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24日到27日十兵團第28軍組織進行的攻擊大金門島作戰不幸失利,金門登陸作戰失利後,粟裕同志主動向毛主席寫出報告,承擔責任,請求處分。毛主席沒有給其處分,但是毛主席極其重視攻擊金門島失利的教訓,當毛主席在看到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代參謀長袁仲賢(查有關資料,時任參謀長張震在上海醫院做第二次手術,編者注)和副參謀長周駿鳴10月28日,給十兵團葉飛司令員和陳慶先參謀長及福建省委並報中央的電報後,心情非常沉重,於29日親筆起草了中央軍委的通報,指出此次失利主要原因是輕敵、急躁所致,要認真總結教訓。電文如下:
各野戰軍和各大軍區:
據第三野戰軍粟裕袁仲賢周駿鳴三同志10月28日致第十兵團葉陳及福建省委電稱,十月“二十七日八時電悉。你們以三個團登陸金門島,與敵三個軍激戰兩晝夜,後援不繼,致全部壯烈犧牲,甚為痛惜。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為輕敵與急躁所致。當你們前次部署攻擊廈門之同時擬以一個師攻佔金門,即為輕敵與急躁表現。當時,我們曾電你們,應先集中力量,攻佔廈門,而後再轉移兵力攻佔金門,不可分散力量。但未引起你們深刻注意,致有此失。除希將此次經驗教訓深加檢討外,仍希鼓舞士氣,繼續努力,充分準備,周密部署,須有絕對把握時,再行發起攻擊。並請福建省委,用大力為該軍解決船隻及其他戰勤問題。至失散人員,仍望設法繼續收容”等語,特為轉達,請即轉告各兵團及各軍負責同志,引起嚴重注意。當此整個解放戰爭結束之期已不在遠的時候,各級領導幹部中,主要是軍以上領導幹部中容易發生輕敵思想及急躁情緒,必須以金門島事件引為深戒。對於尚在作戰的兵團進行教育,務必力戒輕敵急躁,穩步地有計劃地殲滅殘敵,解放全國,是為至要。
在這封電報中,毛主席要求各級領導幹部主要是軍以上領導幹部,務必把金門島事件引為深戒,防止輕敵思想和急躁情緒,深刻點明瞭金門登島作戰失利的思想根源,擊中了要害。實際情況正如毛主席所分析、指出的那樣,當時,各級領導均負責接管城市大事,集黨政軍工作於一身,甚為忙碌。十兵團葉飛司令員主持廈門工作,韋國清政委主持福州工作。當時大家都認為金廈解放是戰鬥尾聲,不必全力傾注了。因此,委託28軍組織這次戰鬥。另因此前即15日至17日僅用三天時間就解放了廈門,更是助長了一些人輕敵思想和輕視渡海作戰的情緒。
因輕敵和急躁而導致作戰失利,在毛主席的頭腦中留下很深的印象,從此,他一再強調對渡海作戰要取慎重態度,事先做好充分準備。11月4日,他又親自執筆,以中央軍委名義致電粟裕和第三野戰軍政治部主任唐亮、參謀長張震和副參謀長周俊鳴,並告華東局:“同意你們戎電所述定海作戰方案,我們認為你們採取慎重態度,事先做充分準備,歷戒驕傲輕敵的方針是正確的。”此電雖沒有提及金門教訓,但電文內容顯然是同金門之戰對比而言的。毛主席不忘金門登陸作戰失利教訓,對解放定海及舟山群島的戰前準備放心不下,11月14日,他又致電粟裕並告第三野戰軍兼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和政治委員饒漱石,要求他們以金門失利為戒,進一步做好攻擊舟山群島的準備工作,電報說:舟山群島共有敵軍五萬人,並有頑強的戰鬥力,你們以兩個半軍進行攻擊是否足夠?鑑於金門島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島作戰的失利,你們須嚴重注視對定海作戰的兵力、部署、準備情況及攻擊時機等項問題。如果準備未周,寧可推遲時間。提議你們派一要員直赴定海附近巡視檢查一次。如何,盼復。
電文中“鑑於金門島及最近定海附近某島作戰的失利…”經核實對照相關資料應為第六十一師於十一月三日對登步島進攻受挫一役。其受挫原因及教訓與金門登陸作戰失利如出一轍。(作戰具體經過見《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第250~251頁。編者注)
