不要將林彪寫進去。
林彪是一個政治敏感人物,當時很多人反對不應該把這個人物寫在劇本了。
可是林彪是東北戰爭的主要領導人物,如果不寫他,劇本內容無法站得住腳。
那麼為什麼這麼多人反對呢?這就要提到著名的“九一三”事件。
林彪參加革命很早,1925年就加入中國共產黨。
由於出色的領導能力和作戰膽識,立下了很多一等功,被中央委以重任,很快就升任為了司令長。
在中國革命戰爭時期,林彪參與了多次重大的戰爭和起義活動。
幫助毛主席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是毛主席一直信賴的革命同志。
在抗日戰爭結束後,他就被派到東北地區,領導建立了東北革命根據地。
在1948年7月,穩固了中共根據地之後,林彪以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員的身份,執行中央命令,跟部隊下達了遼瀋戰役的指令。
這場戰役從9月份開始,持續了不到三個月,就徹底地剷除了國民黨勢力,殲滅了52萬餘敵人,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中國建立之後,林彪官位直接升到了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職位。
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時期,他與江青反革命集團相互勾結,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想奪取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職位。
1971年9月8日,林彪眼看著毛主席遲遲不把權力交給他,直接膽大妄為地發動了反革命武裝政變,想謀害毛主席,另立中央政府。
這一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9月13日,林彪趕緊帶著自己的老婆兒子逃跑,搭上了自己的私人飛機。
或許是老天有眼,這架飛機最終沒有平安的降落,直接機毀人亡。
毛主席得到林彪架著飛機逃走的訊息後,什麼也沒有做,只是說了一句話:“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吧。”這句話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
林彪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是中共中央依舊要追究他的責任,正式開除林彪黨籍,並且法院判定他為反革命集團的主犯,接受法律的嚴厲制裁。
瞭解了林彪的故事之後,我們應該能夠理解為何會有人在究竟要不要將他這樣一個罪人搬上正劇的大熒幕了。
就算要搬上大銀幕,也歹是個負面的形象才行。
這個時候,楊尚昆直接回懟那些反對的人說:“如果不寫林彪的話,怎麼跟觀眾解釋,當年東北戰場的仗是誰打的呢”。
於是在楊尚昆的最終拍板下,正式的將林彪寫在了電影劇本中。
雖然林彪可以寫在電影劇本中,楊尚昆也反覆地跟編劇交代,一定要實事求是。
不能因為這個人物後來變壞了,就把人物前面的形象也故意搞壞。
劇組的工作人員聽到楊尚昆這番話之後,直接鬆了一口氣。
創作方面更加自由的施展拳腳了,將林彪這個人物與故事進行全面真實的反映和塑造。
電影劇本創作完成之後,接下來就是特型演員的敲定了。
演員的演技和陣容對一個電影來說也至關重要。
尤其是這種歷史片子,演員一定要貼近真實的歷史人物。
就拿林彪這個角色來說,想找到一個像他的演員,那是相當的困難。
不僅形象氣質要像林彪,而且生活習慣作風也要像他才行。
為此劇組專門找到了林彪的秘書夏桐同志,還有林彪的女兒林豆豆。
從他們的口中得知,林彪平時性格內向,喜歡獨處,不喜歡說話。
而且這個人從來都不抽菸、不喝酒,生活作息十分規律。
要說林彪有什麼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他喜歡看地圖和吃黃豆。
隨身離不開三樣東西,就是一支紅色鉛筆、地圖和黃豆。
劇組瞭解到了林彪的生平喜好之後,就照著這個人物特點,從三十多名演員中篩選出了符合林彪氣質的演員。
這個演員的名字叫做,是地道的東北人。
他本來是黑龍江省藝術劇院的一名演員,演戲十分精湛。
被選為飾演林彪的演員的時候,馬紹信感到不可思議。
後來給自己加油打氣,稱一定把握好演戲分寸,還原出真實的林彪形象。
林彪確定之後,就是其他重要的領導人物角色的確定了。
其他的角色演員敲定得很快,很多都是演過多部經典角色的老演員了。
毛主席的扮演者是古月,古月早在1978年就開始飾演毛主席,成為特型演員,被中央認可。
在1985年的《開國大典》中,古月惟妙惟肖的演技,彷彿偉大的毛主席就在大家眼前,打動了無數的觀眾。
最終他靠著這部影片還獲得了第13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男主角。
周總理的扮演者是蘇林,蘇林1937年出生,是國家一級演員。
