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一味大家熟悉的中藥,民間有三七“生消熟補”的說法。“生”是指生用三七,“消”是指生三七能止血活血、散瘀消腫。“熟”是指熟用三七,“補”是指熟三七的補血理血、補益健身和提高人體免疫力等作用。民間還有吃三七粉可以祛斑的說法,因此很多女性把它作為美容聖品。這些說法究竟對不對呢?
“上品之藥”古書有載
三七是五加科植物三七的乾燥根和根莖。它還有一些習用名稱比如人參三七、山漆、田漆、參三七、《本草綱目》中稱為金不換、《醫林纂要》中稱為血參。根據醫書中的名稱可知在古代三七就已經是一味上品之藥。《本草新編》中記載“三七根,止血之神藥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於補血補氣藥中則更神。”
三七的主要成分是皂苷類、揮發油、黃酮類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皂苷類是它的主要藥理活性成分。三七功善止血,又善化瘀,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傷正氣之長,用於出血證的治療;善活血化瘀而消腫定痛,為治療跌打損傷、瘀腫疼痛之佳品,被譽為金瘡杖瘡之聖藥,用於瘀血證的治療;善消腫止痛,祛瘀生新,為治療瘡癰腫痛之良藥,用於癰疽瘡瘍的治療;還可聯合其他藥物用於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早產兒腦白質損傷、糖尿病足等疾病。
三七作為一味中藥飲片,它的炮製方法是淨制,即將藥材洗淨,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灰屑;三七粉為三七淨制後碾成細粉;因此在臨床使用中沒有生熟之說。
盲從服用當心健康受損
問題是,任何人都適合服用三七嗎?
首先孕婦忌服。《本草從新》中記載“能損新血,無瘀者勿用”;《得配本草》中記載“血虛吐衄,血熱妄行者禁用”。血熱妄行是指熱入血分,損傷血絡而表現的出血證候。
其次,三七雖好,但不能作為保健品自行服用,更不能超劑量服用,需要由醫生辨證施治後決定是否需要服用及選擇適合的劑量。作為治療藥物,內服三七用量為3-9克,三七粉用量為1-3克;外用適量。
還要提醒大家,有一味藥菊三七又名土三七,雖然在功效上與三七有相似之處,均有散瘀、消腫定痛、清熱解毒之功效,但來源於不同科植物,更重要的是因為“菊三七”有肝毒性,可能導致肝損害,造成肝內小靜脈內皮損傷,繼而出現小靜脈閉塞,醫學上稱為肝竇阻塞綜合徵,臨床主要表現為肝細胞不同程度液化壞死,晚期可見肝纖維化,患者出現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黃疸等症狀,而且這種損害一經形成,常常無法逆轉,最終發展為肝功能衰竭或頑固性腹水。
因此選購三七,特別是三七粉,很難辨別真偽,一定要到正規的藥店、網上藥店或醫院購買,切勿在旅遊景點或網上的店鋪購買。
如上介紹,大家應該對三七有了一定了解。每一味中藥都有它的功效、主治,有適宜和不適宜的人群,因此建議民眾服用任何藥之前都問一問自己“我可以用嗎”,諮詢醫生或藥師,不要盲目從眾。(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奚燕)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