當年12月,毛主席首次赴蘇聯訪問,在遙遠的莫斯科,仍結合金門失利的教訓,對解放海南島的準備工作,一再作出具體指示。他在12月18日給中央轉第四野戰軍司令員林彪的電報中說:
渡海作戰完全與過去我軍所有作戰的經驗不相同,即必須注意潮水與風向,必須集中能一次運載至少一個軍(四五萬人)的全部兵力,攜帶三天以上糧食,於敵前登陸,建立穩固灘頭陣地,隨即獨立攻進而不要依靠後援。因潮水需十二小時後第一次載運船隻方能返回運第二次,而敵可用海空軍切斷我之運輸,故非選擇時機一次載運一個軍渡海登陸,並能獨立攻進,建立基地,取得糧食,便有後援不繼,遭受重大損失之危險。三野葉飛兵團,於佔領廈門後,不明上述情況,以三個半團九千人進攻金門島上之敵三萬人,無援無糧,被敵圍攻,全軍覆滅。你們必須研究這一教訓。海南島之敵,可能較金門敵人戰力差些,但仍不可輕敵,請告鄧賴及四十軍四十三軍注意,並望你向粟裕調查渡海作戰的全部經驗,以免重蹈金門覆轍。
12月31日,毛主席在莫斯科看到中央轉來的第十五兵團司令員鄧華、政治委員賴傳珠、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洪學智的電報後,又致電中央轉林彪:
轉來鄧、賴、洪二十七日電悉。同意該電所取方針,即努力爭取在舊曆年前進攻海南島,但以充分準備確有把握而後動作為原則,避免倉卒莽撞造成過失。為此,鄧、賴、洪應速到雷州半島前線親自指揮一切準備工作,並且不要希望空軍幫助。
這封電報雖然未提到金門,但要求“以充分準備確有把握而後動作為原則,避免倉卒莽撞造成過失。”並指示十五兵團首長速到前線親自指揮一切準備工作,顯然是吸取了金門失利的教訓。
到了1950年1月10日,在得知十五兵團不能於舊曆年前發動解放海南島之戰以後,毛主席又致電中央並轉林彪:
(一)一月六日電及轉來鄧、賴、洪一月五日電均悉。(二)既然在舊曆年前準備工作來不及,則不要勉強,請令鄧、賴、洪(朝)(此應為韓即韓先楚。經核對各種資料,韓先楚,原任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員兼四十軍軍長,進攻海南島前改任第十五兵團副司令員兼四十軍軍長。編者注)不依靠北風而依靠改裝機器的船這個方向去準備。由華南分局與廣東軍區用大力於幾個月內裝置幾百個大海船的機器(此事是否可能,請詢問華南分局電告),爭取於春夏兩季內解決海南島問題。( 三)海南島與金門島情況不同的地方,一是有馮白駒配合,二是敵軍戰鬥力較差。只要能一次運兩萬人登陸,又有軍級指揮機構隨同登陸(金門島是三個不同建制的團又無一個統一的指揮官,由三個團長各自為戰),就能建立立足點,以待後續部隊的繼進。(四)請第十五兵團與馮白駒建立直接電臺聯絡,並令馮白駒受鄧、賴、洪指揮,把瓊山澄邁臨高文昌諸縣敵軍配備及敵海軍情況弄得充分清楚,並經常注視其變化。(五)同時由雷州半島及海南島兩方面派人(經過訓練)向上述諸縣敵軍進行秘密的策反工作,鉤(勾)引幾部敵軍於作戰時起義,如能得到這個條件,則渡海問題就容易得多了。在目前條件下,策動幾部敵軍起義應該是很可能的。此事應請劍英、方方、馮白駒諸同志特別注意用力。華南分局應加以討論,定出具體的策反辦法,並於三四個月內獲得成績。(這裡所引用的毛澤東同志以個人名義和以軍委名義發的電報,請參閱《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1987年版。)
毛主席這樣一而再、再而三提到金門失利深刻教訓用來提醒教育各兵團指揮員,可見金門登島作戰的教訓引起毛主席多麼的重視!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各部隊接受了金門失利的教訓,力戒輕敵、急躁情緒,認真做好渡海登島作戰準備,尤其改進渡海作戰的組織指揮,用木帆船戰勝了敵人的軍艦,於1950年春夏先後順利地解放了海南島、舟山群島和萬山群島等沿海島嶼。
毛主席把金門失利這一壞事變成了好事!
參閱資料
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版當代中國從書~《當代中國軍隊的軍事工作》(上)
2.人民出版社1994.7出版的巜回顧金門登陸戰》一書