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酒,在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上是一種不容小覷的文化現象。杜康、劉伶因酒而名垂青史;李白放蕩不羈,連唐明皇和楊貴妃都沒放在眼裡,卻偏愛“蘭陵美酒鬱金香”;蘇軾大醉後寫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的千古佳句;武松醉過景陽岡,也是因酒生出一身豪氣……
然而,中國傳統文化講究飲酒時佐以菜餚,連武松也要“好的切二三斤(熟牛肉)來吃酒”,文人飲酒更是細細品味,可見古時並不像今天一些酒場上那樣非要喝出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
既然飲酒是一種文化,盲目提倡戒酒也許是不對的。但是,飲酒的確確是對身體有損害,尤其是大量飲酒或酗酒,對身體的危害極大。
酒精對肝臟、胃的危害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酒精對神經系統的危害估計很多人並不清楚。作為一名神經科醫生,在此給大家講講酒精對神經系統的損害。
作者:神經科醫生張兵
來源:"醫者2022"公眾號
首先說說大家熟悉的醉酒,這在醫學上還有個專業的名稱,叫做酒中毒性精神障礙。醉酒是在一次大量飲酒後急驟出現的精神障礙,雖一般在短時間內可恢復正常,但其造成的酒後肇事、違法等社會危害不容忽視。除了普通醉酒,還有複雜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複雜性醉酒是指在有腦器質性損害或嚴重腦功能障礙基礎上發生的醉酒,病理性醉酒是指酒精耐受性很低的人出現的醉酒,這兩種情況就比普通醉酒嚴重多了。
除了醉酒,長期慢性酒中毒導致的神經系統損害就更大了,而且很多是不可逆的。
酒中毒性小腦變性
慢性酒中毒可導致酒中毒性小腦變性,病因與慢性酒中毒引起的營養缺乏有關,病人表現為行走不穩,步態蹣跚,不能急轉彎,突然站起困難,影像檢查可見小腦萎縮。關於本病的治療,首先當然是戒酒,然後需要應用大量的維生素B1,並注意改善病人的營養狀態,多數病人的症狀可停止進展或好轉。
韋尼克腦病
慢性酒精中毒還可導致韋尼克腦病。這種病與慢性酒中毒患者營養不良(主要是硫胺素缺乏)有關,因為硫胺(維生素B1)主要從飲食攝取,嗜酒者常以酒代食,且長期飲酒會引起胃腸功能紊亂及小腸粘膜病變出現吸收不良,導致硫胺攝入不足,硫胺缺乏影響細胞代謝,引起腦組織乳酸堆積和酸中毒,表現為突然發作的神經功能障礙,常見眼外肌麻痺(出現視物成雙)、精神異常和共濟失調(站立、行走困難),磁共振檢查可發現腦部對稱病變。治療需立即靜脈應用維生素B1,並避免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
慢性酒精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病
由於酒精的神經毒性作用,以及飲酒導致的B族維生素缺乏,還可能會導致慢性酒中毒性多發性神經病,病人緩慢出現末梢對稱性手套襪套樣麻木、疼痛及感覺遲鈍,下肢遠端無力,性功能障礙、尿便障礙等。本病用大量B族維生素藥物長期治療,可使症狀改善。
酒中毒性肌病
酒精及其代謝產物乙醛對肌細胞也有毒性作用,可導致酒中毒性肌病。慢性酒精中毒導致的低血鉀、低血鈉、低血磷、低血鈣及低血鎂等代謝異常,可抑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謝,破壞細胞結構,導致肌細胞損傷。酒中毒病人出現震顫、煩躁等情況時也會增加軀體活動和肌細胞代謝,導致肌細胞損傷。急性酒中毒性肌病在酗酒數日後發生,出現肌肉疼痛、痙攣、腫脹及觸痛,近端肌無力,嚴重者可因大量肌肉壞死出現腎衰竭。急性和慢性酒中毒性肌病都有生命危險,需引起重視。
酒中毒性痴呆
酒中毒性痴呆是慢性酒中毒引起的嚴重的腦器質性損害,與酒精的神經毒性作用和飲酒導致的硫胺缺乏有關,影像檢查可發現腦萎縮。病人初期表現為倦怠,對事物漠不關心,情感平淡,焦慮、煩躁等,逐漸出現記憶力喪失,不認識親人等嚴重認知障礙,病人對飲酒的需求超過一切,變得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對家庭和工作全無責任感。
總結
從古至今,人們以酒會友,“把酒話桑麻”。假如生活中沒有美酒,生活會失去很多色彩。但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還是要告誡各位飲酒一定不要過量,更不要嗜酒、酗酒。生活很美好,勸君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