他在10多部的影片中都出演了周總理的角色,具體作品有《七七事變》、《四渡赤水》等優秀的影片。
劉少奇的飾演者是國家一級演員郭法曾,1967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
1984年在電影《劉少奇的四十四天》裡面飾演劉少奇同志,在後來成為一名專門飾演領袖級人物的特型演員。
朱德將軍的飾演者是劉懷正,早年在四川話劇團的《南昌起義》中首次飾演了朱德將軍這一角色,收穫不少好評。
引起軍委關注,被培養成為了專門飾演朱德將軍的特型演員,先後在《大渡河》、《四渡赤水》、《開國大典》中給觀眾帶來精彩的演繹。
至於蔣介石的演員人選,最後經過商量討論,選擇趙恆多來飾演。
趙恆多出生於1930年,是河南確山人,1949年加入中國解放軍文工團。
後來在多部作品中,把蔣介石這個人物演繹得讓人又愛又恨。
以上就是《大決戰》中主要領導人物的角色演員,不得不說演員陣容實在是過於強大。
有這些特型演員的出演,一定能夠給電影增加不少光彩。
林彪的第一個正面形象
電影前期工作準備就緒後,就正式開拍了。
這部電影的開拍週期非常長,從敲定劇本到第三部正式拍完,足足花費了六年的時間。
在拍攝過程中,要想拍出一部精良的電影,還要耗費大量的資金和物資。
正當劇組在發愁的時候,楊尚昆直接跟中央軍委進行申請,審批了足夠的資金供電影進行拍攝。
楊尚昆非常關注這部電影的拍攝進度,跟他們說有什麼要求儘管提,他代表軍委給電影做最強大的後援。
電影就在楊尚昆的悉心關照下,順利地完成了拍攝的工作。
這個《大決戰》不僅涉及政府的多個部門進行配合,還調動了大批的軍事武器裝備,有13萬的部隊戰士參與了演出。
與其說這個電影是劇組的努力,不如說是整個軍委組織的努力。
1991年,《大決戰》系列的前兩部電影正式上映,電影票一開售就被搶光,場場座無虛席。
第三部電影后來在第二年接檔上映。電影上映之後,依舊是好評如潮,吸引了大批的老百姓前來觀看。
電影觀影禮上,還專門邀請了楊尚昆和其他國家領導人前來觀看。
電影播出的過程中,楊尚昆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一個細節。隨著電影情節到了緊張的時候,楊尚昆感同身受,忍不住流下了眼淚。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部影片故事的內容有多麼的真實,裡面林彪將軍的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
影片結束之後,楊尚昆來到了電影后臺,執意要找那個飾演林彪的演員。
馬紹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楊尚昆的面前。
楊尚昆見到馬紹信,激動的握住了他的手,身體不停的顫抖,一個勁的誇讚他演技好,心中充滿了不可言說的複雜情緒。
事實上,在這部電影裡的林彪形象,是林彪在大熒幕中的第一個正面形象。
沒有故意去抹黑林彪,真實地向觀眾呈現了林彪將軍的形象。
林彪這個人物可以說是《大決戰》電影中最出彩的地方,如果不是當時楊尚昆執意要將林彪寫進劇本中,電影就不會這麼真實的打動觀眾的心,成為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
毛主席就曾經說過,要站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上,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一個人。
林彪雖然犯了滔天大罪,但是在革命戰爭中,他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功績是沒有辦法輕易抹去的。
相信觀看這部影片的觀眾們的眼光也是雪亮的,他們能從中感受到林彪這個人物的複雜和多面性。
不會輕易的就因為這一部影片就改變他反革命的事實觀點,有自己的判斷和理解。
當然這個影片也沒有故意地去刻畫英雄人物的偉大,反而是以一個“平民英雄”的視角進行敘述。
打破“英雄塑造歷史”的刻板印象,反而更多的鏡頭給在了普通的百姓和士兵身上,揭示“人民創造歷史”的深刻主題。
《大決戰》系列電影全面地記錄瞭解放軍在三大戰役中的戰鬥經過和故事,真實地再現了歷史真實場景。
且創作模式進行大膽突破,敘事手法巧妙,是中國戰爭歷史片難得一見的佳作。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中林彪將軍的形象,是他第一次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現在大螢幕上。
觀眾們也第一次客觀真實地瞭解了這段珍貴的歷史經過。
瞭解了這部影片的幕後故事之後,是因為楊尚昆的堅持才把林彪寫在了劇本中。
楊尚昆同志對這個電影的貢獻可以說是非常巨大的,他給這部電影做了最強大的後盾。
沒有他的堅持,估計我們大家都不會看到這樣精彩的電影作品了,電影也不會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